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34章 狼崽认主成犬祖,警戒狩猎两相宜

汪子贤从断牙手中接过那团微弱颤抖的、灰黑色的生命。小狼崽的眼睛还未完全睁开,蒙着一层淡淡的蓝膜,湿润的黑色鼻头无力地翕动着,那条受伤的后腿不自然地蜷缩着,每一次细微的动弹都引得它发出几不可闻的痛苦呜咽。它太小,太脆弱,与周围粗糙、充满力量感的原始环境格格不入。

然而,汪子贤捧着它的手却异常稳定,眼中闪烁着绝非怜悯,而是如同发现新大陆般锐利而兴奋的光芒。野猪的驯化是为了胃囊,是为了生存的基石。而手中这个小东西,其潜在的价值,或许将触及部落发展的另一个维度——安全、效率,乃至超越物质层面的联结。

“你做得很好,断牙。”汪子贤重复了一遍,语气肯定,“这很可能是一项意想不到的大贡献。去找灰雀族的巫医,取些能消炎止血、镇痛安神的草药来,再找些柔软干燥的旧兽皮和一小碗温热的、稀薄的肉糜来。”

断牙见启明者如此重视,不敢怠慢,连忙跑着去了。周围有几个族人好奇地围拢过来,看着启明者手中那丁点大的狼崽,议论纷纷。

“狼崽子?启明者要养这个?” “这东西长大了可是吃肉的猛兽,养它干嘛?” “听说狼记仇,养不熟的吧?” “启明者这么做,肯定有道理……”

汪子贤不理会周围的议论,小心翼翼地将小狼崽捧回自己的茅屋。他亲自用柔软的干草和旧兽皮在火塘边做了一个温暖舒适的窝,然后极其轻柔地检查小狼崽的伤腿。似乎是摔伤或者被什么东西压到了,骨头可能有些骨裂,但并未完全断开。他小心地将伤腿摆正。

很快,断牙取来了草药。汪子贤辨认了一下,主要是些具有止血镇痛效果的草叶和根茎。他让断牙将草药捣碎成糊状,然后小心地敷在小狼崽的伤腿上,再用柔韧的细皮绳和削薄的小木片做了个简单的固定夹板。

处理伤口时,小狼崽发出了细微的哀鸣,挣扎了一下,但太过虚弱,很快又瘫软下去。汪子贤的动作尽可能的轻缓,口中发出低沉而平稳的“嘘嘘”声,试图安抚它。

接着,他用指尖蘸取了一点温热的肉糜,轻轻涂抹在小狼崽的嘴边。小家伙本能地伸出小舌头舔舐着,微弱的求生欲被食物的气味唤醒。它开始努力地吮吸汪子贤的指尖。

一下,两下……虽然费力,但它开始进食了。

汪子贤心中一松。肯进食,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照顾这只小狼崽成了汪子贤亲自负责的工作。他每天定时用温肉糜喂养它,小心地更换伤药,清理它的窝。他总是在喂食和照料时,发出固定的、温和的声音,有时是低哼,有时是呼唤“来来”的声音。

小狼崽的生命力出乎意料的顽强。在精心照料下,它的伤腿逐渐好转,眼睛也完全睁开了,是一双清澈的、带着些许蓝灰色的眸子。它对汪子贤的气息和声音越来越熟悉,不再是最初的恐惧和抗拒。当汪子贤靠近时,它会努力抬起头,用小鼻子嗅闻,尾巴尖甚至会微微晃动——这是犬科动物表示友好和期待的早期迹象。

一个月后,小狼崽的伤基本痊愈,已经可以踉踉跄跄地在窝附近走动。它褪去了部分胎毛,身上的灰黑色毛发变得更有光泽,体型也大了一圈。它变得格外黏汪子贤,总是跟在他的脚边,用脑袋蹭他的小腿,发出撒娇般的呜咽声。汪子贤给它取了个名字——“苍牙”,寓意它未来能拥有森林般苍茫的意志和锋利的爪牙,同时也纪念它来自黑石峡谷的缘分。

“苍牙,过来。”汪子贤每次呼唤,并辅以手势,小狼崽(现在或许应该称之为幼犬了)都会欢快地跑过来,虽然时常因为跑得太急而摔个跟头。条件反射初步建立。

族人们看着这只被启明者称为“苍牙”的小狼崽一天天长大,变得如此驯服和亲昵,都感到惊奇不已。原来,凶猛的狼崽子,也可以被养成这样?它看起来甚至……有点可爱?尤其是部落里的孩子们,对苍牙充满了好奇,但都被大人们严厉告诫不许靠近,毕竟它还是有狼的血统。

汪子贤开始有意识地对苍牙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他用小块的肉干作为奖励,训练它“坐下”、“等待”等简单指令。苍牙表现出极高的聪明和专注,学习速度很快。它的嗅觉和听觉远超人类,常常能提前察觉到远处接近的人或动物,并发出警惕的呜呜声或稚嫩的吠叫。

这一天,汪子贤决定测试一下苍牙的能力。他让一个战士拿着一件沾有野猪气味的兽皮,提前躲藏在营地外的灌木丛中。

“苍牙,找!”汪子贤拿着那件兽皮让苍牙嗅了嗅,然后指了指方向。

苍牙兴奋地蹿了出去,小鼻子紧贴着地面,不停地嗅闻,尾巴高高翘起,快速地摇摆着。它毫不犹豫地朝着战士隐藏的方向跑去,很快就在灌木丛外停了下来,对着里面发出急促而响亮的“汪汪”叫声!声音虽还带着奶气,却已初具警示的雏形。

隐藏的战士笑着走了出来,啧啧称奇:“启明者,它真的找到了!太厉害了!”

