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31章 旧友重逢

食卦人 第31章 旧友重逢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北京的秋天,有一种淬炼过的、金属般的明澈。阳光不像南方那样黏稠湿润,而是带着某种干爽的锐利,透过“观澜国际中心”顶层会议厅那整面巨大的落地玻璃,泼洒进来,在光可鉴人的黑檀木会议长桌上,切割出泾渭分明的光域与暗区。

我坐在主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面上嵌入的、实时显示着全球主要食材期货价格波动的柔性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经过精密计算的香氛,前调是清冷的雪松与白麝香,尾韵却带着一丝极难察觉的、温暖的琥珀感——这是我亲自为“观澜”总部大楼调定的气味,名曰“鼎盛”,寓意着于高处保持清醒,于繁华中守住根基。

当然,这所谓的“根基”,如今在我心中,已非当年那间逼仄的“多多麻辣烫”里,那锅翻滚着牛油与花椒的浓汤。我的根基,是数据,是信息流,是构建在这座摩天大楼之内,那张无形却足以搅动风云的“食卦”网络。

“观澜餐饮投资集团”的战略发布会刚结束不久,衣香鬓影的嘉宾与媒体还未完全散去,三三两两地在休息区低声交谈,目光却不时地、带着敬畏或探究,投向我这片核心区域。邹帅正与一位硅谷来的风险投资人谈笑风生,言语间是关于“餐饮行业数字化赋能”与“味觉体验元宇宙”的前瞻构想;安然则被几位财经媒体的主编围着,她一身剪裁利落的炭灰色西装套裙,应对得体,言辞精准,将集团未来的战略布局,阐述得既充满想象力,又不失稳健。

一切都如同我卦象中所推演的轨迹,精准运行。方才在发布会上,我以“投资人性需求与商业脉搏”为核心,抛出的“食卦资本”新构想,已然在会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我能从那些闪烁的眼神、强作镇定的表情,以及悄然改变的呼吸节奏中,“品”出他们内心的震惊、贪婪、怀疑,与迫不及待想要上船的焦灼。

这种感觉很好。如同一位高明的厨师,掌控着整个厨房的火候与节奏,每一道食材(人),每一味调料(资源),都将在我的调度下,呈现出最符合我预期的“味道”。

就在这时,我的私人助理,那位永远穿着一丝不苟、表情如同精密仪器的年轻人,悄无声息地靠近,微微俯身,用只有我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陈总,您之前交代关注的那两位,王淑芬女士和陈建国先生,他们已经抵达楼下了。按照您的吩咐,直接引到‘静观’厅用餐。”

我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王姨,老陈。这两个名字,像两颗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温润却已蒙尘的卵石,突然投入我这片波澜壮阔的信息深潭,只激起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便迅速沉底。

“知道了。”我淡淡应道,目光并未从窗外那片被阳光勾勒出清晰轮廓的城市天际线上移开,“让周鼎亲自负责那边的菜式。按最高标准,但……要快。”

“明白。”助理应声退下。

“静观”厅,是“观澜”总部内部用于最高规格接待的宴请之所,不对外开放。其名取“静观其变,洞察先机”之意,内部装饰极尽简约与科技感,却又在细节处融入诸多中国传统元素。比如,那张巨大的悬浮式餐桌,是由一整块罕见的阴沉木打造,桌面下嵌有流光溢彩的数据流灯带,与天花板上根据当日气象数据实时变幻光影的琉璃吊灯相互辉映。在那里,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俯瞰大半个北京城。

安排他们去那里,并非为了炫耀——至少我对自己是如此解释的。更多的,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仿佛将他们置于我如今世界的中心,用我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作为背景板,才能弥合某种因时间与境遇差异而产生的、无形的裂隙。

又处理了几拨上前攀谈的重要人物,我才在邹帅和安然略带询问的目光中,微微颔首,起身离席。雷煌像一尊沉默的铁塔,不知何时已守在会议厅的出口阴影处,见我出来,只是沉默地跟上半步,保持着一种既能随时护卫,又不会干扰到我的距离。

“是老陈和王姨?”安然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她快走两步,与我并肩,高跟鞋敲击在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嗯。”我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安然沉默了片刻,她的观察力向来敏锐得惊人。“需要我陪你一起吗?”

