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55章 窗如框

食卦人 第55章 窗如框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王姨的脚步声消失在楼下,那带着心疼与怒火的喧嚣过后,阁楼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宁静。只有窗外偶尔路过的夜风,吹动着年久失修的窗框,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以及远处主干道上,那永不停歇的、如同城市呼吸般低沉绵长的车流背景音。

“我”没有立刻去动王姨随后抱上来的、带着阳光暴晒后独特气味的干净被褥,也没有去碰那碗放在床头柜上、热气腾腾、卧着金黄荷包蛋的酱油清汤面。只是依循着某种本能,慢慢踱步到那扇刚刚被王姨用力拉开的窗户前。

这是一扇老式的、向外推开的木窗,漆皮早已斑驳剥落,露出木头原本的、被岁月浸成深褐色的纹理。玻璃不算干净,蒙着一层薄薄的、来自外部世界的灰尘,使得窗外的夜景,都带上了一种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滤镜。

第一幕:框景——静观其复

“我”伸手,扶住冰凉的窗框,将上半身微微探出窗外。

一股比室内清新许多的、带着秋夜凉意和远处烟火气的空气涌入肺叶,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视线,不由自主地,被下方那条熟悉的后街,以及更远处那片光怪陆离的美食街灯火所吸引。

从这个高度和角度望下去,视野被窗框自然地切割成了一幅活动的、充满了烟火气息的画卷。

近景(坤土之象·承载):正下方,是老陈“陈记包子铺”紧闭的卷帘门。门前那片空地,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连水磨石地砖的纹路都依稀可见。旁边停着他那辆用来拉面粉和猪肉的三轮小货车,车斗里还残留着些许白色的面粉痕迹,像无意间洒落的星屑。这一切,在昏黄路灯的照耀下,显得异常沉静、安稳,充满了即将在几小时后被蓬勃生机唤醒的、内敛的力量。卦象为 坤土 (?) ,厚德载物,是这一切喧嚣与流动最坚实的基底。

中景(巽风之象·流动):后街本身,像一条狭长的、昏暗的河道。偶尔有晚归的学生情侣依偎着走过,影子被路灯拉长又缩短;有代驾小哥骑着折叠电动车,悄无声息地滑过;有附近的住户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拎着垃圾袋走向街角的分类桶。这些稀疏的人流,如同夜风(巽 ?)吹过山谷,带起些许微澜,却并不破坏整体的宁静。他们的点单(无形的),他们的目的地,他们的状态,都在这流动中,构成着微小而即生即灭的卦象。

远景(离兑之象·浮华):越过这片沉静的“坤土”与流动的“巽风”,视野的尽头,便是那条步行美食街冲天而起的、各色霓虹交织的光带。那光带着一种不真实的、近乎妖异的美感,代表着 离火 (?) 的虚浮与 兑泽 (?) 的**。虽然看不清具体的人和店,但那片光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持续不断的能量场,吸引、吞吐着无数寻求刺激与短暂欢愉的年轻灵魂。它与“我”此刻所处的宁静后街,形成了宛如两个世界的、极其鲜明的对比。

“我”自身之卦(坎水之象·沉淀):而“我”,站在这扇窗前,像一个脱离了那条**之河的、暂时上岸的观察者。身体疲惫,心灵空乏,如同沉寂的 坎水 (?) ,被这扇窗(可视为 艮 ?,界限,框定)所围住,与下方的坤土(老陈、王姨)产生着缓慢的、滋养性的连接,同时冷静地观望着远处那一片离兑浮华。坎水遇艮土,为「水山蹇」 (?) ,险阻在前,利于西南(坤位,代表安稳、顺守),不利东北(艮位,代表进取、冒险)。卦象清晰地指出,“我”此刻最需要的,正是这西南坤土之地的静守与沉淀,而非再次投向东北艮山(进取,如京城)的险阻。

“我”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任由目光在这近、中、远三重景致中流转,感受着身体内部那剧烈情绪波动后的虚脱与平静,感受着这扇窗如同一个巨大的“卦象盘”,将复杂的世界简化、定格,供“我”这个归来者,静静地解读。

