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66章 谁在给体制输血?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连呼吸都像是搅动着铅灰色的雾。

中央空调出风口发出低频的嗡鸣,像一根细针在耳膜上反复刮擦;投影仪的光束斜切过半空,将那份来自深圳某区教育局的加密函件投射在幕布上,猩红的“紧急”二字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灼烧着所有人的视网膜——那红,是警报灯在深夜街头闪过的那种刺目,是伤口尚未结痂时渗出的血珠。

林诗雨指尖轻点遥控器,纸张翻页的“咔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二十三所民办学校,一夜之间,教师团队集体崩溃。

这背后是数千名流动儿童瞬间被抛入失学深渊的巨大风险,像一场无声的雪崩正从山脊滚落,而他们,站在山脚听见了第一声闷响。

“市场价一点五倍的薪酬,紧急征调一百名合格教师。”林诗雨的声音冷静,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话音落下时,喉间微微泛起一丝金属般的冷意,“对方把这称作‘紧急支援’,各位怎么看?”

一时间,室内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微嗡鸣,以及某位高管无意识摩挲咖啡杯沿时,陶瓷与指甲摩擦出的细微沙响。

空调冷气拂过裸露的手臂,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所有人都明白,这既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是一块滚烫的山芋——接,意味着能瞬间打开深圳这个一线城市的市场缺口,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但不接的理由同样充分,这无异于用自己的精锐去填一个无底洞,稍有不慎就会被拖垮。

有人低头盯着桌面,指节在文件边缘轻轻敲击,像在计算一场看不见的账目;有人微微仰头,目光穿过玻璃幕墙,落在远处灰蓝的天际线上,仿佛想从云层中读出未来的走向。

就在众人权衡利弊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李默终于抬起了头。

他缓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动作极慢,像在整理思绪的齿轮。

然后他重新戴上,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切割开凝滞的空气。

“不能‘派’。”两个字,斩钉截铁,落地有声。

林诗雨挑了挑眉,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示意他继续。

“一旦我们定义为‘派遣支援’,我们就成了他们的临时工,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工具人。”李默十指交叉,身体微微前倾,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场瞬间笼罩了全场,连灯光似乎都为之一暗,“我们的人,是宝贵的战略资源,不是消防队员。所以,要让他们‘借’。”

“借?”一名高管不解地问,声音里带着困惑的颤音,像一根绷紧的弦突然松动。

“没错,是借。”李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弧度,那笑意不达眼底,却像电流般传遍整个空间,“启动我们预案库里的【跨系统协作协议模板】,核心条款就三条:人才出借,我们提供具备资质的教师;联合管理,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绩效考核由我们和他们共同负责,但最终解释权归我们;成果共享,这次应急教学产生的所有教学数据、学生评估报告、教学模式优化成果,双方共享,但原始数据所有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补充道:“他们缺的是老师,但我们要的是规则制定权。我们不是去打工,是去建立一个新的合作标准。让他们明白,想用共造的人,就要接受共造的规矩。”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的气氛为之一变。

原本的凝重被一种兴奋的战栗所取代——有人下意识挺直了背脊,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出节奏,像在预演胜利的鼓点。

林诗雨眼中精光一闪,当即拍板:“就按李默的方案办!周敏,教师调度的事,交给你。”

“明白!”周敏立刻起身,雷厉风行地走向自己的工位。

她的高跟鞋敲击地面,发出清脆而坚定的“嗒、嗒”声,像战鼓的前奏。

她没有去翻厚重的人事档案,而是直接打开了前不久刚刚获奖的【教师成长轨迹追踪系统】。

屏幕亮起的瞬间,蓝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带起一串细微的静电噼啪声。

这套系统记录了共造体系内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专业特长、抗压能力甚至是个性化成长诉求。

复杂的算法在后台飞速运转,风扇低鸣,屏幕中一行行教师的名字和匹配度如星轨般跳动,绿色光点不断汇聚。

周敏设定了几个关键筛选条件:具备跨区域执教经验、心理素质过硬、对流动儿童教育有热情。

仅仅十分钟,一份由八十七名骨干教师组成的预备名单便生成了。

她指尖停顿,眉头微蹙:“还差十三人。”随即启动了教师自治联盟的紧急调度会议。

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数十位来自不同城市的教师代表同时上线,影像微微闪烁,带着网络延迟的轻微拖影。

周敏没有丝毫废话,开门见山地公布了深圳的情况和共造的“出借”方案。

她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带着一种低频的共振,仿佛能穿透屏幕直抵人心。

“各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有偿支援,这是一次深入一线战场的‘抢险救灾’。我们不仅要去救急,更要去记录、去分析、去带回第一手的城市民办校生态样本。所有参与者,除了深圳方承诺的薪酬,集团将额外提供一份特殊津贴和全额的学术研究支持。”