“不用。”我拒绝得干脆,“你和邹帅稳住这边的场面更重要。一些旧相识,简单招待一下而已。”

安然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似乎有些别的东西,不是质疑,更像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忧虑。她似乎总能在我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嗅到那一丝不和谐的气息。这种敏锐,有时是助力,有时,却让人莫名烦躁。

搭乘专属电梯,直达“静观”厅所在的楼层。电梯门无声滑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铺着藏蓝色天鹅绒地毯的走廊,两侧墙壁是流动的水墨动画,演绎的是《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与现代科技的冷光融合,产生一种奇异的时空交错感。

还未走进厅内,我已经听到了里面隐约传来的、与这环境格格不入的对话声。

“……这地方,乖乖,这得花多少钱啊?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儿,我都不敢下脚。”这是王姨的声音,带着熟悉的、小心翼翼的惊叹。

“少说两句,既来之,则安之。”老陈的声音则显得沉闷许多,像一块被岁月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我整理了一下定制西装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脸上挂起一个恰到好处的、混合着亲切与疏离的笑容,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镶嵌着北斗七星图案的紫铜色大门。

厅内的景象映入眼帘。王姨和老陈并排站在那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我,正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发呆。他们身上穿着明显是崭新、但却与自身气质不太协调的衣服——王姨是一件略显花哨的印花外套,老陈则是一套看上去有些僵硬的藏蓝色西装。这大概是他们的子女为了这次京城之行,特意为他们购置的“行头”。然而,这精心准备的装扮,在这间充满未来感与昂贵材料的空间里,反而更凸显出一种无所适从的局促。

听到开门声,两人同时转过身来。

王姨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又带着几分拘谨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像秋日湖面的涟漪般舒展开来:“小……哎哟,瞧我这嘴,现在该叫陈总了吧?”她快步走上前,想要像过去那样拍拍我的胳膊,但手伸到一半,又有些犹豫地停住了,目光在我身上那套价值不菲的西装上扫过,最终只是象征性地在我手臂上轻轻碰了碰。

老陈则站在原地,脸上挤出一个有些生硬的笑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他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一瞬,便迅速移开,重新投向了窗外,那双曾经在灶台前挥洒自如、如今却显得有些粗糙笨拙的大手,不自觉地互相搓揉着。

“王姨,老陈,跟我还这么客气?”我笑着,努力让语气显得轻松自然,引着他们在餐桌旁落座,“路上还顺利吗?孩子们都安顿好了?”

“顺利顺利!”王姨忙不迭地点头,眼睛却忍不住四下打量这间过于华丽的餐厅,嘴里啧啧称奇,“你这地方,可真……真气派啊!跟电视里演的似的!”

老陈闷声坐下,那悬浮式的餐椅似乎让他有些不安,他调整了一下坐姿,才低声道:“孩子们去开会了,说让我们自己先逛逛。没想到,你就派人来接了。”

“应该的。”我示意侍者倒上准备好的茶饮,是顶级的金骏眉,汤色金亮,香气馥郁,“你们难得来一趟北京,到了我这里,就跟到自己家一样。”

侍者端上精致的迎宾点心,是“观澜”旗下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的得意之作,造型宛如艺术品。王姨看着那小巧玲珑、几乎一口一个的点心,犹豫着没有动。老陈则直接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是在品味,又似乎……是觉得味道有些奇怪。

“这茶……”王姨小心翼翼地端起那薄如蝉翼的骨瓷茶杯,喝了一小口,咂咂嘴,“好喝是好喝,就是……有点淡哈?”

