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30章 咨询室诞生

食卦人 第30章 咨询室诞生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刘总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大,久久不能平息。

“市中心临街商铺,一百二十平,或者五百万现金。小张老板,你选一个。”

我坐在刘总家那间能俯瞰半个城市夜景的书房里,真皮沙发的柔软触感包裹着我,却让我有些局促不安。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醇香和顶级普洱的陈韵,与我身上从大学城带来的、若有若无的麻辣烫底料味儿格格不入。手边的紫砂杯里,茶汤清亮,价值不菲,我却喝得小心翼翼,生怕糟蹋了这份贵重。

选择?这似乎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命运的岔路口。五百万现金,那是一个能让我瞬间摆脱所有经济窘迫、实现所谓“财务自由”的数字,是我在大学城熬十年汤也未必能攒下的巨款。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散发着诱人的金属光泽,几乎要吸走我的全部理智。

但我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窗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城市的霓虹如一条流淌的星河。刘总说的那个商铺,就在这片星河最璀璨的段落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象征,一个跳板。一个能让我从油腻的麻辣烫操作台后走出来,站在更光亮处的身份标识。

脑海里瞬间闪过许多画面:周老板审视的目光,商会宴会上我打翻酒杯的窘迫,那些西装革履的客户递来名片时,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对于“麻辣烫老板”这个身份的轻微讶异。

“我……”我清了清嗓子,感觉喉咙有些发干,“我想要那个商铺。”

刘总似乎并不意外,他呷了一口茶,脸上是了然的笑意:“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那铺子位置好,以前是个精品咖啡馆,格局不错,你稍微改造一下就能用。手续方面,我让助理帮你办妥,过户到你名下。”

“谢谢刘总。”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指尖的微颤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激动。

“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刘总摆摆手,语气郑重起来,“你救了我女儿,这份情,不是一个铺子或者几百万能衡量的。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离开刘总家那座灯火通明的豪宅,坐进出租车里,窗外的风灌进来,吹散了我身上沾染的奢华气息,却吹不散心头的燥热。我没有直接回大学城,而是让司机绕道去了那个位于市中心的商铺。

夜已深,商铺所在的街区依旧车水马龙。那是一个转角铺位,巨大的落地窗被厚重的窗帘遮挡着,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精致的门面轮廓依然清晰可见。我隔着玻璃窗向内张望,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仿佛已经能看到它未来的样子——不再是飘着咖啡香,而是萦绕着我的“卦”与“食”的气息。

一种前所未有的野心,混合着对未来的憧憬,在我胸腔里野蛮生长。这里,将是我的“卦食咨询室”。

> >>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一只被上紧了发条的陀螺,疯狂地旋转起来。

办理过户手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堂深刻的社会关系学课程。刘总的助理,一位姓林的年轻男人,做事干练,滴水不漏。他开着低调的黑色轿车接我一起去政务中心,熟稔地与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打招呼,递材料、签字、盖章,流程顺畅得如同预设好的程序。等待的时候,他和我闲聊,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张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刘总很少这么欣赏年轻人。”他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这铺子位置金贵,以前多少人想租想买,刘总都没松口。”

我接过水,道了谢,心里明白这话里的意味。我不是靠市场规则或者金钱交易得到这个铺面的,我是靠一份“救命之恩”换来的。这份馈赠,既是机遇,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将我与刘总这个庞然大物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装修设计图,我坚持自己参与。我没有找那些设计豪华办公室的公司,而是通过老陈的关系,找了一个在大学城附近做家装设计多年的老师傅,姓胡,五十多岁,手指粗糙,总爱在耳朵上别一支铅笔。

胡师傅跟着我来到空荡荡的商铺里,听着我有些混乱却异常执拗的想法。

“这里,要隔出一个安静的咨询间,隔音一定要好。”我指着原本咖啡馆吧台的位置,“材料要用实木的,不要那些亮闪闪的金属和玻璃,让人心静不下来。”

“这边,靠窗的位置,”我走到临街的落地窗前,比划着,“不要封死,给我开一个……一个外卖窗口。对,就像大学城那种奶茶店一样的小窗口。”

胡师傅愣住了,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张老板,你这……这么贵的铺面,开个外卖窗口?卖啥?”

