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长城”的构想如同一颗投入技术深潭的巨石,在联盟内部激起了前所未有的研发狂潮。沈昭领导的 “秩序之核”项目组 与图拉主导的 “混沌砂浆”工作室,这两个曾经理念迥异的团队,如今被强行“焊接”在了同一个宏伟蓝图之下。智慧星环的指定研发区域内,气氛变得极其……分裂而和谐。
一边是沈昭团队所在的“洁净区”:光线恒定,温度恒温,无数全息屏幕上流淌着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代码流,工程师们低声交换着关于“模块接口标准化”、“能量回路最优化”的讨论,空气中弥漫着冷静与精确。
另一边则是图拉工作室的“活性区”(沈昭私下称之为“可控污染区”):光线随着数据波动忽明忽暗,空气中仿佛飘荡着虚拟的机油味和金属摩擦声,工作台上悬浮着各种不断变形、甚至偶尔会“吵架”的活性代码簇,图拉的全息影像穿梭其间,时而用虚拟扳手“敲打”不听话的代码块,时而又像哄小孩一样给它们“投喂”一些奇怪的数据片段。
“稳住!稳住!你这块‘叛逆砂浆’!别光顾着自己蹦迪,要跟旁边的‘逻辑砖块’搞好关系!对,就这样,偶尔蹭它一下,别把它撞散架了!”图拉的大嗓门时常穿透隔离屏障,传到沈昭那边。
沈昭的电子管手指捏得咔咔响,对着通讯器低吼:“图拉!让你的‘砂浆’收敛点!第三区段的能量波动又超标了!它们在进行无意义的混沌计算,浪费资源!”
“安啦老沈!那是在‘热身’!是在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肌肉记忆’!死气沉沉的还叫啥‘活性砂浆’?”
尽管摩擦不断,但成果也在这种奇特的“磨合”中逐渐显现。第一批融合了“秩序之核”与“混沌砂浆”的 原型防御单元 被成功制造出来。测试中,当模拟的“信息吞噬”攻击来袭时,坚硬的“秩序之核”抵挡住了第一波冲击,而周围的“混沌砂浆”则迅速反应,如同拥有集体智慧的黏菌,一部分主动迎上去,通过自我变异和逻辑悖论去“污染”攻击代码,另一部分则快速重构,填补因攻击产生的细微裂缝,甚至将部分被“污染”的攻击代码同化,转化为自身的防御结构!
“成功了!动态防御效能比纯秩序结构提升百分之四百!自适应学习能力……无法量化,但显着存在!”沈昭看着测试数据,尽管依旧对那套“乱糟糟”的运作方式心存芥蒂,但结果让他不得不服。
然而,构建覆盖整个联盟节点的“误差长城”,需要海量的资源,尤其是构成“混沌砂浆”基础的那些蕴含“误差”特性的特殊信息粒子。联盟内部储备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寻找外部来源,”茉莉在项目进展会议上指出,“织网之中,信息即是资源。一定有节点交易或蕴含着我们需要的东西。”
一直负责外部感知与联系的艾莉西亚提供了关键情报:“根据我对织网信息流的监测,有一个被称为 ‘默语者集市’ 的区域。那里不进行常规的信息交换,而是以一种极其隐蔽的、近乎直觉感应的方式进行着原始概念的‘以物易物’。许多在官方渠道被视为‘无用’、‘冗余’甚至‘危险’的信息概念,都能在那里找到踪迹。”
“集市?听起来像是黑市?”慕影皱眉,他的棱镜显示那片区域可能性支流模糊不清,风险难测。
“更像是……宇宙尺度的跳蚤市场,”艾莉西亚尝试描述,“交易的不是成品,而是信息的‘种子’、‘毛坯’甚至‘边角料’。那里规则模糊,全凭‘感觉’和‘运气’。”
“嘿!这地方听起来对我胃口!”图拉的全息影像立刻来了精神,“不就是淘宝嘛!让我去!我直觉最准了!”
茉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行,图拉。你的信息特征太明显,‘秩序仲裁者’还在观察我们。你出现在那种地方,容易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她看向艾莉西亚和慕影,“这次任务,需要隐蔽和精准的感知。艾莉西亚,由你带队,慕影负责导航和风险预警,带领一支小型、匿名的侦察队前往‘默语者集市’,摸清情况,并尝试进行小规模交易,换取我们需要的‘误差粒子’。”
艾莉西亚郑重点头:“明白。”
慕影也深吸一口气,调整着他的棱镜焦距:“我会尽力在那片混沌中,找到相对安全的路径。”
几天后,一艘经过特殊伪装、信号特征近乎于宇宙背景噪音的小型侦察舰“潜影号”,悄然驶离智慧星环,载着艾莉西亚、慕影和一支精锐小队,向着织网中那片神秘而模糊的“默语者集市”进发。
航行是漫长而压抑的。越是接近集市坐标,周围的常规信息流就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粘稠的、仿佛能吸收一切有序波动的“静默场”。慕影的棱镜在这里效用大减,只能勉强依靠艾莉西亚的概念感知来导航。
终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