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3章 太史慈出城 探查神亭岭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3章 太史慈出城 探查神亭岭

作者:岳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1:35:02

刘基深吸一口气缓了缓,看着太史慈充满期盼又带着一丝无奈的眼睛,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病容不符的决断力:“将军所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言。避战自守,无异于坐以待毙。”

太史慈眼中猛地爆发出光彩,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郎君也如此认为?!”

刘基点了点头,努力回忆着《破军枪诀》基础篇里关于调动气力的法门,暗暗尝试凝聚一丝力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虚弱。他感觉一股微弱的热流在体内滋生,精神似乎也好了一点点。

“然则,”刘基话锋一转,“父亲麾下诸将,心思各异。将军之策,恐难施行。”

太史慈眼神一黯,苦涩道:“末将人微言轻,奈何……”

“将军不必气馁。”刘基打断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未来的江东名将,“他们不愿动,我们未必不能动!”

太史慈一愣:“我们?郎君的意思是……”

刘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诱人的鼓动性:“将军勇冠三军,难道甘愿困守孤城,眼睁睁看着孙策耀武扬威?他既然前锋已至神亭岭,将军何不率少量精锐骑兵,前往侦察?若遇小股敌军,便可击之,以振我军士气!若遇其主力,亦可探明虚实,迅速撤回。此举进可攻,退可守,父亲即便知道,也不好过多责备,毕竟是为探听军情。”

他这番话,半是引导,半是暗示,几乎就是把历史上太史慈私自出击神亭岭的举动,包装成了一个“主动侦察”的战术建议。

太史慈听得虎目圆睁,胸膛微微起伏。他本就是胆大包天、不甘寂寞的性子,刘基的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与其在城里受窝囊气,不如出去真刀真枪干一场!而且,由刘基这位长公子提出,某种程度上等于有了“背书”,虽然这背书有点微弱。

“可是……郎君,您的身体?而且,此举太过危险……”太史慈虽心动,但还是有顾虑。

刘基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高深莫测:“我的病,不碍事,静养几日便好。至于危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房间角落——那里,按照冥使的“配送”,一杆通体黝黑、枪尖隐泛寒光的长枪“裂穹”,一柄古朴长剑“断浪”,以及一套看似普通的皮甲,正静静地靠在墙边。一匹神骏的战马,想必也已安排在府邸马厩。

“将军莫非忘了,我刘基,亦是汉室宗亲,将门之后!”刘基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激昂,“岂能终日卧于榻上,眼看贼寇肆虐家国?待我身体稍愈,必要执枪跃马,与将军并肩而战!”

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他的决心,假的是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和武力熟练度。但他必须给太史慈信心,也是给自己鼓劲。

太史慈看着刘基虽然苍白但眼神坚定的脸,又瞥了一眼角落那柄看起来就非凡品的“裂穹”枪,心中震撼莫名。他印象中的长公子刘基,虽聪慧但体弱,好读书而不好武事,今日怎会像换了个人似的?这番胆识气魄,竟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豪杰!

难道这场大病,反而让郎君开了窍?或是……汉室将倾,天命有所启示?

太史慈不再犹豫,猛地抱拳,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郎君既有此志,末将太史慈,愿为前驱!我这便去点齐麾下健儿,前往神亭岭哨探!定不辱命!”

刘基心中一松,知道初步的忽悠……不,是战略动员,成功了。他虚扶一下:“将军请起!一切小心,以探查为主,若事不可为,速退!”

“末将明白!”太史慈起身,又深深看了刘基一眼,那眼神已与进来时截然不同,充满了认同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步伐坚定有力。

看着太史慈离去的背影,刘基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番对话,看似流畅,实则耗尽了他刚穿越而来的全部心神和力气。

他重新瘫软在床榻上,感受着体内那蠢蠢欲动却又难以精细控制的神力,以及脑海中那些基础的枪术知识。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把太史慈这把利剑先挥出去。接下来,我得尽快掌握这身力量,还有枪法剑法。”刘基喃喃自语,目光变得锐利,“孙策……小霸王?呵呵,如今我这‘病公子’体内,可是住着一个拥有李元霸之力的现代灵魂!这江东,究竟是谁的江东,还未可知呢!”

他挣扎着下床,步履蹒跚地走向墙角的“裂穹”枪。入手微沉,冰冷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虽然现在还舞不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窗外,隐约传来太史慈集合人马的呼喝声和马蹄声。

太史慈离去后,房间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刘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属于这座乱世城池的躁动不安。他靠在床榻上,没有立刻去碰触那近在咫尺的“裂穹”枪和“断浪”剑,而是闭上了眼睛,全力消化着脑海中两股不断交织、碰撞的记忆洪流。

一股是属于这具身体原主,那个十五岁的汉室宗亲、扬州牧刘繇长子刘基的记忆。多是诗书礼仪、父辈教诲、江东风物,以及一种身为贵胄却体弱多病、在乱世洪流中身不由己的淡淡忧惧。记忆中,父亲刘繇方正却有些优柔,麾下将领如张英、樊能等多是扬州本土人士,对太史慈这类外来勇将确实存在隔阂与猜忌。而那个如旭日般崛起、横扫江东的孙策,则是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巨大阴影。

另一股,则是来自现代灵魂刘基的认知:对三国历史的宏观了解,对人物命运的洞悉,以及……那份与冥使交易得来的、名为《破军枪诀》的基础枪术知识,还有那份深植于骨髓、却如同被重重锁链束缚的——“李元霸神力”。

“当务之急,是熟悉这具身体,掌握力量,哪怕只是皮毛!”刘基深吸一口气,挣扎着再次坐起。他摒弃了原主那些文绉绉的念头,现代人的务实和求生欲占据了上风。他首先尝试下床站立。

双腿如同灌了铅,虚弱感是真实的,这源自原主久病缠身。但当他意念微动,尝试调动那所谓“神力”时,一股灼热的气流仿佛从丹田深处被唤醒,沿着某种玄妙的轨迹缓缓流动,所过之处,酸软无力感竟被驱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实的、微微发胀的力量感。

“有戏!”刘基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这股微弱的气流,支撑着身体,缓缓迈步。起初几步依旧踉跄,但几步之后,他对身体的控制力明显增强,步伐虽然缓慢,却稳定了许多。他走到房间中央,尝试着按照《破军枪诀》基础篇记载的最简单的站桩姿势——一个名为“定军桩”的架子,双脚不丁不八,身形微沉。

姿势一摆开,那股热流仿佛找到了宣泄口,自发地加速运转起来,更多地融入四肢百骸。虚弱感进一步消退,一种扎根于大地的沉稳感油然而生。同时,他也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潜藏在身体深处的、如同沉睡火山般的恐怖力量。这力量现在还很“钝”,很“散”,他感觉如果强行去催动,很可能不是伤敌,而是先伤己。

“不能急,不能急……饭要一口口吃。”刘基告诫自己,保持着“定军桩”,细细体会着身体的变化和力量的流动。时间一点点过去,约莫一炷香后,他已是大汗淋漓,但精神却前所未有地健旺,脸上的病容也褪去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