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185章 集市雏形物交换,经济萌芽悄发生

穿上麻布新衣的汪子贤,着实嘚瑟了好几天。尽管那粗糙的质感摩擦得他娇嫩(自认为)的皮肤时不时泛起一片红疹,需要他偷偷找个没人的角落龇牙咧嘴地挠上半天,但每当走到族人面前,他必定是昂首挺胸,步履从容,努力做出一副“此乃仙界布料,尔等凡肤俗体暂时无法理解其奥妙”的高深模样。

还别说,他这副“舍身示范”的劲头,加上那身确实与厚重兽皮截然不同的行头,效果拔群。族人们从最初的好奇、围观、指指点点,渐渐变成了私下里的热烈讨论和无限向往。尤其是当几个半大的孩子,因为帮忙纺织作坊搬运晒干的麻纤维,得到了巧手姨用织布时剩下的、最柔软的边角料缝制的小小布口袋,并当成宝贝一样挂在脖子上四处炫耀后,拥有一样麻布制品,俨然成了炎黄城居民的新时尚和身份象征。

“看见没?这就叫‘榜样的力量’!这就叫‘消费引导’!”汪子贤私下里对着胖墩自吹自擂,一边说一边忍不住伸手去抓后背,“等开春麻种下去,产量上来,咱先搞个内部福利,给劳模、给技术骨干一人发一套!保证干活积极性嗷嗷叫!”

胖墩趴在他用新烧制的、表面还带着些许气泡但已经平整很多的陶盘里,小爪子抱着一小块汪子贤偷偷给它开的“小灶”——用蜂蜜调味的烤地蛋泥,吃得满嘴(如果那算嘴的话)都是,闻言翻了个小小的白眼,额头的华为Logo蓝光闪烁,发出含糊不清的电子音:“哔哔~宿主大大,痒就挠呗,又没外人。本系统监测到你的皮肤电阻在接触麻布区域有明显异常波动,心率在无人时也会因刺痒感短暂升高。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你哦!”

“你懂什么?这叫为艺术献身!为文明牺牲!”汪子贤老脸一红,强辩道,“再说了,这点小困难,跟即将到来的伟大事业相比,算得了什么?等我的染色大计成功,五彩斑斓的麻布往身上一穿,那叫一个风流倜傥,保证连你这没见过世面的系统都得看直了眼!”

“染色?”胖墩舔干净爪子上的地蛋泥,小翅膀扑棱一下飞起来,绕着汪子贤飞了一圈,蓝光扫描着他身上灰扑扑的麻布衣,“目标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宿主大大,你除了知道颜色大概是用植物、矿石染出来的之外,还知道具体操作流程吗?知道哪种植物能固色吗?知道需要媒染剂吗?”

“呃……”汪子贤顿时语塞,挠头尬笑,“这个嘛……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慢慢试嘛!失败是成功之母!”

“嗯,看来宿主大大已经准备好认很多‘母亲’了。”胖墩毒舌地吐槽,但蓝光一闪,还是将一股信息流传递了过去,“喏,这是本系统数据库里关于‘古代天然染色技术概述’的初级资料包,包括常见有色植物(茜草-红,蓼蓝-蓝,栀子-黄等)、矿物(赭石-红褐,朱砂-红等)的识别特征、提取方法和简单的媒染剂(比如明矾、铁锈水)应用原理。拿去,省得你瞎折腾,把好不容易织出来的布都祸害成抹布。”

汪子贤如获至宝,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图文信息,虽然只是概述,但方向清晰,比他漫山遍野去乱找强多了。“胖墩!你果然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啊不,是贴心小系统!爱死你了!”他激动得就想把胖墩抓过来亲一口。

胖墩敏捷地一个侧翻躲开,嫌弃地拍打着小翅膀:“停!禁止口水攻击!宿主大大你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眼前更实际的问题吧。”

“更实际的问题?”汪子贤一愣,“粮食够吃,城墙在修,麻布也织出来了,还有啥?”

