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11章 红颜初现

食卦人 第11章 红颜初现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云顶宫”那场充斥着雪茄烟雾、酒精气息和**裸恭维的庆功宴,像一场短暂而喧嚣的梦。当迈巴赫的厚重车门隔绝了外界最后一丝喧嚣,将我送回那间奢华却冰冷的公寓时,一种巨大的空虚感便如潮水般涌上,迅速填满了此前被酒精和兴奋短暂占据的感官。

茶几上,那个装着巨额现金的真皮手包依旧随意地躺在那里,红色的钞票在窗外城市霓虹的映照下,泛着一种近乎妖异的光泽。它们代表着力量,代表着认可,却也像一块灼热的烙铁,时刻提醒着我所置身其中的这个游戏,其赌注是何等惊人,其本质又是何等冰冷。

我褪下身上那套价值不菲、却如同铠甲般束缚着身体的西装,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从头顶的花洒倾泻而下,试图冲散附着在皮肤上的烟酒气和那若有若无的、属于“云顶宫”的浮华味道。水汽氤氲中,镜子里那张脸显得有些模糊,唯有眼神,在经历了连续的高强度心智博弈后,透出一种异常的清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就在我用毛巾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准备将自己扔进那张柔软得过分的巨大床铺时,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无声地亮了起来。不是电话,而是一封新邮件的提示。

发件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由数字和字母随机组合而成的加密邮箱地址。邮件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字,仿佛怕多一个字符都会留下不必要的痕迹:

“董先生,星辉一役,堪称妙手。不知明日午后三点,可否于‘隐庐’一叙,品茗清谈?——杨雪。”

我的动作瞬间停滞,毛巾停留在头发上,水滴顺着发梢滑落,在昂贵的羊绒地毯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杨雪。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远比邹帅的愤怒和周老板的狂喜更加复杂,更加深邃。

她果然注意到了。而且,时机抓得如此精准,就在胜负已分、各方心态最为微妙的时刻。这不是巧合,这是一种宣告,宣告她始终在阴影中注视着棋局,并且,她认为现在是下场落子的最佳时机。

“隐庐”。这个名字我有所耳闻,是城中真正顶级圈层私下会晤的隐秘场所,据说其门槛之高,远非“云顶宫”这类用金钱可以砸开的地方可比。它将地点选在那里,其意图不言而喻——这不是一次公开的社交,而是一次关乎核心的、私密的试探与对话。

周老板得知后,在电话里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他的语气带着兴奋,更带着一种老江湖本能的警惕:“杨雪这个女人……水太深了!老弟,她找你,绝对没安好心!要么是想挖墙脚,要么就是想摸你的底!你可千万把持住,别被她那副皮囊迷惑了!说话留七分!不,留九分!”

我应承着,心中却并无多少旖念。美色固然动人,但在这个层面上,它往往是最不值钱也最危险的武器。我更好奇的是,杨雪究竟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以及,她凭什么认为能从我这里得到。

次日,午后。

我依旧选择了那辆不起眼的黑色帕萨特,独自驾车前往老城区。与新城区的摩登繁华截然不同,一进入老城地界,时间的流速仿佛都缓慢了下来。青石板路面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两旁是斑驳的围墙和探出墙头的繁茂绿植,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老者慢悠悠地经过,铃铛声清脆。空气里混合着老木头、潮湿的苔藓、以及不知从哪家厨房飘出的、慢火炖煮着什么汤品的醇厚香气,这是一种沉淀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扎实而从容的生活气息。

“隐庐”没有招牌,只有一扇厚重的、颜色深沉的黑漆木门,掩映在一丛极其茂盛的翠竹之后,若不仔细寻找,极易错过。我核对了一下手机上的门牌号,按下那个小巧的古铜门铃。几乎是立刻,木门无声地向内滑开一条缝隙,一位穿着靛蓝色手工扎染棉麻长裙、气质沉静如水的年轻女子微微躬身,没有说话,只是用一个优雅的“请”的手势,将我引入院内。

门内与门外,是两个世界。

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踏入了一方精心营造的山水画境。脚下是蜿蜒的鹅卵石小径,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假山、池水、精心修剪的花木。虽是冬日,但松柏苍翠,残雪点缀山石,另有一番清冷寂寥的韵味。潺潺的流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更衬得庭院幽深静谧。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檀香,以及湿土和植物根茎特有的清苦气息,彻底涤荡了从外界带来的最后一丝尘嚣。

女子引着我,步履轻盈地穿过曲折的回廊,廊檐下悬挂着的古老铜铃在微风中发出极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叮咚声。最终,我们来到一处临水而建的暖阁。

