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萤的动作极快,不过两日,慈宁宫那边便传出了消息:太后身边最得用的桂嬷嬷,因年事已高,偶感风寒,竟一病不起,咳喘不止。为免过了病气给太后,经太医诊断后,已被移出慈宁宫,送到宫中一处偏僻安静的院落“静养”去了。
这消息看似合情合理,但落在明眼人心中,却透着一股不寻常。桂嬷嬷是太后的左膀右背,几十年的心腹,怎会轻易移出宫去“静养”?这分明是凤清夜开始对太后身边人下手了!
慈宁宫内,气氛降到了冰点。太后萧氏摔碎了手边能摔的一切,面目狰狞,再无平日半分雍容华贵。“好!好个凤清夜!竟敢动哀家身边的人!”她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是滔天的恨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桂嬷嬷知道太多秘密,一旦开口,后果不堪设想!
“去!告诉外面的人,不管用什么方法,让那个贱婢永远闭上嘴!”太后对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新任心腹太监厉声喝道,语气中充满了杀意。
然而,凤清夜既然动了手,又岂会没有防备?桂嬷嬷被移去的那个小院,看似偏僻,实则早已被墨影麾下的暗卫围得铁桶一般,连只陌生的苍蝇都飞不进去。太后派出的灭口之人,连院墙都没摸到,便如同石沉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三法司和吏部会审赵文渊、李振等人的案子,也陷入了僵局。那些所谓的“人证”、“物证”,在严苛的质询下,破绽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显然,这就是一场拙劣的构陷。但太后党的官员依旧胡搅蛮缠,试图将水搅浑,拖延时间。
朝堂之上,双方势力僵持不下,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就在这关键时刻,凤清夜等待的东风,终于来了。
被严密“保护”起来的桂嬷嬷,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沉默甚至试图自尽之后,面对凤清夜派去的、精通审讯与心理博弈的暗卫,以及那枚顾长风珍藏多年的蝴蝶银簪,心理防线终于开始崩溃。尤其是当暗卫“不经意”地透露,太后似乎已有弃车保帅、让她“病故”的念头时,求生的本能和对太后的怨恨,压倒了她最后的忠诚。
她断断续续地吐露了一些骇人听闻的片段:关于永熙帝晚年,太后如何命她通过刘太医,在皇帝的安神汤中悄悄添加一些“特别的”药材;关于那些药材每次都是由一个神秘的、手腕上有火焰刺青的人送来;关于医女素心因为偶然发现了药渣的异常而心生恐惧,最终被灭口;关于先帝“康复”那段时间,太后如何与某些“方外之人”秘密接触……
这些口供虽然琐碎,却与张仲景找到的药材记录、可疑药方,以及顾长风的证词相互印证,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毒害链条!那个手腕有火焰刺青的人,更是直接将线索指向了焚焰教!
凤清夜拿到初步口供,眼中寒芒大盛。证据链已然成形,虽然还缺乏最直接的物证(如当年的汤药残渣),但已足够掀起惊涛骇浪!她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趁太后还未反应过来,发动致命一击!
翌日清晨,太极殿钟鸣鼓响,大朝会。今日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所有人都感觉到,似乎有大事即将发生。
果然,朝议刚开始,凤清夜便直接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取各部奏报,而是直接让内侍当众宣读了桂嬷嬷的部分画押口供!
当内侍尖细的声音念出“太后……命奴婢在陛下汤药中添加异物”、“手腕有火焰刺青的神秘人”、“医女素心因察觉异常而被灭口”等字句时,整个太极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炸雷!
死寂!绝对的死寂!
所有官员,无论是太后党、中立派还是凤清夜的支持者,全都惊呆了!谋害先帝?!这是诛九族的大罪!谁能想到,这场权力斗争,竟然会牵扯出如此惊天秘辛!
珠帘之后,太后的身影猛地一晃,虽然看不清表情,但那股瞬间爆发的惊怒与恐慌,几乎要冲破帘幕!
“污蔑!这是**裸的污蔑!”太后党的核心人物,吏部尚书王焕第一个跳出来,脸色煞白,声音尖利,“皇后娘娘!您怎能听信一个背主老奴的疯言疯语,便构陷当朝太后!此等骇人听闻之词,简直……简直荒谬绝伦!”
“荒谬?”凤清夜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目光如冰刃般扫过王焕,以及他身后那些面色惨白的同党,“桂嬷嬷乃太后身边数十年的心腹,她的供词,岂是疯言疯语?至于构陷……”
她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张仲景找到的账册副本和可疑药方影印件(由能工巧匠仿制),让内侍展示给群臣:“这是太医院永熙二十三至二十五年的部分药材记录,清楚记载有大量幽陀罗等剧毒药材去向不明!这是先帝病重期间,太后宫中请领的安神药方,剂量古怪,药性相冲!太医令张仲景可以作证!还有皇陵守陵侍卫顾长风,可以证明医女素心死得蹊跷!”
人证(桂嬷嬷、张仲景、顾长风)、物证(账册、药方)、动机(太后争权)……虽然还不是铁证如山,但形成的证据链已经足够具有颠覆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