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114章 吵起来的地方,路才活着

青阳河畔的风,带着初春特有的湿冷,拂过陈志远的脸颊,像一根根细针扎在皮肤上,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思绪。

“回声”这个词,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和另外四人的心湖里,激起圈圈涟漪——那涟漪在寂静中扩散,仿佛能听见水波轻撞心壁的微响。

他们五人从未谋面,却在一款小众的加密通讯软件里,构筑了一个仅有五名成员的频道,名为“深根”。

此刻,“深根”频道里异常安静,连光标闪烁的节奏都显得滞重。

打破沉默的是林诗雨,她的代号是“骰子”。

她只发了一张图片:一张从边境邮局寄出的明信片,泛黄的纸面边缘卷曲,像是被许多双手反复摩挲过。

画面中,孩子们拿到新鞋后,在泥地上踩出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泥点飞溅,笑声仿佛穿透屏幕,在空荡的房间里回响。

图片下方,她输入一行字:“愿望被听见,就会长出脚来,自己走路。”文字轻得像一声叹息,却重重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周敏,代号“粉笔”,秒回:“就怕路修好了,却不准人随便走。”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冷光,话语如粉笔划过黑板,留下刺耳的摩擦声。

她指的是那个主动召开“学生批评会”的老师,三天后就因为“教学秩序混乱”被约谈,那面写满真话的墙,被重新刷上了“静、净、敬”的标语——漆味刺鼻,覆盖了所有鲜活的笔迹。

小周,代号“彩笔”,发来一个叹息的表情,紧接着是一段语音转文字:“形状长出来了,他们却只想把它做成标本。”她所在的医院,采纳了“患者自绘痛觉卡”,孩子们用红、黑、锯齿状的线条描绘疼痛,可那色彩与笔触的温度,转头就被一家科技公司扫描、归档,试图用人工智能分析所有痛觉图谱,开发一套新的“疼痛智能评估系统”——冰冷的算法,要将那些颤抖的线条,还原成0和1的沉默。

屏幕这头,陈志远,代号“图纸”,指尖悬在键盘上,久久没有落下。

指尖微凉,像触到了金属的边缘。

他明白大家话语里的疲惫。

他们就像一群小心翼翼的点火人,在冰冷的钢铁森林里,点燃一堆堆小小的篝火,火焰跳跃,映亮了冻僵的脸庞,带来短暂的暖意。

但总有无形的手,拿着制式的灭火器,以“安全”和“规范”的名义,一次又一次,精准地扑灭火光。

水雾弥漫,呛人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火苗在最后一瞬挣扎,发出细微的“滋啦”声,然后熄灭。

他们面对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庞大、精密、高效到冷酷的系统。

这个系统,憎恶一切无法量化的、不标准的、充满杂音的“混乱”。

而李默,是这个系统最先盯上的“混乱之源”。

他的代号是“槐树”,此刻,他的头像正无声地闪烁着,像一盏在风雨中摇曳的灯。

就在苏北农镇那棵老槐树下的纸条被村民们守护住的第三天,一份加急的内部报告,已经摆在京城某栋大楼深处,一个名为“社会情绪稳定化研究中心”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诱导式底层舆论失控”新型风险的分析与预警》,纸张雪白,字迹冷峻,打印机的余温早已散尽。

报告中,李默的化名和背景被模糊处理,但他被定义为“高危社会行为催化剂”。

报告的结论冰冷而锐利:“此类行为模式,以极低成本撬动基层治理矛盾,绕开现有沟通渠道,制造‘无序共识’,破坏稳定根基,建议列为一级观察对象,对其行为逻辑进行数据建模,并探索反制路径。”

李默并不知道这份报告的存在,但他嗅到了危险——像野兽在风中捕捉到猎人的气息。

离开农镇后,他没有立刻前往下一个目标,而是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消失在纵横交错的国道与省道网络里。

