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57章 闻京浪

食卦人 第57章 闻京浪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阁楼的日子,在极致的宁静与系统性的复盘思考中,如水般流过。当“我”将《食卦笔记》中最后一页的因果融入那套崭新的、立体的“三维食卦体系”后,内心感受到的并非疲惫,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充盈与通透。仿佛一台精密却蒙尘的仪器,被彻底拆卸、清洗、校准、重组,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达到了最优状态,只待接通电源,便能爆发出远超从前的效能。

清晨,“我”依旧习惯性地站在窗前,俯瞰着下方渐渐苏醒的后街。老陈的蒸笼白汽氤氲,王姨正在将一箱箱矿泉水搬到店外。但与以往纯粹的观察不同,此刻“我”的目光掠过那些熟悉的场景和面孔时,脑海中会瞬间自动浮现出更加立体、更加深邃的卦象推演,如同呼吸般自然。

第一幕:涟漪初现——王姨的“信使”卦

王姨照例提着保温盒,踩着略显沉重的步点上楼送早饭。今天的是小米粥(坤土 之甘润,坎水 之柔和)配她拿手的酱黄瓜(巽风 之脆爽,兑泽 之咸鲜),极其养胃安神。

她将饭盒放在窗台上,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搓了搓有些粗糙的手,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混合着犹豫和神秘的表情。

“那个……有你的东西。”她说着,从她那件似乎永远也穿不厌的深色外套口袋里,摸索出一个略显陈旧、但保存完好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只在正面用一种极其古朴、带着某种独特韵律的笔触,写着一个“食”字。

“我的?”“我”微微一怔,在这座城市,除了老陈和王姨,还有谁知道“我”在这里?而且,是用这种方式联系?

“是个老先生,前阵子来店里买东西,放下这个,说如果你回来了,就转交给你。”王姨解释道,眼神里也带着几分好奇,“他说你看了自然明白。那老先生……看着不像一般人,穿得旧,但气度很好,话不多。”

老先生?气度不凡?一个“食”字?

“我”的心猛地一跳,一个身影瞬间浮现在脑海——清汤老人!

“他……他还说了什么吗?”“我”接过信封,触手微凉,纸质坚韧,带着岁月的质感。

“没了,放下就走了。”王姨摇摇头,又补充道,“哦对了,他好像还拎着那个旧帆布包。”

果然是他!

清汤老人,这位如同“我”在“食卦”之道上的引路明灯与警世钟般的存在,他竟然知道“我”会回来?他留下了什么?

王姨见“我”陷入沉思,便不再打扰,叮嘱了一句“粥趁热喝”,便下楼去了。

“我”拿着那个轻飘飘却又感觉重若千钧的信封,回到窗边。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将其置于鼻尖,轻轻嗅闻。没有墨香,没有尘埃味,只有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陈年普洱的醇厚气息(坤土之陈,坎水之藏)。这本身就是一个卦象,暗示着信中之物,并非急迫之事,而是需要时间沉淀、慢慢品味的智慧。

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剪报。

展开剪报,是一则来自权威财经媒体的报道,篇幅不长,但位置显要。标题是:《“新经济治理范式”高端闭门研讨会将于下月在京举行,各界大咖云集引关注》。报道内容主要提及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将探讨在全球经济格局剧变下,如何构建更具韧性、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治理模式。下面列出的拟参会名单里,赫然有几个“我”在周老板身边时都如雷贯耳的名字,包括顶尖经济学家、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以及……邹帅所在的“远航资本”创始人兼cEo。

没有只言片语的留言。

只有这一张剪报。

和一个写在剪报空白处,与信封上如出一辙的、小小的“?”符号——周易第六十三卦:既济。

水火既济!

亨通,成功之象。但卦辞亦云:“初吉终乱。”意味着事情看似圆满成功,但若不能慎终如始,则会陷入混乱。

清汤老人此举,卦象为何?

· 简报内容(离火之明,乾金之健):指向一个高层次的、关乎未来格局的智慧碰撞平台(离火),参与者皆是行业翘楚(乾金)。

· “既济”卦符号:既是祝福?亦是提醒?暗示此事乃“亨通”之机(既济),但需警惕“初吉终乱”?

· 传递方式(坤土之载,巽风之递):通过王姨(坤土)转交,如同大地承载种子;时机选在“我”完成内心重构之后,如风(巽)在恰当时机送来信息。

综合推演:清汤老人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指明了一个方向,一个平台。他认可“我”的能力(既济之亨通),认为“我”的“食卦”之道,或许能在那个探讨“经济治理范式”(本质是研究社会这个巨大生命体的“健康”与“发展”)的高层次场合,找到新的、更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但他也留下了“初吉终乱”的警训,提醒“我”若重蹈覆辙,结局依然可知。

这像是一份无声的考卷,也是一份沉重的期许。

第二幕:波澜再起——邹帅的“数字”卦

就在“我”对着剪报沉思,心湖被这突如其来的“京浪”搅动得涟漪阵阵时,放在床头、几乎被遗忘的旧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这部手机,是“我”归来后,为了最基本联络而重新启用的,号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谁会在这个时候联系“我”?

