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169章 高原壁垒,伯约初鸣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169章 高原壁垒,伯约初鸣

作者:岳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1:35:02

圣统元年冬,刘基三路出击、打破合围的战略宏图,在西南方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世界屋脊的残酷天堑。

益州西部,邛崃山脉边缘,汉军前锋大营。

原定为主将的老将黄忠,此刻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由亲兵搀扶着,艰难地走出营帐。他望着远处那巍峨耸立、白雪皑皑的无尽群山,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不仅仅是他,他麾下大部分来自荆襄、中原的“雷君营”精锐将士,此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欲裂、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莫说行军打仗,许多人连站稳都困难。战马也焦躁不安,口吐白沫。这支原本杀气腾腾的百战雄师,竟被这无形的“高原病”折磨得士气低落,寸步难行。

“咳……咳……”黄忠剧烈咳嗽着,对身旁同样脸色难看的副将马超叹道:“孟起……老夫……愧对陛下重托!这鬼地方,空气稀薄得如同被人扼住喉咙,浑身力气使不出三成……如何能战?”

马超虽然自幼生长在西凉,体质强健,适应力稍好,但此刻也感到头晕目眩,他咬牙道:“老将军不必自责,此乃天险,非战之罪!末将虽好些,但麾下儿郎亦折损近三成战力!强行进军,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斥候不断回报,前往探路的先锋小队,已有数支因严重高原病和恶劣天气而失联。残酷的现实表明,没有充分适应和特殊准备,大军根本无法翻越这些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雪山,更别提去攻打驻扎在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逻些(拉萨)的贵霜-雅隆联军了。

消息传回长安未央宫,刘基勃然变色,却又迅速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低估了青藏高原对低海拔地区军队的生理压制有多么恐怖。这不是靠意志力和精良装备就能克服的。历史上的吐蕃王朝能屹立不倒,这天然屏障功不可没。

“立刻传令!黄忠部停止前进,就地择险要处扎营,建立前进基地,所有出现严重高原反应者,分批撤回成都平原休养!”刘基当机立断,“黄老将军年事已高,不宜再留驻高地,即刻护送回成都,好生将养!”

“陛下圣明!”法正、庞统等人都松了口气,他们也担心强行进军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然,逻些之敌,不可不除!”刘基目光锐利,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点在西凉和羌氐区域,“高原之险,唯有高原之兵可克! 传朕旨意:

“一、调整西南方面军主帅!任命马超为征西将军,总督高原战事!黄叙、庞德、张辽、张绣为副将!此五人皆久居西陲,或本身悍勇,或熟悉羌胡习性,对高海拔适应力较强!”

“二、大规模征调 西羌、氐族部落兵!许以重赏,允其以战功换取盐铁、布匹、乃至土地!命马超等人,深入羌氐各部,歃血为盟,务必招募至少三万熟悉高原作战的羌氐精锐骑兵!他们的战马(河曲马、青海骢)也更适应高原环境!”

“三、在全**队,尤其是西凉、益州北部籍贯的将士中,大规模筛选对高原反应轻微者,组建专门的‘高原适应营’,进行阶梯式适应性训练,逐步提升驻防海拔,并配发生姜、红景天等缓解症状的药材!”

“四、最重要的……”刘基目光扫过众臣,沉声道,“朕听闻,羌氐杂居的天水冀城一带,有一少年,名唤姜维,字伯约,虽年少,然熟读兵书,精通羌语,武艺不俗,更难得的是,其自幼生长陇上,对高原地理、气候极为熟悉!可有此人?”

庞统小眼睛一亮,出列道:“陛下明察!确有此人!臣在整理陇西人才档案时有所留意。此子乃天水功曹姜冏之子,父早亡,由母抚养长大,确实聪慧过人,在当地羌氐中颇有声望,常为部落调解纠纷,人称‘少年英雄’。”

“好!”刘基抚掌,“破格提拔姜维为牙门将,即刻征召入军,命其速至马超军中报到,担任行军司马兼向导副将,专门负责勘测路线、指导高原行军、联络羌氐部落!告诉他,此战若立大功,朕不吝封侯之赏!”

“陛下!姜维年仅十六,是否……”有老成持重之臣提出疑虑。

“甘罗十二为相,周瑜年少督军! 用人之际,岂可拘泥年齿?”刘基断然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朕相信马孟起的眼光,也相信这陇上幼麟的才干!”

