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73章 我们不挂牌,但灯得亮到天亮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李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砸在每个核心成员的心上。

“从今天起,‘共造’这两个字,将从我们所有对外的材料中彻底消失。”

话音刚落,一片死寂。

没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放弃“共造”?

这可是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好不容易才打响的品牌!

李默的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脸,他没有解释太多,而是直接下达指令,语气沉稳得像一块磐石:“所有对外项目,全面更名为‘萤火计划’,或‘民生协作网络’。我们的系统、技术、服务,都将封装在这些中性的名字之下。但记住,内部系统和我们的核心标识,一个字节都不会改。”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如鹰:“我们不是要消失,而是要隐身。真正的强大,不是让所有人都看到你,而是像空气和水电一样,让人看不见,却一刻也离不了。”

众人恍然大悟。

这不是退缩,这是潜行!

是化整为零,是深入骨髓的渗透!

一种比正面硬撼更高级的战略,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的兴奋。

林诗雨的反应最快,她这样一来,所有的技术对接都将是学术研究和公益支持的名义,完美绕开了所有商业和行政壁垒。”

行动,雷厉风行。

一周后,绍兴,潮湿的梅雨季,一座庞大的民工城内,周敏正带领团队进行着一场静默的革命。

细雨如丝,黏腻地贴在皮肤上,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湿木混合的气味。

她没有挂任何“共造”的牌子,只在一间不起眼的社区活动室门口,挂上了一块朴素的木牌——“家庭支持中心”。

木牌被雨水打湿,墨迹微微晕开,像是某种无声的隐喻。

这里被巧妙地划分成三个区域:“儿童成长角”,堆满了书籍和玩具,阳光透过雾蒙蒙的玻璃斜照进来,映出空气中漂浮的微尘;角落里传来孩子翻书的沙沙声,还有积木倒塌时清脆的碰撞。

隔壁的“家长心理室”拉上了深蓝色窗帘,隔音棉吸收了低语的回响,只偶尔漏出几声压抑的啜泣或释然的叹息。

最里侧是一整面墙的“健康档案柜”,金属抽屉滑动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钟表齿轮咬合,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成长点滴。

周敏将教师、协理员、社工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设计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服务流程。

“记住我们的流程,”她对新来的协理员强调,指尖轻敲桌面,发出笃、笃、笃的节奏,“第一步,教师在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比如突然沉默、成绩下滑、身上有不明伤痕。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判断,只需要在我们的系统里点一个按钮。”

“第二步,系统会立刻将信息推送给负责该片区的协理员。你,上门核查,以社区送温暖、查水电等名义,了解家庭情况,完成事实确认。”

“第三步,一旦确认存在高风险因素,系统会自动匹配最合适的持证社工,进行专业的家庭支持和心理干预。整个过程,快、准、静,不惊动任何人,只解决问题。”

这套流程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在第一个月就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十四户被标记为“高危”的家庭,在问题爆发前被成功干预。

社区的张主任亲自找上门,紧紧握着周敏的手,激动得满脸通红:“周老师,你们这套东西,比我们一级级查网格、开大会管用太多了!求求你们,一定要在整个区推广开!”

与此同时,远在青阳总部的机房里,小周指尖如飞。

恒温空调低沉地嗡鸣,服务器指示灯如呼吸般规律闪烁。

他成功将【社区民生中枢】系统接入了绍兴市官方的“智慧社区”平台。

但他留了一手,只开放了预测模型和预警信号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所有核心算法和数据分析,依旧在“共造”的私有云端独立运行。

这就像是把大脑隐藏在千里之外,只伸出无数灵敏的触手。

某个深夜,系统警报自动触发,刺耳的电子音划破寂静,一行红字在屏幕上闪烁:

