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69章 我们不进庙,但香火得算我们一份

真正的风暴,始于一份看似天大的喜报。

协同办公室的红头文件发到林诗雨邮箱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文件标题刺眼得像正午的太阳——“关于拟将‘共造认证教师’纳入地方财政购买服务名录的通知”。

这意味他们一手打造的教师认证体系,即将获得官方背书,待遇直接参照在编教师外的最高标准。

“成了!我们被‘招安’了!”有人激动地拍着桌子,木纹震颤,茶杯轻跳,笑声在玻璃幕墙间撞出回响,仿佛已经看到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无限风光的未来。

然而,在这片欢呼的海洋中,李默的眉头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一言不发,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每一次叩响都像在质问喧嚣的空气——那节奏缓慢而沉重,像远处闷雷滚过地底。

空调出风口嗡鸣,灯光微闪,仿佛也感知到了他体内那股压抑的暗流。

林诗雨最先察觉到他的异样,凑过来低声问:“怎么了?这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吗?”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温热的呼吸拂过耳际。

“不,这不是。”李默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杂音,像一块冷铁坠入沸水,“文件里说的是‘购买服务’。一旦被采购,我们就从标准制定者,变成了听命办事的执行方。他们买走的是我们的成果,而不是我们的创造力。今天他们可以买,明天就可以换一家更便宜的。我们的命脉,就交到了别人手里。”

一盆冷水,浇熄了所有人的狂热。

空气骤然冷却,连窗外的蝉鸣都停了一瞬。

李默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个核心成员的脸。

他的影子被顶灯拉长,投在墙上如同执剑者。

“命令:即刻起,暂停所有新增教师认证工作。”

命令一出,满座哗然。

这无异于自断财路。

有人张嘴欲言,却被他抬手止住。

不等众人反驳,李默已经甩出了第二步棋。

他转向林诗雨:“把这份《共造教育生态伙伴计划》发给所有正在接洽的地方政府。”

屏幕上,一份全新的计划书赫然在列。

没有“采购”,没有“服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刺眼的词——“共建区”。

申请成为“共建区”的地方,必须满足三个铁律般的条件:第一,向共造系统开放必要的公共数据接口;第二,立法保障“共造认证教师”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权;第三,接受共造集团委托的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估。

这已经不是商业合作,这是在制定规则,是一场以小博大,用技术倒逼体制改革的豪赌。

半个月后,江西铜鼓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县城,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共建区”。

周敏亲自带队,前去进行首期试点验收。

从城市出发,高铁飞驰,窗外楼宇渐稀,青山叠嶂。

进入县城后换乘越野车,颠簸在泥泞山路上,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声响。

远处梯田层叠,云雾缠绕山腰,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与柴火烟味。

地方教育局的领导热情地准备了厚厚的资料,包括优秀教案选编、公开课视频录像、学生成绩对比表。

周敏却看都没看一眼,只是微笑着说:“这些我们系统后台都有。我想去学生家里看看。”

她没有提前打招呼,随机在地图上圈了十户家庭,唯一的标准是“距离学校最远”。

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她走进一户土坯房。

屋内光线昏暗,墙角堆着农具,地面潮湿,踩上去微微发黏。

一个黑瘦的男孩蜷坐在小板凳上,手指沾着灰,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周敏蹲下身,平视着他,声音温和:“孩子,你觉得新来的老师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男孩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她知道我爸爸在东莞哪个工地上砌墙。”

陪同的村干部一愣,脸上掠过一丝惊异。

周敏的脸上绽放出真正的笑容。

那笑容像春阳破云,暖意从眼角蔓延开来。

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男孩的肩膀,指尖触到他单薄衣衫下的瘦骨。

老师不仅知道孩子父亲在哪,还知道工地名称、包工头电话,甚至知道他这个月有没有按时寄钱回家。

在返回的报告中,周敏只写了一句话:“真正的改变,从来不在教案里,而是藏在那些不识字的家长,愿意对着老师多说的那一句心里话里。”

报告传回总部,李默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

他让技术负责人小周,将原有的“健康-教育数据中心”进行颠覆性升级,更名为“社区民生中枢”。

这个中枢系统不再局限于教育,而是开始小心翼翼地接入水电燃气缴费、疫苗接种记录、社保缴纳明细等一系列低敏感度的公共数据。

所有数据在后台被脱敏、打碎、重组,最终汇聚成一个全新的指标——“家庭韧性指数”。

这个指数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很快就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民工城”里,展现出它恐怖的精确度。