“卖汤。”我斩钉截铁地说,“麻辣烫的汤。”

胡师傅张了张嘴,显然无法理解我这“奇葩”的要求,但看在老陈的面子和我不菲的设计费上,他还是点了点头,在图纸上标注起来。“成,你说咋弄就咋弄。不过我得提醒你,这消防、排烟,尤其是下水,都得重新弄,麻烦得很。”

“不怕麻烦,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看着空旷的店铺,眼神坚定,“这个窗口,必须留着。”

这是我的执念,是我的“根”。无论这个“卦食咨询室”未来会变得多么高端,多么神秘,这个卖汤的窗口,就是我与过去、与大学城、与那个守着麻辣烫锅、一心只想踏实熬汤的“老板”之间的最后连接。它是我内心的“安全阀”,提醒我来自何处,也在我迷失时,能给我一个回去的坐标。

装修队进场了,电钻声、敲打声、工人的吆喝声充斥在整个空间。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和工人一起吃着盒饭,盯着每一个细节。墙壁的颜色,我选了一种非常浅的、接近米白的灰,像是熬得恰到好处的骨汤颜色,温暖而沉静。咨询间的地板,我选了触感温润的原木色复合地板,光脚踩上去也不会凉。而那个外卖窗口,我更是亲自把关,内壁用了最好打理的不锈钢,台面则选了和大学城老店一样的、带着磨砂颗粒感的人造石。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周老板的电话。

“行啊,小张!不声不响弄出这么大动静!”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惯有的热情和一丝探究,“刘总可是大手笔!那个铺子,多少人盯着呢!怎么样,咨询室什么时候开张?到时候我带几个朋友去给你捧场!”

我应付着他的热情,心里却清楚,他所谓的“捧场”,更多的是确认我在刘总这里的价值,以及评估我这个“棋子”的最新份量。我简单说了说装修进度,隐去了保留外卖窗口的细节。

“好,好!需要什么帮忙尽管说!”周老板笑道,“我就说嘛,你是潜龙在渊,迟早要一飞冲天!跟着我,路子走对了吧?”

挂了电话,我看着灰尘弥漫的工地,心里并无多少喜悦。周老板的话,像是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我,让我感觉自己并非完全自由地在飞翔。

> >>

装修接近尾声时,我特意挑了个下午,回了一趟大学城。

“多多麻辣烫”的招牌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有些陈旧,但店里飘出的熟悉香味,瞬间抚平了我连日来的焦躁。王姨正坐在小卖部门口摘豆角,看到我,眼睛一亮,随即又带上点嗔怪:“哟,大忙人还知道回来看看?这阵子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我笑着走过去,递上刚从水果店买的一袋橙子:“王姨,看您说的,我再忙也得回来看您啊。”

“油嘴滑舌!”王姨笑骂一句,接过橙子,压低声音,“听说……刘总给了你个市中心的铺子?”

消息传得真快。我点点头:“嗯,正在装修。”

“了不得啊!”王姨感叹着,眼神里有关切,也有担忧,“那地方,寸土寸金的……你以后,是不是就主要在那儿了?这店……”

“这店当然开着!”我立刻说,语气不容置疑,“这里是我的根。市中心的……算是个分店,或者叫工作室。”我没用“咨询室”这个词,怕王姨觉得太玄乎。

王姨松了口气似的:“开着就好,开着就好。你这手艺,可不能丢了。”她顿了顿,又说,“哪天带王姨去你那新地方开开眼?”

“当然!等收拾利落了,第一个请您去参观。”我满口答应。

走进麻辣烫店,熟悉的布置让我心安。几个熟识的学生正在吃饭,看到我,热情地打招呼:“老板,好久不见啊!”“老板,听说你要发达了?”