旨意飞速传至前线。

马超接到任命,精神大振!他深知高原作战,羌氐盟友和熟悉地理的向导至关重要。他立刻与庞德、张辽等将分头行动,带着金银绢帛,深入草原河谷,与羌氐酋长们盟誓饮酒,凭借其“神威天将军”的威名和朝廷的厚赏,很快便招募到了三万多剽悍的羌氐骑兵,一时间营中牛羊遍地,胡笳声声,气象大变。

同时,大规模的适应性筛选和训练也在益州西部几个海拔渐高的营地紧锣密鼓地进行。而从天水日夜兼程赶来的姜维,更是给了马超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少年虽面容稚嫩,但身材挺拔,目光炯炯有神,言行举止沉稳干练,毫无怯场。他不仅对从陇西到逻些的每条山路、每个隘口、每处水源了如指掌,更能说流利的羌语、氐语,与前来投军的羌氐酋长、勇士们很快打成一片。他还能清晰地讲解高原行军注意事项,如何辨别天气,如何寻找燃料(牛粪),如何缓解气疾(高原反应),俨然一个经验丰富的“高原通”!

“末将姜维,拜见征西将军!”少年不卑不亢,向马超行礼。

马超扶起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好!陛下慧眼识珠!伯约,此番征战高原,你就是我军的眼睛和向导!有何建言,尽管道来!”

姜维也不推辞,走到简易沙盘前,从容道:“将军,高原作战,首重‘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需避开冬季大雪封山,选择夏秋之交,然此时亦多雷暴,需谨慎。地利,我军不宜直扑逻些,当先取苏毗(西藏那曲地区东部)、多弥(青海玉树地区)等雅隆附属部落,剪其羽翼,建立前进基地,逐步适应,再图逻些。人和,羌氐勇士善骑射,耐寒苦,然军纪稍疏,需以汉军精锐为骨干,混编操练,严明号令。”

他又指向一条蜿蜒路线:“尤其关键,是粮道!大军入藏,补给艰难。可大量征用牦牛,此畜耐高寒,负重大,乃高原驮运首选。并可在沿途险要处,预先设立补给兵站,囤积粮草、药材、箭矢。”

一番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连久经沙场的张辽、庞德等都听得连连点头,收起了一丝轻视之心。

马超大喜:“伯约所言,正合我意!即日起,你便为我军行军司马,参赞军机,总督斥候、向导、联络羌氐事宜!”

“末将遵命!必竭尽全力!”姜维眼中闪烁着被信任的激动与昂扬的战意。

在姜维的精心策划和马超的强力领导下,新的高原军团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羌氐骑兵与汉军精锐进行混编磨合,演练高原战术。大量牦牛被征集,组成庞大的运输队。姜维亲自带领最精干的斥候,沿着他熟悉的商道、牧道,反复勘察,标记出相对平缓、避风、有水源的进军路线,并提前在一些关键山口设立了简易哨所和补给点。

同时,针对贵霜-雅隆联军可能拥有的战象和重甲骑兵,马超、张辽等人也根据姜维提供的雅隆部落作战特点,加强了强弓硬弩的配备,并特意训练了对付战象的钩镰枪阵和火攻战术。

圣统二年春,高原积雪渐融。

经过一个冬天的充分准备,一支由三万羌氐骑兵、两万经过严格筛选适应的汉军步兵(其中五千为“雷君营”适应者)、以及一万后勤辅兵(驱赶数万头牦牛)组成的全新高原兵团,在马超、姜维、黄叙、庞德、张辽、张绣等将领的统帅下,誓师出征!

这一次,他们不再盲目冒进,而是采取步步为营、梯次推进的策略。在姜维这个“活地图”的指引下,大军避开险恶的雪山垭口,沿着河谷、草甸缓缓向上攀登,每前进一段距离便建立坚固营寨,让将士和牲畜充分适应海拔变化。

尽管仍有部分士卒出现不适,但在充足的准备和姜维的有效措施下,非战斗减员被降到了最低。大军如同一条坚韧的巨龙,缓缓而坚定地盘绕而上,兵锋直指雅隆部落的北方屏障——苏毗!

逻些,红山宫殿(布达拉宫前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