胖墩的小爪子指向窗外。顺着它指的方向,汪子贤看到广场边缘,几个族人正聚在一起,手里拿着些东西在比划交换。一个猎户拿着一块风干的兔肉,想换木工坊新做的一个木碗;另一个妇人拿着几个编得挺结实的草席,想换点食盐;还有个小孩子,举着一串用漂亮鸟羽和贝壳串成的项链,眼巴巴地看着另一个孩子手里烤得香喷喷的爬藤豆……

这种以物易物的场景,最近在炎黄城内越来越常见了。

随着生产力的初步发展,社会分工自然开始细化。狩猎队专注于打猎和防御,采集队负责野菜、野果和部分手工原料(如麻、藤条),农耕组负责照料那几片日益扩大的农田,木工坊、陶器坊、铁匠铺(虽然目前主要工作是修理和改进工具,偶尔尝试打造点简单铁器)、纺织作坊……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都超出了自身家庭的需求。

于是,自然而然地,内部交换的需求就产生了。

我打的猎肉多,吃不完,但需要个新陶罐煮汤;你织的布好,但想换点肉改善伙食;他做的木工结实,但家里缺盐……这种最原始的商品交换,开始在族人之间自发地进行。

起初只是零星的、小范围的,用自己多余的一点东西,换点急需的别家物品。后来规模渐渐扩大,交换的物品也越来越多样。有人用多余的粮食换兽皮,有人用修理工具的手艺换食物,甚至有人用帮工(比如帮忙盖房子、夯土墙)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汪子贤之前忙于各种“科技树”的攀爬和基础建设,对这种民间自发的行为并未过多干预,只是让飞羽稍微留意,别因此产生大的矛盾就行。现在经胖墩一指,他仔细看去,才发现这种交换已经颇具规模,而且……效率低下,混乱无序。

交换全凭双方临时起意和口头约定,价值衡量标准模糊。一块肉换几个豆子?一张好皮子能换多少盐?完全没有准数。经常看到两个人为了交换比例争执半天,最后不欢而散。或者有人用一件价值较高的东西,只换到了很少的、价值不对等的物品,事后懊悔。更有甚者,因为交换产生了小摩擦,影响了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

“看到了吧?”胖墩老气横秋地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社会产品出现剩余,分工导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要流通时,原始的物物交换就必然出现。但无序的交换会带来效率损失和潜在的矛盾。宿主大大,你的‘文明火种’可不能只点在技术和吃饱穿暖上哦。经济的萌芽,也需要引导和呵护。”

汪子贤摸着下巴,看着广场上那热闹又带着点混乱的交换场面,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嘴角勾起一抹标志性的、带着点狡黠和兴奋的笑容。

“胖墩,你说得对!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啊!混乱?无序?这说明市场在呼唤规则!经济在渴求秩序!哈哈,没想到我汪子贤,一个曾经的社畜,居然有机会在原始社会搞市场经济试点!这活儿我熟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上身上麻布衣服的刺痒了,在屋里兴奋地踱起步来,嘴里念念有词:

“首先,得有个固定的场所!不能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像打游击似的……对,就在中心广场划出一块地方,专门用于交换!以后咱们炎黄城的‘cbd’,啊不,是‘中央商务区’的雏形,就从这里开始!”

“其次,得有个大家公认的‘价值尺度’!现在这样鸡同鸭讲太麻烦了……直接搞货币?太超前了,族人们理解不了,而且我们也没那工艺和信用基础……嗯,可以先弄几种‘一般等价物’!比如,食盐!这玩意儿是硬通货,谁都离不开!还有粮食,比如黄穗草米或者地蛋,这东西耐储存,是生存根本!或者……陶器?特别是标准大小的陶罐、陶碗,既有实用性,也容易标准化……”

“再来,得立点规矩!不能强买强卖,要自愿平等!可以弄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当‘市场管理员’,调解纠纷,维持秩序……飞羽肯定得算一个,巧手姨心细,也可以……岩虎?算了,他那暴脾气,别把‘管理员’干成‘治安官’,直接把闹事的一巴掌拍晕……”

“还有还有!光是内部交换还不够!等开春了,路好走了,说不定还能吸引周边那些小部落、小氏族的人来!他们可能有我们需要的特产,比如更好的石料、罕见的草药、漂亮的羽毛贝壳,甚至是……人口!我们可以用我们多余的粮食、陶器、甚至……嘿嘿,麻布!去换我们需要的东西!这就叫……对外贸易!拉动内需,促进外循环!”

