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3章 初探

食卦人 第3章 初探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静园的晨雾还没散时,我已经坐在了茶寮的窗边。手里摩挲着邹帅送的星月菩提,指腹能摸到每颗珠子上细微的纹路——这串珠子盘得极润,显然是日日带在身边的物件,不像那些批量生产的工艺品,透着股人情的温度。王师傅提着竹篮从廊下走过,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龙井,见我望着雾里的荷塘出神,便停下脚步:“张总,这雾天采的茶最嫩,一会儿让厨房给您沏一壶?”

我点头应下,目光却没离开荷塘。水面上的雾像一层薄纱,把荷叶裹得朦胧,只有偶尔露出的叶尖,带着点新绿,像刚睡醒的样子。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在大学城开“多多麻辣烫”时,每天清晨去菜场的路也是这样,雾里飘着早点铺的油条香、豆腐脑的咸香,还有菜农挑着担子走过时,竹筐里青菜滴下的水珠声。那时候的日子简单,连“警惕”两个字都显得多余,哪像现在,连喝杯茶都要下意识琢磨——邹帅说的那个“智力牌局”,到底是真的放松之地,还是另一个需要算计的战场?

“在想什么呢?”邹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今天换了身深灰色的西装,比昨天的棉麻唐装多了几分利落,手里拿着个黑色的皮质手包,“都准备好了,咱们现在过去?”

我起身把菩提串放进内袋,指尖触到口袋里的手机——早上小陈发来消息,说董事会的资料已经整理好,问我要不要先传一份到邮箱。我没回,直接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既然决定去看看,就暂时把观澜的事放一放,至少今天,我想试着做个“不用掌舵”的人。

车子驶出静园,往城西的方向开。路上邹帅跟我聊起牌局的规矩:“都是朋友间的小局,没什么严格的输赢,主要是玩个心思。里面有位周先生,以前是做心理学研究的,最擅长看人的微表情;还有位沈女士,以前在华尔街做过对冲基金,算概率是一把好手。你跟他们玩,正好能活动活动脑子。”

我没接话,只是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从城郊的安静到市区的喧嚣,不过二十分钟的车程,却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路边的早餐铺前排着长队,上班族手里攥着豆浆油条,脚步匆匆;公交车站台上,老人带着孩子,手里拿着刚买的风车,风一吹,风车转得哗啦啦响。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场景,我已经很久没认真看过了——以前坐迈巴赫出门,车窗总是关着的,隔绝了外面的声音和温度,也隔绝了这些最真实的生活。

车子最终停在一栋隐藏在梧桐树下的老洋房前。洋房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米黄色的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门口没有招牌,只有一个铜制的门环,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邹帅上前扣了扣门环,三短一长,像是约定好的暗号。

门很快开了,开门的是个穿着黑色管家服的老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邹先生,陈先生,里面请。”老人的声音很轻,带着点老式的礼貌,引着我们往里走时,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音。

穿过铺着红地毯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气,混合着雪茄和咖啡的味道。走廊的墙上挂着不少老照片,有穿着西装的男人在高尔夫球场挥杆的,有穿着礼服的女人在舞会上微笑的,照片里的人看起来都非富即贵,却没一张有署名,透着股刻意的低调。

“邹总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我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留着寸头的男人正从沙发上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根雪茄,脸上带着爽朗的笑。他约莫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手腕上戴着一块限量版的百达翡丽,一看就是常年养尊处优的人。

“这位是周先生,就是我跟你说的,心理学专家。”邹帅笑着介绍道,又转头对周先生说,“老周,这位是张总,观澜集团的掌舵人,‘食卦人’的名声,你应该听过。”

周先生立刻走上前,热情地跟我握手,他的手掌很宽厚,握得很用力:“久仰大名!早就听邹总说过张总的本事,能从一顿饭里看出对方的底细,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他的眼神很亮,看着我的时候,目光像是能穿透人的皮肤,落在心里最深处——这种眼神我很熟悉,以前跟商场上的对手谈判时,不少人都用这种眼神试图看穿我的底牌。

