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56章 模糊卦象

食卦人 第56章 模糊卦象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拒绝了周老板那足以改变命运的“金山”项目后,我如同一场惨烈战役后唯一的幸存者,虽然守住了阵地的旗帜,但环顾四周,尽是断壁残垣与内心难以愈合的创伤。那种强行将巨大诱惑从自己血肉中剥离的痛楚,远比想象中更加持久和深刻。接下来的几天,我如同游魂般穿梭在那间空旷奢华的新咨询室里,每日减半的预约安排,使得时间变得格外漫长而难以打发。

表面上,我维持着专业人士的冷静,接待着那两位有幸排到的客户,分析着他们的饮食偏好,给出或商业或人生的建议。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灵魂仿佛被抽离了一部分,悬浮在半空,冷眼旁观着那个坐在真皮座椅上、言辞依旧精准、却似乎少了某种核心温度的“张老板”。每一次咨询结束,送走客户后,那巨大的空虚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做了亏心事般的自我怀疑,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将我吞没。

我试图用各种方式填补这种空洞。我更加频繁地回到大学城的老店,系上那条旧围裙,亲手熬上一锅汤,看着熟悉的食客,听着他们谈论着考试、恋爱、工作的寻常烦恼。但奇怪的是,那曾经能让我瞬间平静下来的烟火气,此刻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我能看见,能闻到,却难以真正融入。老陈依旧沉默地递来包子,王姨偶尔送来新腌的咸菜,但她们的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我看不懂的、混合着怜悯与疏离的东西。他们或许感知到了我内心的撕裂与不解。

我甚至再次去了几次“云顶会所”那样的地方,试图用那种极致的浮华与喧嚣来麻醉自己。但酒入愁肠,化作的只有更深的空虚与自我厌恶。那块朗格腕表在迷离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像一道无形的枷锁。

就在这种内外交困、几乎快要被自我怀疑压垮的时候,周老板的资料,如同一个幽灵,还是被他的秘书准时送来了。不是送到咨询室,而是直接送到了我的公寓。厚厚几大箱,堆在客厅角落,像一座沉默的、却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诱惑与谴责的纪念碑。

我刻意不去碰它们,仿佛那是什么潘多拉魔盒。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迫。每一次目光无意中扫过那个角落,心脏都会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那百分之十的干股,那两个亿的幻影,并没有因为我的拒绝而消失,反而因为近在咫尺的“可能性”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撩人。

这种僵持和煎熬,在一个深夜达到了顶点。

那天,我再次从一场充斥着奉承与虚假应酬的酒局中逃离回家,头痛欲裂,胃里翻江倒海。我瘫倒在沙发上,目光不可避免地再次落在那几箱资料上。一种混合着自暴自弃和强烈不甘的情绪,如同毒藤般缠绕上我的心。

凭什么?!

凭什么我要为了那虚无缥缈的“规矩”和“本心”,放弃这唾手可得的、常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

老陈守着包子铺是一生,王姨守着咸菜坛是一生,难道我张某人,就只能守着这间咨询室,赚着这“辛苦”钱,永远徘徊在这个阶层的边缘吗?!

清汤老人走了,他追求他的超然去了,可我还要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活下去!活得更好!

一股邪火猛地窜上心头。我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踉跄着扑到那几箱资料前,近乎粗暴地撕开了封装带。

我要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个项目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风险”,值得我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我将里面的文件一股脑地倒在地毯上,然后盘膝坐下,就着落地灯昏黄的光线,如同一个饥渴的求知者,又像一个审视罪证的法官,开始疯狂地翻阅起来。

资料确实如周老板所说,“极其详尽”。从政府的规划红线图、土地招拍挂文件,到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建筑设计图纸、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初稿)、市场调研分析、甚至是联合体各方的资质背景和资金证明……应有尽有。周老板为了取信于我,或者说,为了让我“安心”地给出“吉”的判断,几乎把能给的都给了。

起初,我是带着一种挑刺和证明自己“拒绝正确”的心态去看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尤其是在浏览那份厚厚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初稿)》时,我的眉头越皱越紧,心跳也越来越快。

报告写得冠冕堂皇,数据翔实,结论自然是“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这是这类报告的标准模板。但是,在几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描述和附录的原始监测数据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报告提及项目地块东南侧边缘,毗邻一条名为“清水河”的城市内河支流。评估承认该河流目前水质仅为“地表水5类”(最低标准,已属污染),但轻描淡写地将其归咎于“上游农业面源污染及城市生活污水历史遗留问题”,并承诺项目建成后先进的“雨污分流系统”和自建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河流造成新的负担。

然而,在附录的土壤及地下水潜在地球化学分析中,却模糊地提到了地块深层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微量”的、某些并非自然存在的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指标,注释为“可能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区域曾有过的零星小型化工作坊遗留”,并强调“浓度远低于风险管控标准,且位于项目地基开挖深度以下,不会对项目本身及未来居住者构成风险”。

“可能源于”、“微量”、“远低于标准”、“不会构成风险”……这些充满不确定性和自我开脱的词汇,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刺醒了我被酒精和**麻痹的神经!