汪子贤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商贾云集、货物琳琅、充满了原始商业活力的热闹集市出现在炎黄城中。这可不仅仅是解决内部交换混乱的小问题,这是给文明的引擎又加装了一个名为“商品经济”的涡轮增压啊!

胖墩看着陷入亢奋状态的宿主,小翅膀扇了扇,华为Logo蓝光稳定地亮着,适时地泼了点冷水,同时也是提醒:“宿主大大,构想很宏伟。但请注意,原始社会的信任基础薄弱,外部落关系复杂。建立集市,尤其是对外开放的集市,意味着人员流动加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安全问题、卫生问题、欺诈问题,甚至间谍问题,都需要提前考量哦。别到时候集市开起来,换回来一堆麻烦,或者被人家摸清了底细,引来强盗。”

“放心!你当我这一年多的城主是白干的?”汪子贤信心满满地一拍胸脯,“安全有岩虎的狩猎队和城墙呢!卫生问题,咱们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点,延伸到集市区就行!至于欺诈和间谍嘛……嘿嘿,正好可以锻炼一下我们初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再说了,有您这位全知全能的系统大神在,提前扫描一下来客有没有恶意,还不是小菜一碟?”

“哼,又想给本系统加活儿!扫描很费能量的!”胖墩傲娇地扬起小脑袋,“得加蜂蜜!”

“加!必须加!等开春了,我亲自带队,去把那个野蜂巢端了!给你弄一大罐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蜂蜜!”汪子贤大手一挥,许下豪迈承诺。

说干就干,汪子贤立刻召集了核心管理层会议——飞羽、岩虎、苍痕长老,以及新晋的技术骨干代表巧手姨。

会议上,汪子贤再次发挥了他那能把死人说话、把活人说蹦的演讲才能,将建立“炎黄城官方指定集贸市场”的宏伟蓝图描绘得天花乱坠。

“……所以,同志们,族人们!”汪子贤站在他那“树桩宝座”前,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建立集市,不是为了让大家折腾,而是为了让大家的劳动成果得到更公平、更高效的交换!让你家吃不完的肉,能顺利换成你急需的盐!让你做多了的陶罐,能换来保暖的皮子!让我们炎黄城内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飞羽听得连连点头,她负责后勤和物资分配,对内部交换的混乱和由此产生的小矛盾深有体会,早就觉得需要规范一下了。城主这个“划出固定地方、定下规矩”的想法,非常符合她追求条理和秩序的性格。

苍痕长老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部落间最原始、最偶然的以物易物,通常是在大型狩猎后或者特定季节,几个相熟的部落碰面,交换些必需品。像城主这样,准备在部落内部常态化、规范化地搞一个“集市”,还是头回听说。他觉得这想法很新奇,但也隐隐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能凝聚和活跃部落的力量。

岩虎则挠了挠他的大光头,瓮声瓮气地说:“城主,你说那些弯弯绕绕的俺不太懂。俺就知道,谁要是敢在咱们地盘上闹事,抢东西或者欺负人,俺的狩猎队第一个不答应!你划地方,俺派人看着就是了!”他的思路简单直接,但非常有效。

巧手姨则更关心实际操作:“城主,这集市要是开起来,我们纺织作坊织出来的布,是不是也可以拿去换东西?比如换点更好的兽皮做里衬,或者换点漂亮的羽毛、小珠子给衣服做点缀?”她已经敏锐地看到了集市对她们手工业的促进作用。

“当然可以!太可以了!”汪子贤肯定道,“巧手姨,你们的麻布,将是咱们集市上的‘明星产品’!‘高端货’!到时候定价……啊不,定交换标准,可得好好斟酌!”他仿佛已经看到其他部落的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炎黄族人身上的麻布衣服,然后掏空家底也想换一块的场景。