暖阁四面是巨大的落地玻璃,将庭院景色尽收眼底。窗外是一池残荷,枯枝败叶在冬日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倔强而凄美的姿态,远处是一座小小的拱桥和亭子,在疏朗的枝条掩映下,构图完美得像一幅宋人小品。

阁内铺设着原木色的榻榻米,中央是一张低矮的根雕茶海,造型古拙,纹理天成。茶海上摆放着一套看似朴素、实则每一件都透着手工温度和岁月包浆的紫砂茶具。一个精巧的博山炉里,正袅袅吐着清淡的鹅梨帐中香,甜而不腻,暖而不燥。

杨雪已经在了。

她今天没有穿任何带有商务感的服饰,而是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色亚麻长衣长裤,宽袍大袖,更显得她身姿纤侬合度,气质空灵出尘。她未施粉黛,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沉香木簪松松挽起,几缕碎发随意地垂在颊边,平添了几分慵懒的风情。她正跪坐在蒲团上,专注地侍弄着面前的红泥小炉和铁壶,炭火发出细微的哔啵声,壶中的水将沸未沸,蒸腾起的白色水汽氤氲了她的眉眼,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幅氤氲在江南烟雨里的水墨仕女图,美得不真切,却动人心魄。

“董先生,您很准时。”她抬起头,对我微微一笑。那笑容清浅,如同微风拂过湖面,却瞬间让这间静谧的暖阁都明亮了几分。她的声音也比在正式场合听到的更加柔和,带着一种天然的、能瓦解人心防的亲和力。

“杨总相邀,不敢怠慢。”我在她对面的蒲团上跪坐下来,姿势比起她的娴熟自然,显得略微有些生涩。这种传统的、需要摒弃现代座椅舒适感的待客方式,本身就在无声地设立着一种文化的壁垒和不动声色的考验。

“这里没有杨总,只有杨雪。”她熟练地用茶夹烫洗着茶盏,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禅意般的美感,“叫您董先生也有些生分,若不介意,我便唤您一声‘董兄’如何?”

她的话语自然而亲切,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我心中警铃微作。这种过于顺畅的、仿佛多年老友般的亲近,往往预示着更深的目的和更精巧的陷阱。

“只是一个称呼,杨小姐随意。”我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回应,目光平静地迎向她探究的视线。

她并不在意我的谨慎,将一只烫洗得温热的、色泽紫润的紫砂小杯轻轻推到我面前。杯中的茶汤澄澈透亮,呈现出一种迷人的、金黄的蜜色。“试试这泡‘不见天’,武夷山核心坑涧的奇种,一年采制不过数斤。气息幽深,岩韵内敛,回甘里带着独特的山野清冷之气,我觉得,或许会合您的口味。”

我没有立刻饮用,而是先观其色,茶汤纯净,油润感十足;再轻轻嗅其香,一股深沉内敛的、混合着岩石、苔藓、木质与极淡花香的复合气息钻入鼻腔,醇厚而持久;然后,我才小口啜饮,让茶汤在舌尖细细滚动,感受那强劲的岩骨和随后缓缓释放、绵长不绝的甘甜与清凉感。

“岩韵十足,气息深长,好茶。”我放下茶杯,真心赞道。这泡茶,无论是山场、工艺还是冲泡手法,都已臻化境,显示出主人极高的品味和修养,远非周老板那里动辄上万却往往流于形式的“商务茶”可比。

“茶如人,需要懂它的人来品。”杨雪也端起自己的茶杯,目光透过氤氲的蒸汽,落在我脸上,那目光清澈,却又仿佛能洞穿人心,“董兄昨日在星辉,一番关于‘外卖数据’的见地,可谓石破天惊。如今圈内已是暗流涌动,不少人都在打听,周老板身边何时多了您这样一位‘奇人’。”

消息传得真快。我心中暗道,脸上却不动声色:“一点基于观察的浅见,在杨小姐这样的行家面前,怕是班门弄斧了。比起邹总庞大的数据模型,不值一提。”

“过分的谦虚,可就是骄傲了。”杨雪轻笑一声,眼波流转,似嗔似喜,“数据是冰冷的,是过去的总结。而人心,是鲜活的,是未来的种子。能透过饮食偏好这等细微之处,洞察一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和潜在危机,这等见微知着、直指本质的本事,岂是冰冷的数据模型可以比拟?”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甚至带着一丝推崇。但这推崇背后,是更深的探究和审视。

“董兄这门学问,似乎与传统的商业分析、心理揣摩都大不相同。倒更像是……古之贤者,观人于微,察其未萌的智慧。不知师承何处?”她看似随意地问道,纤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试探我的根脚和底蕴。

