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28章 汤底的纯粹

食卦人 第28章 汤底的纯粹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卷首语:味道是餐饮的灵魂,而灵魂的基石,在于那一锅承前启后、定鼎基调的汤。我要熬制的,不仅是一锅鲜汤,更是我在这条街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招牌挂起,灯光点亮,“多多麻辣烫”的躯壳已然备好。但一个餐馆,真正的灵魂在于其味道。而对于麻辣烫而言,灵魂中的灵魂,便是那锅看似普通,却内藏乾坤的——汤底。

我知道,我不能走李强和王姐的老路,用浓汤宝、味精和乱七八糟的香料包勾兑出那种虚假的、喝了让人口干舌燥的“鲜味”。我要做的,是回归食物本身,用真材实料和时间,熬出一锅能够留住顾客、建立口碑的底汤。

我将自己关在焕然一新的后厨,如同一个闭关的修士,开始了我对汤底的探索。首要的,便是奠定一切口味的原味骨汤。

我选择了最传统也最考验功底的猪棒骨和鸡架子作为主料。没有花哨的配方,核心在于处理与火候。

清晨的采购: 天蒙蒙亮,我便骑着那辆二手三轮车,直奔最大的生鲜批发市场。这里喧嚣、潮湿,充斥着各种生猛鲜活的气息。我避开那些面向普通市民的摊位,直接找到专供餐厅的批发大户。经过几家对比和一番唇枪舌剑的讨价还价,我选定了一家看起来货源稳定、价格也相对公道的摊主,老刘。他是个皮肤黝黑、嗓门洪亮的中年人,手指粗壮,身上带着一股洗不掉的腥气。

“小伙子,新开店?”老刘一边给我称着还带着血水的猪棒骨和冻得硬邦邦的鸡架,一边搭话,“我这货,你放心,都是当天最新鲜的!你要长期要,价格好说,但结账……”

“刘老板,规矩我懂。”我接过话头,语气诚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线,“我店就在xx街,‘多多麻辣烫’,跑不了。咱们先合作试试,要是货好,咱们按月结,你看怎么样?刚开始,资金确实紧张。”

老刘打量了我一下,又看了看我记下的地址,沉吟片刻,挥了挥手:“行!看你小伙子像个干实事的!就先给你送,月底结!不过咱可说好,要是断货或者质量出问题,可别怪我老刘不讲情面!”

“一言为定!”我心里松了口气,拿下了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食材供应商。

处理与熬制: 回到店里,我立刻开始处理。猪棒骨用斧头大力劈开,露出骨髓;鸡架子仔细去除残留的内脏和肥油。然后便是至关重要的焯水。大锅冷水下料,加入姜片、葱段和少量料酒,大火煮沸,期间不断撇去浮沫,直到再无血沫析出,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这一步,是为了去除腥臊和杂质,是汤色清澈的关键。

接下来是正式的熬制。洗净的大桶注入足量清水,放入焯好水的棒骨和鸡架,再次投入新的姜片、葱结,以及几粒我精心挑选的、气息醇厚的干花椒(取其去腥增香之效,而非麻味)。先是大火烧开,然后立刻转为最小的文火,让汤面仅仅保持微微冒泡的状态。

这一熬,就是整整六个小时。我不能离开,需要时刻关注火候,偶尔撇去表面浮现的极少油星。时间在咕嘟咕嘟的微响中流逝,厨房里渐渐弥漫开一种纯粹的、来自骨头和鸡肉本身的、温和而厚重的香气。那香气不霸道,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浸润到人的四肢百骸。当汤色呈现出一种漂亮的、淡淡的奶白色时,我知道,原味骨汤的基底,成了。

有了可靠的原味骨汤作基底,我便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丰富的口味宇宙。我规划了多种口味,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1. 金汤: 这是招牌之一。我用品质上乘的南瓜蒸熟打成泥,加入黄灯笼椒酱精心炒制,再兑入原味骨汤调和。成品色泽金黄诱人,口感微辣鲜醇,带着南瓜的淡淡清甜,层次丰富。

2. 番茄汤: 选择自然成熟、酸甜可口的番茄,去皮炒制成浓郁的番茄酱,与骨汤融合,酸甜开胃,尤其受女性和孩子喜爱。

3. 麻辣\/香辣\/泡椒\/鲜椒\/藤椒: 这些是川味灵魂的变奏。我准备了不同产地、不同焙火程度的辣椒和花椒,以及品质上乘的泡椒、鲜椒、藤椒,通过不同的配比和炒制工艺,精确控制麻、辣、香的程度,形成各有侧重的味觉体验。