他换了三辆长途大巴,只用现金,从不在摄像头下过多停留。

每一次换乘,他都能感觉到后颈的汗毛微微竖起,仿佛有目光从看不见的高处投下。

他能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网,正在从他身后慢慢收紧——不是警笛,不是盘查,而是那种更高级的、无处不在的“关注”,像空气一样透明,却沉重得令人窒息。

在“深根”频道里,他发出了离开农镇后的第一条消息:“风向不对,我往南走。暂时蛰伏。”文字简短,却带着雨夜行路的寒意。

陈志远立刻回复:“我们在明,他们在暗。不,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保重。”键盘敲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林诗雨:“需要钱吗?”

周敏:“需要落脚点吗?我有个远亲在浙南。”

小周:“注意安全。”

李默回了两个字:“都好。”

然后,他的头像彻底暗了下去,像一颗星坠入深海。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默成了一个真正的独行者。

他穿越了江淮平原,渡过了长江。

白天,他是混在打工人群里不起眼的汉子,粗布外套沾着尘土,肩头背包沉甸甸地压着锁骨;夜晚,他蜷缩在不知名小镇的廉价旅馆里,床板咯吱作响,隔壁的鼾声和楼道里泡面的酸腐味混杂在一起,窗外南来北往的货车呼啸而过,轮胎碾过湿漉漉的路面,发出持续不断的“哗——哗——”声,像时间在耳边流淌。

他时常会想起那棵老槐树——树皮皲裂的触感,树影斑驳的光影,村民争执时涨红的脸和颤抖的声音。

也许,村委会最终会妥协,也许,村民们的热情会随着时间消散,重新回到那种死水般的“一致同意”里。

他种下的不是树,只是往一潭死水里扔了一块石头,至于涟漪能扩散多久、多远,他无法控制。

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像湿透的棉衣裹在身上,沉重而冰冷。

他们五个人,就像五个孤独的医生,面对一个庞大而病入膏肓的巨人。

他们能做的,似乎只是用一根银针,刺入某个麻木的穴位,让巨人短暂地抽搐一下,感受到一丝久违的痛楚。

但然后呢?

巨人会因为这一丝痛楚而醒来,还是会恼怒地一巴掌拍死刺痛它的蚊蝇?

车窗外,连绵的阴雨已经下了三天。

湿冷的空气渗透进车厢,南方冬天的魔法攻击,无孔不入,钻进衣领,贴着脊背爬行。

李默裹紧了身上单薄的外套,指尖触到布料上细微的毛球,粗糙而真实。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模糊不清的山峦与田野,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滑落,像无声的泪痕。

他有些累了。

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

那种如同在浓雾中独行的茫然,让他第一次开始怀疑,他们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回声”,还只是风中微不足道的“杂音”?

大巴车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临时停靠点停下,司机大喊着:“前方山体滑坡,路断了!都下车,自己想办法!”

乘客们一片哗然,咒骂声、抱怨声响成一片,混着车门开启时灌入的冷风和雨腥味。

李默默不作声地背起背包,跳下车。

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他的头发,顺着额角流下,刺入眼角,带来一阵短暂的灼痛。

他站在泥泞的路边,脚下是黏稠的黑泥,每一步都像被大地吸住。

他看着眼前浑黄的、夹杂着泥石流的水漫过路面,远方,是云雾缭绕、墨绿色的群山,沉默如巨兽的脊背。

他需要找个地方避雨,也需要找个地方,让那颗被无力感浸泡得发胀的心,稍微喘口气。

雨势越来越大,天地间一片白茫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滂沱大雨所吞噬。

李默眯起眼睛,望向不远处山坳里隐约可见的几抹黛瓦,那里似乎有一个村落。

他拉了拉帽檐,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片模糊的轮廓走去。

那里的根,是否还深植于土中?

又或者,早已腐烂在无人问津的雨水里?

他不知道,他现在只想找个屋檐,躲过这场仿佛永远不会停歇的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