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反重力,国家求我造航母 > 第42章 半个省的电,只够它烧三天?

那个深夜,秦卫兵没有提交请求。

他坐在伏羲基地核心计算室金属椅上,面前是前哨计划四个鲜红的驳回字样。

空气中弥漫着工业母机女娲运行时,那如同深海心跳般的低沉嗡鸣。

他知道,一份被最高层驳回的计划,再原封不动地交上去,结果不会有任何不同。官僚体系的惯性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而作为一名退伍的工程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有时候打破规则是前进的唯一方式。

他的脑海里闪过军旅生涯中那位老总工程师的话。

那位亦师亦友的长者,在一次联合演习的间隙,曾指着远方的城市灯火对他说:“卫兵,记住,我们手中的技术,其尽头不是冰冷的钢铁和数据,而是守护文明的火种。要为未来保留火种。”

这份被驳回的计划,就是他此刻必须守护的火种。

他要做的不是请求,更不是申辩。

而是给出一个让最高层无法拒绝,甚至必须亲手推翻自己先前决策的答案。

一个用事实铸就,而非用言语描绘的答案。

在伏羲基地的核心计算室,秦卫兵调取了前哨计划的所有封存数据。他的手指在光幕上疾速跃动,眼神深邃而坚定,倒映着亿万行流淌的代码。伴随着女娲那深海心跳般的低鸣,他将整个计划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

原来的方案是基于现有科技的添砖加瓦,小心翼翼地在物理学定律的边界内试探。而他的新方案,代号天工,则是以原子级智造为核心的创世纪。它不是对旧时代的改良,而是对新纪元的宣告。

成本、周期、实现方式……一切都被改写。

这份全新的计划书,如同一篇燃烧着火焰的史诗。

而为这篇史诗提供最坚实技术担保的,是刚刚加密归档的另一份数据——腾蛇载具穿越19级台风核心风眼的全程战斗记录。那不仅仅是一份数据,那是一个不可能被完成的奇迹。

因为驱动腾蛇创造奇迹的核心引擎,正是由天工计划中的微型工业母机雏形,在原子尺度上打印出来的第一件作品。

当这份融合了秦卫兵意志与天工构想的请求,以最高密级的形式连夜抵达京城时,它所引发的,不再是关于可行性的争论。

深夜,几位站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老人被紧急从睡梦中唤醒。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当腾蛇的数据以投影的形式在会议桌中央播放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不是冰冷的飞行参数,而是第一视角的沉浸式数据流。他们仿佛能闻到空气中臭氧的味道,能感受到载具撕裂风暴时的剧烈过载。

紧接着。

代号天工的超重型反重力工程平台原型机项目蓝图徐徐展开。那庞大而精密的结构,与其说是一份工程计划,不如说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蓝本。

“以原子智造为核心……相控反重力引擎……”一位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摘下眼镜,反复擦拭着镜片,眉头紧锁,“这个方案的理论基础我们论证过,太过超前。而且,你们看这个资源需求清单,简直是要把我们未来十年的战略储备一次性掏空!风险太大了!”

一位身着军装,肩扛将星的老人猛地一拍桌子站起,直接对上副总理的目光,双眼死死盯着图纸上的武器平台扩展模块,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风险?我们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求稳!如果这能实现,我们讨论的将不再是区域拒止,而是从深海到太空的绝对控制!别说十年储备,就是二十年,也值!”

而坐在主位的老人,眼神却越过那些具体的参数,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技术是中立的,但技术的代差,就是文明的代差。我们争论的不再是行不行,而是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样一个未来,以及如果我们不接,别人接了怎么办。”

他沉默片刻,拿起桌上的红笔,只写了两个字。

没有犹豫,只有万钧之力,被盖上了鲜红的印章:批准。

第二天黎明,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整个国家机器,这头沉睡的东方巨兽,被彻底唤醒。它以超越腾蛇项目数倍的恐怖效率,开始了疯狂的运转。

这一次,资源不再以吨或批次为单位进行调配,而是直接使用一个全新的量词:战略级。

正在南极执行冰川动力学科考任务的雪龙2号科考船,突然接到来自最高层,绕过所有中间层级的加密指令。船长和随船首席科学家陈敬之在密闭的船长室里共同开启,指令的内容让他们瞠目结舌。

“放弃原定科考计划,立刻转向北极冰架E-7区域。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钻取一块体积不小于五十立方米,纯度最高的万年蓝冰。该样本将作为天工一号原型机相控反重力引擎核心超导部件的唯一指定冷却介质与极限环境模拟材料。”

陈敬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起初气得浑身发抖,斥责这是对科研事业最野蛮的践踏。可当他的目光扫到指令附件中那仅有权限看到的“天工”二字时,他的愤怒瞬间凝固,转为巨大的震惊和敬畏。他扶着桌子,喃喃自语:“原来传说是真的……它真的开始了……”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