第二幕:晨启——万象更新

不知不觉间,天际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那抹微弱的光,如同稀释的墨汁,缓缓驱赶着沉沉的夜色。城市苏醒了。

首先打破后街宁静的,是一阵卷帘门被推起的、“哗啦啦”的巨响。

老陈的身影,准时出现在了他的店门口。他依旧穿着那身沾满面粉的工装,动作有些缓慢,却异常稳定。他开始将店内的桌椅搬出来,在门口的空地上摆开,动作熟练而富有韵律。然后是那巨大的蒸笼,被一层层搬上灶台。最后,他接上鼓风机,点燃了炉灶。

“嗡——”鼓风机的轰鸣声低沉而有力,打破了黎明最后的寂静。随即,那口巨大的汤锅开始被加热,白色的水蒸气开始从锅盖的边缘丝丝缕缕地溢出,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最终汇聚成一股粗壮的、笔直向上的白色气柱,在微明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蒸汽,卦象为 坎水 (?) 遇 离火 (?) 而化气上行,是 水火既济 的开始,是能量转化的具体显现,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紧接着,王姨的小卖部也传来了动静。卷帘门被拉起,她拿着一个鸡毛掸子,开始用力地掸着货架上的灰尘,虽然那里看上去并没有多少灰尘。然后,她将各种商品——香烟、饮料、零食、文具——在门口的小摊上重新摆放整齐,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昨晚那不成调的歌,精神头十足。

第一批早起的食客开始出现。大多是附近工地的工人,或是要赶早班车的中年人。他们熟门熟路地走到老陈的摊位前。

“老陈,两个肉的,一杯豆浆。”

“三个素包,打包。”

老陈应和着,揭开蒸笼,更加浓郁的、带着面香和肉香的白色蒸汽轰然腾起,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片温暖的迷雾之中。那场景,充满了劳作的艰辛,却也充满了生活最质朴、最动人的力量。

“我”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那些食客的点单简单直接,他们的状态(疲惫、匆忙、务实)也一目了然。无需起卦,其象自明:乾金 (?) 之刚健(劳作)、坤土 (?) 之承载(早餐)、坎水 (?) 之润下(豆浆)。这是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卦象,简单,却无比坚实。

第三幕:昼察——人间百味

太阳升高,后街渐渐热闹起来。学生、上班族、附近的居民……形形色色的人开始填充这幅画卷。

“我”的目光,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捕捉着一个个有趣的“食卦”片段:

【片段一:焦虑的母亲与挑食的孩子】

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一个七八岁左右、撅着嘴的小男孩,走到老陈的摊位前。

母亲:“老板,一个豆沙包,一个奶黄包。”

小男孩扭动着身体:“我不要豆沙!我不要奶黄!我要吃那个有香肠的!”

母亲皱眉:“早上吃那个太油了!不行!”

小男孩开始耍赖:“我就要!我就要!”

· 卦象推演:

· 母亲的选择:豆沙(坤土 之甘润)、奶黄(坤土 与 离火 之温甜)。卦象纯和,旨在滋养。

· 孩子的**:香肠包(离火 加工,兑泽 之味,性质偏燥热)。

· 冲突:坤土(母亲,包容但也限制)与 兑泽(孩子,口腹之欲)的对抗,夹杂 离火(孩子的躁动)。最终,往往是坤土妥协(母亲无奈买了香肠包),或兑泽被强行压制(孩子哭着被拉走)。此乃 地泽临 卦中,上坤下兑,督导与愉悦的失衡,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饮食权力”博弈。

【片段二:精打细算的老太太】

一位头发花白、提着布兜菜篮的老太太,慢悠悠地走过来。她在老陈的摊位前仔细看了半天。

老太太:“老板,这菜包是什么馅的?”

老陈:“大妈,是青菜香菇的。”

老太太:“香菇多吗?青菜新鲜不?今天做的?”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才说:“那来一个菜包,一个白粥。粥能不能多给点米汤?”

