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7章 许可证刚到手,订单雪片飞来?

清晨的曦光刚刚刺破地平线,薄雾在厂区空地上缓缓游走,给陈旧的铁皮屋顶和斑驳的墙垣镀上了一层淡金色,仿佛为这座沉睡多年的小厂披上了一件初醒的锦袍。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菜市场隐约的叫卖声和露水打湿青苔的清冷气息。

李默站在紧闭的铁门内侧,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崭新的《临时经营许可备案通知》。

纸张光滑挺括,边缘微微翘起,带着油墨与打印机余温的触感。

他屏住呼吸,将通知书抚平,用早就备好的透明胶带,一圈一圈,牢牢地贴在了铁门内最显眼的位置。

阳光斜斜地洒落,那枚鲜红的公章仿佛在晨光中微微颤动,像一颗仍在搏动的心脏,烫得他指尖发麻。

做完这一切,他拎起一桶红漆和一把刷子,走到厂区临街的墙头下。

墙皮斑驳,灰泥剥落处露出里层的砖骨,指尖划过,粗糙如砂纸。

李默深吸一口气,鼻腔里灌满了晨露与铁锈混合的气息,蘸满油漆,笔锋沉稳,一笔一划,极其用力地在墙上刷下了一行大字——“青阳一中学生技能实训与加工服务中心”。

漆液顺着刷毛滴落,在地面溅起几朵暗红的花,空气中弥漫开刺鼻却令人振奋的溶剂味。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骨子里迸发出的力量,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也像在大地上刻下第一道誓言。

车间里,老陈头已经带着张大力和李卫国忙活开了。

铁屑与机油的呛人味道混杂着扫帚扬起的灰尘,在清晨的光柱中翻腾,又被一遍遍的清扫冲淡。

老旧的冲压机和焊机被擦拭得油光锃亮,金属表面映出人影,指尖触上去,凉而坚实。

老陈头更是拿出了几块木板,用毛笔蘸着浓墨,一笔一划写下“质量责任牌”,墨迹未干,散发出淡淡的松烟香。

他将牌子分别挂在了冲压、焊接、打磨三个关键工位上,牌子下面,是他亲手签下的名字:陈广发。

笔力遒劲,仿佛刻入木纹。

张大力和李卫国也学着样,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一种无声的盟誓。

这简陋的牌子,此刻却比任何规章制度都更有分量。

上午九点多,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吱呀”一声停在了厂区门口。

苏晓芸推车走了进来,鞋底踩在碎石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墙头那行鲜红的大字吸引了——油漆尚未完全干透,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像一道正在愈合的伤口,却充满生命力。

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落在了大门旁边,一面用废铁皮七拼八凑焊成的“光荣榜”上。

铁皮边缘不齐,焊点粗粝,但红纸上墨迹工整,写着第一单生意的简报和参与人员的名字。

风吹过,纸角轻轻翻动,发出“簌簌”的轻响。

虽然粗糙,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

苏晓芸驻足良久,眼中的赞许越来越浓。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海鸥牌老式相机,金属机身冰凉,快门键略带阻滞。

她对准那面光荣榜和墙上的大字,“咔嚓”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在寂静的厂区里格外清晰,将这幅画面定格。

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已经不是个小作坊了……这是个有灵魂的苗子。”

她没有再往里走惊动任何人,而是转身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县团委办公室的电话。

消息的传播速度远比李默想象的要快。

社区的简报栏一更新,就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了一块石头。

涟漪迅速扩散。

当日午后,第一个找上门的是开“老街砂锅”的王老板,一个体态微胖的中年人,他指着自家店的方向,满脸愁容:“小李老板,我那店里的排烟罩锈得快掉下来了,找人做新的,开口就要八百,你这能做不?便宜点就行。”

紧接着,卖拉面的刘师傅和开炒菜馆的周姐也闻讯而来,都是咨询些不锈钢操作台、储物架之类的零活。

金属敲击声、人声交谈声在厂区回荡,夹杂着远处市井的喧嚣。

李默没有急着报价,而是客气地将他们请进了车间。

此时,一个皮肤黝黑、手指粗大的汉子挤了进来,递上一张皱巴巴的名片,开门见山:“我是搞装修的包工头,姓赵。城南新盖的那个小区,有几户人家的雨棚工程,活不大,但要得急。你这‘学生厂’,敢不敢接?”

这才是今天的第一条大鱼!