我的“食卦”本能告诉我,这绝非报告上写得那么轻松!一个定位“高端生态社区”的项目,其根基之下,竟然潜藏着工业污染的幽灵?哪怕浓度再“低”,位置再“深”,这对于任何知晓内情的未来购房者而言,都将是致命的隐患!而且,“清水河”本就脆弱,项目大规模施工,重型机械震动、地下作业,谁敢保证不会扰动这些沉睡的“历史遗留问题”,不会对那条本就奄奄一息的河流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污染地下水系?

这,就是周老板眼神闪烁、含糊其辞的“潜在风险”!这绝不是无伤大雅的“灰色地带”,这是一个可能引爆环保炸弹的雷区!

按照规矩,按照“禁助纣为虐”的原则,我此刻应该立刻合上资料,将其束之高阁,甚至应该想办法匿名提醒相关部门注意。这才是正确的、无愧于心的选择。

但是……

那两个亿的幻影,再次如同魔咒般在我脑海中盘旋。

我想起周老板信誓旦旦的“绝对干净”,想起他说的“竞争对手咬得很死”。

我想起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挣扎、空虚、以及那种被排斥在真正权力和财富核心之外的边缘感。

一个恶念,如同黑暗中滋生的毒菌,悄然探出头来:

如果……如果我“忽略”掉这些微不足道的“瑕疵”呢?

如果我在最终的“卦象报告”里,只强调项目的地理位置优势、市场前景、团队实力这些光明面,而对于这些环保风险,只是用“需关注长期生态影响”、“建议加强环境监测”之类不痛不痒、充满弹性的词语,一笔带过,模糊处理呢?

我没有明确说“吉”,也没有隐瞒风险(只是说得轻描淡写),这算不算违背规矩?算不算“助纣为虐”?

周老板他们那么大的能量,或许早就打点好了一切,这些“风险”根本就不会爆发呢?也许,只是我过于杞人忧天了?

毕竟,那可能是两个亿啊!足以抹平任何“微不足道”的道德瑕疵!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侵蚀着我本就摇摇欲坠的理智防线。我为自己寻找着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试图将这次“模糊处理”包装成一种“成熟”、“变通”,而非堕落。

内心经历了又一番天人之战后,那贪婪的巨兽,终于在这次,压倒了那微弱却顽强的良知之声。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我坐到电脑前,打开文档,开始撰写给周老板的“卦象分析报告”。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文字流畅而出,分析着地块的“旺气”,市场的“需求”,团队的“实力”……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乐观,那么有说服力。

直到写到关于“潜在风险”的部分。

我的手指停顿了。

脑海中闪过清汤老人平静的眼神,闪过老陈揉面的身影,闪过那三条高悬的规矩。

良知在做着最后的、无力的挣扎。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种冰冷的、近乎自残的决绝。

我敲下了如下字句:

“……然,任何宏大项目皆非尽善尽美。此地块历史悠久,需留意其深层土壤或存极微量历史残留物,虽远不足为虑,然为求万全,建议项目后期加强环境质量跟踪监测,尤其关注毗邻水系之生态平衡,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亦可规避无谓之纷扰。”

“极微量”、“远不足为虑”、“无谓之纷扰”……

我用精心选择的、极具误导性的词汇,将那个可能存在的环保炸弹,轻描淡写地包装成了一个可以轻易解决的、甚至能用来“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小问题”。

写完这段,我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瘫软在椅子上,冷汗已经浸透了后背。

我知道,我越界了。

我亲手,在我一直坚守的防线上,凿开了一道裂缝。

我没有直接说“吉”,但我提供的这份“乐观且风险可控”的报告,无疑会给周老板注入最强的强心剂,促使他们更加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豪赌。

我将报告打印出来,签上名字,装进信封。整个过程,我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这不是卜算,这是一场交易。

我用原则的退让和良知的蒙尘,去交换一个通往巨额财富的、虚幻的可能性。

“模糊卦象”,听起来似乎比直接撒谎要“高级”,要“留有余地”。

但本质上,它是我向**投降的白旗,是我灵魂堕落的开始。

那口好不容易重新点燃、试图用“慢火”熬煮的内心之汤,在这一刻,被投下了一味名为“侥幸”与“贪婪”的毒料。

汤,已然变味。

而我,在这条迷失的路上,迈出了无法回头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