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10章 课本里的公式,焊成了第一台“印钞机”?

夜色如墨,寒风卷着铁屑的腥气,刮过青阳五金修造厂的每一个角落。

铁皮屋顶在风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仿佛不堪重负。

李默呼出一口白气,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支架,寒意顺着指节爬上来,却压不住胸中翻涌的战意。

投影仪的光束刺破昏暗,在临时搭起的白布上投下清晰的影像,将李默团队从切割、冲孔到焊接、终检的每一道工序都**裸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画面中,焊花四溅,如星火般短暂而灼热;冲床“哐”的一声落下,震得地面微微发颤,连远处堆放的角铁都嗡嗡共鸣。

每一个工序的质检卡上,都有张大力或老陈头龙飞凤舞的签名和时间戳,墨迹未干,带着粗糙纸面的颗粒感。

当李默点开那个名为“第37号桌椅”的溯源数据时,现场骤然安静。

屏幕上的字迹清晰如刀刻:“昨日16:22完成终检,扭矩值12.8牛·米,符合国标”。

那行小字像一记闷锤,砸在每个人的耳膜上。

总包方那位姓钱的负责人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额角渗出的冷汗滑过太阳穴,在灯光下泛着油光,一滴落在衣领,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群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学生和下岗工人,竟然玩起了“工业4.0”才有的全流程追溯!

那二维码,他以为只是个唬人的贴纸!

“这……这不可能!”钱负责人嘴唇哆嗦着,声音干涩,像砂纸磨过铁皮,“你们的数据……可以伪造!”

“伪造?”李默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声音不大,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对方最后的遮羞布。

话音落下,屋外忽地刮进一阵风,吹得投影布剧烈晃动,光影扭曲,仿佛现实也在动摇。

“钱总,我们团队的电脑、手机,包括这台投影仪,都可以随时上交。数据有没有被篡改,请专业人士一验便知。”李默向前半步,目光如电,直刺钱总身后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孙瘸子。

孙瘸子浑身一颤,如遭雷击。

他感觉那道目光仿佛穿透了他的皮肉,看到了他昨晚带着两个小混混,人手一把活动扳手,在黑暗中狞笑着拧松每一颗螺栓的场景。

扳手卡进螺帽时的“咔哒”声,金属摩擦的刺耳尖鸣,此刻在脑海中反复回响,像无数根针扎进太阳穴。

县教育局那位带队的张科长,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不是傻子,事情到这一步,真相昭然若揭。

这批课桌椅是全县“教育均等化”的重点项目,县里领导高度重视,纪委派了暗访员的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

今天要是真把这盆“质量不合格”的脏水泼在“启航”团队身上,明天他这个负责验收的科长就得去纪委喝茶!

“够了!”张科长一声怒喝,震得铁皮屋嗡嗡作响,头顶的灯泡摇晃起来,投下晃动的光影。

他指着钱总,声色俱厉:“钱经理!总包方有监管之责,现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难辞其咎!还有,”他凌厉的目光扫向孙瘸子,“这件事,必须一查到底!公安同志马上就到,谁也别想跑!”

话音未落,远处已经传来了警笛的呼啸声,由远及近,刺破夜空,像一把利刃划开凝固的寂静。

孙瘸子腿一软,那条好腿也跟着哆嗦起来,整个人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水泥地的寒气透过裤管直往上钻,面如死灰。

他混了二十年,靠的就是坑蒙拐骗、欺软怕硬,何曾见过这种阵仗?

他以为只是教训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没想到对方直接掀了桌子,叫来了国家机器!

看着被警察带走的孙瘸子和面如土色的钱总,老陈头和王建国等人只觉得胸中一口恶气尽出,酣畅淋漓!

他们这辈子受过多少窝囊气,被人克扣工钱,被人当猴耍,今天,在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带领下,他们第一次挺直了腰杆,用技术和智慧,给了对手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当晚,喧嚣散尽,铁皮屋里重新恢复了平静。

窗外风声渐歇,唯有远处折弯机低沉的“嗡——嗡——”声,如心跳般持续搏动。

李默正对着电脑整理今天的验收报告,指尖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脑海中,那熟悉的金色光幕再次弹出。

【主线任务1 - 3:‘绝境反击’已完成。】

【任务评价:完美。

你不仅完成了项目,更以无可辩驳的证据链维护了团队的声誉,并成功引爆了潜在的程序正义问题。】

【任务奖励发放中……】

【恭喜宿主获得:初级资本运作技能(可设计简单的融资结构、撰写商业计划书、进行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

【恭喜宿主解锁:政策补贴申报权限(可定向扫描、匹配并一键生成符合地方政策的补贴申请报告模板)。】

李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指尖触到冰凉的杯壁,茶已凉透,但他浑然不觉。

资本运作,这正是他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光靠修桌椅赚的这点辛苦钱,只能勉强维持团队运转,想要实现“让全县下岗工人都有活干”的宏愿,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需要资本的杠杆,撬动更大的资源。

就在这时,苏晓芸踩着月光,快步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凝重交织的神情。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一阵夜风,吹动了墙上的5S分区图,纸页轻颤。

“李默,出大事了。”她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孙瘸子他们被连夜审讯,全招了。不仅是破坏桌椅,还牵扯出总包方偷工减料、虚报成本的案子。县里震动,连夜成立了专项调查组。你们……这次是捅了马蜂窝,但也立了大功!”