会议一致通过决议:立即启动“炎黄城第一期民生互助集市”(汪子贤起的官方名称,族人们私下简称“换东西场”)的建设工作。

选址就在中心广场东侧,一块相对平整、靠近水源又离主要居住区和工坊区都不远的地方。飞羽带着人用木桩和绳子圈出了范围,划分了不同的区域:食品区、工具区、手工制品区等等。

木工坊紧急加工了一批简陋但结实的木台子和垫高的木板,算是原始的“摊位”。岩虎抽调了狩猎队里几个机灵又强壮的队员,组成了第一支“市场管理兼治安巡逻队”,由他亲自进行“岗前培训”,核心思想就一条:公平交易,不许打架,谁闹事就捆起来丢给城主发落!

汪子贤则和飞羽、苍痕长老一起,琢磨着定下了一些基本的“集市管理条例”:

第一,交易自愿,不强买强卖。

第二,禁止欺骗,货品要如实说明。

第三,禁止在集市内争斗,有矛盾找管理员调解。

第四,保持集市卫生,垃圾自行带走,违者罚款(罚打扫公共厕所三天)。

第五,初步设定几种“参考等价物”:一陶罐食盐、一标准陶罐黄穗草米、一张处理好的标准尺寸鹿皮、一口标准大小的陶锅。其他物品的交易,可以参考这些“硬通货”的价值进行协商。

这些条例被飞羽用烧黑的木炭,歪歪扭扭地写在了几块大木板上,立在了集市入口处。苍痕长老还自告奋勇,每天开市前,站在木板前给族人们大声宣读和解释一遍,务必让所有人都知晓规则。

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在一个阳光明媚、虽然依旧寒冷但空气中已经隐隐透出一丝春日湿润气息的早晨,炎黄城历史上第一个官方集市,正式“开张”了!

没有剪彩,没有鞭炮(汪子贤倒是想,可惜没材料),只有苍痕长老用他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宣布了集市开启。早已等候多时的族人们,立刻涌入了规划好的区域,将自己带来的物品摆上了木台或铺在地上的兽皮上。

一时间,集市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狩猎队摆出了风干的肉条、新鲜的(今天刚打的)野鸡野兔、各种兽皮、兽骨、筋腱。采集队带来了晒干的野菜、野果、坚果、以及一些可能有药用价值的草根树皮。农耕组拿出了富余的黄穗草米、地蛋、爬藤豆。木工坊陈列着大小不一的木碗、木勺、木桶、甚至是新做的板凳和小桌子。陶器坊摆出了各种陶罐、陶碗、陶盆,从粗糙到相对精细,应有尽有。铁匠铺……呃,铁匠铺东西少,主要展示了几把打磨得锃亮的铁匕首和几件修理好的铁质工具,标明“接受定制和修理,具体交换条件面议”。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纺织作坊的摊位,巧手姨亲自坐镇,摊位上摆放着几卷不同粗细、不同平整度的麻布,还有几个用麻布缝制的小口袋、头巾,甚至还有一件给兰叶做的小号麻布上衣,引得众人纷纷驻足围观,询问声不绝于耳。

“这布怎么换?”

“一张好狼皮,能换这么一块布吗?”

“这头巾真好看,用两罐地蛋换行不行?”

叫卖声、询价声、讨价还价声、熟人之间的打招呼声、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笑打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和蓬勃生机的原始商业交响乐。

汪子贤也混在人群中,背着手,像个视察工作的领导,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他看着一个妇人用一筐地蛋,成功从一个猎户手里换到了一块她心仪已久的狐狸皮,两人都眉开眼笑;看到木工坊的一个小伙子,用几个新做的木碗,换到了够他家吃好几天的肉干;看到一个小孩子,用自己捡到的几块漂亮石头,从一个老奶奶那里换到了一小把甜甜的野果干,开心得直蹦高……

当然,也偶有小摩擦。比如有人觉得对方要价太高,嚷嚷着“不公平”;或者换完之后觉得吃亏,想反悔。这时,佩戴着特殊标志(一根绑在胳膊上的红藤)的市场管理员就会及时出现,依据那几条简单的条例进行调解。大部分矛盾都在沟通和协商中化解了。偶尔有胡搅蛮缠的,在被管理员“请”去打扫了一次公共厕所后,也老实了许多。

“秩序!这就是秩序的力量!”汪子贤心中感慨,“有了规则,有了执行,混乱就能被约束,公平就能被维护。胖墩,你看,这经济的小苗苗,是不是开始冒头了?”