· 卦象推演:

· 询问细节:巽风 (?) 之象,细致入微,探查根底。

· 点单:菜包(巽木 与 坤土 结合,清淡)、白粥(坎水 与 坤土 极致,简朴)。

· 要求多米汤:坎水 之需求,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

· 综合:这是一个典型的 风水涣 卦的应对之策。涣散(精力、财力?),故需通过最细致的选择(巽)和最基础的滋养(坎、坤),来凝聚、巩固自身。体现了老年人特有的、源于生活经验的谨慎与节俭智慧。

【片段三:偷偷摸摸的小情侣】

一对学生模样的小情侣,牵着手,有些鬼鬼祟祟地走到王姨的小卖部前。男生快速地从冰柜里拿出两瓶昂贵的进口酸奶,又拿了一盒巧克力,迅速付钱,然后两人像做贼一样,低头快步离开,钻进旁边的巷子。

· 卦象推演:

· 选择物品:酸奶(坎水 之润,但经过加工,带 兑泽 之愉)、巧克力(兑泽 之甘,离火 之热,象征甜蜜与激情)。

· 行为:偷偷摸摸,巽风 之隐匿,震雷 之快速。

· 综合:泽雷随 之象。盲目跟从**(兑泽),行动迅速而隐匿(震、巽)。这很可能是一对处于热恋初期、瞒着家长或出于经济考虑而偷偷享受“奢侈”的小情侣。他们的点单,无关饱腹,只关情感的表达与偷尝禁果般的刺激。

【片段四:匆忙的上班族】

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年轻男子,一边看着手表,一边快步冲到老陈摊位前。

“老板,两个肉包,一杯黑咖,打包!最快速度!”

他几乎是在老陈装袋的同时,就已经扫码支付,接过袋子,转身就冲向街口,拦出租车。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 卦象推演:

· 点单:肉包(乾金 \/ 离火,快速能量)、黑咖啡(离火 之极,提神醒脑)。

· 行为:震雷 之迅疾,巽风 之无暇他顾。

· 综合:雷风恒 卦之变种。非恒久,而是恒定的“忙碌”状态。他的饮食,纯粹是功能性的“燃料”补充,卦象简单粗暴:用离火(咖啡)激发乾金(身体与意志),去应对巽风(工作)与震雷(快节奏)交织的世界。 这是都市许多“奋斗者”的缩影,他们的食卦里,常常缺少了滋养的坎水与坤土。

第四幕:沉淀——坎水归渊

日头渐渐西斜,窗外的喧嚣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老陈开始收摊,清洗器具;王姨也准备关上小卖部的门,盘算一天的收支。

“我”在窗前,站了几乎整整一天。腿脚有些酸麻,眼睛也有些干涩,但内心,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平静。

没有起一个复杂的卦,没有进行一次深度的推演。只是这样静静地观看着,感受着。看着这些平凡的人,带着他们各自的**、焦虑、喜悦与艰辛,在这条小小的后街上,上演着一幕幕关于“食”的、微小而真实的人生戏剧。

他们的点单,他们的行为,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态,本身就是最鲜活、最直接的卦象。这些卦象,不再是为了算计、为了利益、为了窥探天机,而只是为了理解——理解这芸芸众生,理解这人间烟火,也理解那个曾经迷失在其中、如今试图抽身而出的自己。

那碗早已凉透的酱油面,被“我”端起来,慢慢地吃完了。味道简单,却暖了胃腹。

王姨送来的被褥,带着阳光的味道,蓬松而温暖。

“我”关上了窗户,将渐浓的暮色和远处又逐渐亮起的霓虹,暂时隔绝在外。

阁楼里,重新变得安静。

但这一次的安静,不再是空虚无助,而是充满了白日里观察所积累的、丰富的“象”。

“我”躺在干净的床铺上,闭上眼睛。

那些流动的人群,那些蒸腾的蒸汽,那些简单的点单,那些微妙的表情……如同无数清晰的卦爻,在脑海中缓缓流淌、排列、组合。

归来的第一步,不是急于起卦问卜,而是静观万象。

让眼为蓍草,让心为龟甲。

让这人间烟火,自行显象。

“我”知道,当“我”真正读懂窗外这幅每天都在重复、却又日日崭新的“活卦”时,“我”的“食卦”之道,或许才能摆脱过去的桎梏,抵达一个全新的境界。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需要在这扇如框的窗前,慢慢地沉淀,如同坎水归渊,等待着重新的清澈与充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