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101章 四足鼎立,天下棋新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101章 四足鼎立,天下棋新

作者:岳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1:35:02

长安西郊,渭水之滨。

十几万被缚的俘虏,黑压压地跪满了河滩,哭喊声、求饶声震天动地。尤其是那些贵霜士兵,更是磕头如捣蒜,用各种语言祈求活命。

但回应他们的,只有华夏联军将士冰冷的目光和雪亮的刀锋。

刘基亲自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身穿缟素,手持祭文,面向未央宫方向,焚香祷告。随后,他转身,看着下方如同待宰羔羊般的俘虏,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彻骨的寒意。

“行刑!”

令旗挥下!

坑杀持续了数日。渭水为之断流,天地为之变色。冲天的血腥气,弥漫在长安上空,月余不散。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坑杀,震惊了整个天下。它用最残酷、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华夏的复仇意志,也彻底奠定了刘基在联盟中无人可及的权威和“杀神”般的形象。

长安城外的血色尚未完全褪去,渭水的呜咽仍似在诉说那场惊世坑杀的惨烈。然而,政治的现实与战争的硝烟一样,从不因血腥而停滞。随着三国联军主力覆灭、残余西逃,漠北联盟烟消云散,压在整个华夏头顶的生存危机骤然解除。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那曾经被国难强行粘合在一起的“抗虏联盟”,其内部固有的裂痕与野心,便开始不可抑制地显露、膨胀。

长安,未央宫废墟旁,临时的楚王行辕。

气氛不再有前日的同仇敌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而紧张的平衡。刘基、曹操、刘备、孙权,四位当世最具实力的枭雄再次聚首,但这一次,商讨的不再是退敌之策,而是……战后的天下格局。

刘基端坐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三人。曹操面色沉静,眼神深邃,令人难以捉摸;刘备面带悲悯,却难掩眼底深处的一丝热切;孙权年轻的面孔上则写满了谨慎与算计。

“诸位,”刘基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定鼎之力,“胡虏已退,国耻初雪。然,天下疲敝,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安定四方,抚恤百姓,使生民得以喘息。”

曹操微微颔首:“楚王所言极是。大战方歇,确需休养生息。”

刘备接口道:“备亦认为,当以黎民为念。”

孙权也道:“权附议。”

场面话说完,真正的难题摆上了台面。巨大的疆域图铺在中央,那上面,有无主的土地,有亟待划分的势力范围,更有原本属于汉室中央、如今却空悬的至高权柄。

沉默了片刻,曹操缓缓开口,打破了平静:“陛下蒙难,社稷无主。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楚王乃汉室宗亲,此番抗胡,功盖寰宇,威加海内……操,愿奉楚王为正统,继皇帝位,以安天下之心。” 这番话,看似拥戴,实则试探,更将刘基推到了风口浪尖。若刘基应下,便是公然称帝,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若不应,则权威受损。

刘备脸色微变,欲言又止。孙权则目光闪烁,静观其变。

刘基闻言,却淡然一笑,摆了摆手:“孟德公此言差矣。基虽忝为宗亲,然德薄才浅,岂敢窥伺神器?如今天下初定,当以稳定为上。称帝之事,休要再提。” 他话锋一转,手指地图,“当务之急,是厘清疆界,各安其土,免生纷争。孤意,暂且依如今各方实际控制之域,划界而治,共保太平。待民生恢复,四海宾服,再议继承大统之事不迟。”

此言一出,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更多是了然。刘备和孙权则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数日,便是在这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汹涌的谈判中度过。各方谋士唇枪舌剑,武将据理力争,最终,一幅新的天下版图,在博弈与妥协中初步勾勒出来:

楚王国 (刘基)

疆域: 成为幅员最辽阔的霸主。南方:彻底消化整个中南半岛(扶南、占婆等),南至星洲(新加坡)。西方:吞并益州(刘璋在庞统劝说下归附),囊括羌氐故地,势力深入河湟,并派太史慈、马超西进,实际控制了西域大都(今新疆),刘基深知此地地下“黑水”(石油)之利,志在必得。北方:获得凉州大部(马腾、马超父子率西凉残部归附),与曹操隔陇山、黄河相望。东方:占据交州西部(今广西大部),与孙权新得的交州东部(今广东西部、海南)接壤,此举 strategically 阻隔了孙权势力向东南亚半岛的陆路扩张。

