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123章 吴宫惊变,卑弥呼垂帘听政

建安二十年冬

吴王宫中传出哀恸的钟声——温婉贤淑、深得人心的步练师夫人,薨逝。官方邸报称其“久病不治,溢然长逝”。宫人私下议论,皆言步夫人是忧思成疾,郁结于心而亡。唯有少数心腹和那位送药的侍女知道,那碗药里,多了几味药性相冲、能悄无声息催人心脉衰竭的“佐料”。

步练师的死,如同搬走了挡在宓妃(卑弥呼)通往权力巅峰的第一块巨石。宫内同情步练师的势力遭受重创,人心惶惶。

步练师的丧仪刚过,蕙草殿便将矛头指向了下一个目标——潘淑。

潘淑年轻貌美,性子娇纵,又育有皇子孙亮,自恃有所依仗,平日对得宠的宓妃并不十分恭敬,甚至偶有争风吃醋之举。这无疑触犯了卑弥呼的大忌。

一日朝会,御史中丞严峻(早已被卑弥呼以重金和把柄控制)突然出列,手持奏章,厉声弹劾潘淑“奢靡逾制,交通外臣,其族兄在会稽郡任上贪墨军饷,潘淑亦有收受馈赠之嫌”。奏章所列“罪证”详实,时间地点人物清晰,虽多系夸大其词甚至构陷,但在严峻慷慨激昂的陈述下,显得确凿无疑。

朝堂哗然。张昭、顾雍等老臣虽觉蹊跷,但证据似乎确凿,且涉及王室清誉,不便贸然回护。孙权近日因“逍遥散”后遗症发作,头痛欲裂,心神不宁,闻奏勃然大怒,不顾潘淑哭诉辩解,当即下诏:“潘氏无德,削其夫人之位,贬为妾室,迁居冷宫!其族兄,交由有司严查!”

潘淑被宫人强行拖走时,凄厉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她至死不明白,为何那些隐秘之事会突然败露,为何大王会如此绝情。她更不知道,她那位“族兄”的罪证,正是由卑弥呼手下的忍者精心伪造并“恰到好处”地送到严峻手中的。

铲除了步练师和潘淑,后宫之中,再无一人能与宓妃抗衡。孙权下诏,晋封辛宓为王后,位同副后,摄六宫事。卑弥呼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东吴女性的权力顶峰。

然而,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潘淑被废,其子、年仅七岁的皇子孙亮成了新的棋子。

卑弥呼以“潘氏无德,不堪教养皇子,恐误国本”为由,频频在孙权枕边吹风。此时孙权对卑弥呼已是言听计从,加之“逍遥散”侵蚀之下,意志早已薄弱,很快便下诏,将孙亮过继到王后辛宓名下抚养。此举,彻底断绝了潘淑母凭子贵的最后一丝可能,也为卑弥呼下一步的行动铺平了道路——掌控嗣君,就等于掌控了国家的未来。

连续的打击和“逍遥散”的长期侵蚀,终于彻底击垮了孙权的身体。

建安二十一年春,孙权在一次朝会后,突然晕厥在殿上,口不能言,半身不遂。御医会诊,皆言是“忧劳过度,风邪入中”,实则是“逍遥散”毒性深入脏腑,引发了严重的中风。

孙权卧病不起,国事顿时停滞。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张昭、顾雍等托孤老臣欲进宫探视,却被王后辛宓以“大王需静养,不宜打扰”为由,屡次挡驾。朝政大事,皆由王后“转奏”病榻上的孙权,再由内侍传出“旨意”。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旨意”出自谁手。

但卑弥呼要的,不是这种遮遮掩掩的代理。她要的是名正言顺、至高无上的权柄!

夜深人静,孙权寝宫。

烛火摇曳,药气弥漫。孙权躺在龙榻上,双目浑浊,气息微弱,偶尔发出几声无意识的呻吟。卑弥呼(辛宓)屏退所有宫人,独自坐在榻边。她看着这个曾经叱咤江东的英雄,如今变成这般模样,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冰冷的算计。

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抚摸着孙权枯瘦的脸颊,指尖蕴含着诡异的精神力量。她的瞳孔深处,仿佛有紫色的漩涡在缓缓转动,声音带着一种魔性的韵律,直接侵入孙权涣散的心神:

“仲谋……你看看你,为了这江东基业,操劳成什么样子了……该休息了,好好休息吧……”

孙权的身体微微颤抖,眼神更加空洞。

“亮儿还小,这江山……需要人看着。我是你的王后,我会替你好好看着的……把大位传给亮儿,我来辅佐他,就像……当年的周公辅成王,好吗?”

