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1章 新开场·根基

食卦人 第1章 新开场·根基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京城,国贸三期宴会厅。

时间仿佛在这里被刻意拉长,又被无限压缩。下午四点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环形落地窗,为厅内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辉。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昂贵香水、雪茄尾调与顶级音响系统低频振动的特殊气息,那是权力与资本无声交汇时特有的味道。

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能够站在这座城市地标建筑的顶层,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筛选。政界要员、资本巨鳄、科技新贵、文化名流……他们或低声交谈,或矜持微笑,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投向宴会厅前方那个巨大的、由光影构成的LoGo——

“观澜”。

两个字,用的是古朴的隶书变体,沉稳如山,却又在笔锋转折处透出锐利的锋芒,如同深海之下的暗流,表面平静,内里却蕴含着搅动风云的力量。

没有冗长的开场白,没有喧宾夺主的暖场表演。当时针精准地指向四点半,全场灯光倏然暗下,只留下一束追光,打向舞台一侧。

一个身影,从暗处从容不迫地走入光圈。

没有常见的西装革履,他身着一套剪裁极佳的深灰色立领中山装,面料是带有细微暗纹的顶级羊毛混纺,在灯光下流淌着低调的光泽。立领紧贴着他修长的脖颈,衬得下颌线条愈发清晰利落。他步履平稳,每一步的距离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没有丝毫浮躁,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沉淀下来的、磐石般的沉稳。

他走到舞台中央,立于那巨大的“观澜”LoGo之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眼神深邃,不见底,仿佛能穿透所有精心修饰的面具,直视人心底最隐秘的角落。原本还有些许低语的会场,在他目光所及之处,迅速归于寂静。

他甚至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那沉默如同无形的网,笼罩住全场,将所有的注意力牢牢吸附在自己身上。

几秒钟后,他才微微靠近立式麦克风,声音透过顶级的音响系统传出,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膜: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

开场白简单到近乎平淡,却让台下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很多人问我,‘观澜’二字,何解?”

他微微停顿,目光再次缓缓扫过全场,像是在与每一个人进行无声的对话。

“《千字文》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站在深渊之畔,羡慕水中的游鱼,是人之常情。但大多数人,或畏惧水深,或苦于无网,最终只能望洋兴叹。”

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咬得很清晰。

“而我以为,既临深渊,何不静观其波澜?”

此言一出,台下泛起一阵极其细微的骚动。观澜?这说法有些新鲜,甚至带着几分玄妙。

“观其波澜起伏,知其暗流涌动,晓其潮汐规律。”他继续道,声音里注入了一种近乎磁性的力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然后……顺势而为,借力打力。”

他微微抬手,身后巨大的屏幕应声亮起,呈现出的并非绚丽的宣传片,而是一幅幅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图谱——城市外卖热力图实时变化、餐饮品类搜索指数趋势、不同商圈消费人群口味偏好聚类分析……

“数据,是骨架。”他指向那些跳跃的曲线和数字,“它能告诉我们,哪个区域的轻食订单在深夜激增,背后是加班文化的蔓延;哪类小众口味正在突破圈层,预示着新的消费潮流;哪家老字号看似客流如织,但其招牌菜的复购率却在悄然下滑……这是时代的脉搏,是冰冷、客观,却无比真实的真相。”

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认知。许多人下意识地前倾身体,试图从那浩瀚的信息流中捕捉到与自己相关的蛛丝马迹。

“但,”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深沉,“数据之下,流淌的是活生生的人。”

屏幕上的数据图谱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场景抓拍——白领在工位前疲惫地捏着眉心,手指却下意识地滑动着手机上的美食图片;一家三口在餐桌前,孩子对蔬菜皱眉,父母面露无奈;商务宴请上,主宾举杯换盏,眼神中却各怀心思……

“政策、文化、情绪、压力、乃至一个人早餐时因为匆忙而舍弃的那杯豆浆,晚餐时为了应酬而强咽下的那口烈酒……这些,是流淌在骨架之间的,温热的血脉。”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仿佛能洞穿那些图片背后的真实故事,“数据能告诉你‘是什么’,但它很难告诉你‘为什么’,更无法预测在特定情境下,人心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他再次停顿,这一次,寂静中仿佛能听到空气凝结的声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接下来要揭示的核心。

“而‘食卦’……”

他缓缓吐出这两个字,声音不高,却像带着千钧重量,清晰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上。这两个字仿佛拥有魔力,让在场许多早已听过其传闻的人,瞳孔都不由自主地收缩了一下。