我笑了笑,没有解释这茶叶的来历与价格。一种微妙的、如同水油分离般的感觉,开始在这张价值连城的餐桌周围弥漫开来。

为了打破这略显尴尬的气氛,我决定主动出击,将谈话引导向我熟悉的领域。我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开始在他们身上,搜寻可以用于“食卦”推演的“数据”。

食卦推演,启动。

首先是王姨。

· 观测点一:肤色与体态。 她的脸色比记忆中红润了一些,但那种红润并非纯粹的健康光泽,细看之下,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血丝,这是长期睡眠不佳的迹象。体态似乎比几年前更丰肾了些,尤其是腰腹部,赘肉明显。结合她刚坐下时,那不自觉轻轻捶打后腰的动作……

· 观测点二:饮品偏好。 她喝了一口茶后,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目光在桌上搜寻,最终落在了那碟搭配点心、几乎未被动过的蜂蜜上。她似乎对更直接、更浓郁的甜味有所需求。

· 观测点三:衣着细节。 她那件新外套的领口,别着一枚有些过时的、镶嵌着水钻的胸针,但针脚处有些许线头,说明并非贵重物品,更像是子女的心意或自己图便宜购买。这种对“表面光鲜”的追求与实际经济状况的局限,反映出她内心对“体面”的渴望,以及可能面临的、来自子女或周遭环境的无形压力。

· 信息整合与卦象推演: 面色暗藏疲态,腰臀赘肉堆积,下意识寻求甜味……这些体征,在我的“人体数据库”中,指向一个高概率的可能性——代谢综合症前期,或已有轻度的血糖耐受不良。甜食能短暂提升情绪,缓解疲劳感,这正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加之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此类问题。而她对“体面”的在意,可能让她忽略了身体的早期警报,或者不愿在子女面前提及。

接着是老陈。

· 观测点一:双手与姿态。 他的那双手,指关节粗大,皮肤粗糙,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和一些细小的、烫伤愈合后的浅白色疤痕,这是数十年与面团、蒸笼、热油打交道的烙印,无法伪装。但他此刻握杯的姿势,却带着一种与他气质不符的僵硬,仿佛这轻巧的茶杯,比他那沉重的擀面杖更难驾驭。他的背微微佝偻,不是天生的驼背,而是一种……长期处于狭小空间、习惯性低头劳作形成的体态。

· 观测点二:味觉反应。 他刚才吃那点心时,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我认得那种表情,那不是一个美食家对味道的评判,而是一个手艺人,对某种“不协调”的本能排斥。那点心过于追求造型和所谓“高级”的口感,可能在奶油或酱料的调味上,使用了某些非传统的、带有特殊风味的食材(如某种花香或发酵香料),这对于习惯传统、质朴面点风味的老陈来说,是一种味觉上的“侵略”。

· 观测点三:眼神与注意力。 他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落在窗外,或者这间餐厅里那些他可能无法理解的装饰细节上,很少与我对视。这是一种典型的、对陌生环境与阶层差异感到不适的防御姿态。他的精神,似乎还困在他那间充满了面粉粉尘和熟悉蒸汽的包子铺里。

· 信息整合与卦象推演: 长期体力劳动导致的肌肉劳损(腰背问题),对手艺的坚守带来的味觉保守性,以及对超出自身认知范围的环境产生的疏离与沉默。他的“病”,不在身体,而在精神上与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的脱节。他赖以生存的技艺和价值观,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这让他感到无力,从而选择了封闭内心。

推演过程在我脑中电光石火般完成,结论清晰浮现。我心中了然,一种掌控感油然而生。看,即使是最熟悉的旧识,在我这双“食卦”之眼下,也无所遁形。

“王姨,老陈,”我放下茶杯,语气带着一种经过伪装的关切,“看你们气色,这几年应该也挺操劳的。尤其是王姨,您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下午特别容易犯困,没精神,嘴里还发干?”