“家传的一些野路子,杂糅了些许中医望诊和市井观察的皮毛,登不得大雅之堂,更谈不上师承。”我轻描淡写地将这个话题带过,反将一军,“倒是杨小姐,年纪轻轻,便能在这卧虎藏龙之地占据一席之地,运筹帷幄,让邹帅和周老板都颇为忌惮,才是真正令人佩服。”

杨雪闻言,低头莞尔,素手轻拂过茶海上的水渍,姿态优美得如同兰花绽放。“我哪有什么运筹帷幄,不过是比别人多了几分运气,再加上……懂得借势,以及,看得清自己的位置罢了。”她抬起眼,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声音里适时地注入了一丝恰到好处的、真实的脆弱与共情,“其实,在遇到某些贵人之前,我也经历过一段颇为艰难的时光,甚至也曾为了一日三餐、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而辗转难眠。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身处困境,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看见’,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

她的话语,像一把精心调试过的钥匙,试图撬开我可能因骤然暴得名利而产生的迷茫,或者因身处周老板麾下而感到的“工具人”不适。她在暗示,我们可能是“同类”,都曾挣扎于底层,都渴望真正的尊重与自主。

“哦?不知杨小姐当时,是如何度过难关的?”我顺着她的话问道,想看看她究竟想引出什么,同时也对她口中的“过去”产生了一丝真实的好奇。

“说起来,也与‘食’有关。”她眼中泛起一丝真实的、带着苦涩的回忆神色,那神色不似作伪,为她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增添了几分血肉感,“那时候刚毕业,心高气傲,却四处碰壁。最窘迫的时候,住在城中村不见天日的出租屋里,身上最后几十块钱,只够买一把挂面,几个鸡蛋,还有一小把快要蔫掉的青菜。”

她的描述极具画面感,带着一种底层生活的辛酸与挣扎,很容易引起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的共鸣。

“每天,就是清水煮面,加点盐和几滴酱油,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天天吃,要算计着撑过一周。”她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轻得像羽毛,却带着重量,“后来,是楼下一个连招牌都没有的家庭面馆的老板,看我总是去他那里只点最便宜的素面,有时候会偷偷在我碗底埋一个金黄的煎蛋,或者多舀一勺他自家熬的、香喷喷的肉臊子。他什么也没说,就是默默地做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真实的、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暖意与感激:“就是这点微不足道的、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支撑我度过了那个无比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所以我相信,食物不仅仅能果腹,更能传递心意,洞察人心。因为它连接着人最本质的生存状态和最真实的情感。董兄你的本事,在我看来,不是奇技淫巧,是真正直指人心的大智慧。”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落魄”经历与我的“食卦”能力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我们是同类”、“我理解你”的心理暗示。同时,她也抛出了第一个实质性的、充满诱惑的评判——她认为我的价值,是“大智慧”,远超周老板所能理解和承载的范畴。

“杨小姐过誉了。”我依旧保持警惕,但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市井之中,确实藏着许多人间真味和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是啊。”她赞同地点点头,然后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如同溪流遇石,自然而然地改道,切入更深的核心,“所以,我始终认为,像董兄这样拥有直指人心大智慧的人,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一件……无比锋利的工具,或者一把好用的刀,用来为某些人清除障碍,攫取利益。那是对才华的浪费,也是对您自身未来的不负责任。”

她终于开始触及最核心的离间与招揽了。目光平静而真诚地注视着我,语气带着一丝惋惜,仿佛在为我感到不平:“周老板为人豪爽,有魄力,是个不错的合作者。但恕我直言,他的格局和认知,恐怕承载不了董兄你的真正价值。在他那里,你或许能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最终,很可能只是他用来与金爷、邹帅他们博弈的一枚……比较重要、比较特殊的棋子而已。棋子的命运,再重要,终究也是不由自己掌控的。”

这番话,几乎是在**裸地挑明我与周老板之间关系的本质,并且精准地指向了我内心深处的隐忧——对于自身定位和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对于可能被“鸟尽弓藏”的潜在恐惧。

“那依杨小姐之见,何处才能承载我这‘不值钱’的价值呢?”我顺着她的话,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问道,想看看她究竟能开出怎样的价码。

杨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优雅地再次提起铁壶,为我斟满已经微凉的茶杯。暖阁里茶香袅袅,窗外残荷静立,流水潺潺,气氛静谧而暧昧,非常适合进行某种超越纯粹商业利益的“交心”。

