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 > 第241章 三环防御体系

与延安李先生的深夜长谈,像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林晓独自在指挥部呆坐到后半夜,煤油灯的光芒将他沉思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李先生那些关于民众、关于根本、关于未来道路的话语,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他来自未来,拥有超越时代的军事技术和知识,但对于一个政权、一支军队真正扎根生存的土壤,他的理解远不如那位言辞恳切的李先生来得深刻。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林晓猛地站起身,眼中不再有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他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涌入,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远山如黛,这片他亲手参与开辟、用鲜血扞卫的根据地,在他眼中有了全新的意义。

它不能仅仅是一个军事堡垒,更不能成为依赖外部援助的孤岛。它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能够自己呼吸,自己成长,能够抵御风雨,也能够孕育希望。

“查理!把最新的地图和所有侦察报告拿来!通知所有营级以上军官,一小时后作战室集合!”林晓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小时后,作战室内将星云集,气氛严肃。除了“东方旅”的核心军官,连安德森、詹姆斯等盟军联络官,以及那位王特派员也被“邀请”列席,显然是林晓有意为之。他要让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怀着不同目的前来的观察者们,清楚地看到“东方旅”的未来规划。

大幅的缅北军事地图挂在墙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地形地貌和村落分布。

林晓站在地图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自己的军官们身上,沉声开口:“弟兄们,我们端了‘鸢巢’,救了钦迪特,名声是打出去了。但现在,鬼子把我们视为眼中钉,各方势力也把我们当成了香饽饽。接下来的日子,绝不会轻松。”

他拿起指挥棒,重重地点在地图中心,野人山核心区域。

“以往,我们更多是依托核心区域进行被动防御,或者主动出击,打完了再缩回来。这样不行!太被动,纵深太浅,一旦被敌人重兵合围,就是死地!”

指挥棒以野人山为核心,画出了三个同心圆。

“从今天起,我们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立体的‘三环’防御体系!”

他首先指向最内圈,也就是现有的野人山核心根据地:

“这里,是我们的‘核心区’!是大脑,是心脏,是后勤根基!必须固若金汤!”指挥棒点过几个关键隘口和制高点,“所有永备工事、炮兵阵地、野战医院、兵工厂、仓库、指挥中枢,全部集中于此。采用梯次、纵深、环形防御配置,雷场、铁丝网、反坦克壕(针对可能出现的日军装甲车辆)、明暗火力点相结合。查理,由你负责,参照我们现有的德式防御教范,结合地形,在一个月内拿出最终的加固方案!我要这里成为一根啃不动、砸不烂的硬骨头!”

“是!旅座!”查理立刻记录。

接着,指挥棒移动到核心区外围,划出了一个更大的圆圈,涵盖了周边数十个村寨和起伏的丘陵林地。

“这里,是‘游击区’!”林晓的声音带着一种开拓性的力量,“它不再是模糊的缓冲带,而是我们主动控制的区域!在这个环内,我们要大力发展和武装民兵,建立完善的哨卡、情报站和补给点。主力部队的连排单位要定期在这一区域巡逻、驻训,与民兵协同作战。一旦发现日军中小规模部队进犯,由民兵负责骚扰、迟滞、消耗,主力部队则作为机动拳头,择机歼敌!同时,在这里推行我们的土地和税收政策,组织生产,让民众真正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不是旁观者!”

这个构想让在场的军官们眼睛一亮,这等于将根据地的触角和防御纵深向外延伸了数十里!

最后,林晓的指挥棒指向了最外圈,那是一片更加广阔、敌我势力交织的区域。

“这里,是‘外线区’!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出击的跳板!”他的语气带着强烈的攻击性,“在这个环,我们不追求完全控制,而是要建立广泛的情报网,发展同情我们的民众,派遣精干的小分队(比如张三的特战连)进行武装侦察、破袭、斩首行动!我们要掌握日军主力的动向,打击其后勤线,清除其耳目,让他们在我们根据地周围变成聋子和瞎子!同时,这里也是我们向外发展,联系其他抗日力量,获取外部资源的通道!”

核心区固守,游击区周旋,外线区出击。三个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防御与进攻、军队与民众、生存与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们的‘三环’防御体系!”林晓放下指挥棒,斩钉截铁地说道,“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防御,而是一个集军事、政治、经济于一体的生存和发展模式!核心区是根,游击区是干,外线区是枝叶!我们要让这棵大树,在这缅北的丛林里,扎深根,开繁花,结硕果!”

作战室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东方旅”的军官们兴奋不已,这个体系为他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而充满希望的蓝图。盟军的联络官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震惊,他们从未在任何一支中**队中听到过如此系统、如此具有战略眼光的防御规划。詹姆斯中校忍不住低声对安德森说:“上帝,这简直是一个……微型国家的防御构想!”

王特派员的脸色则有些微妙,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体系强调的“军民结合”、“自力更生”,与重庆方面期望的控制方式颇有不同。

林晓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提高声音,压过议论:“计划已定,立即执行!各部队按照划分的区域,尽快熟悉地形,与当地民兵和民众建立联系!参谋部尽快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我们要让鬼子,让所有盯着我们的人看看,‘东方旅’不仅仅能打巧仗,更能扎硬寨,打呆仗,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立足下去!”

会议的结束,意味着“东方旅”和缅北根据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幅宏大的蓝图已经铺开,但要将它变为现实,需要付出无数的艰辛和汗水,也需要应对来自各方、尤其是日军的疯狂反扑。

“三环”体系能否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它又将把“东方旅”带向何方?这一切,都等待着时间和战火来验证。但毋庸置疑,从这一刻起,林晓和他的队伍,已经踏上了一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广阔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