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117章 没人画圈,可地上有痕

那道目光,如同一根冰冷的探针,精准地刺入李默的意识深处。

他没有回应,只是转身,融入了夜色笼罩的山径。

身后,茶棚里的灯火在湿冷空气中微微颤动,映照出一张张兴奋而疲惫的脸庞——汗珠顺着额角滑落,在火光下泛着油光;粗重的呼吸与压低的笑声交织,碗盏碰撞的清脆声此起彼伏。

他们沉浸在“轮述合议”胜利的喜悦中,却无人察觉,那个真正点燃火焰的人,已经悄然离去。

李默的脚步不快,每一步都踏得极为沉稳,仿佛在丈量这片土地的脉搏。

脚底踩过潮湿的落叶,泥土微陷,带着雨后腐殖质的松软触感,鞋底与碎石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

山风从林隙间穿行而来,带着樟树叶的苦香与远处溪流的凉意,拂过他的颈侧,激起一层细微的战栗。

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没有声音,只是一种细微的、仿佛骨骼摩擦的触感,像是一枚沉睡的种子突然在体内抽芽。

他没有立刻掏出,而是继续前行,直到身后的喧嚣被风一层层剥去,只剩下虫鸣如针尖划过耳膜,树涛在头顶翻涌,像某种古老语言的低语。

他靠在一棵老樟树下,粗糙的树皮硌着肩胛,沁出微凉的湿气。

他这才拿出那部外表平平无奇、内部却被重重加密的手机。

屏幕亮起,映出一片纯黑的背景,一道极简的白色数据流正在无声地刷新,字节跳动的节奏如同呼吸。

数据流的第一条,是一个定位坐标:赣南茶山,后面跟着一个简洁的标记:[烛]。

状态:已熄。

紧接着,第二条数据流涌入。

坐标:中原物流园。

标记:[衡]。

状态:已稳。

附带的简报里,一张张账册的照片被压缩成缩略图,纸张边缘卷曲,墨迹因扫描而微微晕染。

最后一张,是谈判桌上那本摊开的“真实底价公示榜”,纸面反着冷光,对面几张模糊的、属于平台方的脸,写满了错愕与棘手——其中一人指尖正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节奏紊乱。

林诗雨的名字没有出现,只有一行观察者附注:“当劳动被量化为武器,剥削便失去了话语的伪装。”

第三条数据流。

坐标:西南某山村。

标记:[痕]。

状态:已愈。

附图是一块被拆下的展板,背面那道用指甲划出的刻痕在特定光线下若隐若现,像是大地自己长出的一道伤疤。

指尖划过屏幕时,李默仿佛能触到那凹陷的纹路,粗粝而执拗。

简报的结尾是周敏留下的观察笔记:“当沉默拥有了不被观看的出口,表达才真正回归其本身。那个塞进墙缝的纸条,比一百场成果展更有力量。”

第四条,黔东南某医院。

标记:[触]。

状态:已校正。

那段被刻录成光盘的视频无声地播放着,男孩的指尖在母亲掌心轻触、划过,皮肤相触的瞬间,监控画面轻微晃动,仿佛连机器也被这微小的动作震颤。

观察者小周的结语冷峻如刀:“智慧医疗的‘智慧’,不应是剔除人性的效率,而应是读懂人性的谦卑。机器看不懂的,恰恰是医疗的起点。”

最后一条,青阳市街角。

标记:[笔]。

状态:已燃。

一张照片从高处俯拍,昏黄的路灯下,以一个蜡笔画出的圆圈为中心,无数粉笔、石子写下的字迹如涟漪般扩散开来,字迹边缘被夜露微微晕开。

围观的人群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有生命的圆,有人蹲下身子写字,有人默默递上粉笔,衣角在风中轻轻摆动。

陈志远的身影在照片边缘一闪而过,他的评注只有一句:“当最廉价的工具承载了最真实的愤怒,大地便会成为所有人的布告栏。”

五条信息,五枚被投下的火种,在庞大社会机器的不同角落,各自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可控的“自燃”。