她的话音刚落,一名来自东莞分部的年轻教师代表立刻举手,虚拟影像的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光痕:“周总,我去!但我有一个条件。”

“请讲。”

“我要以这次支援为契机,完成一篇深入的《城市民带校生存状况白皮书》。回来后,我要求集团支持我将这份报告发表。”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利益的使命感,像深夜灯下伏案的身影,执着而坚定。

周敏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她用力点头:“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你的申请,我代表集团,现在就批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他代表纷纷响应,语音窗口接连弹出,讨论声此起彼伏,像一场思想的暴雨在虚拟空间中倾泻。

报名的人数很快就突破了名额限制。

与此同时,李默则在进行另一场更为隐秘的布局。

他让技术部的小周,将集团积累多年的“儿童发展雷达图”核心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剔除所有可识别的个人信息,只保留行为模式、学习曲线、心理健康风险等关键指标,最终打包成一份名为《流动儿童教育风险动态评估工具包》的专业文件。

他没有通过任何官方渠道,而是将这份文件通过陈志远,直接递交到了国家卫健委与教育部联合成立的一个专项课题组手中。

三天后,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在部委网站上悄然发布。

一份加急联合通知被下发至包括深圳在内的八个流动人口重点城市,明确要求:“立即开展辖区内流动儿童身心健康与教育公平状况的基线调查。”

看到新闻的小周,在办公室里激动得笑出了声,他兴奋地对李默说:“李总,我们甚至都没资格走进那个会议室,但我们的数据,坐上了主桌!”

李默只是平静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屏幕的冷光:“这才只是开始。”

一周后,林诗雨亲自飞往深圳,与当地教育局签署了一份《教育应急协作备忘录》。

条款表面上温和而平等:共造集团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与课程体系支持,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教学场地与合规性保障。

然而,在附件的技术条款里,林诗雨不动声色地加入了一条“数据双录机制”。

这意味着,所有在深圳产生的教学数据、学生评估记录,在上传至市政监管平台的同时,必须同步实时备份至共造集团的云端服务器。

她用“满足监管要求”和“保障数据安全”这两个无可辩驳的理由,兵不血刃地将数据主权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

签约仪式当晚,在酒店的露台上,林诗雨迎着海风,咸湿的空气裹挟着远处轮船的汽笛声扑面而来,她对身旁的李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现在不是在帮他们,我们是在替他们记账。每一笔学生成长的账,每一笔教育投入产出的账。”

首批支援教师很快抵达了深圳坂田,他们没有被分散到各个混乱的学校,而是在政府协调的临时教学点,启用了共造独有的“编号课堂”模式。

标准化的教学流程、智能化的学情分析、人性化的心理疏导,如同一套精密的仪器,迅速稳定了局面。

混乱的局面被迅速控制,孩子们脸上重现了笑容——那笑声清脆,像雨后屋檐滴落的水珠,敲在铁皮雨棚上,叮咚作响。

这番高效专业的表现,让本地教育圈大为震惊。

一天下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偷偷找到了带队的周敏,语气恳切地问:“周老师,能不能……让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参加你们的教师能力认证培训?”

周敏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微笑着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递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纸张的触感微凉而厚实,封面上的标题清晰醒目:《民办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深度合作意向书》。

归程的大巴上,窗外暴雨如注,雨刷器在玻璃上来回摆动,发出规律的“吱呀”声,像某种疲惫的叹息。

冲刷着这座高速运转的城市。

由于路面积水,大巴车暂时陷入了停滞。

司机打开了车载广播,舒缓的音乐后,传来了一段本地新闻播报:“……为应对我市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市教育局今日宣布,将联合国内领先的社会力量,建立一套覆盖全市的‘流动儿童教育动态监测与干预机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车厢内,疲惫的老师们听到这则新闻,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相视一笑。

那笑容里,有疲惫,有欣慰,更有身为开创者的骄傲——汗水浸透的衬衫贴在背上,耳机里还残留着学生朗读课文的回音,但他们的眼睛亮着。

就在这一刻,林诗雨、李默和周敏三人的脑海中,那道熟悉的系统金光悄然微闪。

【主线任务3-9:化解区域性失学危机,进度100%】

【任务完成,开始结算……】

【终极奖励发放:社会韧性构建协议(S-Resilience protocol)。

协议效果:在社会系统遭遇突发性、结构性危机时,你将获得临时授权,合法、合规地协调多个领域的社会资源,构建基层稳定阵线。】

【系统提示:你已不再是现有体系的挑战者,你正在成为它的备份系统。】

几乎在系统提示音消失的同一秒,林诗雨的私人手机震动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陈志远。

她的心头掠过一丝预感。

电话那头,陈志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意味:“诗雨,部里要紧急召开一个关于‘新型教育协作模式’的内部座谈会,点名邀请了‘共造’的代表……”

他顿了顿,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句。

“但邀请函上,没写具体是谁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