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17章 清汤老人的点拨

食卦人 第17章 清汤老人的点拨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张姐那碗未能言明的“安神汤”,如同夏日里一滴落在滚烫石板上的水珠,“嗤”的一声便蒸发殆尽,未在我心湖留下太多痕迹。那点微不足道的良知不安,早已被“利字当头”的算计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世故冲刷得七零八落。我将更多的心思,沉溺于那本蓝色笔记之中,试图从那些纷繁复杂的点单组合与食客状态里,梳理出更多可供利用的“规律”,编织我那套尚显粗糙稚嫩的“卦食系统”。

夏末的雷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一场透雨过后,天气并未立刻转凉,反而蒸腾起一股湿热之气,黏腻腻地裹挟着万物。大学城仍在假期尾声,客流稀疏,更添了几分慵懒与烦闷。

周三的寂静与不变的轨迹

又是一个周三。午后,天色依旧有些阴沉,云层低垂,仿佛酝酿着又一场风雨。我照例在临近两点时,下意识地多备了些海带、土豆和龙口粉丝,又将那口熬汤的锅仔仔细细地清理了一遍,舀出最上层清亮的汤底备用。这几乎已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仪式。

两点整,分秒不差。那扇门被准时推开,铃铛发出那声独有的、克制的脆响。

清汤老人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衫,步履沉稳,如同精确的钟摆。他无声地走到选菜柜前,手指虚点,吐出那固定的几个词:“海带,一份。土豆,一份。龙口粉丝,一份。汤,原味。不放辣,不放麻酱。”

一切如旧。我依言照办,将烫煮好的、清可见底的那碗端到他常坐的角落位置。他微微颔首致谢,然后便开始了那套沉默而专注的用餐仪式。

我退回柜台,心思却并未完全放在他身上。手指在柜台下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蓝色笔记的封面,脑海里仍在推演着某些新发现的“关联”,比如那个总爱点“肥牛加鸭血”的男生,似乎每次来都带着刚运动完的疲惫,或许可以推断他近期体能消耗较大?诸如此类,我将各色人等都纳入我那尚未成型的“系统”之中,暗自揣摩,颇有些闭门造车、自得其乐的意味。

石破天惊的点评

就在我神游物外之际,一个平静而沙哑的声音,如同古井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打破了这持续了数月的沉默结界。

“年轻人。”

我猛地回过神,愕然抬头。只见清汤老人不知何时已用完了餐,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起身离去。他依旧坐在那里,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正平静地望向我。那目光依旧澄澈,却似乎比以往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洞察。

“您……您叫我?”我有些手足无措,连忙应道。

他微微点了点头,视线缓缓扫过我那口依旧咕嘟着的汤锅,然后重新落回我脸上,缓缓开口道:“你这汤……熬得有点急,火候未到。”

短短一句话,九个字。

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我整个人僵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他……他怎么会知道?!

自从陆俊事件后,我确实有些心浮气躁。守着店时,总忍不住去琢磨那些“规律”,想着如何运用,对那锅需要时间慢慢沉淀的骨汤,确实不如往日那般全神贯注。有时想着心事,火候便忘了及时调整,或是撇浮沫不如以往那般耐心仔细。这些细微的变化,连我自己都未曾刻意察觉,更遑论他人!可这老人,这数月来仅仅每周来喝一碗清汤的老人,竟一语道破!

这绝不仅仅是口味上的评价!这分明是一语双关,直指我心境!

我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剥去了所有伪装,窘迫、震惊、还有一丝被看穿心底秘密的惶恐,交织在一起,让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应。

“我……我这汤……”我嗫嚅着,想辩解几句,却发现自己词穷理屈。

老人并未等我回答,他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所思所想,所为所躁,皆在这一碗汤中,如何瞒得过人?”

然后,他不再多言,如同完成了一项必要的提醒,缓缓站起身,将碗筷轻轻推至桌中,整理了一下他那件灰布衫,拎起那个旧帆布包,依旧迈着那稳定无声的步伐,推门离去。

留下我一人,呆立当场,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息。

帆布包里的《周易》与沉重的步履

过了许久,我才从那种被瞬间洞穿的震撼中缓过神来。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句“火候未到”。是说我熬汤的火候?还是……我揣摩运用那“规律”的火候?亦或是我这急于求成、失了踏实的心境火候?

细思极恐!

我猛地想起一事,快步走到门口,透过玻璃门望向老人离去的方向。街道空旷,早已不见他的身影。但刚才他起身时,帆布包口似乎因为动作而敞开了些许,我恍惚间,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本厚厚的、书脊磨损严重的旧书轮廓。

《周易》!

果然是《周易》!

一个随身携带《周易》,每周三雷打不动来此点固定餐食,言行举止透着古拙之气,又能一语道破我心神不宁的老人……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难道……他早已看出了我在暗中观察、记录,甚至试图推演那些“规律”?他今日这句点拨,是随口一提,还是……有意警示?

一想到后者,我便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我自以为隐秘的行径,在这位神秘老人眼中,或许如同掌上观纹,清晰可见。我那点可怜的、刚刚萌芽的算计和得意,在他面前,恐怕幼稚得可笑。

“火候未到”……这四个字,此刻重若千钧。

它不仅点破了我熬汤的疏失,更像一盆冰水,浇在了我那颗被“捷径”诱惑得蠢蠢欲动的心上。是啊,我连最基本的熬汤都未能全然专注,火候尚且拿捏不稳,又凭什么以为自己能驾驭那看似玄妙、实则可能更加凶险莫测的“规律”呢?这岂不是根基未稳,便想凌云蹈虚?

王姨的告诫言犹在耳,此刻与清汤老人这石破天惊的点评交织在一起,如同两道枷锁,将我牢牢钉在原地。

我失魂落魄地走回柜台,看着那本蓝色笔记,再也没有了先前那种灼热的探究欲。它此刻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本记载着我浮躁与妄念的“罪己诏”。

我缓缓坐下,提笔的手竟有些颤抖。在新的一页上,我无比沉重地写下:

“日期:夏末,周三午后,清汤老人准时而至。

事件:彼破天荒主动开口,点评曰:‘汤熬得有点急,火候未到。’

观察:其帆布包内,确为《周易》无疑。

内心冲击:此言如当头棒喝,震惊至极!其不仅品出汤味细微之差,更似一眼窥破我近日心神浮躁、急于求成之态。‘火候’二字,一语双关,深意重重。

反思:自觉行事隐秘,然在真正高人眼中,或如跳梁小丑。妄图以不牢之基,行窥天之举,险矣!幸得此警醒,冷汗涔涔。前路漫漫,当常怀敬畏,谨守本分,厚积薄发,方是正理。‘潜龙勿用’,古人诚不我欺!”

写罢,我掷笔长叹,只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一般。

窗外,乌云又渐渐聚拢,天色复归阴沉。一场新的风雨,似乎正在酝酿。

而我心中那刚刚燃起的、名为“捷径”的火焰,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阵冷风,吹得明明灭灭,摇曳不定。

前路,似乎变得更加迷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