李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过,看着这些无声的回响。

他们这群人,散布在各行各业,互不相识,只通过这个匿名的信道联络。

他们从不策划暴动,也从不领导革命。

他们只做一件事:在系统失灵、人性被压制的地方,递上一件最简单的工具。

一支笔,一本账册,一个圆圈,一段影像。

他们像一群幽灵般的“结构工程师”,不建造,只负责找出承重墙的裂缝,然后用一根针轻轻敲击,引发整个结构体的自我调整。

他们坚信,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振臂高呼的英雄,而在于每一个被唤醒的普通人,在于社会肌体本身潜藏的、强大的自愈能力。

然而,这头名为“系统”的巨兽,也在学习。

李默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他点开了一个被标记为[回声]的加密文件夹。

里面是系统对这五次事件的后续反应模型推演。

赣南茶山,一周后,总公司下派了“工会特派员”,设立了“官方意见箱”,并开发了一款App,鼓励工人“线上匿名提报诉求”。

然而,所有诉求都石沉大海,那套繁琐的流程,成了新的、更精致的枷锁,将刚刚萌芽的“合议”习惯扼杀在摇篮里。

自发的争执被官方的沉默所取代。

中原物流园,平台迅速推出了“司机福利关怀包”和“优秀司机合伙人计划”,用小恩小惠分化司机群体,同时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出那些“成本核算”的发起者,以“违反平台协议”为由,对他们进行限流、降权。

那本账册,被污名化为“挑动对立的黑账本”。

山村小学,“沉默周”被教育局叫停,理由是“形式主义,不利于学生阳光健康成长”,取而代之的是全区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化课程”,用量化的表格和标准化的答案,去评估每一个孩子不可被量化的内心。

黔东南的医院,AI系统紧急升级,加入了“微表情与肢体语言增强识别模块”,宣称能更精准地“翻译”病患需求。

但医生们很快发现,新系统只是将“刀口痒,想喝水”这种复杂的复合情感,简单粗暴地标记为“生理不适,脱水风险:7%”,人性再次被数据覆盖。

青阳市的街角,第二天就被彻底清洗干净,并安装了新的高清摄像头,旁边立起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市民满意度调查结果:99.8%”。

那支蜡笔点燃的火焰,被一盆冰冷的数字浇灭。

李默关掉文件夹,呼出一口浊气,白雾在夜色中短暂凝结,随即被风吹散。

他们成功了,但也失败了。

他们唤醒了人,却也惊动了兽。

这头巨兽的回应,比他们想象的更快、更聪明。

它不与你对抗,它只污染你、收编你、定义你。

它用一套更高级的“系统语言”,将你自发的、鲜活的创造,翻译成它能理解和控制的死板条文。

手机再次震动,这一次,是一条最高优先级的红色警报,标记为[熵]。

信道里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一张卫星云图和一份实时气象数据。

皖南山区,特大暴雨,山洪预警。

交通、电力、通讯……所有现代社会赖以维生的系统,正在那片区域内被自然伟力迅速地、无差别地摧毁。

李默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瞬间明白了这条警报的含义。

之前的五次行动,都是在“系统”尚且完备的肌体上进行的小手术。

而现在,一个真正的“真空地带”即将出现。

当一切外在的秩序、规则、保障都被洪水冲刷殆尽,当那头驯化所有人的巨兽自身都陷入瘫痪时,会发生什么?

是会退化成争抢食物的原始丛林,还是……会涌现出他们一直试图唤醒的那种、最古老、最坚韧的自组织力量?

这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场,也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因为当系统恢复运作时,它的第一反应,必然是对这片失控的土地,施以最彻底、最严密的管控。

而任何在“真空”中自发形成的秩序,都将被视为对它权威的挑战。

李默站直了身体,将手机揣回兜里。

山风吹动他的衣角,带着一丝雨后的湿冷,袖口的布料摩擦着手背,粗糙而真实。

他望向皖南的方向,那里,乌云正在集结,仿佛一个巨大的、正在蓄力的漩涡,压得整片天空低垂。

雷声在远方滚动,像巨兽的低吼。

不为“点火”,也不为“引导”,只为去见证。

见证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之上,人性究竟会开出怎样的花。

他迈开脚步,向着山下走去。

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工厂或村落,而是一片即将被混沌吞噬的土地。

那里,没有需要被打破的旧规则,只有等待被创造的新秩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