“我”走过去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新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内容却让“我”瞳孔微缩:

「张先生,冒昧打扰。我是邹帅。获悉您已归乡,修养身心。近期京城有一场关于“新经济治理范式”的闭门研讨会,详情可见今日《经济观察》头版。我司创始人将出席,并急需具备独特洞察力的战略伙伴。我们认为,您的“饮食生态观测模型”,或能为此会提供颠覆性视角。若您有意,我司愿以高级战略顾问身份,虚席以待。盼复。邹帅。」

短信措辞严谨,礼貌,却带着资本特有的、精准的效率。他不仅知道了“我”的归来,知道了“我”的号码,甚至将“我”的“食卦”能力,包装成了一个听起来更具学术性和现代感的“饮食生态观测模型”。并且,直接抛出了“高级战略顾问”的橄榄枝,与清汤老人简报所指,竟是同一件事!

两条信息,一古一今,一隐一显,如同阴阳双鱼,在这一刻,于“我”这小小的阁楼内,交汇盘旋。

邹帅信息之卦:

· 信息载体(手机,震雷之迅疾):代表现代、快速、直接的沟通方式。

· 内容核心(研讨会,离火之明;高级顾问,乾金之位):指向明确的机会与高位。

· 措辞(精准,礼貌,带包装):兑泽 之修饰,巽风 之渗透(试图用“模型”一说淡化玄学色彩,更容易被主流接受)。

· 动机:乾金 之进取(为公司、为项目),但也隐含 离火 之欣赏(对“我”能力)与 坎水 之算计(评估“我”的价值与风险)。

综合推演:邹帅此番邀请,卦象为 「天火同人」? 之变种。同人于野,亨。他是在广袤的领域(野)寻找志同道合者(同人),共谋大事。此卦利于涉越大河(坎水,象征风险与未知),利君子贞。显示此机会是真实的,具有挑战性(坎水),但若秉持正道(君子贞),有成功的可能。与清汤老人的“既济”卦,在“亨通”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然而,两者传递出的“味道”却截然不同。清汤老人的剪报,带着陈年普洱的醇厚与“既济”卦的古老警示,如同一位隐士递来的一卷竹简,邀“我”去参与一场关乎“道”的论辩。而邹帅的短信,则带着咖啡因的提神刺激与“同人”卦的进取号召,像一位精锐的指挥官发来的加密电报,邀“我”加入一场前沿的“术”的博弈。

第三幕:风起青萍——心湖之决

两条信息,如同两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浪潮在“我”心中反复激荡。

“我”重新走到窗前,目光却不再聚焦于下方的市井烟火,而是投向了北方,那剪报和短信共同指向的、遥远而宏大的京城。

去?还是不去?

“不去”之卦:

· 现状:阁楼方寸,坤土承载,坎水静养,巽风观察。卦象 「地水师」? 之静守态。师,众也,在此可理解为“积蓄力量”。利于贞正,不利躁动。

· 优势:安全,宁静,正在快速恢复。可以继续深化“三维食卦”体系,在这方小天地里,或许能体悟到更精微的“道”。

· 风险:可能错过一个将“食卦”应用于更广阔天地、验证其更大价值的历史性机遇。如同宝剑藏于匣中,虽锋利,却不见天日。长此以往,恐能力停滞,甚至因缺乏实践而逐渐退化。卦象易转向 「山地剥」? ,剥落,侵蚀,一点点消磨掉锋芒与灵气。

“去”之卦:

· 前景:京城舞台,离火明耀,乾金刚健,兑泽汇聚(各方精英)。卦象 「火天大有」? !大有,包容丰富之象。元亨。极其亨通顺利。

· 优势:平台极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课题和最顶尖的人物,能将“食卦”智慧用于观察、甚至影响更宏观的“社会生命体”的运作。是能力极致的体现与升华,是“我”之道走出小吃街、迈向大世界的必然一步。

· 风险:“大有”之后,若无“谦德”,极易转向“亢龙有悔”。京城水深似海(坎水之极),权力与利益的旋涡(兑泽之滥)远超周老板之流。邹帅虽示好,但其资本本性(乾金之利)难移,合作关系脆弱。更需警惕“初吉终乱”的既济之诫,重蹈覆辙,万劫不复。卦象中暗藏 「火水未济」? 与 「泽火革」?(变革,但也可能是颠覆)的凶险。

“我”久久伫立。

胃里的小米粥温暖妥帖,窗外的包子香依旧熟悉。

但胸中,那被老陈的包子和王姨的关怀暂时安抚出的平静,已然被一股来自北方、名为“可能性”的炽热气流所搅动、加热。

这不再是当年被周老板用豪车豪宅诱惑时的躁动,那是对物质**(兑泽) 的追逐。

这也不再是被杨雪用“同类”理解腐蚀时的迷惘,那是对情感认同(离火)的渴求。

这一次,是一种更高级、更纯粹的冲动——一种将自身淬炼而成的“道”与“术”,置于更宏大考场上去印证、去运用、去创造价值的强烈渴望!这是乾金 之健行与 离火 之明辨的本能驱动!

清汤老人的剪报是“引”,

邹帅的邀请是“推”。

一引一推,风向已然明朗。

“我”缓缓坐回床边,目光再次扫过那条短信,扫过那张剪报。

然后,闭上眼睛。

不是起卦问卜。

而是倾听。

倾听内心深处,那经过沉淀、重构后,最真实、最澎湃的——回响。

答案,似乎已不言自明。

如坎水东流,不可阻挡。

如离火向上,天性使然。

这小小的、作为归港的阁楼,终究只是航船检修、补充给养的驿站,而非永久的锚地。

当远方的号角吹响,当风浪预示着一段更具挑战也更具价值的航程时,真正的船,注定要再次——扬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