我笑着客套了几句,目光却下意识地扫过客厅。客厅很大,装修是复古的欧式风格,真皮沙发、红木茶几、水晶吊灯,处处透着奢华,却又不像那些暴发户的房子那样张扬,反而有种沉淀下来的质感。沙发上还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红色旗袍的女人,正端着咖啡杯,慢条斯理地喝着;另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男人,正低头看着手里的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着。

“这位是沈女士,以前在华尔街做对冲基金的,现在退休了,专门在家研究概率学。”邹帅指着穿旗袍的女人介绍道,又指向那个男人,“这位是林先生,做古董生意的,最擅长从细节里找破绽。”

沈女士放下咖啡杯,朝我笑了笑。她的笑容很淡,嘴角只微微上扬了一下,眼神却很锐利,像一把精致的刀,轻轻扫过我的脸,又落在我手里的皮质公文包上——那是我昨天特意换的,里面只装了钱包和手机,没带任何跟观澜相关的东西,可她的目光还是让我下意识地握紧了包带。

林先生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目光落在我的鞋子上——那是我昨天在机场沾了泥水的意大利手工鞋,虽然已经擦干净了,却还是能看出鞋底边缘的磨损。“张总的鞋子,是米兰那家‘老皮匠’的手工款吧?”他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我去年在他们家订过一双,鞋底的纹路跟陈总的一模一样。不过陈总的鞋子看起来用得很勤,鞋底都磨了,看来陈总平时是个很务实的人。”

我心里微微一怔——没想到他竟然能从一双鞋子看出这么多。我笑着点了点头:“林先生好眼光,确实是在米兰订的。平时在公司跑上跑下,鞋子磨损得快,也没来得及换。”

“务实好啊,”周先生拍了拍我的肩膀,“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求表面的光鲜,像陈总这样务实的,不多见了。走,咱们去书房,牌桌都准备好了。”

跟着他们往书房走时,我下意识地用“食卦”的本能观察着这三个人。周先生走路时脚步很稳,呼吸均匀,说话时眼神从不闪躲,看起来坦荡,却总在不经意间观察别人的反应,显然是个擅长掌控人心的人;沈女士走路时腰板很直,手指修长,端咖啡杯时小指微微翘起,透着股优雅,却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快速扫过客厅里的摆件,像是在评估它们的价值;林先生走路时很轻,眼睛总盯着地面,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却能在瞬间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细节,比如我鞋子的品牌和磨损程度。

这三个人,看起来都不简单。

书房比客厅还要大,中间摆着一张紫檀木的牌桌,上面铺着墨绿色的台呢,四周放着四把真皮座椅。牌桌的一侧,放着一个红木柜子,里面摆着各种棋牌,从桥牌、德州扑克到麻将,应有尽有。柜子上还放着一个精致的银质烟灰缸,里面没有烟灰,却擦得一尘不染。

“我们今天玩德州扑克吧,简单,也最考验心思。”周先生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副扑克牌,熟练地洗牌。洗牌的动作很流畅,手指翻飞间,扑克牌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坐在牌桌前,邹帅坐在我旁边,沈女士和林先生坐在对面。周先生把洗好的牌放在桌子中间,笑着说:“我们玩小一点,一局封顶五万,输赢都别往心里去,就是玩个乐子。”

第一局开始,我拿到的牌不算好,一对十,剩下的三张散牌都不大。周先生第一个下注,一万块,沈女士和林先生都跟了,轮到我时,我犹豫了一下——按常理来说,这样的牌应该弃牌,可我想看看他们的反应,便也跟了一万块。

翻牌出来,一张K,一张q,一张5,都不是我需要的牌。周先生又下注两万,沈女士皱了皱眉,弃牌了,林先生犹豫了一下,也跟了两万。轮到我时,我看着周先生的眼睛——他的眼神很平静,嘴角带着淡淡的笑,看不出任何破绽;再看林先生,他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节奏很快,显然有些紧张。我心里有了数,弃了牌。

最后周先生赢了,他笑着摊开自己的牌,一对K,确实比林先生的一对q大。“陈总怎么弃牌了?”他看着我,眼里带着一丝好奇,“要是再等一张牌,说不定就能凑成顺子呢?”