面对众人探询的目光,李默没有吹嘘,只是微微一笑:“各位老板,敢不敢接,光我说了不算。不如,大家亲眼看看我们的活儿?”

他朝老陈头递了个眼色。

老陈头心领神会,走到Yq-35型冲压机前,沉腰立马,眼睛紧紧盯着模具入口,皱纹深刻的脸上写满专注。

他将一块钢板稳稳送入。

随着他一脚踩下踏板,“哐”的一声巨响,震得地面微颤,火花如金雨般四溅,映亮了他布满老茧的手和花白的鬓角。

一个标准的连接件应声而出,边缘整齐,带着金属被瞬间塑形后的余温。

紧接着,张大力戴上面罩,手持焊枪,按下开关,“滋——”一道刺目的电弧光划破空气,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滋滋”声,焊花飞溅,像夏夜的萤火。

一道漂亮的鱼鳞纹焊缝迅速成型,焊枪移动的节奏沉稳有力。

他放下焊枪,拿起角磨机,“嗡”的一声启动,高速旋转的砂轮与焊点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火星如红蛇乱窜。

原本粗粝的焊疤转眼间变得光滑平整,指尖抚过,触感如冷玉般顺滑。

最后,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李卫国拿着一本手写的册子走了过来,纸页边缘已微微卷起,墨迹深浅不一,是他自己设计的“质检流程表”。

他戴上白手套,动作一丝不苟,从尺寸、角度、焊缝强度、表面平整度等七个方面,逐一核验,并在表格上打勾确认。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严谨得像是在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三家小餐馆老板看得目瞪口呆,而那位赵包工头更是啧啧称奇,他走上前,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那个刚打磨好的构件,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眼中精光一闪:“小兄弟,你们这标准,比我以前合作的那些正规厂子还要严!”

李默的笑容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赵老板,我们没背景,没靠山,想活下来,就只能靠这两个字——质量。”

赵包工头被他这句话镇住了,他盯着李默看了足足十秒,终于用力一拍大腿:“好!就冲你这句话,这货我给你了!新建小区,一共十二户阳台,统一做雨棚,图纸我带来了。总价四千八百块,三天之内,能不能交货?”

“能!”李默斩钉截铁。

合同签下,预付款到手,整个“学生厂”都沸腾了。

然而,这股喜悦的气氛,却像一根针,狠狠刺痛了另一个人。

城西的老茶馆里,孙瘸子正翘着二郎腿,听着旁边茶客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学生厂接了大活”的场面。

茶碗里的茶水泛着油光,他脸上的横肉一抽一抽,听到“四千八”这个数字时,再也忍不住,“哐当”一声,一脚踹翻了身前的八仙凳!

粗瓷碗摔在地上,碎裂声刺耳,茶水泼洒一地,蒸腾起一股苦涩的热气。

“临时许可算个屁!”他啐了一口浓痰,落在青砖地上,黏腻发亮,眼中满是阴鸷,“没有营业执照,税务也没登记,这就是个黑窝点!老子去举报他偷税漏税!”

孙瘸子说到做到,当天下午就直奔税务局,用公用电话打了个匿名举报。

话筒冰冷,拨号声单调重复。

接着,他又跑到城建监察大队,投诉李默的厂房是“违规搭建的生产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他满以为,这两记重拳下去,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仔不死也得脱层皮。

然而,第二天他托人去打听结果,得到的回应却像两盆冷水浇在他头上。

税务局回复:“经核实,该单位属于教育系统扶持的试点项目,相关税收政策正在协调,暂缓介入。”城建监察大队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该项目已向街道报备,属于特殊情况,暂不按违建处理。”

“好啊!”孙瘸子在自己那间阴暗的铺子里怒极反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昏黄的灯泡在他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有人罩着是吧?行!官方的路走不通,那就让他们自己‘出事’!”

他想到了两个曾经跟着他干过活,后来因为手脚不干净被他赶走的零工。

他立刻把这两人约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从口袋里摸出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纸币的油墨味在潮湿的空气中格外清晰,他拍在其中一人的手里。

“别的话我不多说。”孙瘸子的声音阴冷得像蛇信子,“想办法混进那个学生厂,在他们交货之前,给我搞砸一批产品。事成之后,这五百块就是你们的。记住,要做得像意外,别让人抓到把柄!”