一天下午,系统突然弹窗,将一户家庭标记为高危红色。

理由简单到令人发指:“连续两周未购买任何新鲜蔬菜,且系统关联的儿童门诊记录在预约日中断。”

社区网格员看到这个推送时,还觉得是小题大做。

但按照规定,认证教师还是第一时间上门家访。

门被敲开一条缝,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霉味混着馊饭气,夹杂着婴儿尿布的酸臭。

屋内昏暗,窗帘紧闭,地上散落着空泡面桶。

屋里,一个年轻的母亲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两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

哭声尖锐刺耳,在狭小空间里来回撞击。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位母亲因丈夫失业、独自带娃压力过大,突发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已经好几天无法正常料理家务,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社区紧急介入,心理疏导、临时救助、联系家人,一套组合拳下来,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被硬生生拉了回来。

事后,那位处理此事的社区老干部握着教师的手,不住地感叹:“以前我们是靠腿跑,靠嘴问,现在你们这套东西,比我们网格员的眼睛还灵!”他手掌粗糙,布满老茧,语气里却满是敬意。

好消息接踵而至。

不久,战略负责人陈志远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情报:北方某副省级城市,正计划投入八千万巨资,打造一个全市范围的“智慧社区民生平台”。

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但李默知道,以“共造集团”这个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名字去竞标,必然会引起警惕和围剿。

“我们不投。”李默的决定再次出人意料,“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影子’去投。”

几天后,一家名为“启航社会创新研究院”的非营利机构悄然注册成立。

法人代表,是团队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社会学教授。

他们向那座副省级城市提交了一份名为“低代码民生治理系统”的方案。

方案的核心功能,正是脱胎于教师调度中枢和儿童雷达图的极致简化版,它轻巧、灵活,像一个可以无限拼接的乐高积木。

评标会上,一位来自顶尖大学的评审专家看着薄薄几页的方案,皱眉质疑:“预算八千万的项目,你们的模型是不是太轻了?这能解决什么复杂问题?”

代表研究院出席的林诗雨站了起来,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回荡在巨大的会议室里,连空调的嗡鸣都仿佛为之静止:“因为它服务的,是这个城市里,活得最重的人。”

一语终了,满场静默。

窗外暮色渐沉,城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上,像星河倒流。

中标结果公布的当晚,没有任何庆祝。

李默将所有核心成员召集到办公室,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映着他异常严肃的脸。

他当场宣布了三条不可逾越的铁律:

第一,所有政府合作项目,净利润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五,超出部分全部注入社会创新基金。

第二,核心技术团队成员,终身不得接受任何体制内的兼职或顾问头衔。

第三,每一份合同,都必须强制附加“数据归还条款”——项目一旦终止,所有脱敏后的原始数据,必须完整无条件返还给地方政府。

林诗雨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利润、名誉、数据,我们都不要。李默,我们到底图什么?”她的声音轻得像风拂过纸页。

李默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那片璀璨的灯海,良久,才缓缓开口:“我们图的,是以后无论谁上台,无论政策如何风云变幻,这套已经深入骨髓的系统,都不会被轻易关停。”

话音刚落,他面前的系统屏幕上,一道微不可查的金光悄然闪过。

【主线任务4-1:构建可复制的社会治理模型,进度:67%】

【阶段性奖励已发放:跨部门协同流程引擎(可根据项目需求,自动生成标准化的政企协作Sop操作手册)】

【系统提示:你正在将偶然发生的共赢,升级为一套必然运转的机制。】

李默的嘴角刚刚泛起一丝笑意,会议室的寂静就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打破了。

是技术负责人小周的手机。他看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李总,”他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系统……系统开始自己报警了。”

他将手机屏幕转向众人,只见一条鲜红的预警信息赫然跳出:【高危预警:武汉市黄陂区某城中村,监测到群体性儿童急性腹泻病例异常聚集。

通过水文数据交叉比对,该区域水源污染特征,与三年前另一座村落的饮用水铅超标事件,呈现出高达92%的相似度。】

整个团队都僵住了。

这不再是根据既定规则的判断,这是系统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数据库中,自己找到了关联,自己发出了警告。

它活了。

李默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看到的不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场足以向全国所有城市证明这套系统价值的终极路演,正以一种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式,轰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