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死胎祖巫,炼化煞气惊鸿钧 > 第333章 定分止争(二)

圣威隐隐对冲,玉清仙光与上清剑气在虚空中碰撞,发出滋滋异响,整个紫霄宫都为之微微震荡,道韵紊乱。

眼看僵持不下,几乎要演变成圣人间直接冲突的边缘,巫刚再次出声,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大能耳中,提出折中方案:

“二位道友不必再争。人皇之师,可由广成子担任。然,五帝之中,帝喾之师,可由多宝道人出任。如此,既可全了玉清道友门下教化人皇之功,亦不负上清道友截教参与之机,更显公平。”

此议一出,元始眉头瞬间拧紧,脸色阴沉。他本想独占三皇之一,如今却被分去部分气运,心中极度不悦。

但他目光扫过巫刚,又看到其身旁平心娘娘那深邃的目光,镇元子手持地书的沉稳,以及冥河老祖那隐带血煞的气息,心知这几位已隐隐联合。

再看通天,那毫不退让、甚至带着点“大不了谁都别要”的决绝眼神,权衡利弊之下,若再不退让,恐怕连人皇之师都难保。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从鼻腔里挤出一声冷哼:

“便依此议。”

算是勉强同意,但任谁都听得出其中的不甘。

通天教主见状,虽未得最想要的人皇师位,但能得一位五帝之师,也算为截教在这人族大兴之局中扎下一根钉子,分润了气运,且挫了元始独占的意图,目的也算达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剑气,点了点头:

“可。”

颛顼之师的争夺,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此时,镇元子大仙迈步而出,他手持地书,神色带着一丝追忆与难以言喻的恳切,向鸿钧及诸圣拱手,声音沉缓:

“道祖,诸位道友。红云道友之往事,想必诸位皆知。他本性纯良,与世无争,却因一道鸿蒙紫气,遭劫身陨,真灵蒙尘,实乃洪荒一大憾事。”

他声音中带着沉痛,继续道:

“如今红云道友真灵转世,虽记忆未复,但历经劫难,本性更明世间疾苦,且与人族素有旧缘。这颛顼之师,贫道愿以地仙之祖身份,全力保举于他!此举,既可借帝师功德助他了结前世因果,重塑道基,亦是天道对其过往纯善的一种补偿!还望道祖与诸位道友成全!”

这番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是将“补偿”二字摆上台面,直指诸圣心间那点或许早已蒙尘的愧意或道义感。

红云老好人的形象在诸圣心中多少有些印记,加之镇元子这番动情陈述,以及平心娘娘适时开口,声音带着轮回的厚重与公正:

“红云道友之事,幽冥亦有所感。其真灵转世,若能得此机缘,积攒功德,亦是了结因果、告慰往生之举,地道愿为之见证。”

冥河老祖虽未言语,但其与镇元子、平心同至紫霄宫,态度已然明显,那若有若无的血海气息,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面对这份带着强烈感**彩与道义补偿的提议,三清沉默,老子眼观鼻鼻观心,元始脸色变幻,终究没说出反对的话,通天也默认了。

女娲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引准提嘴唇翕动,心有不甘,觉得这本该是他们西方“慈悲”渡化的目标,但在此情此景下,却无法说出反对之词,只得将那份不甘深深埋藏。

颛顼之师,遂定于转世红云。

经历前面几番激烈争夺,后续名额的确定,更多是各方势力进一步妥协与平衡的结果。

元始天尊为弥补未能全部掌控三皇的遗憾,坚持要占五帝中“尧”的师位,推出太乙真人,言其慈悲心肠,擅教化生灵,能行仁政。

诸圣见其态度坚决,且太乙真人名声尚可,不愿在此等次要位置上再起冲突,便未再反对。

通天教主为展现截教“万仙来朝”并非虚言,且门中亦有德才兼备之辈,推出亲传弟子无当圣母,担任“舜”之帝师。

言其心性坚韧,明辨是非,可辅佐圣君。

女娲对此表示支持,三清内部元始虽微有不满,觉得截教又分一杯羹,但老子未表态,他也只能冷哼一声,默认下来。

最后,至关重要的“禹”之师位。

禹之功业在于治理那即将席卷洪荒的滔天洪水,此乃定鼎天地秩序、梳理洪荒水脉之大事,功德无量!

诸圣皆有意动,连老子都微微抬眼,显然人教也不想错过这份大功德。

然而,巫刚再次力排众议,声音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治理水患,非比寻常!此乃梳理洪荒水脉,定鼎大地格局之壮举,关乎亿万生灵存亡!吾巫族,掌地脉,控风水!”

他目光锐利,扫过面露思索或不满的诸圣,最终落在鸿钧身上:

“九凤,乃吾巫族顶尖大巫,实力强横,更已在天庭任职,熟悉洪荒山川地理、水元分布!由她出任禹师,辅佐治理水患,能调用巫族对地脉水元的独特认知,乃是最佳人选!可事半功倍,尽早平息水患,安定洪荒!此非为巫族争利,实为洪荒众生计,为人族存亡计!”

理由充分,实力匹配,且直接关系到治水成败这一核心目标,占据了绝对的大义名分。

元始等虽觉巫族手伸得太长,心中不悦,但在此关乎洪荒稳定的大义下,竟一时找不到强有力的反驳理由。

接引准提更是插不上话。

鸿钧淡漠的目光在巫刚身上停留片刻,又似扫过虚空中的命运长河,缓缓开口,一锤定音:

“可。”

在整个议定过程中,接引与准提屡次试图插话,争取那渺茫的机会。

准提面带悲苦,声音带着哭腔,言及西方贫瘠,灵脉枯竭,生灵困苦,亟需功德气运振兴,恳请道祖与诸位道友怜悯,给予一席帝师之位,并推出药师、弥勒等弟子,言其亦有慈悲心肠,能导人向善。

然而,老子只淡淡回应了一句,便堵死了他们的路:

“西方之法,重在寂灭超脱,与东方人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之本愿,恐有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