“我运气不好,怕等不到。”我笑着说,心里却在琢磨——周先生刚才洗牌的时候,手指有个细微的停顿,显然是在记牌;林先生虽然注意细节,却容易被情绪影响,手指的动作暴露了他的紧张。这两个人,一个擅长掌控全局,一个擅长观察细节,却都有自己的弱点。

接下来的几局,我都没怎么下注,只是默默观察着他们的出牌习惯和微表情。周先生喜欢在拿到好牌时故作平静,手指会下意识地摩挲着桌布;沈女士拿到好牌时,会轻轻抿一下嘴唇,这个动作很细微,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林先生拿到好牌时,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板,眼神也会变得锐利起来。

“张总怎么一直不下注?”沈女士看着我,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是觉得赌注太小,没兴趣?还是觉得我们玩得太浅,不够刺激?”

我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温热的咖啡滑过喉咙,带着点苦味:“不是,我只是在学习。各位都是高手,我得多看看,才能跟得上你们的节奏。”

“张总太谦虚了,”邹帅在旁边笑着说,“我可是知道,陈总的‘食卦’厉害得很,能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里看出他的心思,玩这个牌局,对陈总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邹帅的话让我心里微微一动——他怎么突然提起“食卦”?我之前从没在他面前用过“食卦”跟人博弈,他这么说,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

我看向周先生他们,发现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带着好奇和探究。周先生笑着说:“哦?张总还会‘食卦’?那可真是厉害!不知道张总能不能用‘食卦’看看,我手里现在拿的是什么牌?”

我心里犹豫了一下——“食卦”不是用来玩这种游戏的,而且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能力,总是件危险的事。可要是不答应,又会显得我心虚,反而引起他们的怀疑。

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集中精神,用“食卦”的本能感受着周先生的气息。他的气息很稳,却在胸口的位置有一丝细微的波动,像是在刻意压制什么。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先生的手——他的左手放在牌桌上,手指轻轻按着一张牌,指节微微泛白。

“周先生手里,应该有一张A。”我平静地说,“而且是黑桃A。”

周先生的眼神瞬间变了,他惊讶地看着我,下意识地摊开自己的牌——里面果然有一张黑桃A。“厉害!真是厉害!”他忍不住赞叹道,“张总的‘食卦’,果然名不虚传!”

沈女士和林先生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沈女士看着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林先生则若有所思地看着我,像是在琢磨什么。

接下来的几局,我偶尔会用“食卦”辅助判断,赢了几局,数额不大,也就十几万。周先生他们对我更加敬佩,说话也更客气了。邹帅坐在旁边,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偶尔给我递杯咖啡,像是为我的表现感到高兴。

中午的时候,管家送来午餐,都是些精致的西餐,牛排、意面、沙拉,还有红酒。吃饭的时候,周先生跟我聊起了心理学,沈女士跟我聊起了华尔街的趣事,林先生跟我聊起了古董鉴定,他们聊的内容都跟商业无关,却都很有深度,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张总,以后常来玩啊!”下午离开的时候,周先生握着我的手,热情地说,“跟你玩牌,比跟那些只会算计利益的人玩有意思多了!”

沈女士也笑着说:“是啊,张总要是有空,随时联系我们,我们随时都能组局。”

我笑着答应下来,心里却多了几分警惕。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友善,却都不是简单的角色,他们对我的“食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到底是真的敬佩,还是另有所图?

车子驶离老洋房时,我看向窗外,梧桐树叶在阳光下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邹帅看我若有所思,笑着说:“怎么样?这些人都还不错吧?没有商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跟他们玩,能放松不少。”

“是挺有意思的,”我点了点头,却没说自己的警惕,“以后有机会,再跟他们玩。”

车子继续往前开,我从内袋里掏出星月菩提,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指尖的温润让我心里稍微平静了一些,却还是忍不住琢磨——今天的牌局,到底是个单纯的放松之地,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周先生、沈女士、林先生这三个人,到底是邹帅的朋友,还是他布下的棋子?

我想起刚才林先生看着我的眼神,想起沈女士不经意间扫过我公文包的目光,想起周先生刻意记牌的动作——这些细节,像一颗颗细小的石子,投在我心里,泛起一圈圈涟漪。

或许,我该再去几次,看看这个“灵魂的斯诺克”局,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