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42章 文字初创刻龟甲,记事传令破蒙昧

彩陶的光辉尚未在族人眼中淡去,新的困扰已如藤蔓般悄然缠上汪子贤的心头。

那窑因学徒错认颜料而彻底报废的彩陶,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初获成功的部分狂热。灰黑色的残片被从窑中清理出来,碎裂的器身上,扭曲变色的纹样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人为的疏忽。工匠们围在废墟旁,面色灰败,尤其是那个犯错的年轻学徒,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几乎要跪倒在地。

鹰眼蹲下身,捡起一块较大的碎片,指腹摩挲着上面模糊不清、近乎焦黑的线条,浓眉紧锁:“温度感觉和上一次差不多……用的柴火也一样,怎么这次就……”他试图回忆上一次成功的每一个细节,火候的把握,投柴的间隔,但记忆如同被烟雾笼罩,只剩下模糊的印象和无法言传的“手感”。

旁边一位老工匠捶了捶自己的脑袋,懊恼道:“老了,记性不行了。首领上次说的那种矿石和细沙混合的比例,我好像……记混了三四成。”

结绳记事?旁边一根木杆上悬挂的几根绳索,上面打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结,原本用来记录配方和流程,如今看来却像一团乱麻。红色结代表赭石?还是代表高温?黑色结代表锰粉?还是代表冷却时间?除了最初打结的鹰眼自己还能勉强分辨,其他人看着只觉得茫然。刻画在泥板上的简单符号——几道线代表柴火数量,一个圆圈代表窑温“够热”——更是简陋得无法捕捉那次成功烧制中无数微妙的变量。

知识的传承,竟如此脆弱,如同风中残烛,一次记忆的偏差,一次口授的误解,便能将宝贵的经验化为乌有,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汪子贤沉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那早已萌芽的念头破土而出,变得无比坚定和急切。

不能再等了。

他转身,大步走向部落中央的空地,让人敲响了召集众人的简易皮鼓。

族人迅速聚集起来,脸上还带着对彩陶奇迹的余悸与敬畏,以及对新一次失败的些许不安。他们看到启明者面色沉静,眼神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汪子贤没有提及刚才的失败,而是高高举起了一块平整的、准备废弃的灰陶片,另一只手握着一根磨尖的硬骨锥。

“族人们!”他的声音清晰有力,穿透傍晚微凉的空气,“光明之火赐予我们智慧,让我们能造出坚固的陶器,烧出绚丽的色彩。但智慧,不止于双手,更在于这里!”他用骨锥点了点自己的额头。

“我们看到河水奔流不息,但如何告诉远方的同伴,河水有多宽,流速有多急?我们掌握了烧陶的秘技,但如何确保每一次都能成功,并将这技艺毫无差错地传给子孙后代?我们记下部落的大事,但结绳与刻画,能记住敌人的数量、猎物的种类、交易的细节吗?”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族人们面面相觑,隐隐明白了什么,却又抓不真切。磐石、鹰眼等人则若有所悟,神情变得专注。

“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法!”汪子贤斩钉截铁,“一种能真正记录语言、凝固思想、精确传递知识和命令的工具!它不是模糊的绳结,不是简单的图画,它是——文字!”

“文字?”底下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这个词对他们是全新的,但其蕴含的意义,却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蒙昧的迷雾。

“没错,文字!”汪子贤用骨锥在陶片上用力划下了一道波浪状的曲线,“比如,这条线,我们不叫它‘弯线’,我们叫它‘水’!看到它,即使没有河水在眼前,我们也能想到流淌的河流!”接着,他在“水”旁点了几个点,“这些点,就是‘鱼’!水和鱼在一起,可能表示河边,也可能表示捕鱼!”

他又画了一个简单的火焰形状(∧下面加一横):“这是‘火’!”画了一个山峦的轮廓(∧):“这是‘山’!”画了一个简笔的人形(一个大头 stick figure):“这是‘人’!”

