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带着谢琦、小辰和小九进入空间农场,站在物资储备区前开始分配任务:
“小九,你的‘小狐狸毛毯’材料那边已经生产了一批,我让巧手坊的人加紧制作。”
她指了指角落里堆成小山的柔软狐毛布料,补充道:
“不用担心手工问题——军嫂们也会帮忙缝制。”
清晨的谢家饭厅里,一家子人正吃着早饭,就听见小九坐在电话机旁,翘着小短腿,眉飞色舞地对着话筒叽叽喳喳——
“爷爷(汉斯)!我给你寄了‘狐狐’的样品,大概20种!版权和专利要给我申请好哦!嗯嗯嗯!”
他舀了一勺粥塞嘴里,含糊不清地继续:
“意大利那边你要好好吃饭!我给你寄了国内的酱菜和酱,不会坏的!我找小叔(谢玉)给你加急寄,一周就到!”
突然气鼓鼓地告状:
“上次寄的全被弄坏了!对啊!讨厌得很!嗯嗯嗯!”
(全家默默低头喝粥,假装没听见他告的是谁的状)
最后,小九得意地晃着脚丫子总结:
“嗯!我有七个爷爷!哈哈哈我好幸福啊~”
(电话那头传来汉斯爽朗的笑声)
小九挂断电话,立刻进入指挥官模式,小手指着谢玉(小叔)发号施令:
“小叔!让酱菜坊和酱料坊全力生产,全部改用玻璃瓶包装,棉布防震打包——为出国销售做准备!”
他兴奋地蹦起来:
“小九转头看向妈妈(沈如芬),眼睛亮晶晶的:
“妈妈!你们妇联帮忙盯下‘巧手坊’的狐狐生产呗?要确保每一个针脚都充满社会主义优越性!”
(沈如芬扶额:“这小子又给我派活儿……”)
咱们‘老朋友基金会’的第一批酱料和酱菜,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哈哈哈!”
小九突然严肃,拽着南嘉的袖子:
“姐姐!我有个想法!”
“前几天我去看老王(王教授),他们那些教授住的校区房子太破了!漏风漏雨的!”
他越说越气,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凭什么蓝眼睛绿眼睛的老鬼子们住洋楼,我们的国宝教授们要受这种委屈?!”
“我们帮他们修缮房子!再造几个亭子,让他们能安心搞研究、验算数据!”
(突然拍桌)
“钱从我的版税和酱菜利润里出!”
执行方案
修缮重点:
加固屋顶、更换老旧电路(避免王教授算公式时突然断电)。
增设书房隔音层(防止老张和老李因为学术分歧隔空对骂扰民)。
亭子设计:
仿苏州园林风格,亭柱刻满数学公式(谢卿题字)。
内置灵泉保温壶,24小时供应提神茶。
国际对比:
小九特意让汉斯拍了德国教授公寓照片,贴在工地围挡上——
标题:“他们有的,我们的教授必须更好!”
南嘉揉乱他的头发:“你赚的钱够吗?”
小九掏出一沓存折,豪气干云:
“不够就再画十本《防拐小九侠》!!”
(王教授得知后,老泪纵横:“那小子…上次还偷我钢笔…”)
(谢卿:“修缮图纸我来画,亭子叫‘月英亭’。”)
南嘉听完小九的慷慨陈词,淡定地合上账本,一针见血地指出:
“酱菜和酱的利润不能动——那是专门补助军嫂、烈士遗孀和遗孤生活与学费的。”
但她话锋一转,眼中闪过锐利的光:
“但我们可以启动‘巧工坊’新项目。”
1. 传统编织工艺振兴
目标群体:招募乡村手艺人(尤其是留守老人)。
产品方向:
草编小动物(螳螂、蝈蝈、狐狸等)。
竹丝书画(用染色竹丝拼出山水画)。
非遗技法复刻(如苏州缂丝迷你版)。
专利保护:
申请“华夏巧工”集体商标。
每件作品附带手艺人签名证书。
销售渠道:
友谊商店(定价权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汉斯爷爷在欧洲铺货,包装上印“东方艺术瑰宝”。
口号:“我们的手艺,不该被廉价收购!”
2. 人物场景微缩模型
设计理念:
木制框架内打造1:20微缩场景:
北方炕屋(带迷你灶台和布老虎)。
江南书房(砚台仅米粒大)。
乡村教室(黑板可写粉笔字)。
文化对抗:
故意对比同期欧洲微缩模型(比如德国圣诞屋),突显华夏细节优势。
标签注明:“此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已有记载”。
心理战术:
在友谊商店设对比展柜,标题:“你猜老外更羡慕哪个?”
执行策略
质量控制:南嘉亲自培训监工,不合格的拆了重做。
利润分配:
手艺人拿60%,基金会抽20%,剩余20%反哺乡村教育。
小九掏出小本本追加创意:
“再加个‘定制服务’——让老外提供自家照片,我们做成微缩模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