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清夜以先帝遗诏与边军万民书为凭,强势摄政,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巨石,朝堂格局瞬间重塑。昔日依附太后的官员或噤若寒蝉,或悄然转向,试图在新主面前留下印象。凤清夜雷厉风行,借着摄政之名,迅速接管了批红之权(代皇帝批阅奏章)和部分京畿卫戍的指挥权,并提拔了一批在边关之事上态度明确的中下层官员,尤其是那些在楚凌风麾下效力、或因李淳风案而敢于发声的官吏。一系列举措如疾风骤雨,初步稳住了朝政框架。
然而,真正的风暴核心,始终围绕着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深宫。太后萧氏在太极殿受挫后,便称病不出,深居慈宁宫,连每日的晨昏定省都免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绝非退让,而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位经营后宫与前朝数十年的女人,绝不会轻易认输。她就像一条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凤清夜对此心知肚明。她并未因初步掌权而松懈,反而更加警惕。凤仪宫的防卫被墨影经营得铁桶一般,所有饮食用具皆由绝对心腹经手,层层查验。她深知,宫廷斗争,尤其是女人之间的战争,往往杀人于无形,其中最常用的,便是这防不胜防的阴私手段——毒。
这日午后,凤清夜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案头堆积如山的卷宗,大多是关于狄戎败退后边境安抚、军功赏罚、以及各地因战事影响的民生政务。她看得极快,朱笔挥洒,批示果断精准,带着一种属于现代灵魂的高效与属于上位者的决断力。连日来的操劳,让她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贴身侍女流萤悄步上前,为她换上一杯新沏的参茶,低声道:“娘娘,歇息片刻吧,您已连续看了两个时辰了。”
凤清夜揉了揉眉心,端起茶盏,刚要饮用,动作却微微一顿。她体内那股凤凰之力,对于某些阴邪之物似乎有着本能的排斥与预警。此刻,虽然极其微弱,但她确实从这杯看似寻常的参茶中,嗅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与药材清香格格不入的甜腻气息。
不是剧毒,更像是一种……长期服用会缓慢侵蚀人体根基、令人精神萎靡、最终虚弱而死的慢性奇毒!下毒者手段极为高明,若非她身负凤凰血脉,感知远超常人,根本无从察觉。
凤清夜眼底寒光一闪而逝,面上却不动声色。她轻轻吹了吹茶沫,并未饮用,而是状似随意地问道:“这参茶是何人经手?”
流萤何等机敏,见主子神色有异,心中一凛,立刻答道:“回娘娘,是御药房按份例送来上等山参,由小厨房的崔嬷嬷亲手煎制,奴婢全程盯着,并无外人接触。”崔嬷嬷是凤清夜从冷宫带出的旧人,算是信得过的。
“崔嬷嬷近日可有何异常?”凤清夜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
流萤仔细回想,摇了摇头:“崔嬷嬷一切如常,只是前两日她家中孙子染了风寒,曾向奴婢告假半日出宫探望。”
半日……足够做很多事了。凤清夜心中冷笑,看来太后的手,已经伸到了她身边最不起眼的角落。这毒并非立刻致命,而是潜移默化,即便她日后身体出了状况,也只会被归咎于操劳过度,难以追查。好阴毒的心思!
“这茶,赏给窗台那盆墨兰了。”凤清夜淡淡吩咐,“去查,从御药房领料到煎制完成,所有经手之人,以及崔嬷嬷出宫那半日的详细行踪,接触了何人。记住,暗中进行,勿要打草惊蛇。”
“是!”流萤脸色凝重,立刻领命而去。
凤清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夕阳染红的重重宫阙。这雕梁画栋的华丽牢笼,处处暗藏杀机。太后的反击,果然来了,而且如此阴险难防。仅仅防御是不够的,必须揪出幕后黑手,给予致命还击,才能震慑宵小。
然而,还没等流萤的调查有结果,另一桩更为蹊跷的事情发生了。
三日后,负责审理李淳风一案的大理寺卿,在退衙回府途中,所乘马车马匹突然受惊,狂奔失控,撞上市集石柱,大理寺卿当场重伤昏迷!虽然现场看似意外,但时机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杀人灭口!
消息传入宫中,凤清夜震怒!李淳风是扳倒太后一党的关键突破口,大理寺卿是她亲自选定的主审官,此刻出事,分明是有人狗急跳墙!
“墨影。”凤清夜的声音冷得像冰。
阴影中,墨影的身影悄然浮现:“娘娘。”
“去查!大理寺卿出事前后,所有可疑人物,尤其是与慈宁宫有牵连者!本宫要确凿证据!”凤清夜下令,眼中杀意凛然。太后此举,已触及她的底线。
“是。”墨影领命,身影如烟消散。
接连的暗算,让凤清夜意识到,太后在宫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远超她之前的预估。仅仅依靠常规的防御和调查,恐怕难以彻底清除这些毒瘤。她需要更快、更狠、更出人意料的手段。
就在她苦思对策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通过流萤递来了一个秘密的消息——太医令,张仲景求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