简单的线条,被赋予了固定的含义,超越了具体画面的局限,指向了更抽象的概念。族人们瞪大了眼睛,努力理解着这奇妙的转化。

“但是,首领,”一个年轻的猎人忍不住喊道,“事情那么复杂,怎么画得完呢?”

“问得好!”汪子贤赞许地点头,“我们不需要把世间万物都画出来。我们可以用已有的字,拼出新的意思!比如,”他指着「人」和「火」,“人靠近火,可以表示‘温暖’,也可以表示‘烤食’!再看,”他指着「水」和「山」,“水从山间流出,就是‘泉’!”

组合!意义的组合!这简直是在族人脑海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惊呼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

汪子贤趁热打铁,继续创造着最基础、最急需的象形字:口、目、手、足、日、月、木、石、羊、鹿、矛、弓、陶罐……每一个字被创造出,他都大声念出对应的读音,让族人跟读,并用骨锥反复在陶片上刻画。

他创造的这种文字,脱胎于实物形象,笔画简练,注重特征,被他暗自命名为“炎黄书”,既是纪念深藏于心的某种情怀,也取其如火焰般照亮文明、如黄土般孕育万物之意。

最初的兴奋过后,实际的问题接踵而至——写在哪里?

陶坯太软,烧制好的陶片易碎且刻画困难,兽皮珍贵且不易保存刻画。汪子贤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部落四周。

“我们需要一种既坚固又能方便刻写的材料。”他吩咐道,“鹰眼,明天多派一队人,去河边、林间仔细寻找,特别是那种背部有平整硬壳的大龟,或是大型野兽的肩胛骨、头盖骨,洗干净带回给我。另外,质地细腻、易于刮削的薄木板也可以留意。”

第二天,搜寻队带回了成果:几只硕大的河龟(不幸成为了当晚的肉汤),若干龟甲;几块野牛和巨鹿的肩胛骨、肋骨;还有一些质地坚硬的薄木板。

汪子贤亲自处理龟甲和兽骨,费力地刮去上面的血肉和筋膜,反复清洗,甚至用草木灰浸泡去味,再晾晒干燥。处理好的龟甲兽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略弧,正好适合刻画。

他拿起一支磨得极尖利的燧石刻刀,又尝试了用坚硬的骨锥,选定一块巴掌大的龟腹甲,屏息凝神,开始用力刻下第一个真正用于记录的“炎黄书”文字——一个代表“陶”的字(他画了一个简易的陶罐形:○下面加两短竖线表示支撑),然后在旁边刻下了表示“坏”或“失败”的符号(一个折断的箭头形),接着又刻下表示“颜料错”的组合字(代表赭石的红色矿石形 代表锰的黑色块状形 一个表示“不同”或“错误”的叉号)。

刻刀在坚硬的龟甲上留下清晰而深刻的白色痕迹,发出“沙沙”的细微声响。这过程远比在陶片上划动费力,但也正因为费力,每一笔都带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仿佛将信息和意志强行镌刻进时间的骨骼之中。

“看到了吗?”汪子贤将刻好的龟甲展示给围观的工匠和头领们,“这就是那次失败的记录!什么错了?颜料弄错了!以后只要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要警惕什么!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工匠们激动地传看着这片小小的龟甲,仿佛捧着一件绝世珍宝。那上面冰冷坚硬的刻痕,比任何口头的训诫和模糊的记忆都来得直接和震撼。

接着,汪子贤又为这次成功的彩陶烧制记录了关键数据:他改进了数字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划杠,而是创造了更简洁的符号(借鉴了结绳记事的灵感,用横竖点组合表示个十百),刻下了“陶窑温度需达‘某数值’”、“赭石粉‘某数值’、需研磨‘某数值’细”、“烧制时间需‘某数值’”等信息。虽然依旧粗糙,但已是革命性的精确。

为了管理日益复杂的物资,他刻制了“粮仓簿”:用文字和数字记录不同种类食物的入库、消耗和结余。

为了记载部落大事,他刻下了“大事纪”:某月某日,黑石来犯;某月某日,首窑彩成;某月某日,议定新规……

一块块龟甲、兽骨被刻满,穿绳成册。它们沉默却无比坚定地承载着部落的记忆、知识和规则。

文字的出现,立刻对部落的管理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道需要调配物资的命令,不再需要口信者反复背诵可能记错的内容,只需带着刻有明确指令(“调粟米十筐至陶坊”)的龟板,双方核对无误即可执行,效率与准确性大增。