一支由最顶尖地质学家和特种兵组成的小队,乘坐最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在剧烈的气流颠簸中,冒险降落在了一座刚刚进入休眠期的活火山口边缘。硫磺的气味刺鼻,脚下的地面依旧滚烫得能烤熟鸡蛋。

“确认安全,博士,您只有三分钟!”队长用身体挡住一块滚落的碎石,对身后背着采样器的地质学家吼道。

“足够了!”地质学家眼神狂热,用特制的工具从火山口内壁采集那种呈现出奇特金属光泽的陶瓷状矿石。这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能在能量约束场瞬间崩溃时,承受住三万度以上高温而不熔化的天然物质。

它将被用于制造天工一号原型机引擎的核心安全壳,确保首次点火测试的绝对安全,防止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故。

能源的调配更是堪称疯狂。

国家电网紧急启动了代号昆仑的最高等级预案。一条全新的特高压输电专线,以每天推进上百公里的惊人速度,无视地形,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般,翻山越岭,笔直地刺向秦岭深处的伏羲基地。

这条专线不仅要满足工业母机制造原型机核心部件的峰值能耗,更重要的使命,是为后续天工一号原型机的首次充能和全功率测试提供稳定且冗余的能源保障。

当工业母机为了给原型机铸造第一块核心龙骨而首次启动的瞬间,远在千里之外的数个邻近省份的电网监控中心,都同时探测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仅仅持续了零点零几秒的全局电压骤降。

一位值班的年轻工程师看着那条几乎无法察觉的下陷曲线,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嘀咕道:

“奇怪,感觉像是电网被什么史前巨兽,偷偷啃了一小口?”,他上报了异常,却只收到一句“一切正常,继续监控”的回复。

几乎在同一时间。

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中情局地下深处的数据分析中心,一面挂墙巨幕上,代表全球能源波动的热力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本该是绿色的区域,突兀地闪烁了一下深红色,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Sir,检测到龙国西部内陆地区出现一次持续0.08秒的兆瓦级能源异常抽取,源头未知,无法追踪。”一名金发分析员立刻报告。

坐在他对面的主管,一个鹰钩鼻中年男人,头也没抬地喝了口咖啡:

“可能是某个秘密基地的武器测试。把这个异常点与天工基建、江城神迹等关键词进行交叉比对,建立一个新的追踪档案,代号:饕餮。”

人力与智力的汇聚,则更加惊人。

夜幕下,一辆辆挂着特殊牌照的红旗轿车和考斯特,悄无声息地驶入戒备森严的伏羲基地。车上走下的,是一个个在各自领域内名字足以载入教科书的国宝级人物。

全国最权威的材料学家、流体动力学家、能源专家、结构工程师,甚至还有两位从事空间物理理论研究、几乎从不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泰斗级人物,都被这道最高召集令秘密汇聚于此。

当他们走进巨大的项目简报室,看到中央全息投影中那台代号天工一号的工程平台设计图时,整个大厅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随后,是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呼吸声。

围绕着天工一号的蓝图,十数个专项攻关小组连夜成立。

张敬业院士等一批老专家,更是仿佛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

他看着图纸上那庞大到不合常理的结构参数,激动得浑身发抖,扶着桌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声音里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疯子!真是个疯子!理论最大起重能力一百万吨!他这是要造一个移动的岛屿吗?不,他这是要把物理学定律踩在履带下面啊!”

话音刚落。

张敬业院士却脸色一正,他转向站在一旁的秦卫兵,扶了扶眼镜,用不容置疑的学者口吻问道:

“秦卫兵同志,我承认你的构想是天才级的。但这个相控反重力引擎的散热矩阵,它的能量密度和散热效率比我们现有最前沿的理论模型高出两个数量级,这在热力学上是个悖论!你如何解决熵增问题?总不能真的只靠南极的万年蓝冰吧?那是一次性的!”

这个问题瞬间让沸腾的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专家都看向秦卫兵,这是最核心的技术奇点之一。

秦卫兵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走到全息投影前,调出一份被他标记为次级验证的数据流,正是腾蛇穿越台风时,其仿生鳞片在高速气流摩擦下,通过特定频率共振将热能部分转化为弱电磁场逸散的过程记录。

“张老,”秦卫兵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我们不散热,我们转化和引导。传统的散热是堵,我的方案是疏。这是腾蛇的实战数据,虽然能量级不同,但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张敬业死死盯着那条平滑得不可思议的能量转化曲线,嘴唇哆嗦着,从质疑、震惊,到最后化为一种近乎朝圣般的狂热。他一把抓住秦卫兵的手,力气大得惊人:“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不是踩在脚下,是……是与之共舞!好!好!好!这个难题,我们接了!不,是我要向你学习!”

这番话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压抑的寂静被瞬间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混杂着震惊与兴奋的议论声。张敬业院士愣了几秒,随即爆发出惊人的笑声,笑声里带着一丝癫狂和无尽的向往。

“好!好!好!那就让我们这群老骨头,为这座移动的岛屿,打好地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