“董兄可知,为何我今晚约您在此处,而不是在那些富丽堂皇的酒店或会所?”她看着我的眼睛,声音轻柔得像耳语,带着一种催眠般的魔力,“因为我觉得,只有在这种返璞归真、贴近生命本源的环境里,才能进行真正走心的交流。‘隐庐’,隐藏的不仅是身份,更是真实的自我,以及……超越眼前利益的、更长远的可能性。”

她微微前倾身体,那股清冷的、混合着沉香与体香的幽香愈发清晰。

“我认为,真正懂得‘食卦’、洞察人心的人,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人。他应该成为规则的参与制定者,甚至是隐于幕后的执棋人。”她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带着一种与她柔弱外表截然不同的、毫不掩饰的野心,“我们可以合作,但并非雇佣关系。我们可以共同发掘那些被冰冷数据忽略的、源于‘人’的价值,规避那些隐藏在人性深处的风险,甚至……引导资本的流向,在更高维度上参与这场游戏。你提供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复制的洞察,我提供平台、资源、人脉和将洞察落地的能力。我们联手,所能创造的,以及你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将远远超过你单纯作为周老板的‘秘密武器’所能企及的极限。”

这个提议,比邹帅纯粹的资本逻辑更进了一步,也比周老板的“重用”更具诱惑力。她不是在邀请我加入她的阵营,而是在提议建立一个平等的、基于“能力互补”和“共同愿景”的联盟。她将我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不再是棋子,而是潜在的棋手!这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尊重、自主性和价值最大化的潜在渴望。

“听起来很动人。”我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表现出热切,只是平静地陈述,目光审视着她,“但空口无凭。杨小姐如何让我相信,你有能力提供你所说的平台和资源?又如何保证,在未来的合作中,我们能够始终维持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最终又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依附?”

面对我的质疑,杨雪并没有丝毫意外或不悦。她似乎早就料到我会如此反应,并且准备好了应对的筹码。

“信任需要时间建立,也需要事实来证明。”她从容地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我不需要你现在就给我答案。我们可以先从一次简单的、不涉及核心利益的‘尝试性合作’开始。”

她说着,从身旁一个同样古朴的藤编小箱里,取出一个轻薄如纸的平板电脑,点亮屏幕,熟练地操作了几下,然后将其推到我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份加密文件的预览界面。

“这是一份关于城北‘锦绣地块’的初步内部评估报告,目前还在绝密阶段,连周老板和邹帅那边,都未必能拿到如此详细和前瞻的信息。”她解释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官方有意向在那里规划一个新的金融科创中心,但存在一些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极其复杂的拆迁阻力。我看好它的长期价值,但也深知其中的风险。”

她滑动屏幕,显示出一些复杂的地图、规划草图和一些模糊的人际关系图谱。

“如果董兄有兴趣,可以运用你的方法,帮我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人脉气象’和‘落地概率’。这不需要你付出任何核心的东西,只是一个简单的测试,也让你亲眼看看我的信息渠道和资源层级。”她看着我,目光坦诚,“作为回报,无论你是否参与后续,这个项目的初步核心信息,以及我后续关于此事的一些动向,都可以与你共享。这,算是我送给董兄的一份见面礼,也作为我诚意的初步证明。”

这是一个我几乎无法拒绝的提议。既展示了她的实力和诚意(能拿到绝密信息),又给了我一个验证自己能力在新领域适用性的机会(分析地块),还不用立刻站队,进退自如。这份“见面礼”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价值。

我看着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代表着权力与资本交织的信息,又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美得惊心动魄、心思却深如寒潭的女人。

我知道,从踏入“隐庐”的这一刻起,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局外人。杨雪已经用她高超的手腕,优雅而坚定地将我拉入了她所编织的、更为幽深也更为危险的网中。这张网,由欣赏、共情、野心、尊重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同织就,柔软,却坚韧无比。

我端起那杯已经温凉的“不见天”,一饮而尽。强劲的岩韵和冰冷的茶汤刺激着味蕾,也让我纷乱的思绪为之一清。

“这份‘见面礼’,我收下了。”我放下茶杯,看着她清澈而深邃的眼眸,给出了我的答复,“我会看看。”

杨雪的脸上,绽放出一个真正愉悦的、如同冰雪初融、春花乍放般的笑容,明媚不可方物。

“很好。”她轻轻地说,声音带着一丝如愿以偿的慵懒,“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暖阁外,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也给这方静谧的庭院涂抹上了一层温暖而虚幻的光晕。而我知道,我脚下的路,也因为这杯茶,这次会谈,而变得更加迷雾重重,也更加……引人探寻。

红颜已现,祸福难料。但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加速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