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焦土荒原的每一步,都踏在由数据编织的路径上。小队如同三个精准的齿轮,在顾临无形的操控下紧密啮合,高效运转。喷气背包赋予威龙的不只是机动性,更是一种战术上的主动权,让他能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发起攻击或脱离接触。
他们沿着“灵枢”规划的最优路线稳步推进。途中再次遭遇了几波零散的变异生物和小型“活性金属”构造体。在“窥窗者”精准的窗口期预报下,在“清道夫”稳定的意识防护下,这些曾经的威胁如今变成了验证新战术的标靶。威龙的突击更加狂暴且难以预测,蜂医的支援和样本采集愈发从容,麦晓雯的电子侦察与干扰则如同无形的蛛网,提前感知并化解着潜在危机。
没有激烈的交火,没有惊心动魄的逃亡,只有一种冰冷的、高效率的“清理”。焦土荒原的恶意似乎在这套全新的应对体系前暂时陷入了沉寂。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就在前方。
“接近Sector-7核心区外围标志性区域——‘活性金属菌毯’。”麦晓雯的声音透过频道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无人机传回的俯瞰画面显示,那片曾经让他们狼狈不堪、由无数蠕动金属构造体组成的“活”的平原,依旧在视野的尽头缓缓起伏,表面幽光闪烁,如同一片冰冷的、充满敌意的海洋。
“按照预定方案,执行‘静默穿越’协议。”顾临的指令简洁明了,“骇爪,释放所有可用无人机,建立高空监视网络,重点监控‘菌毯’能量脉冲核心。蜂医,准备布设‘守夜人’信标,建立前进安全点。威龙,你负责开路与护卫,利用喷气背包规避集群冲击,必要时,使用特种弹头开辟临时通道。”
“明白。”
小队在“菌毯”边缘一处相对较高的岩石平台上停下。蜂医迅速取出三根“守夜人”信标,按照三角阵型将其插入地面。信标顶端的指示灯亮起,微不可查的能量场扩散开来,形成一个直径约五十米的相对安全区。
麦晓雯操控着数架无人机升空,如同警惕的鹰隼,从不同角度监视着下方那片庞大的金属“生命体”。她手腕上的“窥窗者”表盘数据快速刷新,分析着“菌毯”整体的能量波动规律。
“能量波动模式确认,与之前遭遇的次级节点类似,但规模更大,协调性更高。”麦晓雯快速汇报,“检测到多个潜在的协调核心,位置分散。大型惰性窗口出现概率低,但存在局部小范围的波动低谷。”
“足够了。”顾临回应,“标记出最优穿越路径,路径应尽可能利用局部波动低谷,并远离已识别的协调核心。”
一条蜿蜒的、尽可能避开红色高亮区域的虚拟路径出现在三人的战术HUD上。
“行动。”
威龙深吸一口气,背后的喷气背包发出蓄能的低鸣。他率先跃下平台,没有直接落入“菌毯”,而是利用喷气背包进行低空滑翔,精准地落在路径标记的第一个安全点上。落地无声,沉重的身躯在喷气背包的反冲缓冲下,仅激起细微的尘埃。
他刚落脚,附近几个金属构造体表面的幽光似乎有所感应,微微亮起,但尚未等它们做出进一步反应,“窥窗者”预测的局部波动低谷恰好到来,那几个构造体的光芒又迅速黯淡下去,恢复了近乎停滞的缓慢蠕动。
“安全。通过。”威龙低声道。
蜂医和麦晓雯紧随其后,沿着威龙开辟的路径快速移动。蜂医在每一个预设的安全点都会短暂停留,评估环境,确保“守夜人”信标的覆盖范围有效。麦晓雯则专注于维持无人机网络,并不断更新路径上前方的实时状况。
整个过程寂静而迅捷。他们像是一群行走在沉睡巨兽背上的影子,小心翼翼地规避着可能惊醒它的任何因素。喷气背包的偶尔启动也控制在最低功率和最短时间,尽可能减少能量扰动。
然而,“菌毯”的范围实在太大。就在他们穿越到中途时,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架前出侦察的无人机,因为过于靠近一个未被完全标记的、隐藏的协调核心,其探测波束似乎触发了某种敏感机制。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能量脉冲!源点:坐标(X-721, Y-103)!脉冲正在引导周边‘菌毯’单元!】“灵枢”的警报与麦晓雯的惊呼几乎同时响起!
“不好!我被发现了!它们醒了!”
只见下方原本相对平静的“菌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瞬间沸腾起来!以那个被触发的协调核心为中心,刺目的猩红色光芒如同瘟疫般向外扩散,无数的金属构造体如同苏醒的兵蚁,开始疯狂地涌动、聚集,朝着小队的方向席卷而来!那令人头痛欲裂的精神冲击波也再次袭来,虽然被“清道夫”的干扰场大幅削弱,依旧如同背景噪音般干扰着他们的心智!
“不要慌!”顾临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骇爪,放弃那架无人机,收缩监视圈,全力维持现有通讯与干扰!蜂医,激活所有‘守夜人’信标,最大功率输出‘静默II型’干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