显然,这项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已非汪子贤一人或头领们兼职所能胜任。

这一日,汪子贤再次召集众人。他面前的石台上,摆放着几片刻满文字的龟甲和一根象征权威的刻刀。

“文字,是光明之火赐予我们最锋利的武器,它能斩断愚昧,照亮未来。”他朗声道,“但掌握和使用这武器,需要专注、耐心和忠诚。因此,我决定设立一个新的职位——‘记事官’!”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新职位的重要性。

“记事官,负责用文字记录部落的一切:法令、贡献、物资、大事、知识。他们必须绝对公正,严守秘密,细心无误。他们所刻下的每一个字,都将成为部落的准则和历史的见证!地位尊崇,责任重大!”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看到了无数渴望、敬畏、跃跃欲试的眼神。这其中,有原本负责结绳记事的鹰眼手下那个年轻人(他最为积极学习新文字),有岩山部落里两个以心思缜密、记性好在狩猎队负责清点猎物的青年,甚至还有一个是游鱼部落的女性,她曾在分配渔获时展现出出色的计算能力,也偷偷学会了大部分基础文字。

汪子贤点了四个人的名字,包括那名女性:“你们四人,将担任部落的第一批记事官!从今日起,脱离日常劳作,专心从事刻录、整理、保管之责。所需龟甲兽骨材料,由部落优先供应!”

被点名的四人激动得满脸通红,尤其是那名女性,在周围些许惊讶却更多是羡慕的目光中,挺直了胸膛。这意味着,贡献和能力的标准,再次被拓宽了。

汪子贤开始了严格的培训:不仅是文字的读、写、用,还包括数字、分类、归档,甚至初步的语法逻辑,以便更准确地记录事件。记事官们学得异常刻苦,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掌握着怎样的权柄与责任。

短短十数日,文字的力量便开始渗透部落的肌体。政令传达前所未有的通畅,物资管理井井有条,技术经验的积累和复盘有了凭据。族人们看待那些手捧龟甲、埋头刻写的记事官的眼神,充满了尊敬,甚至是一丝神秘感的敬畏。能读懂那些神秘符号的人,仿佛掌握了与神灵或祖先沟通的秘钥。

文明的基石,正在一块块龟甲兽骨上,被艰难而又坚定地奠定。

然而,就在部落沉浸在创造文字、提升管理效率的热潮中时,遥远的黑风林深处,一些令人不安的痕迹,被外出执行任务的狩猎队发现了。

那是在一次为期三天的远程狩猎中,由苍牙带领的一支精锐小队,为了追踪一群罕见的巨角鹿,深入了黑风林以往极少触及的西北区域。那里的树木更加古老高大,藤蔓遮天蔽日,气氛也愈发显得幽深静谧。

就在一片林间空地的泥泞处,苍牙率先停下了脚步,蹲下身,面色凝重地盯着地面。

“首领,你看这个。”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汪子贤走上前,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个脚印。一个巨大、深陷、绝非任何已知部落成员甚至常见猛兽所能留下的脚印!它形似放大了数倍的猿猴或巨熊的足迹,但更加宽大,五趾分明,尖端留下的深坑暗示着可怕锋利的爪子。仅仅是这么一个脚印,就几乎有一个成年男子的胸膛那么宽,陷入泥地的深度显示其主人拥有难以想象的沉重体重。

“这……这是什么怪物留下的?”一个猎人声音发颤,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石矛。

苍牙没有回答,而是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很快,他们发现了更多痕迹:不远处,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古树上,离地近一人高的地方,树皮被硬生生撕掉了一大片,露出白色的木质,上面留着几道清晰的、深可见木心的爪痕,与地上的脚印特征吻合。更远处,还有几丛灌木被粗暴地碾压倒地,仿佛有什么庞然大物刚刚经过不久。