我笑着和他们寒暄,走到操作台后,习惯性地系上那条有些发旧的围裙,摸了摸那口陪伴我多年的深口汤锅。锅体温热,里面是伙计按照我的配方熬着的老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小的气泡,香气醇厚。

我拿起长柄勺,轻轻搅动了一下汤底,舀起一勺,凑到鼻尖闻了闻。火候还行,但花椒的麻香似乎弱了一点,可能伙计今天炒料时手抖了。这种对味道的精微把握,是任何“食卦”理论都无法替代的,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感受。

正当我准备指点伙计几句时,老陈端着一笼刚出笼的包子,掀开门帘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那身沾着面粉的工装,把热气腾腾的包子往台面上一放。

“尝尝,新调的馅儿,荠菜猪肉。”他语气平淡,像往常一样。

我心里却莫名地一紧,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我拿起一个包子,包子皮松软雪白,透着面食特有的甜香。咬一口,荠菜的清新和猪肉的丰腴完美融合,汁水充盈。

“好吃!”我由衷地赞叹。

老陈没接话,目光在店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脸上,看了好几秒,才缓缓开口:“新地方……弄好了?”

“快了,在收尾。”我咽下口中的包子,感觉喉咙有些发紧。

“嗯。”老陈点点头,沉默了一下,说,“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外面的大鱼大肉,未必有我这包子养人。”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又像一根细刺。我知道他话里有话,他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提醒我。我用力点头:“我知道,陈叔。”

“哪天有空,”老陈转身往外走,快到门口时,停下脚步,背对着我说,“带我去瞅瞅。看看你这‘大展宏图’的地方。”

“好!一定!”我赶紧应承。

看着他略显佝偻却异常坚实的背影消失在门帘后,我手里的半个包子,忽然变得沉重起来。

> >>

“卦食咨询室”正式完工那天,我独自一人待在里面,待了很久。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透过擦拭一新的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咨询室里弥漫着新家具和油漆混合的、略带清冷的气味。实木的书架靠墙而立,上面还空荡荡的,等待着我那些古籍和笔记。宽大的实木办公桌沉稳大气,桌面上,我放置了一盆小小的、绿意盎然的文竹。

而最让我驻足的,是那个镶嵌在华丽背景墙上的、格格不入的外卖窗口。我走过去,推开窗口的挡板,大学城那边熟悉的操作台感觉立刻回来了。窗口内外,是两个世界。窗外是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窗内是即将开启的、关乎命运与**的咨询。而这个窗口,像是一个奇异的连接点。

我走到窗口内侧,那里已经接好了水管、燃气,安装了一个小号的汤锅。我带来的那桶老汤,被我小心翼翼地倒进锅里,点燃了灶火。

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熟悉的汤香开始慢慢升腾,逐渐驱散了新装修带来的化学气味。这味道像一位老友,抚慰着我这些日子以来因忙碌和野心而略显焦躁的神经。我拿着长勺,慢慢搅动着,看着汤色从平静到微澜,再到中心泛起细密的水花。

我给自己舀了一小碗清汤,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味道是对的,是那个我熬了无数个日夜、凝聚了无数悲欢的底味。在这个崭新的、象征着身份跃迁的空间里,这口汤让我找到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我定了三条铁规,用毛笔写在了一张仿古的宣纸上,准备装裱起来,挂在咨询间最显眼的位置:

一、禁录影录音,天机不入流媒体。

二、禁窥探私隐,卦象不涉阴私事。

三、禁助纣为虐,心术不正者不侍。

这既是对客户的约束,也是对我自己的警示。我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属于我的规则。我要让那些权贵知道,来这里,就要遵守我的规矩。

正当我对着这三条规矩出神时,手机响了,是刘总助理小林。

“张先生,刘总让我问一下,咨询室筹备得怎么样了?他这边有几个朋友,听说了您的事,都很感兴趣,想预约咨询。”

来得真快。我看着锅里重新开始咕嘟的汤,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老汤的醇厚和新木的清香。

“差不多了。”我回答道,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可以开始接预约了。不过,请转告刘总的朋友,我这里的规矩,得先看看。”

挂了电话,我走到那个外卖窗口前,将它彻底推开。晚风带着城市的喧嚣涌进来,与室内的汤香交织在一起。

我知道,一段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更加暗流汹涌的旅程,即将开始。“卦食咨询室”,今夜正式诞生。它承载着我的野心,我的能力,也维系着我的根与本。未来如何,我无法完全用“卦”算清,但至少在此刻,这锅重新沸腾起来的汤,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心底最后的一丝安宁。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夜晚,才刚刚开始。而我的夜晚,也将不再仅仅是守着大学城那一方天地的宁静。我拿起勺子,再次搅动了一下锅里的汤,动作沉稳而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