“……就是能看清这血脉如何运行,感知其温度,预判其流向,甚至……”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说道:

“……在关键节点,施加影响,引导其汇聚成我们想要的,江、河、湖、海。”

“我们观澜集团要做的,从来不是餐饮本身,不是去开多少家餐厅,孵化多少个品牌。我们投资的,是透过‘饮食’这面镜子,所看到的人性最真实、最无法伪装的需求,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未来商业世界的……脉搏。”

“我们观的是人性的波澜,谋的是商业的沧海。”

话音落下的瞬间,追光骤灭,将他重新隐于黑暗之中。只有背后屏幕上,“观澜”两个大字再次亮起,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死寂。

长达数秒的死寂。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猛然爆发出来,瞬间席卷了整个宴会厅。这掌声不再是出于礼貌,而是夹杂着震撼、惊叹、难以置信,以及一丝对于未知力量的敬畏。

灯光重新亮起,但那个穿着中山装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舞台侧幕。他只留下了理念,留下了悬念,留下了一个足以让整个京城商圈咀嚼、消化、并为之震动许久的开场。

##

发布会后的贵宾室内,厚重的隔音门将外界的喧嚣与掌声隔绝。空气中弥漫着顶级的陈年普洱那醇厚、温和的香气,与宴会厅里那种充满攻击性的、混合了**与野心的气息截然不同。

邹帅坐在意大利顶级品牌定制的真皮沙发上,手中的白瓷茶杯却久久未曾送到唇边。他看着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他的那个身影,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即便他与主角相识于微时,一路见证其崛起,此刻依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隔着无形鸿沟的距离感。

窗外,是北京城最繁华的景象,车流如织,霓虹闪烁,无尽的财富与权力在这里汇聚、流动。而那个身影,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俯瞰着自己即将征伐的疆场。

“人性的波澜,商业的沧海……”邹帅终于放下茶杯,杯底与骨瓷托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你这个说法,太狠了。外面现在一半的人说你是百年不遇的商业奇才,洞见了未来;另一半……说你是危言耸听的疯子,装神弄鬼。”

我缓缓转过身,窗外金色的夕阳余晖为我的轮廓镶上了一条模糊的光边。我没有立刻回应邹帅的评价,而是步履沉稳地走到房间中央的红木茶海前。

茶海上,一把紫砂提梁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水汽。我执起壶,手腕稳定,水流如丝如缕,精准地注入早已温好的紫砂壶中,不急不缓。蒸腾的热气模糊了我一瞬的表情,只有那双眼睛,在氤氲的水汽后,依旧清澈、锐利,深不见底。

“疯子与天才,本就是一线之隔。”我缓缓开口,声音与方才在台上的穿透力不同,带着一种内敛的平静,“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看不到的东西,并且,有能力将看到的,变为现实。”

我将一盏新沏的、橙红透亮的茶汤推到邹帅面前的空杯旁。

“比如,‘鼎泰丰’的小笼包,食客吃的是皮薄馅大十八褶的手艺,但我们看到的是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近乎偏执的标准化管理和供应链把控;‘蓝蛙’的汉堡,卖的是美式粗犷与自由,但我们看到的是其精准到克的成本控制和对全球年轻消费文化脉搏的精准把握。”我的目光抬起,落在邹帅脸上,锐利如刀,“而这些……都写在他们的菜单价格波动里,藏在他们的食材供应链数据里,甚至,烙印在他们厨房每日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里。”

邹帅深吸了一口气,他意识到,台上的演讲只是理念的宣告,而现在,才是真正战略的展开。他身体微微前倾:“所以,观澜集团的真正蓝图……”

“不是一个餐饮帝国,”我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而是一个,以‘食’为切入点和底层逻辑的,生态体系。从上游的全球优质食材供应链整合、中游的餐饮品牌孵化与战略投资、下游的终端消费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再到基于此衍生出的高端咨询、资本运作、乃至未来的餐饮教育……我们要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的、能够自我演化和生长的生态。一个,足以重新定义这个行业规则和价值的生态。”

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封面简洁却质感厚重的文件,递给他。

“‘观澜集团’的组织架构与五年战略规划。你看看。”

邹帅接过文件,快速翻阅起来。越看,他的眼神越是明亮,也越是凝重。里面不仅有理性的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更有一种超越了常规商业逻辑的、对于人性与文化的深刻洞察。规划清晰地划分出了“观澜资本”、“观澜食研院”、“观澜运营”三大核心板块,彼此独立又相互赋能,勾勒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商业机器。