围观的族人也发出了惊叹声。他们第一次直观地认识到,这只被驯养的小兽,似乎真的有着非凡的用处!

这次成功的测试,让汪子贤更加坚定了方向。他开始让苍牙跟随小型狩猎队外出。在狩猎过程中,苍牙敏锐的嗅觉多次帮助队伍发现了隐藏在草丛或洞穴中的小型猎物,如野兔、雉鸡等。它还会追逐并驱赶这些猎物,迫使它们暴露位置,撞向猎人设下的网或陷阱,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

虽然它还太小,无法参与对抗大型猎物的战斗,但其展现出的辅助潜力,已经让狩猎队的成员们刮目相看。黑石和磐石这些老战士,也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变得开始重视这个小家伙。

夜晚,苍牙的作用更加凸显。它睡在汪子贤的茅屋门口,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陌生野兽或人类靠近营地时,它都会立刻惊醒,发出响亮的吠叫示警。它的听觉远比人类哨兵更灵敏,有效弥补了夜间巡逻的盲点。几次野狼或豹子试图靠近营地边缘,都被苍牙提前发现并吠叫警告,值守的战士得以提前准备,驱赶了这些潜在的威胁。

“这小东西,比守夜的人还灵醒!”值夜的战士忍不住感慨。

苍牙,这只意外获救的小狼崽,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融入部落的生活,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它不再是单纯的宠物,而是逐渐成为了部落警戒系统和狩猎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汪子贤看到了更为远大的前景。苍牙证明了狼(或者说,其驯化后的形态——犬)的可驯服性和巨大效用。他想到了更多:是否可以尝试驯化更多的狼崽?培育温顺、忠诚、善于警戒和狩猎的品种?犬类在未来,或许不仅能看家护院、辅助狩猎,甚至能牧守开始圈养的其他牲畜,比如那些越来越肥硕的野猪?

一个全新的、名为“驯化”的科技树,在汪子贤的脑海中蓬勃生长,而苍牙,就是这棵大树的第一个茁壮分枝。

随着部落人口的增加(吸纳了灰雀、游鱼部分族人和黑石降者),以及牲畜(野猪)数量的缓慢增长,再加上开垦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一个新的问题逐渐凸显——水源。

部落日常饮用和清洗主要依赖那条穿过营地附近的小溪。小溪水质清澈,但流量有限。平时尚且够用,但到了天气炎热、久未下雨的时候,溪水水位会明显下降,变得浑浊。不仅取水距离变远,水质也变差,容易引发腹泻等疾病。

而新开垦的农田,距离小溪有一段距离。只能依靠人力用陶罐运水浇灌,效率极其低下,且无法满足所有作物的需求。眼看着一些耐旱性稍差的作物(比如尝试种植的某种类似豆类的植物)在烈日下蔫头耷脑,负责农耕的族人焦急不已。

“启明者,”负责管理农田的是一位原岩山部落的细心妇人,名叫“禾”,她找到汪子贤,脸上带着忧色,“这几天太阳太毒了,地里的土都快干裂了,我们挑水根本浇不过来。再这样下去,好些苗都要旱死了……今年的收成恐怕……”

汪子贤走到田边,蹲下身捏了一把土,确实已经干硬发白。他抬头望向远处那条波光粼粼、但流量明显不如雨季充沛的河流,又看了看脚下干涸的土地,眉头紧锁。

单纯依靠人力运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大地浪费了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本可以用于开荒、建造、狩猎或其他生产活动。

必须解决灌溉问题!否则,农业将永远停留在靠天吃饭的脆弱阶段,无法成为部落真正的支柱。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清晰——开凿沟渠,将河水引到田边!

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勘察地势,规划引水路线,计算坡度,确保水能自然流淌过来。这需要一定的测量和工程学知识。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挖掘,挖掘工具的效率至关重要。引来的水可能含有泥沙,如何沉淀净化?如何分配灌溉?如何防止雨季河水暴涨倒灌农田?

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他召集了鹰眼(负责规划和记录)、磐石(负责调动人力)、以及几个经常在河边活动、对水流地势比较了解的游鱼部落族人。

“我们不能只等着老天爷下雨,也不能永远用肩膀挑水。”汪子贤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示意图,“我们要挖一条,不,是挖几条水沟,把河里的水,直接引到我们的田里来!让水流自己跑过来喂饱我们的庄稼!”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众人目瞪口呆。让河水自己流进田里?这……这简直是山灵才能做到的事情吧?

“这…这能行吗?河水比田地低啊?”一个游鱼族人疑惑道。 “我们需要从河流上游,地势更高的地方开始引水。”汪子贤解释道,“顺着地势,挖一条微微倾斜的沟,水自然就会往下流。我们需要仔细勘察,找到最适合开挖引水口和沟渠路线的地方。”

他指着远处:“而且,我们不仅仅要引水灌溉。我们还要在营地附近,挖一个大的沉淀池,把引来的水先存起来,让泥沙沉下去,变得清澈后再用于饮用和清洗,这样更干净卫生,能减少生病。”

水利工程,这将是部落继驯养之后,面临的又一项重大挑战,也是迈向更稳定、更繁荣生活的关键一步。

汪子贤看着眼前这些既感到震撼又跃跃欲试的部下,知道又一个改变部落命运的项目,即将启动。而苍牙似乎感应到了主人激昂的情绪,凑过来蹭了蹭他的腿,发出轻轻的呜咽声,仿佛也想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