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湖畔的风裹挟着雪籽,像淬了冰的沙砾,狠狠砸在林浩东定制的羊绒大衣上。羊毛纤维在低温下僵硬起来,触感竟有些像他藏在暗袋里的手枪枪套。这位国安部技术官员紧了紧领口,将外交官护照更深地塞进内衬暗袋,金属封皮边缘硌着第三根肋骨——那是他给自己设定的触觉锚点,提醒自己此刻的身份是,一个在硅谷破产的华裔技术商人。镜片后的眼睛警惕地扫过黎明慈善基金会总部大厦,这座由玻璃幕墙构成的现代建筑在铅灰色阴云下泛着冷光,像块被精心切割却没有温度的钻石,折射着这个城市的虚假繁荣。
旋转门吞吐着各国面孔,空气中漂浮着不同语言的碎片和高级香水的混合气息。林浩东刻意放缓脚步,让意大利手工皮鞋的鞋底与大理石地面摩擦出符合身份的、略带拖沓的声响。当接待台后的金发女郎抬头时,他已切换成温文尔雅的技术顾问模样,指尖轻轻敲击台面,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露出半月形的健康粉色:林默,与法务部约好的。
请稍等,林先生。女郎拨通内线的瞬间,林浩东的余光以0.5秒的速度掠过她胸前铭牌——Sophie,以及她耳后那颗伪装成痣的微型监听器。那东西比米粒稍大,边缘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与她精心打理的金发格格不入。他不动声色地调整领带夹角度,将内置信号干扰器对准三点钟方向的烟雾报警器——凌希玥特意改装的设备,能在十米内制造半径三米的信号静默区。
电梯在17楼骤停,失重感让胃袋微微翻涌。门开的刹那,浓烈的雪松香水味扑面而来,混合着雪茄和某种消毒水的味道,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自称法律顾问的中年男人斜倚在胡桃木办公桌边,指间把玩着银质钢笔,笔帽上的家族纹章在顶灯照射下闪着微光。他袖口露出百达翡丽腕表的蓝钢指针,表盘里的月相显示今天是农历初五——林浩东记得,今天是妻子的生日。男人没有起身,只是用那双灰绿色眼睛上下打量来客,眼神像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着他的西装剪裁、腕表品牌和皮箱款式,仿佛在苏富比拍卖行评估一件待售商品。
林先生的履历很漂亮。钢笔在桌面上划出刺耳声响,笔尖与红木桌面碰撞出神经质的节奏,麻省理工的博士,硅谷创业经历,为什么突然对难民援助感兴趣?这跨度可不小。
林浩东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嘴角弧度精确到30度,这是他对着镜子练习了72小时的完美表情。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神经元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突触,陈子序团队构建的身份数据包如数据流般在眼前展开:2018年创立的科技公司破产记录(精确到倒闭前三个月的员工遣散名单),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流水(每笔进项都附带合理的投资回报解释),甚至包括三年前在达沃斯论坛上与基金会主席的合影——凌希玥用0.3秒破解的官方数据库,为这张照片注入了完美的时间戳和活动轨迹。
家父是柬埔寨难民。他声音微哑,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脆弱,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那里本该有一圈戒痕,化妆师用三层遮瑕膏才勉强盖住,临终前嘱咐我,要用技术帮助更多人。他总说,是联合国的救济粮让他活了下来。
钢笔突然停止转动。男人起身走到落地窗前,背影在玻璃上投下扭曲的阴影,像某种蛰伏的捕食者。有趣。他的声音贴着玻璃传来,带着怪异的共振,上周在苏黎世理工,你似乎对量子通信更感兴趣?我看到了会议记录,你提的三个问题都相当专业。
心脏猛地收缩,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林浩东指甲掐进掌心,迫使自己想起女儿画的全家福——那张被藏在瑞士银行保险柜的画纸上,六岁的林溪把爸爸的制服涂成了天蓝色,还在领口画了歪歪扭扭的金色星星。他垂下眼睑,掩去瞳孔瞬间的收缩,将话题引向预设好的技术陷阱:任何技术都该服务于人。比如基金会官网的防火墙,就很容易被黑客利用来窃取难民数据。我注意到你们使用的是三年前的旧版本,存在至少七个高危漏洞。
男人突然爆发出短促的笑声,震得玻璃窗微微发颤。林浩东保持着镇定,看着对方从抽屉里抽出平板电脑,屏幕上闪现着他过去三个月的网络活动记录——精确到他在哪个论坛浏览过哪篇帖子,甚至包括他在暗网购买定制键盘的交易记录。凌希玥的警告在耳边回响:暗网追踪程序会伪装成Windows更新,发现异常立即启动B计划。记住,你的任务不是获取数据,是确认艾琳娜是否在他们的网络节点里。
林先生对防火墙很有心得?灰绿色眼睛突然眯起,像鹰隼锁定猎物,不如现在展示一下?正好我们的IT主管今天请假。
当林浩东的指尖触碰到键盘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安部作战指挥中心,凌希玥正将速溶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她面前的三十块屏幕同时亮起,代码瀑布在主屏幕上炸开绚丽的光轨,像极了她家乡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银河。目标接入基金会内网,正在执行预设渗透路径。她语速平稳,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出残影,键盘噼啪声如密集的鼓点,对方启动三级安全协议,晓墨,把特洛伊伪装成系统日志。注意避开他们的行为分析引擎,那是以色列货,比CIA的还灵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