“你……你连未来三年,基于不同区域口味偏好变迁可能催生的新品类爆发点,都做了概率预测?”邹帅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这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计划,更像是一份基于独特方法论绘制的“商业天象图”。

“不是预测,”我纠正道,语气依旧平静,“是规律。饮食是人性最本能、最难以伪装的映射。焦虑时寻求清淡自律,压力释放后渴望高热量的慰藉,孤独时向往围炉的热闹,成功时需要盛宴的彰显……这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底层代码。我们‘食卦’要做的,就是破译这些代码,读懂这些波澜,然后……顺势而为,甚至,兴风作浪。”

正在这时,秘书轻轻敲门进来,姿态恭敬:“张总,楼下的媒体专访区和投资人交流区已经准备就绪,邹总是否需要现在过去?”

邹帅看向我,我微微颔首。

“我马上过去。”邹帅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将那份厚重的规划书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着通往未来的钥匙。他看向我,眼神中最后一丝疑虑已被一种混杂着兴奋与敬畏的决心所取代:“我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了。”

邹帅离开后,贵宾室内重归寂静。我再次走到落地窗前,巨大的城市在脚下铺展,灯火如星河般蔓延至天际尽头。

我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我的首席助理,声音平静无波,下达了在今天之前就已经思考成熟的命令:

“有两件事,立刻去办。”

“张总请讲。”电话那头传来助理干练的声音。

“第一,注册‘多多麻辣烫’的全类目商标。所有的。”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足足两秒钟,显然是这个命令与眼下这场高大上的发布会、与“观澜”宏伟的蓝图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以至于最专业的助理也出现了瞬间的思维空白。

“……多多麻辣烫?”助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确认。

“没错,所有的类目。”我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不容置疑,“尽快办好。”

“是,张总!”

“第二,”我无视了助理那片刻的迟疑,继续下达指令,“把我们之前研究的,关于省城高端健康餐饮市场的数据模型,尤其是针对首个孵化品牌‘一叶菩提’的定位分析和前期用户画像,整理出一份精简版、抹去敏感数据的报告,发给安主任的私人邮箱。附注……”

我略微沉吟,道:“就写:仅供参考,或能为京西那片文旅项目的餐饮配套规划,提供些许新的思路。期待有机会深入交流。”

“明白!”

挂断电话,办公室内彻底安静下来。窗外的城市已经完全被夜色和灯火接管,流光溢彩,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未知的挑战。

“多多麻辣烫……”我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上划过。那不仅仅是五个字,那是一个符号,一段滚烫而粗糙的过去,一个充斥着烟火气与生存挣扎的起点。将它全类目注册,像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封印与宣告。宣告那个守着麻辣烫锅、在方寸之间挣扎求存的“傻小子”已经彻底死去,同时,也将那段最原始、最本真的根基,牢牢地、彻底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它是一面镜子,提醒我来自何处;也是一条断掉的退路,警示我,再也无法,也绝不能回到何处。

而给那位仅有一面之缘、却地位特殊的安主任发送资料,则是一颗精心挑选、适时投下的种子。在她那个层面,直白的利益输送显得愚蠢而危险,而这种基于专业洞察的、看似不经意的“分享”,才能在她心中种下对我们能力的初步认同与好奇。她要的是政绩和稳妥的解决方案,我要的是通道和更高层面的认可。这步棋,看似闲散,却可能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手机在口袋里无声地震动了一下。

我掏出来,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只有寥寥数字:

“金爷问,京城的果子,可还合口?”

没有落款,没有寒暄,甚至没有一个标点符号。但我仿佛能透过这行冰冷的文字,看到那个盘踞在四合院深处、如古井般难以测度的老人,正隔着一座城市的距离,静静地注视着我,等待着我的回应,或者说,等待着我的……表现。

我放下手机,没有回复。

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无边的、由灯光、**、权力与梦想交织而成的璀璨星图。

京城。这个汇聚了数百年气运、盘踞着无数蛟龙大鳄的旋涡中心。这里的水更深,浪更急,暗流更加汹涌莫测。

“观澜”的理念已如利剑出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但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那些隐藏在繁华表象下的陷阱、那些等待着给我这个“新贵”下马威的各方势力、那些需要我用“食卦”去一一破解的、更复杂也更危险的谜题,以及金爷那看似邀请、实则考验的姿态——都才刚刚拉开序幕。

我深吸一口气,胸腔中被一种混杂着巨大挑战、无限野心与冰冷理智的情绪所充满。

这盘棋,已经落下了第一子。

而我,执卦为勺,誓要在这人间至味的江湖,搅动风云,烹煮京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