核心: 以新都昆明为中心,控扼长江上游、西南群山、南海航道,坐拥天府之国(益州)、西域商路、南洋财富,潜力无穷。

文臣武将: 谋士团空前强大:法正(谋主)、徐庶、庞统、沮授、刘巴。武将阵容鼎盛:太史慈(镇守西域)、黄忠、童林、兀突骨、黄叙、甘宁(水师)、孟获(镇抚南中),新收猛将马超、马岱,以及原益州系张任、严颜等。人才济济,实力冠绝天下。

汉王国 (刘备)

疆域: 实现了“跨有荆益”的隆中对初步构想,但核心转移。通过诸葛亮秘密运作,汉中张鲁率五斗米道信众归附,刘备势力一举拿下汉中、洛阳(司隶西部)、长安及整个关中地区。加上原本的荆州大部(与孙权共有长江),形成了一个以荆州、汉中、长安为支点的巨大“L”形版图,看似连成一片,实则腹地狭长,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西有刘基,战略压力巨大。

核心: 政治中心暂居长安,打着重振汉室的旗号,占据大义名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魏延、法正(原刘璋部下,部分归刘备)等核心班底齐聚。

战略: 依仗诸葛亮之智,关羽、张飞之勇,试图利用汉室正统招牌,左右逢源。

魏王国 (曹操)

疆域: 占据传统中原腹地,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兖、豫、青、徐、冀、并、幽等州,并吞了河套及漠南草原,势力远及辽东,吞并了高句丽、朝鲜半岛大部,解决了后方隐患,获得了战马和战略纵深。

核心: 统治中心仍在邺城,挟持着汉室旧臣(名义上),实力雄厚。麾下文武: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刘晔、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等,根基深厚。

战略: 地缘最佳,人口众多,文化发达,但四面受敌,需稳定内部,消化新占的草原和半岛地区。

吴王国 (孙权)

疆域: 稳固占据扬州、交州东部(含珠崖\/海南),并通过周瑜的成功征伐,彻底降服士燮家族,占领了今广东、广西沿海地区,与刘基的领土正式接壤,获得了通往南海的完整通道。

核心: 以建业为中心,依赖长江天险和强大水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文有张昭、顾雍等,武有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后投刘基)等。

战略: 专心经营东南,向海洋和南洋发展,与刘基在海上形成竞争态势。

四方盟约(表面文章):

共尊已故汉帝刘协,暂不立新帝。

各守疆界,互不侵犯,互通商旅。

任何一方遭遇外敌(指贵霜等西方势力),其余三方有义务援助。

联盟正式解散,四国并立的格局就此形成。这是一场典型的“没有胜利者的和平”,或者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拿到了当下最好的那份蛋糕,并为下一场争夺积蓄力量。

数月后,各方势力陆续退出长安、洛阳,返回自己的统治中心。

楚王刘基,率大军携缴获的巨量战利品和新归附的文臣武将,浩浩荡荡南返昆明。他的版图最为庞大,但也意味着需要消化和整合的挑战最大。西域的石油、益州的粮仓、南海的贸易,都是他未来的根基。

刘备集团则小心翼翼地经营着长安、洛阳,诸葛亮呕心沥血,试图修复战争创伤,将这片四战之地打造成坚实的基业。

曹操回师邺城,开始着手整顿内部,安抚新附的草原部落和半岛势力,目光却始终警惕地注视着西方(刘基)和南方(刘备、孙权)。

孙权返回建业,大力发展水师和海外贸易,同时加紧对山越的征剿和对交州的统治。

天下,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脆弱的和平时期。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和平之下,是汹涌的暗流。昔日的盟友,转眼已成潜在的对手。科技的进步(楚国的神臂弩、海船、乃至初步的石油探索)、人才的流动、边境的摩擦,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这暂时的平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