【三级预警:目标家庭连续三周无儿童奶粉购买记录,母亲无就业记录,关联学生出勤率下降15%。

风险评估:潜在产后抑郁及儿童忽视。】

信号通过官方平台,瞬时抵达片区协理员的手机。

半小时后,协理员敲开了那户人家的门,发现那位年轻的母亲正抱着孩子,眼神空洞地坐在窗边,抗抑郁药物已经停了两周。

后续的干预迅速而温暖。

街道办送来了心理医生,妇联送来了育儿保姆。

一周后,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家庭支持中心”,上面写着:“科技有温度,服务无死角。”

绍兴的成功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

林诗雨的“民生系统实验室”名声不胫而走。

她顺势推出了一款“低代码治理工具包”,里面包含了简化版的教师调度算法、家庭风险预测模型,甚至还有一套激励一线人员的“服务勋章系统”。

但想要获得这个工具包,必须答应她两个条件。

“第一,所有通过系统产生的脱敏数据,必须无条件回流到我们的实验室,用于模型迭代。”

“第二,合作方必须在制度上保障一线协理员、社工的话语权,他们的反馈权重必须占到系统优化的50%以上。”

苛刻的条件并未吓退合作方,反而让他们看到了这套系统的专业与诚意。

六个省市的代表纷至沓来。

江西铜鼓县的教育局领导在签约当天,私下把林诗雨拉到一旁,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林老师,我们非常感谢……就是想问问,这套系统,我们能不能……加上我们县自己起的名字?”

林诗雨闻言,露出一个从容的微笑,她的目光越过这位领导,望向窗外操场上奔跑的孩子:“名字是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心上学,不是吗?”

领导一怔,随即面露愧色,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林诗雨忙碌于推广的同时,李默站在青阳县老中学改建的“萤火培训中心”楼顶,夜风吹动他的衣角,带着初夏草木蒸腾的湿润气息。

脚下,是这片他亲手点亮的土地,远处的民工城灯火璀璨,宛如星河。

他的眼前,那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金光,最后一次猛烈闪现。

【主线任务4 - 2:织网。完成进度:99%……100%!】

【任务完成。】

【终极奖励发放:多维民生协同协议。

该协议将自动匹配区域内所有已接入的教育、医疗、托育、养老资源,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的无缝协同。】

一行全新的提示文字缓缓浮现,带着一种史诗般的宏大。

【你已不再是那个修桥补路的人。你,点亮了整片夜空。】

李默深吸一口气,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就在这时,手机轻轻震动一下,是小周发来的消息。

【默哥,刚收到的实时简报。

武汉的一名协理员,通过我们新上线的‘独居老人五色预警卡’,发现一位老人连续五天水表电表读数无变化,上门探视,救回了一位突发中风、倒在卫生间里的患者。

家属赶到后,跪在地上磕头,那位被救回来的老人清醒后,喃喃地对协理员说了句:我以为……再也不会有人来了。】

看着那句“我以为再也不会有人来了”,李默的眼眶有些发热。

他抬起头,望着漫天星辰和脚下的人间灯火,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回应:

“现在,灯一直亮着。”

而在千里之外的“共造”总部,小周坐在数据中心,内心同样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武汉的这次成功救援,是“多维民生协同协议”生效后的第一个完美案例。

他点开后台,准备将这次事件的完整记录整理归档,作为标杆案例进行复盘。

他熟练地调出所有相关数据流:水表电表的物联网数据、协理员的行动轨迹、社区卫生中心的出诊记录、家属的联系信息……一切都清晰明了,逻辑严丝合缝。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一行最基础的系统日志时,手指却猛地停在了键盘上。

那是凌晨三点自动生成的原始预警触发记录。

触发时间、预警等级、数据来源……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

但他盯着其中一个参数,眉头却越皱越紧。

那个本该由水表传感器回传的、触发了整个预警链条的初始数据,其数值波动曲线呈现出一种近乎平滑的“静止”,而真实的水表信号在零值附近应有微弱的噪声扰动——就像呼吸的起伏。

小周下意识地放大了那段日志代码,一种莫名的、难以言状的违和感,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涌上心头。

这个完美的救援故事,似乎在一个最不起眼的源头,出现了一个微小却不该存在的瑕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