王姨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哎哟,你这孩子……不是,陈总,你这眼睛可真毒!可不是嘛!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一到下午就迷糊,还总想喝点甜的润润口。”

老陈也抬眼看了看我,没说话,但那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讶异。

我微微一笑,如同一位诊断出病情的医生,从容地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两张早已准备好的、设计精美的卡片,轻轻推到他们面前。

“这是‘观澜’与国内最顶级的私立医疗中心合作的全面体检卡,全套下来,市场价要这个数。”我比划了一个手势,那个数字足以让普通家庭咋舌,“从基因筛查到全身影像,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专家。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尤其是王姨,您这个情况,很可能跟血糖代谢有关,去做个详细检查,防患于未然。”

王姨看着那张卡片,像是看着什么烫手的东西,手伸了伸,又缩了回去,脸上是混杂着惊喜、惶恐和不知所措的表情:“这……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不能要……”

“拿着吧,”我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检查一下,大家都放心。这也是我们集团员工的福利标准,不算什么。”

我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价值数万的体检卡,真的就像当年在她店里多吃一碗麻辣烫那样寻常。我将这种资源的降维赠予,视作一种关怀,一种能力的体现。我看到王姨的手,最终还是颤抖着,握住了那张卡片,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喃喃着:“这……这怎么好意思……这得卖多少碗麻辣烫才能挣回来啊……”

这句话,像一根极其细微的针,猝不及防地刺了我一下。麻辣烫?她竟然还在用“碗”和“麻辣烫”作为价值的度量衡?在这间可以买下整条小吃街的餐厅里?

就在这时,主菜开始陆续上桌。周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菜品极尽精致巧思。一道“松露脆皮乳鸽”,鸽胸肉汁水丰盈,外皮酥脆如玻璃,上面撒着现刨的、散发着浓郁气息的黑松露薄片;一道“蟹粉麒麟蒸东星斑”,鱼肉嫩滑,蟹粉金黄,点缀着丝丝火腿,鲜香扑鼻;还有“五年陈花雕蒸阿拉斯加帝王蟹”,“金汤野米烩关东参”……每一道菜,都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是“食卦”理念在顶级食材上的极致呈现。

王姨和老陈看着这一道道宛如艺术品的菜肴被小心翼翼地端上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王姨拿着筷子,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下箸,生怕破坏了这精美的摆盘。老陈则沉默地夹起一块东星斑,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着,脸上没有任何享受的表情,反而像是在进行一项严肃的品鉴任务。

席间,我试图向他们解释这些菜肴背后的“卦象”逻辑,比如选择乳鸽是因为其肉质紧实,象征“根基稳固”,搭配松露是取其“土生金”的财运寓意;东星斑的红色代表“火”属性,对应“名声远扬”,蟹粉的黄色则属“土”,寓意“厚德载物”……

王姨听得似懂非懂,只是不住地点头,嘴里说着“好,好,真讲究”。而老陈,则一直沉默着,直到我提到那道“金汤野米烩关东参”时,他才突然抬起头,目光第一次如此直接地看向我,打断了我关于“海参柔韧,象征处世之道;野米粗粝,代表不忘根本”的阐述。

他放下筷子,拿起旁边侍者刚刚为他续上的、温度恰到好处的清水,喝了一大口,仿佛要冲淡口中那过于复杂的味道。然后,他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抹了抹嘴角,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这间豪华餐厅里那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

“手艺是真好。”他先肯定了一句,这让我的嘴角刚欲扬起,但他的下一句话,却让那弧度凝固在了半途,“这火候,这调味,没几十年的功底,做不出来。请我们吃这顿饭的‘心’,也肯定是好的,破费了。”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我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长辈的审视,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道:

“但,请客的‘心’,远了。”

一瞬间,整个“静观”厅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窗外城市的喧嚣,室内空调的低鸣,似乎都消失了。只有老陈那句话,像一口被敲响的古钟,余音在我耳边嗡嗡作响,震得我心神微荡。

远了?