4. 泡菜汤\/红酸汤: 这是特色口味。我亲自腌制了酸爽开胃的四川泡菜,也用贵州特色的毛辣果(小番茄)发酵制作了地道的红酸汤底,提供独特的酸辣风味。

5. 咖喱汤: 尝试用东南亚风味的咖喱酱与骨汤结合,带来异域风情。

每一种口味的研发,我都不仅仅依赖食谱,更动用了“食卦”的感知能力。我会在调汤时,仔细感受各种配料气息的融合程度,判断其“卦象”是否和谐、是否具有吸引食客的“生气”。比如,麻辣汤底要求“火”气旺盛但不能灼人,金汤要求“土”气(南瓜)与“火”气(黄椒)平衡相生……这玄妙的能力,成了我精准把控味道的隐秘标尺。

汤底是灵魂,食材则是血肉。我必须找到稳定、可靠且能支持月结的供应商。

冻品与丸类: 我去了专门的冻品批发市场。这里规模更大,也更考验眼力。我找到一家看起来货源充足、冰柜设备良好的批发商,老板姓张,是个精于计算的中年人。谈判依旧是艰难的。

“张老板,丸子、培根、各种火锅料,我这边用量会慢慢起来。价格你给到位,结账方式,月结。”我开门见山。

张老板推了推眼镜,笑得像只狐狸:“小老板,月结不是不行。但你新店,风险高啊。要不这样,第一个月我们周结,合作愉快的话,第二个月开始月结?”

我清楚这是常规套路,但我需要现金流。“张老板,我的店就在那儿,装修你也看到了,是真心想做长久生意。这样,第一个月我们半月结,第二个月开始月结。这是我的底线了。而且,我只要品质最好的那几款,不要次货。”

经过一番拉锯,或许是我对品质的坚持和店铺位置带来的些许信心,张老板最终勉强同意了我的方案。我仔细挑选了几款口碑好、成分相对简单的丸子和肉类,确保口感和安全。

蔬菜供应商: 除了老刘的肉骨类,蔬菜需要每日新鲜配送。我联系了附近最大的一个蔬菜配送公司,他们的业务员小吴上门洽谈。小吴很年轻,带着职业化的热情。

“张老板,我们公司专做餐厅配送,蔬菜保证每天从基地直发,新鲜度没问题!价格透明,结算灵活……”

“小吴,”我打断他,“我要的是每天凌晨五点半前,指定菜品送到店门口。品类和数量我会提前一天用微信发你。最重要的是,月结。”我再次强调这一点。

小吴有些为难:“张老板,新客户一般都是预付款或者周结……”

我指着干净明亮的店铺,语气坚定:“我的店就在这里,我的生意会做起来。月结是我的条件。你可以回去请示一下,如果能接受,我们今天就可以定下初步合作意向。如果不能,我只能找别家了。”

或许是我的态度,也或许是这家店展现出的某种潜力,小吴最终答应回去争取。第二天,他打来电话,同意了月结方案,但要求第一个月如果出现拖欠,后续将立即调整为预付款。我答应了。这很公平。

当所有基础食材和第一批调料到位后,在一个深夜,我点燃了灶火,用那锅精心熬制的原味骨汤,烫熟了第一批供自己品尝的食材。

我坐在空无一人的、灯火通明的店里,面前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只加了盐和葱花的原味麻辣烫。

我夹起一筷子裹着清亮汤汁的青菜,送入口中。

骨汤的醇厚、食材本身的新鲜、那一点点盐引出的鲜甜……在口中缓缓绽放。味道纯粹,干净,没有多余的杂味,只有食物本真的美好。

我又依次品尝了其他几种口味的汤底,仔细分辨着每一种味道的平衡与特点。

味道,对了。

至少,在我这里,对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我的评判标准无关紧要,真正的审判官,是即将到来的、形形色色的食客。

我看着窗外沉寂的街道,又看了看自己这间准备就绪的“战场”。

汤底已备,食材已齐,供应链初步打通。

所有的铺垫,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

“多多麻辣烫”,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招牌。

它有了灵魂,有了血肉。

接下来,就是打开大门,迎接市场的检验,迎接未知的挑战,也迎接……我亲手创造的,属于自己的未来。

只需要等太阳升起时,战争,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