“嗯,初步运行效率比之前的无序交换提升了约47.3%,纠纷发生率下降约68.1%。”胖墩在他脑海里报出数据,小尾巴似乎也愉快地晃了晃,“不过,宿主大大,你别光顾着乐。看看那边。”

汪子贤顺着胖墩的提示看去,只见集市的角落里,有几个面生的族人,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些东西,跟炎黄的人交换。他们换的主要是食盐和陶器。

“他们是?”汪子贤问旁边的飞羽。

飞羽看了一眼,低声道:“是附近山里‘灰岩部落’的人。他们部落人不多,主要以采石和制作石器为生。以前偶尔会用石斧、石矛头跟我们换点肉和盐。这次大概是听说我们这里弄了个固定的‘换东西场’,就找过来了。”

汪子贤眼睛一亮!“看!胖墩!外部需求来了!对外贸易的星星之火啊!”

他并没有立刻上前接触,而是暗中观察。灰岩部落的人带来的石制品质量确实不错,石斧厚重锋利,石矛头打磨得尖锐对称。他们换到了急需的食盐和几个陶罐,显得十分满意,离开时还不住地回头张望,似乎想记住这个好地方。

这件事给汪子贤提了个醒。内部的集市刚刚走上正轨,外部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如何管理外来者,如何确保安全,如何将这种偶然的交换变成稳定的贸易关系,甚至利用贸易扩大炎黄城的影响力……这都是接下来需要仔细谋划的。

集市开放了几天,效果显着。族人们交换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满意度提升。一些手艺好、有特长的人,通过交换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生产积极性更高。甚至有人开始专门琢磨制作更精美、更实用的物品,以便在集市上换到更多好东西——这可以看作是原始“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意识”的萌芽了。

汪子贤看着属性面板上,因为社会结构优化、经济活动活跃而偶尔跳动的、小幅增加的文明火种点数,心里美滋滋的。这不仅仅是点数的增加,更是一种文明内在活力的体现。

这天傍晚,集市散去,族人们心满意足地带着换到的物品回家。汪子贤站在渐渐安静下来的广场上,看着那一片被踩踏得坚实的土地和整齐摆放的木台,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胖墩,你说,等我们的麻布产量上来了,染上颜色,是不是可以当成‘奢侈品’,高价……啊不,高比例地从其他部落换回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铜矿石?或者奴隶?呃,奴隶还是算了,咱不兴这个……但劳动力总是需要的吧?”

胖墩懒洋洋地趴在他肩膀上,打了个哈欠(如果系统会打哈欠的话):“宿主大大,你的思维又开始跳跃了。路要一步一步走。当前集市仍处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阶段,货币概念尚未诞生,远距离贸易体系更是空白。建议先巩固内部集市,逐步吸引更多周边小部落参与,积累管理经验,并尝试推广那几种‘一般等价物’的接受度。至于染色彩布换矿山……梦里啥都有。”

“嘿嘿,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汪子贤不以为意,嘿嘿一笑,“再说了,有你在,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走,回去研究研究你那染色资料包,我看那‘蓼蓝’好像咱河边就有类似的野草?明天就去瞅瞅!”

他兴致勃勃,感觉身上那麻布衣服似乎也没那么刺痒了。文明的征程,就是这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中,不断地向前延伸。经济萌芽的悄然发生,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虽然微弱,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而此刻,在汪子贤没有注意到的属性面板角落,一行小小的、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文字,悄然浮现,又悄然隐去:

【检测到初步社会分工与交换行为规范化,原始商品经济雏形已形成。相关科技树“经济与贸易”模块预加载中……】

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温暖的春风仿佛已经在地平线下酝酿,准备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一轮的生机与变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