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藏身处的狭小空间里,顾临如同一台精密仪器,对获取的碎片化信息进行着高速处理。“午夜市场”、“钟楼”、“黑曼巴”、“止痛药”……这些关键词在他脑中盘旋,与“灵枢”构建的环境模型不断叠加、验证。
纯粹的等待和被动监听效率太低,且“午夜市场”的流动性意味着他可能永远慢一步。他需要一个更主动的切入点,一个能让他更快接触到本地信息网络,尤其是与“黑曼巴”商队相关的节点。
“灵枢,重新分析所有监听记录,重点筛选提及‘仓库’、‘交易’、‘商队’的通讯,尝试提取更具体的特征,如交易物品的特殊描述、参与者的绰号、约定的特殊信号或时间规律。”
【深度分析启动…回溯所有数据…发现线索:】
1. 提及‘仓库’的通讯中,有三次同时出现‘看门狗’这一代号。
2. 关于‘黑曼巴’的通讯中,‘止痛药’暗号曾与‘硬货’一词在同一语境下出现,推测‘硬货’可能指武器或高价值电子元件。
3. 一条模糊通讯片段提及‘仓库’的‘后门’在‘铁颚’时间后更容易接近。
“‘看门狗’…‘铁颚’时间…”顾临沉吟着。这些是本地的黑话或特定代号,需要破译。
他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环境模型中被标记为4号的势力据点——那个疑似重要仓库的地点。它位于锈蚀镇相对中心的位置,由多个加固的集装箱和棚屋拼接而成,外围有简陋的防御工事和固定岗哨,看起来防守森严。
强攻或潜入都不可行。但“后门”和“铁颚”时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灵枢,持续监视4号据点外围活动,记录守卫换班规律、人员进出频率,特别是注意是否有非武装的、疑似负责运输或交易的人员频繁出入。同时,尝试结合环境噪音(如特定发电机启停、附近聚集人群的作息)来推测‘铁颚’时间可能对应的现实时段。”
【监控任务已部署。数据记录中…初步观察:守卫每四小时换班,换班前后十五分钟警戒度最高。观察到三批非武装人员携带包裹进出,时间不固定。环境噪音分析…发现每晚约凌晨两点左右,附近一处主要非法发电机群会因燃料补充或故障出现约十分钟的功率波动,导致该区域照明和监控系统效能下降。推测‘铁颚’时间可能指此窗口期。】
凌晨两点,电力波动……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薄弱环节。但“后门”在哪里?
顾临决定冒一次险,进行近距离侦察。他需要亲眼确认仓库的布局,尤其是寻找那个可能存在的“后门”。
夜幕再次降临,锈蚀镇沉浸在一种躁动不安的黑暗中。顾临如同融入夜色的墨水,悄无声息地穿梭在棚户区的阴影里,向着4号据点迂回靠近。他避开了主干道和明显的通道,选择从堆积如山的废弃物和倒塌的建筑残骸上方艰难通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地面留下痕迹。
他在距离仓库约五十米的一处半塌的二层小楼废墟上找到了理想的观察点。这里角度刁钻,能透过仓库外围工事的缝隙,看到部分内部布局,且不易被哨兵发现。
透过“灵枢”增强的视觉和微型望远镜,他仔细观察着。仓库主体结构坚固,正门防守严密。但他的目光很快锁定在仓库后方,一个相对隐蔽的角落。那里有一个较小的、被部分帆布遮盖的入口,门口堆积着一些空箱子和废弃物,似乎是个装卸杂物的小门,只有一名守卫在附近无聊地踱步,警惕性明显低于正门。
“后门”……很可能就是这里。
就在他默默记录守卫巡逻路径和时间间隔时,一阵压抑的争吵声从仓库侧面传来,伴随着推搡声。只见两名仓库守卫正在驱赶一个瘦小的、穿着破烂的孩子,那孩子怀里紧紧抱着什么东西,不肯松手。
“滚开,小老鼠!这里没东西给你偷!”
“这不是偷!这是我捡的!你们不能…”
争吵引来了更多守卫的注意。趁着这短暂的混乱,以及那名“后门”守卫也被吸引转过头去的瞬间,顾临的眼神锐利如鹰隼。
机会!
但他没有动。这不是他的目标,贸然介入只会暴露自己。他冷静地记录下这一切:仓库守卫的粗暴,那孩子的挣扎,以及周围其他棚屋里一些居民麻木或习以为常的眼神。这是锈蚀镇的缩影,弱肉强食,规则由武力定义。
混乱很快平息,孩子被粗暴地赶走。仓库区域恢复了之前的秩序。
顾临又观察了半小时,确认再无异动后,才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撤离了观察点。
回到巴士藏身处,他整合了今晚的收获:确认了“后门”的存在和位置,掌握了守卫换班和可能的“铁颚”时间,也见识了此地的残酷法则。
“灵枢,基于新的观测数据,模拟在‘铁颚’时间通过‘后门’接近仓库的可行性。重点评估被发现的概率,以及遭遇突发情况(如守卫未离开、内部有暗哨)的应对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