“这只是他们咎由自取。”李默平静地说道,指尖摩挲着文件边缘,触感粗糙。

“不,不止是这样。”苏晓芸的眼睛亮得惊人,“因为这件事,县发改委正在紧急讨论的‘县域中小企业技改试点’项目,你们‘启航’被直接提名为重点考察案例!他们认为,你们这种‘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可追溯’的生产模式,非常适合我们县大量被淘汰的家庭作坊和下岗工人团队转型。这是红头文件的初稿,你看看!”

李默接过那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文件,目光落在“启航模式”四个字上,心跳不由得加速。

一个远比修几百套桌椅大得多的机会。

“晓芸姐,”他抬起头,目光灼灼,“这个试点,我们能争取到什么?”

苏晓芸被他的眼神看得一怔,随即正色道:“如果能被选为试点,你们将获得包括低息贷款、场地支持、税收减免在内的一揽子扶持政策。更重要的是,你们将成为全县的标杆!县里希望你们能拿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带动其他下岗工人团队创业。”

她看着铁皮屋内外,那些虽然简陋却井井有条的工位,看着墙上用粉笔画的5S管理分区图,看着那张不断有新订单加进来的加工清单,轻声感慨:“李默,你们不只是在修桌子,你们可能真的在重新定义,一个‘小厂子’到底能干多大的事。”

送走苏晓芸,李默独自站在夜风中。

风拂过脸颊,带着金属冷却后的微腥。

那台租来的小型折弯机还在嗡嗡作响,张大力正带着两个新来的学徒工,连夜赶制下一批订单。

机器的轰鸣声在此刻的李默听来,宛如未来工厂奏响的序曲。

“这才哪到哪……”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火焰,“下一步,我要让全县的下岗工人,都有活干,有钱赚,有尊严!”

他转身走向车库旁的石墩,准备拿起那本被他翻得卷了边的《工业工程基础》再看一会儿。

纸页粗糙,边角卷曲,却承载着他无数次深夜的思索。

然而,他的目光却被书下压着的一张纸吸引了。

那是一张A3纸打印的复印件,折叠得整整齐齐,边缘微微泛黄。

李默疑惑地展开,瞳孔骤然收缩。

纸上赫然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规划布局图(2023版)》!

图上用红笔清晰地标注出了几个重点区域:智能制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每一个名词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他脑海中炸响。

这是谁留下的?

李默脑中瞬间闪过林诗雨那清冷而专注的身影。

是她!

这几天,他总感觉有人在远处观察他们,原来是她。

她留下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看到了吗?青阳县距离这个走廊的辐射区,只有不到200公里。我们缺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思想和模式。你的‘启航模式’很有趣,但它只是一个生产单元。一个现代企业,需要生产、管理、营销、资本,四轮驱动。——林诗雨。”

李默握着手机,仿佛有电流从指尖窜遍全身。

这个女孩,她看到的,竟然比自己更远!

她不仅看到了“启航模式”的潜力,更看到了它的局限!

他猛地抬头,望向厂区围墙外那条漆黑的小路。

林诗雨早已不见踪影,但李默仿佛能看到她坚定的背影。

她不是在质疑,她是在提醒,甚至……是在发出邀请。

“四轮驱动……”李默喃喃自语,脑中“初级资本运作”和“政策补贴申报”两个新技能的光芒前所未有地明亮起来。

他立刻回到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翻飞,调出了系统刚刚生成的《政策补贴申请报告模板》。

他没有立刻去填写,而是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关于以“启航标准化微型工厂”为核心,申请县域中小企业技改试点的商业计划书》。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青阳县下岗工人现状及再就业困境)。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启航模式详解:标准化流程、数字化管理、低成本启动)。

第三部分:商业模式(b2G模式承接政府订单,b2b模式为大型企业提供非核心零部件代工)。

第四部分:发展规划(第一阶段:建立1个样板工厂;第二阶段:复制10个合作工厂,覆盖全县主要乡镇;第三阶段:打造“青阳县零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第五部分:融资需求及财务预测……

窗外,夜色渐深,铁皮屋内的灯光却亮如白昼。

李默的眼中没有丝毫疲惫,只有无尽的亢奋。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就在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县企业联合会的会长钱万里,正烦躁地挂断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他的侄子,那个总包方的钱总打来的,哭诉着自己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废物!”钱万里低骂一声,将名贵的紫砂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茶水溅出,落在他锃亮的皮鞋上,留下深色斑点。

他靠着垄断县里大部分工程的分包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孙瘸子那种人,就是他养在下面,专门处理脏活的狗。

现在,狗被人打断了腿,还咬出了主人。

“启航……李默……”钱万里眯起眼睛,他已经听说了发改委那个“技改试点”的风声,也知道这个叫李默的学生仔被当成了正面典型。

“标准化?低成本?想断老子的财路?”他冷笑一声,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喂,老刘吗?明天发改委的会上,关于那个什么技改试点,给我盯紧了。一个毛头小子搞的小作坊,也配叫‘模式’?我们青阳县的工业升级,得由我们这些真正懂企业的人来主导!”

一场围绕着“启航模式”的风暴,正在无声中酝酿。

李默的面前,不再是孙瘸子那样的地痞流氓,而是一张由利益、权力和人情交织而成的,更加坚韧、也更加危险的大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