孙权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似乎想挣扎,但在卑弥呼强大的催眠术和本就脆弱的意志下,那点微弱的抵抗瞬间消散。

“来……拿起笔……写下诏书……传位于子孙亮……命王后辛氏……垂帘听政……总揽朝纲……”

卑弥呼将一支蘸满朱砂的笔,塞进孙权无力颤抖的手中,然后握着他的手,在一卷早已备好的诏书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决定东吴命运的传位诏书。孙权的动作僵硬,眼神完全失去了光彩,如同一个被操纵的木偶。

翌日清晨,王后辛宓召集文武百官于大殿,当众宣读“吴王诏书”:

“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惧忝祖考,忧惶累载。今沉疴难起,恐负先王付托。皇子亮,虽在冲幼,仁孝聪慧,宜承大统。着传位于皇子亮! 然念亮年齿尚幼,未堪繁巨,特命王后辛氏垂帘听政,总摄军国大事!文武百官,悉听节制!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满朝皆惊!张昭、顾雍等老臣目瞪口呆,吕蒙、徐盛等武将面面相觑!他们不敢相信,大王竟会在神志不清时做出如此决定!这分明是……篡权!

“此诏可疑!臣等请求面见大王!”张昭须发戟张,率先出列质疑。

“放肆!”卑弥呼(辛宓)凤目含威,声音冷冽,一股无形的精神威压弥漫大殿,“诏书在此,玉玺加盖,岂容置疑?张子布,汝欲抗旨不尊吗?!”

她目光扫过群臣,凡是被她目光触及者,皆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竟不敢直视。她安插在朝中的党羽,如严峻等人,立刻出声附和,高呼“臣等谨遵王命!”

吕蒙双拳紧握,虎目圆睁,想要开口,却被身旁的诸葛瑾悄悄拉住。诸葛瑾微微摇头,眼神示意他看向殿外——不知何时,宫廷侍卫已全部换成了面目冷峻、气息精悍的生面孔,手按刀柄,杀气腾腾。显然,卑弥呼早已做好了武力镇场的准备。

在绝对的权势和武力的双重威慑下,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再敢公然反对。

就这样,卑弥呼——这个来自邪马台的穿越者,凭借着她超凡的魅惑、催眠之术,以及冷酷无情的手腕,在短短数月内,铲除异己,控制幼主,最终成功架空了孙权,以王太后之名,垂帘听政,成为了东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吴王宫,悄然易主。江东的天,彻底变了颜色。而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消息被严密封锁,尚未传至夷州的刘基耳中。一场由卑弥呼主导的、针对楚国的全面对抗,即将拉开序幕。

就在卑弥呼于建业吴宫深处完成惊世骇俗的夺权布局的同时,她派出的两路使者,也正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各自的目的地,将东吴(实为卑弥呼)意图结盟共抗强楚的讯息,带到了北方的曹魏与西边的蜀汉。

邺城,魏王府,议事大殿。

气氛庄重而肃穆。魏王曹操端坐主位,虽略显疲态(头风病时有发作),但目光依旧锐利如鹰。下首,谋臣如云,郭嘉、贾诩、荀攸、程昱、刘晔、司马懿等核心智囊皆在。武将队列,夏侯惇、曹仁、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等百战宿将肃立。东吴使者赵咨,正手持国书,慷慨陈词。

“……故,我主吴王以为,楚王刘基,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其据倭岛,控夷州,水师强盛,战舰如云。其兵锋所向,岂独我江东?带方、乐浪(朝鲜半岛),乃至魏王青、徐沿海,皆在其觊觎之下! 此乃唇亡齿寒之势!若待楚军北上,尽收海利,断我南北海路,则魏国东疆,永无宁日矣!我主愿与魏王结为盟好,水陆并进,共击强楚!事成之后,倭岛、夷州之利,可与魏国共分之!”

赵咨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