什么远了?

是距离?是身份?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我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心中那点因“食卦”精准推演和慷慨赠予而产生的自得,像被针扎破的气球,迅速瘪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甚至是一丝被冒犯的愠怒。

我精心打造的帝国,我引以为傲的成就,我站在云端俯瞰众生的视角,在他这句朴实无华,却直指内核的话语面前,仿佛变得有些……可笑?他凭什么?凭什么用他那套陈旧的价值尺度,来丈量我的世界?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失态。他们是旧友,是来自过去的一份善意,仅此而已。我的道路,早已与他们分岔,驶向了更广阔,也更孤独的星辰大海。

“老陈,”我重新挂上那种掌控全局的微笑,语气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冷硬,一丝属于“陈总”的疏离,“时代不同了。有些心意,不能用过去的尺子来量。此一时,彼一时。”

我将面前的“松露脆皮乳鸽”轻轻推开,那浓郁的松露香气,此刻闻起来竟有些腻人。

“就像这道菜,在您看来,或许不如当年大学城那碗加了双倍肉丸的麻辣烫来得实在、痛快。但在这里,在这个位置,”我指了指脚下,又指了指窗外那片广袤的天地,“它代表的是圈层,是资源,是信息,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博弈。我所做的每一件事,请的每一顿饭,送的每一份礼,背后都可能关联着数以亿计的资金流向,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像是在宣读一份判决书,既是对他们,也是对自己内心那一丝不确定性的斩钉截铁的回应。

“我走的这条路,注定无法回头,也无法用寻常的眼光来理解。”

王姨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看我,又看看老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默默地拿起那张体检卡,反复摩挲着,眼神复杂。

老陈听完我的话,没有再反驳,只是默默地重新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他面前那盘几乎没动过的“金汤野米”,慢慢地咀嚼起来。他的侧脸在窗外透进来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沉默,甚至带着一种……悲悯?

这顿饭的后半程,气氛彻底降至冰点。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玻璃墙。我试图找些轻松的话题,询问他们子女的工作,北京游玩的计划,但回应总是寥寥。他们似乎也意识到,我们已然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任何试图跨越界限的交流,都只会显得徒劳和尴尬。

终于,这顿耗时漫长、极尽奢华,却味同嚼蜡的午餐结束了。我亲自将他们送到电梯口。

“回去好好休息,在北京玩得开心点。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的助理。”我公式化地嘱咐道。

王姨连连点头,握着那张体检卡,像是握着什么救命稻草,又像是握着一块烙铁,眼神躲闪,最终只是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啊,陈总……你,你也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老陈则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浑浊,却又似乎洞悉了一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便跟着王姨走进了电梯。

电梯门缓缓合上,将他们那带着局促、疏离,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的身影,彻底隔绝在外。

我站在原地,没有立刻离开。走廊里流动的水墨光影,映在我脸上,明明灭灭。

“远了……”

老陈那句话,再次不受控制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转过身,重新走回“静观”厅,站在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庞大而冰冷的城市。阳光依旧灿烂,楼宇如同森林,远处的街道上车流如织,如同血液在这座城市的血管中奔流。

这一切,都是我凭借“食卦”能力,一步步征服的版图。我站在这里,如同君王俯瞰他的疆土。

可为什么,内心深处,某个角落,却因为一句来自过去的、微不足道的评价,而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落?

仿佛我赢得了整个世界,却弄丢了最初点亮我前行的那盏……温暖的、烟火人间的小灯。

我闭上眼,试图驱散这不合时宜的软弱。

“此一时,彼一时。”我低声重复着这句话,像是在念诵一句咒语,加固着自己的心防。

我的路,没有错。

我的“心”,也从未偏离。

只是他们,已经跟不上我的脚步了。

如此想着,那丝空落感似乎被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坚硬、更加冰冷的决心。

窗外的北京,依旧繁华似锦,而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岂能为区区的“人间烟火”所羁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