第三日清晨,天还未亮,车间里已经灯火通明。

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照得金属表面泛白。

为了按时交付雨棚,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制最后一组构件。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割的刺耳声、焊枪的“滋滋”声和一股淡淡的焦糊味,那是连续作业的电机过热的气息。

李默端着一杯浓茶,瓷杯温热,茶水苦涩,他在成品堆放区做最后的检查。

当他拿起一套刚刚焊接完成的雨棚斜撑件时,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指尖触到焊缝,明显不平,角度也偏得离谱。

他立刻拿起卡尺和角度规一量,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六套斜撑件,焊接角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这种系统性的错误,绝不是老陈头那种老师傅的操作习惯所能造成的。

他心中一凛,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仿佛赤脚踩进冰水。

是谁?

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刚有起色,就有人要往死里掐?

他强压住翻涌的怒火与不安,没有声张,而是快步走到废料堆旁,借着灯光仔细翻找。

铁屑划过手背,留下细微的刺痛。

很快,他就在一堆冲压废角料中,发现了几块尺寸错误的残件。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冲压机的模具架——这是有人故意用错了模具!

是内部破坏!

他回到车间,拍了拍手,将所有人召集起来。

“各位,停一下手里的活。”李默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像一块石头投入喧嚣的水面。

他举起手中那根变形的斜撑件,平静地说道:“这批货,出了问题。不能交货,全部返工重做。”

众人一片哗然,老陈头第一个冲了过来,抢过构件一看,老脸瞬间涨得铁青。

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在发颤:“我的错!是我昨晚提前走了!我对不起大家!”说着,他就要往外走,“我……我没脸再待下去了,我停职自查!”

“陈师傅,等一下!”李默一把拦住了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坚定,“问题不出在您身上。是有人不想让我们好过,想让我们自己从内部先乱起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那是他用重生前的经验,预判出的厂区监控理论上的“死角”位置,并提前用相机拍下的。

当然,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张普通的墙角照片。

他指着照片上北墙根下那个不起眼的狗洞,沉声道:“他们很聪明,没有走大门。他们从这里进来,换了模具,得手后就从这里离开。不留痕迹,只会让我们互相猜忌。”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李默将照片收起,“今晚,我亲自值夜!”

夜色如墨,月光如水,洒在冰冷的车间顶棚上,金属屋架在月光下泛着青灰的冷光。

李默没有待在值班室,而是像一只猎豹,悄无声息地伏在了车间主钢梁的阴影之中。

身下是粗糙的钢铁,寒气透过衣服渗入骨髓,耳边只有风声、虫鸣,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

子时刚过,北墙的狗洞处,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窣声,像老鼠在爬。

随即,两条黑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潜了进来。

他们动作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一人负责望风,另一人则径直摸向了模具架,伸手就要去调换上面的模具。

就是现在!

“不许动!”

一声断喝如平地惊雷!

李默猛地按下了早就接好的临时电灯开关,十几盏大功率灯泡瞬间亮起,刺目的白光如潮水般涌来,将整个车间照得如同白昼!

那两个黑影被突如其来的强光刺得睁不开眼,双手本能地护住脸,当场懵在了原地,瞳孔在强光下剧烈收缩。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砰”的一声,车间大门被猛地撞开,七八个手持木棍的联防队员应声冲了进来,脚步声如鼓点,将两人团团围住!

人赃并获,证据确凿。

在治安所的审讯下,王二麻子和刘三很快就将幕后指使的孙瘸子供了出来。

铁证如山,孙瘸子再也无力抵赖。

次日清晨,旭日东升。

李默带着精神焕发的团队,开着借来的三轮车,准时将十二套崭新、合格的雨棚送到了城南小区。

赵包工头亲自带人验收,每一套都用尺子量,用手摸,检查得比李卫国还仔细。

最终,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场结清了四千八百元的全款,一分没少。

当那沓厚实的钞票交到李默手上时,整个团队都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李默站在焕然一新的厂区中央,看着账本上那个激动人心的数字,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转身,看着身边眼眶微红的老陈头,低声而清晰地说道:“陈师傅,这只是个开始。下一站,我们要去注册自己的公司。”

与此同时,在街道办事处,苏晓芸正在灯下翻阅着即将上报县里的宣传材料。

材料的标题正是——《青年创业典型:青阳一中学生技能实训与加工服务中心纪实》。

当她看到李默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按时交货的事迹时,笔尖微微一顿。

沉吟片刻后,她在那份报告的末尾,郑重地添上了一句话:

“鉴于该项目发展潜力巨大,为支持青年创业,建议协调工商部门,为其开通注册绿色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