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11章 老师的孩子,比课桌还难修?

清晨的微光刺破铁皮屋的缝隙,在空气中投下道道斑驳的光痕,尘埃在斜射的光柱中缓缓浮游,像被惊扰的星尘。

李默的目光死死钉在眼前半透明的系统面板上,那猩红的倒计时如同催命的钟摆,一秒一秒地敲击着他的神经,耳边仿佛响起低沉而规律的滴答声,每一声都像针尖扎进太阳穴。

【隐藏任务1-4:争取校方正式授权】

【任务目标:获得青阳一中校董会正式授权,开启“启航工坊”三年试运营】

【任务时限:13天21小时14分06秒】

他的视线下移,在那一行“需获得至少两名校董书面支持”的要求上停留了许久,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边缘,粗糙的木刺扎进指腹,带来一丝钝痛。

校董会七人,校长王德发态度暧昧,既不鼓励也不打压,像个精明的太极推手;教导主任周国栋,则早已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刻将他连人带厂房一起从学校里铲除。

剩下的五人,大多是德高望重的退休教职工,平日里深居简出,对学校事务早已不甚关心。

唯一的突破口,似乎只剩下一个人——董文澜。

这位退休多年的特级教师,在青阳一中的声望无人能及,为人方正,影响力巨大,却也以从不掺和学校的权力斗争而闻名。

想让他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废品回收工坊”站台,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李默不信邪。

他让苏晓芸动用关系,悄悄调取了近三年来校董会所有的投票记录。

在一堆无关痛痒的档案中,一份关于“贫困生冬季补助专项资金”的提案吸引了他的注意。

当时,多数校董认为财政紧张,应暂缓执行,唯独董文澜力排众议,甚至拍了桌子。

会议记录的末尾,附着他的一句原话:“我们可以少建一栋楼,少修一条路,但不能让一个想读书的孩子,在冬天连一件厚衣服都没有。我们扶的不是贫,是下一代的根!”

李默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沉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嗓音低得几乎融入夜色:“他不是不问世事,他只是重情义,更看重下一代。”

当晚,周敏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

她揉着酸涩的眼睛,批改完最后一份试卷,刚起身伸了个懒腰,肩胛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就看到门口的阴影里蹲着一个人影,窗外的风穿过走廊,吹得门轴吱呀作响,吓得她差点叫出声来。

“李默?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默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布料摩擦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嗓音因久未喝水而有些沙哑,像砂纸磨过铁皮:“周老师,打扰了。董文澜老师的儿子,董志远,今年是不是要高考了?”

周敏接过文件,借着办公室的光一看,顿时愣住了。

那是一份匿名整理的《青阳一中近五年重点班升学率及平均分波动对比表》。

数据详实,图表清晰,将每个班级的成绩曲线、师资变动情况都分析得明明白白。

而董志远所在的那个班级,赫然排在年级重点班的倒数第二,班主任一栏,在过去两年里竟然换了四任。

“这些数据……你怎么弄到的?”周敏的声音带着一丝震惊,指尖微微发颤。

“这不重要。”李默的目光沉静如水,呼吸平稳,仿佛一潭深不见底的湖,“重要的是,董志远同学的成绩,正在被一个不稳定的教学环境拖垮。他父亲是校董,身份特殊,老师们或许有所顾忌,不敢严加管教。但高考不认身份,只认分数。”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恳切,声音低沉却带着温度:“周老师,我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和董老先生说上话的机会。我不是求他为我站队,我只是想帮他的孩子,让一个努力的年轻人能有更好的出路。您是他的班主任,由您出面安排,最合情合理。”

周敏沉默了。

她看着那份比教务处档案还要详尽的分析表,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看似平凡、眼神却异常坚毅的年轻人。

他明明在为自己的工坊奔走,却把别人的事做得如此滴水不漏。

良久,她终于长叹一口气,点了点头:“我可以帮你安排补课,时间定在清晨和晚自习后。但是李默,你得向我保证,绝对不能利用这层关系去要挟董老师。”

李默的身影融入夜色,只留下一句轻轻的话语,却仿佛带着千钧之重,回荡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只是想还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待——就像我爸当年,对我一样。”

接下来的三周,成了董志远记忆中最奇特的时光。

每天清晨六点,当他睡眼惺忪地来到铁皮屋时,李默已经烧好了一壶热水,等着他。

水汽氤氲,带着铁皮壶底焦糖般的微糊味,热腾腾地扑在脸上。

每天晚自习后九点半,他又会准时出现在这里,继续接受两个小时的“魔鬼训练”。

这训练却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李默从不搞题海战术,他讲数学,会把复杂的函数公式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他讲物理,更是直接把工地当成了活教材。

“你看我们正在焊接的那个三角支撑架,”李默指着不远处闪烁的电焊火花,那光亮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像跳动的脉搏,“这就是最基础的矢量分解模型。那个吊臂吊起钢材,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最直观的应用。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金属的敲击声、电焊的滋滋声、远处风吹铁皮的呜咽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堂最真实的课堂。

