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甘雨“兼任”了万民堂的素食顾问后,她在杂货铺的午后时光,又多了一项新的娱乐活动——试菜。
香菱的行动力惊人,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带着她的最新作品跑过来,请甘雨“圣裁”。
有时候是外形奇特的「史莱姆布丁」,有时候是颜色诡异的「风车菊沙拉」,虽然成功率不算高,但每一次的尝试都充满了乐趣。
甘雨也乐在其中。
她发现,比起在故纸堆里寻找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还是这种能立刻看到结果、吃到嘴里的“小事”,更能让她感到放松和快乐。
这天下午,甘雨正和香菱讨论着一种“用烈焰花花蕊熏烤豆腐干”的可行性,店门口的风铃响了。
进来的是一位穿着月海亭制服的年轻秘书,步履匆匆,神情严肃。
店里的客人们一看到这身打扮,都下意识地安静了几分。
那秘书在店里扫视一圈,很快就锁定了甘雨的位置。
她快步走上前,恭敬地递上一个用火漆封口的厚重文件袋。
“甘雨大人,这是凝光大人让我给您送来的。一份关于下个季度轻策庄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计划草案,需要您过目。”
一听到“文件”、“草案”这些词,甘雨的身体瞬间就绷紧了,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就要伸手去接。
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工作本能。
然而,那年轻秘书却并没有立刻松手,而是又补充了一句,将凝光大人的原话复述了一遍:“凝光大人特意嘱咐,这份文件并非急件。请甘雨大人务必在休憩时间之余,闲暇时审阅即可,切勿因此耽误了休假。”
说完,她才将文件袋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躬身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开了,仿佛多待一秒都是对甘雨休假的打扰。
甘雨伸出的手,就那么僵在了半空中。
她看着桌上那个熟悉的、印着月海亭徽记的文件袋,心里五味杂陈。
换做以前,别说是“非急件”,就算是凝光让她明天再看,她也一定会连夜带回家,通宵达旦地处理完毕,第二天一早准时呈上批注好的版本。
在她看来,这就是作为秘书的职责和本分。
可是现在……
她看了看文件袋,又看了看自己手边那杯还没喝完的清心花茶,以及香菱端来的、还在冒着热气的「实验品N号」点心。
“甘雨姐姐?你怎么了?”香菱看着她一动不动的样子,有些担心地问。
“……没什么。”甘雨缓缓地收回了手。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扑到文件上,撕开火漆,进入工作状态。
她只是静静地看了那个文件袋几秒钟,然后,做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她把它轻轻地推到了一边,然后端起了茶杯。
“香菱,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她喝了一口茶,语气平静地问道,“用烈焰花熏烤,我觉得火候很难控制,花蕊的香气容易变成焦苦味。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用它的粉末,混合香料,先腌制再烤,味道会更稳定。”
香菱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甘雨竟然把月海亭的文件晾在了一边,继续跟她讨论起了菜谱!
她看了看那个文件袋,又看了看甘雨平静的侧脸,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对哦!腌制!我怎么没想到!甘雨姐姐你真是太聪明了!”
林凡在柜台后面,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知道,甘雨是真的变了。
她不再是那个被工作推着走的、停不下来的陀螺。
她开始学会了划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开始懂得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
一个小时后,香菱心满意足地带着新的灵感回去了。
甘雨也喝完了茶,甚至还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小憩了十几分钟。
直到夕阳西下,店里的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才慢悠悠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走到了店铺里那个最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她终于拿起了那个文件袋,撕开了火漆。
心态的转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完全放松下来的她,思路反而比在月海亭那紧张压抑的环境里,要清晰和敏锐得多。
她看着文件上的那些条款和数据,脑子里不再是一片混沌,而是像有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各种信息被自动分类、整理、串联。
这份草案的制定者,显然对轻策庄的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
方案只考虑了常规水稻和茶叶的收购,却忽略了当地特有的一些高附加值山珍和草药。
而且,统购的价格体系也有些僵化,没有考虑到丰年和灾年的市场波动。
这些问题,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甘雨眼中,一览无余。
她不仅快速地完成了审阅,找出了其中大大小小十几处疏漏和不妥之处,甚至还在旁边的空白处,用娟秀的字迹,批注了好几条极具建设性的优化建议。
比如,她建议将统购范围扩大到竹笋、松茸等山货,并建立一个与市场价联动的浮动收购价机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