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感谢祭,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进了杂货铺里每个大人的心里。
店铺的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温馨融洽。
而就在这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令院的书记官——艾尔海森,用他那独有的、实用主义的方式,为这份温情,又添上了一笔。
艾尔海森是杂货铺的常客。
但他和别人不同。
他来这里,不为喝酒,也不为社交。
他只是喜欢找一个安静的、不被人打扰的角落,然后沉浸在自己的书海里。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三界杂货铺的环境熵值,处于一个适宜深度阅读的稳定区间”。
这天,艾尔海森像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的老位置看书。
但他看了一会儿,就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的目光,越过手中的典籍,落在了不远处的阅读角。
在那里,可莉正拿着一本字很小、画很少的童话书,看得一脸痛苦。
她的小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跟那些不认识的字作斗争。
看了没两页,她就失去了耐心,把书一丢,跑去找瑶瑶玩翻花绳了。
另一边,荒泷一斗也难得地拿起了一本行秋写的《沉秋拾剑录》,想要“学习一下璃月的武士道精神”。
但他那双眼睛,在书页上盯了不到三分钟,就开始打架。
最后,他把书当成枕头,靠在沙发上,发出了震天的呼噜声。
艾尔海森:“…”
他面无表情地收回了目光。
一个问题,在他那如同超级计算机般的大脑里,自动生成了:
“问题:部分个体因识字量、专注力或阅读习惯等因素,在获取书籍信息时,存在显着障碍,导致知识传递效率低下。解决方案?”
如果是以前的艾尔海森,他大概只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然后继续看自己的书。
但现在,在这个被各种“非理性”情感包围的杂货铺里待久了,他那绝对理性的思维模式,似乎也受到了一点微不可查的“污染”。
他看着那个因为看不懂书而跑去玩耍的可莉,又看了看那个把珍贵书籍当枕头的荒泷一斗,最终,合上了自己手中的书。
“知识的壁垒,本身就是一种不效率。”他低声自语了一句。
然后,他站起身,走出了杂货铺。
林凡看到他突然离开,还有些奇怪,以为是店里太吵,打扰到他了。
结果,两天后,艾尔海森再次出现。
他来的时候,没有像往常一样空着手,而是提着一个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银色箱子。
他没有去自己的老位置,而是径直走到了阅读角,在林凡和一众客人好奇的目光中,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深奥的典籍,而是一些…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小工具。
“这是什么?”胡桃第一个凑了上去,拿起一个长得像放大镜,但镜片上又带着奇怪刻度的东西,翻来覆去地看。
“阅读辅助工具。”艾尔海森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简洁明了。
他从箱子里,拿出第一件工具,那是一个巴掌大小的、薄薄的透明板子。
“大字版阅读器。”他介绍道,“将其覆盖在书页上,通过调整侧面的旋钮,可以无级放大文本。同时,内置的滤光层,可以过滤掉对眼睛有害的短波光,减缓视疲劳。”
他将阅读器,放在一本童话书上,原本小得像蚂蚁一样的字,瞬间就变得清晰可见。
“哇!”可莉正好路过,看到这一幕,发出了惊叹,“字变大了!这样可莉就能看清了!”
接着,艾尔海森又拿出了第二个工具,一个外形像书签的、金属质感的薄片。
“语音书签。”他解释道,“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是不理解的段落,可以按一下侧面的红色按钮,进行录音提问。
书签的另一端可以与手机相连,手机端可以收听录音,并按下蓝色按钮,录制回答。
适用于需要他人协助的阅读场景。”
这个功能,简直就是为七七和可莉这种识字不多的孩子,量身定做的!
林凡心想,这不就是个可以移动的、点对点的“好问”功能吗?
太实用了!
最后,艾尔海森拿出了几叠看起来很普通的、印着一些奇怪表格和箭头的纸。
“思维导图模板。”他说道,“针对逻辑性较强、信息量较大的非虚构类文本。
阅读者可以按照模板的引导,将书中的核心观点、论证过程和关键信息,填入其中,构建可视化的知识框架。有助于提升理解和记忆效率。”
他将一张模板,递给了旁边正拿着《沉秋拾剑录》发呆的行秋。
行秋只看了一眼,眼睛就亮了:“妙啊!此法甚妙!将一本散乱的书,解构为筋骨分明的图谱,一目了然!艾尔海森兄,你真是个天才!”
艾尔海森没有理会众人的惊叹和夸奖。
他只是默默地,将这些他利用教令院的资源和自己的知识,在两天内“顺手”设计出来的辅助工具,分门别类地放在了阅读角一个专门的置物架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