董志远从最初的抗拒、怀疑,到后来的好奇,最终彻底沉迷了进去。

李默用最朴素的语言,为他构建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世界。

那些曾经如同天书般的力学模型,忽然之间变得生动而具体。

效果是惊人的。

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董志远的成绩单像一枚炸弹,在班级里引爆了。

他的总分排名,从年级一百七十多名,一口气飙升到了九十六名,足足前进了七十多个名次,物理单科更是考进了年级前三十。

一个月考后的雨夜,董文澜亲自找上了门。

他没有打伞,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了花白的头发,水珠顺着额角滑落,滴在肩头,发出细微的啪嗒声,手里却紧紧攥着那张成绩单。

他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只是默默地走进了铁皮屋。

屋里,李默正趴在一张由旧门板改造的桌子上,借着一盏昏黄的台灯,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

那是一张极其复杂的厂房改造图,而他手中的铅笔,已经磨损得只剩下短短的半寸,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纸面被反复擦拭的痕迹像一道道伤疤。

看着这一幕,老人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走上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像风穿过枯叶:“孩子,你……你也是苦出身?”

李默抬起头,冲他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点了点头:“是啊。所以我比谁都懂,有时候,一张平稳的书桌,就能决定一个人以后能不能挺直腰杆站起来。”

与此同时,一场舆论的风暴正在青阳一中悄然酝酿。

李默以“启航公益工坊”的名义,向学校公开捐赠了两台经过他亲手改装的课桌椅快速修复机。

机器被安置在实验楼一楼的大厅,旁边还附上了一封公开信,信的标题格外醒目——《修旧利废,与树木共生》。

信中写道:“当我们在抱怨教育资源不足时,是否想过,那些被我们遗弃的桌椅,正是最宝贵的资源。每修复一张旧课桌,我们就为地球少砍伐了一棵树;每节省一笔维修开支,我们就能为贫困生多提供一份午餐。启航工坊愿与全校师生一起,让节约成为习惯,让动手成为风尚。”

这封信和两台新奇的机器,立刻成了全校的焦点。

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亲手操作,将一张张破损的桌椅变得焕然一新,成就感爆棚。

县教育网的记者闻讯而来,一篇名为《青阳一中“启航工坊”引领校园节约新风尚》的新闻稿,迅速登上了网站头条。

周国栋在办公室里气得把报纸都撕了,纸屑边缘锋利,划破指尖也浑然不觉,怒斥这是“哗众取宠的歪门邪道”,可他还没来得及发难,就被校长王德发一个电话叫了过去。

“老周,沉住气。”王德发慢悠悠地泡着茶,茶香袅袅,水汽模糊了镜片,“现在舆论上去了,县里都在看着,你这时候去压,压不下来,反而显得我们校领导班子格局小。”

更让周国栋感到难堪的是,在校董会召开前的预备会议上,几位向来不怎么发言的老教师竟然公开表示:“那个叫李默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他做的这些事,比某些人天天挂在嘴边的报告,要实在得多。”

一时间,风向似乎全变了。

校董会召开的前一夜,雨终于停了。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铁锈混合的气息,清冽而沉重。

董文澜再次登门,这一次,他带来了一封用毛笔亲手写就的信。

信的末尾,不仅有他的签名,还郑重地按上了一个鲜红的指印,像一枚烙印,灼热而庄重。

他将信递给李默,眼神中满是欣赏与郑重:“小李,我这把老骨头,支持你。不是因为你帮了志远,而是因为你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念书考试,更是要教会孩子们敢想、敢做,敢于去改变自己看不过去的事情。我支持你,试运营三年!”

李默双手接过那封尚有余温的信,指尖触到纸面的粗糙与墨迹的微凸,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还未来得及开口道谢,一道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骤然响起:

【叮!隐藏任务1-4进度更新:已获得1\/2校董书面支持!】

窗外,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草叶的湿润气息。

远处,林诗雨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厂区外的小路上。

但这一次,她没有匆匆走过,而是停下了脚步,举起手机,对着墙上那块刚刚挂上去的“启航工坊·修旧如新”的标语,拍下了一张照片,随手发往了一个没有命名的通讯组。

而在教导主任办公室里,周国栋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撕碎了自己早已起草好的《关于立即收回废弃厂区管理权的紧急提案》。

碎纸屑飘落在地,像一场无声的雪,覆盖在冰冷的地板上。

他抬起头,看着窗外李默工坊的方向,眼中未熄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靠几个老头老太太的支持,就以为能站稳脚跟了?天真!”他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牙齿咬紧,声音从齿缝间挤出,“还有两个月……等到了校庆日那天,才是你真正的死期!”

李默刚刚将董文澜的亲笔信小心翼翼地收好,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铁皮屋的门,金属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冷风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希望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了夜的宁静。

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在他面前猛地停下,车门上“劳动监察”四个蓝色大字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异常冰冷。

车门拉开,几个身穿制服、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快步走了下来,径直朝着他走来。

为首那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上下打量着李默和身后的铁皮屋,冷冷地开口。

“你就是这里的负责人,李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