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反重力,国家求我造航母 > 第93章 完美谎言:科学最锋利的刀

命令如山。

当秦卫兵带着最高军事委员会签署的授权文件回到伏羲基地时,整个基地已经进入了一种奇特的战时状态。

外部防御等级提升到了最高,但内部,一切如常,甚至比平时更加平静。所有核心人员都接到了最严厉的封口令,关于国际专家团将来访的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战术指挥中心,秦卫兵站在一块巨大的空白智能战术面板前。

他没有立刻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客人们设计那场惊天大戏的剧本,而是先做了一件事。

“女娲,调出编号734-b的封存应聘档案。”

“指令确认。调取档案:文若宇。”

冰冷的电子音响起,文若宇那份堪称完美的简历,再次出现在屏幕上。长达数页的顶级期刊论文列表,以及各国顶尖实验室的邀请函。

秦卫兵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直接跳过了这些足以让任何一个机构的人事部门主管欣喜若狂的内容,将页面一直拉到最下方。

那里,有一个几乎不会有任何人注意的栏目。

业余补充研究方向。

通常,学者们会在这里写一些自己感兴趣但尚未深入的领域,以显示自己知识面的广博。

文若宇的简历上,这一栏里只用小号字体写着一行极度冷僻的理论物理名词:“高密度简并态物质下的Z-pinch不稳定性及湍流抑制研究”。

Z-pinch,也就是Z箍缩。

一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主流聚变界宣判了死刑的技术路线。

因为它存在固有的、无法克服的香肠和扭曲两种不稳定性,导致等离子体无法被长时间有效约束。

在托卡马克和仿星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几乎已经没有严肃的实验室会把资源浪费在这个方向上。

秦卫兵看着那行小字,又调出了西山酒店那场研讨会的录像,将画面定格在文若宇在白板上写下那个理论捷径的瞬间。

他指着屏幕上文若宇简历里的那行小字,又指了指研讨会录像里那个充满了诱惑的数学奇点,嘴角勾起冰冷而残酷的弧度。

“他给我们发了两次信号。”秦卫兵的声音很轻,却让站在他身后的马英昆和张工程师心生寒意,“一次是在应聘简历里,他告诉我们,他懂一条被废弃的路。一次是在研讨会上,他告诉我们,他有办法走通这条绝路。”

“他以为自己在出题,在一步步引导我们走进他的逻辑。那么,我们就用他出的题目,来给他写一份专属的标准答案。”

秦卫兵转过身,看着两位已经须发斑白的技术元老,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老张,马老师,请君入瓮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明确了。我们这次对外技术演示的核心主题,就定为——Z-pinch。”

“胡闹!”

话音未落,马英昆就第一个拍了桌子,反应异常激烈。这位一向儒雅的老科学家,此刻气得吹胡子瞪眼。

“秦卫兵,我不管你拿了谁的授权,但在技术问题上,我决不能同意!Z-pinch?”

“那条技术路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大国证明是一条死路!”

“用一个过时的、根本行不通的、漏洞百出的东西作为我们技术演示的核心?”

“这是在把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当傻子!只要是内行,一眼就能看穿这是个骗局!这是在侮辱对手的智商,更是在侮辱我们自己!”

张工程师也皱起了眉头,虽然没像马英昆那样激烈反对,但脸上的不赞同显而易见:

“秦总,马老师说得有道理。Z-pinch的不稳定性是写进教科书里的,我们没办法凭空变出一个能稳定运行的Z箍缩装置。这戏……演不真。”

秦卫兵没有争辩,他知道,要说服这两位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科学的泰斗去造假,讲战略、讲大局是没用的,必须用他们能理解和信服的方式。

他走到自己的终端前,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指令和密钥。

“女娲,解密红星-71号档案,访问权限:轩辕计划总工程师,授权码:c-x-t-001。”

一个标记着猩红色绝密-永久字样的档案,出现在主屏幕上。

档案的标题,让马英昆和张工程师同时愣住了。

《冷战时期红星聚变研究项目最终报告附录三——欺骗性威慑技术路线验证与评估》。

马英昆只看了一眼摘要,脸色就瞬间变了。

那份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档案,详细到令人发指地记录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他们的前辈们,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技术全面落后的情况下,硬是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了一整套看似完整、数据自洽、理论闭环,但实则从根基上就充满致命陷阱的“伪技术”体系。

他们甚至为此建造了一个小型的、能够短时间运行的实验装置,并不经意地泄露给了对手的卫星和情报人员。

这份伪技术报告,成功地将对手在一个次要技术方向上的研发资源,拖入了长达五年的泥潭,为龙国自己真正的核心技术突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报告的最后,项目总负责人用遒劲的笔迹写下了一句总结:

“科学,追求的是真理。但当科学被用作武器时,一个完美的谎言,就是最锋利的刀刃。”

马英昆沉默了。他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前辈的名字,心中翻江倒海。

他没想到,在他们这些后辈学者看不到的地方,老一辈的科学家们,还曾走过这样一条布满荆棘与谎言的道路。

秦卫兵平静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马老师,我们现在要做的,和前辈们当年做的一样。我们不是要凭空变出一个能用的Z-pinch,恰恰相反,我们要利用Z-pinch固有的不稳定性。”

他走到战术面板前,开始飞快地书写。

“我们的剧本,分为三幕。”

“第一幕,奇迹。我们将向他们展示一个经过我们魔改的Z箍缩装置。它在低功率下,能够实现短时间的、前所未有的稳定运行。”

“我们会为此设计一套全新的电磁约束场和能量注入系统。这套系统在表面上看,解决了Z箍缩的香肠不稳定性,但实际上,却会引入一种更隐蔽、更致命的高阶寄生振荡。”

“第二幕,瑕疵。当功率提升到中等水平,这种高阶寄生振荡就会出现,导致等离子体约束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有崩溃的风险。”

“在普通专家看来,这是我们技术不成熟的证明,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但这个瑕疵的数学表征,将与文若宇提出的那个非线性混沌模型完美对应。他会是全场唯一一个,看懂了这个失败背后隐藏着巨大机遇的人。”

“第三幕,钥匙。”秦卫兵的笔尖重重地点在面板上,“我们将会在无意间,泄露一份失败的内部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会记录我们为了解决高阶寄生振荡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最终都失败了。”

“而报告中我们尝试过的一条错误的技术路线,恰好会给文若宇提供最后的灵感——那把修正他模型的钥匙。”

秦卫兵转过身,看着已经完全被他的构想镇住的马英昆和张工程师。

“我们将为他量身打造一个通往地狱的捷径。这条路上铺满了鲜花,布满了路标,每一个路标都指向他心中那个最完美的理论圣殿。”

“我们会让他相信,他凭借自己的天才,走通了我们没能走通的路,看到了我们没能看到的风景。”

“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设计一套最精美的理论,一套最完美的伪数据,一套最诱人的技术路径。

然后。

看着他,把这份致命的剧本,当成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亲手带回去,献给他的主子。”

“当他们举全国之力,按照这份完美图纸建造起一个通天塔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轻轻按下那个早已埋好的、名为高阶寄生振荡的引爆器。”

秦卫兵的声音落下,整个指挥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马英昆看着面板上那套环环相扣、狠辣绝伦的计划,只觉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已经不是技术欺骗了。

这是以整个聚变科学为武器,发动的一场诛心之战。

马英昆嘴唇翕动,想说什么,却发现任何基于科学伦理的反驳,在这场无声的战争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

他看着秦卫兵,这个年轻人的眼神里没有狂热,只有一种近乎绝对零度的平静。

秦卫兵似乎看穿了他的挣扎,补充道:

“马老师,我们不是要证明它能行,而是要证明它看起来能行。我们要用最前沿的理论和最完美的实验数据,去包装这条死路,让它看起来像是能颠覆现有聚变格局的革命。”

“文若宇留下的捷径是钥匙,而我们,要为他打造一把只属于他的,通往深渊的锁。”

最终。

马英昆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的挣扎已然被一种沉重的决然所取代。

他朝秦卫兵缓缓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这不是技术验证,这是一场……认知作战。”

得到两位技术元老的默许,整个战术指挥中心仿佛一个沉睡的巨人被唤醒。

核心人员立刻行动起来,无数指令流向伏羲基地的各个部门。他们将要用毕生所学,倾尽所有智慧,去打造一个人类科技史上最昂贵、最逼真的海市蜃楼。

张工程师坐在自己的控制台前,双手在键盘上快得带出了残影,复杂的物理模型在屏幕上飞速构建。他嘴里忍不住嘀咕:

“我这辈子居然要用诺贝尔奖级别的算力来造假……我导师知道了能把我从坟里爬出来逐出师门。”

旁边一位负责数据校对的年轻助手压低声音接话:“张工,别这么说。但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了,您……可能得诺贝尔和平奖。”

鼎沸的人声中,秦卫兵悄然退到一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块显示着文若宇简历的屏幕,最后看了一眼照片上那个自信而睿智的学者,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语:

“文教授,我为你准备了一场专属的学术报告会,希望你……能听懂其中的深意。”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首都,一封措辞严谨正式的外交照会,通过加密渠道被送到了漂亮国驻龙国大使馆。内容简单直接,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龙国接受贵方关于派遣国际专家团考察我方聚变研究进展的提议,并诚挚邀请观察团来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