空气中,似乎残留着一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腥臊与压迫感。

狩猎小队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猎人,熟悉山林里的一切生灵,但眼前这痕迹,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不是熊,不是罴,更不是虎豹……”苍牙喃喃自语,眉头紧锁,“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爪印和力量。”

他们谨慎地追踪了一段距离,但那痕迹进入一片碎石坡后便消失了。担心遭遇不可抗力的危险,苍牙果断下令放弃追踪,带领队伍迅速撤离了那片区域。

返回部落后,苍牙第一时间向汪子贤和几位核心头领汇报了这次发现,并在地上大致画出了那可怕的脚印和爪痕。

议事棚里气氛顿时凝重起来。未知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黑风林里,难道还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巨兽?”磐石瓮声瓮气地说,语气中充满了警惕。

鹰眼则更关心实际的问题:“它的活动范围离我们多远?会不会威胁到部落?”

一直沉默的老猎人岩纹,此刻却死死盯着苍牙画出的爪痕,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恐惧,有回忆,更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他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敢确定。

汪子贤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岩纹叔,你想到了什么?”

岩纹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而缥缈,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个爪印……我年轻时,跟着我的祖父,好像……好像听更古老的部落遗民提起过……他们管它叫‘林魔’、‘山魈’,或者……‘守护巨猿’。”

“守护巨猿?”众人疑惑。

“只是传说……太久远了,都快忘了……”岩纹努力回忆着,“说是在黑风林最深处,人迹罕至的古老山林里,住着一种山一样的巨猿,力大无穷,刀枪难入,寿命极长。它们很少出现,一旦出现,要么是天灾将至,要么……要么就是附近有了不得的宝贝……”

“宝贝?”汪子贤心中一动。

“是的,”岩纹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最古老的传说里提到……这种巨猿出现的地方,附近很可能生长着……‘长生果’。”

“长生果?”这下连苍牙都惊愕了。

“嗯,”岩纹郑重地点点头,“一种只存在于先祖话语里的神果。据说形似心脏,色如碧血,散发着奇异香气。传言说,巨猿以之为食,故能拥有近乎漫长的生命和神力。普通人若能得食一颗,不仅能强身健体、治愈顽疾,甚至……甚至可能窥得一丝长生的奥秘,延寿数十载!”

棚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长生!这对于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年、时刻面临疾病和死亡威胁的原始部落民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是只存在于梦境中的神迹!

“但这只是传说!”岩纹猛地清醒过来,语气加重,带着警告,“没人真正见过!就算有,那种巨兽守护的东西,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吗?去找它,恐怕长生没见到,自己先成了巨猿的点心!”

头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岩纹的警告,冒险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传说,绝非明智之举。当下部落的发展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汪子贤沉默着,没有表态。他面色平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叮嘱苍牙加强远距离狩猎队的警戒,并暂时避开那片区域,仿佛接受了岩纹的劝诫。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已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长生果?延寿数十载?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深知生命有限的人,这四个字对他产生的冲击,远比对岩山部落的任何人都要强烈得多!那不是模糊的传说,那是一个具体的、可能存在的、能够打破人类生物学极限的机会!

科学家的灵魂在疯狂呐喊,催促他去探究真相;而作为部落首领的责任感,又在警告他其中的巨大风险。理智与渴望,如同两条巨蟒,在他心中激烈地绞缠搏斗。

他挥手让众人散去,各司其职,加强防备,仿佛已将此事暂放一旁。

然而,当夜幕降临,喧嚣渐息,汪子贤独自一人站在居住的棚屋外,仰望着黑风林西北方向那片深邃莫测、吞噬月光的黑暗时,他的目光变得幽远而锐利。

巨猿的爪痕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而“长生果”的传说,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无穷无尽的涟漪。

危险……但值得冒险吗?

他负手而立,良久不动,如同一尊沉入深思的雕像。远方的山林寂静无声,却仿佛隐藏着足以改变一切的秘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而危险的念头,正在这位启明者的心中悄然滋生,盘旋,挥之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