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天晚上睡得很晚,就算睡着了也很不踏实。但是王泽天还没亮,就已经兴冲冲的爬了起来。
只因为爸爸今天,要带着自己跟姐姐去赶集!
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三人已经走在下山的路上。山路陡峭崎岖且蜿蜒,要时刻注意脚下的落脚点。
要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滚落山崖。
好在四人久居于此,对于这样的山路习以为常。走了差不多十五分钟,他们已经下到了茶园坪。
由于天才刚刚亮,大部分人都还没起床。整个村庄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犬吠声,回荡在薄雾下的乡野田间。
沿着茶园坪的小路,继续往万家沟走去。走过相对平坦的田坎小路,随后就又是向下的乱石小径。
道路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绿油油的庄稼地。旁边有一条微小的溪流,朝着山崖下的万家沟流去。
这乱石小道也陡峭曲折,走路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
若是一个不小心滑倒,也免不得摔个七荤八素。甚至严重一些的话,还会摔一个骨断筋折。
好在走过最危险的陡坡,前方的路就相对平坦。
前方小路一分为二,一边是靠左前方向下去万家沟。而另一边却是靠右过河,然后笔直向上去土老坪。
分叉的路边有一块大石头,石头后面有一泉眼。泉水汩汩而流汇聚在石坑里,炎热的夏天泉水清凉甘甜。
每一个在这里停留歇气的同时,都会忍不住去喝几口解渴。
王泽他们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靠左下行。三人一路马不停蹄,朝着王家沟方向走去。
其实按照地势推理,或许几百上千年前。茶园坪与土老坪,还有赵兴坪跟老鹰坪。甚至还有草寨跟小坪,这些地方应该都是一个整体。
不过由于时间流逝,再加上地壳运动剧烈碰撞。这才导致一些地面下沉,形成了万家沟、甲隘河这样的峡谷。
万家沟相对宽阔,约莫有三四十丈。一条河流蜿蜒向前流淌,河流两边也都是庄稼地。但是这些庄稼地,大部分都属于土老坪。
走在万家沟的路上,满眼都是翠绿的包谷苗。再听着哗哗的流水声,仿佛脚下都轻快了许多。三人继续快步向前,朝着道班方向走去。
道班的这个地方,其实应该叫‘平桥’。
之所以被称之为道班,只因为这里有一个道路养护班。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呼这里为道班。
道班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相对其它地方却很热闹。
毕竟茶园坪、土老坪、赵兴坪、草寨、小坪、这些地方。不管是坐车去县城,还是从县城坐车回来,通通都要在这里上下车。
平时买点油盐酱醋等物资,也都是在这里的杂货铺采购。
再加上唐家坝的王正平,在这里开办葛根、茶叶的加工厂。更是让道班这个小地方,变成了重要的经济贸易区。
通往县城的公路,依然还是一条泥巴土路。每当有较大的车辆经过,便会犹如怒龙出海尘土飞扬。
好在经过的大车并不多,并没有给住在道班的人,带来多大的影响与烦恼。反倒是因为这条公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等王泽他们走拢道班,发现已经聚集了很多赶集的人。有几辆三轮车停在那里,车主正在大声的招揽乘客。
杂货铺的老板娘,看见王泽等人走来。脸上立刻堆满笑容,热情的跟王春生打招呼:
“哎呀四叔,今天带着妹妹跟毛儿去赶场啊?”
“哎,对头。正好星期天,带他们去赶场。”
王春生同样面带笑容,回应了眼前的老板娘。
老板娘说话的同时,赶紧搬出一根板凳。放在王春生等人面前,继续热情的说道:
“四叔你们先坐一哈,我去给你们倒碗水喝。”
“三妹崽莫麻烦了,各自去忙你滴。我们赶时间,马上就坐车走了。”
王春生赶紧摆摆手,拒绝了老板娘的好意。转身带着王泽与姐姐,一起朝着一辆三轮车走去。
不过他们还没上车,就又听到老板娘的声音:
“那要得,四叔您先忙。等回来的时候,再进屋休息休息。”
“要得要得,那我们先走了。”
王春生笑着点头回答,随后跟着一起坐上三轮车。
这老板娘叫王秀英,她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王泽他们来这里,都会亲切的叫一声三姐。
本来就是远房亲戚,大家关系一直都不错。而且在王秀英经济困难的时候,王春生还慷慨的借给她一千块钱。
渡过难关后的王秀英,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对帮助自己的远房四叔,心里更是由衷的感激。
泥巴公路坑坑洼洼,三轮车也一路颠簸。好在过了双庆场路段,前面渡船口就是水泥路了。
车子平稳的行驶在路上,终于不再那么颠簸摇晃。姐姐王红莉,因为晕车而煞白的脸色,也稍微恢复了一些些。
比起晕车难受的姐姐,王泽却是一脸的兴奋。双眼看向车外道路两边,那些摆着各种商品的摊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