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 第73章 荷风送聘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第73章 荷风送聘

作者:未陶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7 06:02:28

六月仲夏,荷香隐隐。转眼便是陈秀荷十六岁的生辰。

农家不兴大操大办,但王桂花还是早早起来,用细箩筛了白面,给秀荷做了一碗卧了荷包蛋的长寿面。面条筋道,汤头清亮,滴了几滴小磨香油,香气扑鼻。

“快吃,吃了长命百岁,顺顺溜溜。”王桂花看着小口吃面的女儿,眼里满是慈爱。十六岁,在乡下有的已经是孩子娘了,但自己闺女,再大,在王桂花眼里也是孩子。

陈秀荷安静地吃着面,心里却有些纷乱。自从那日相看后,李家提亲的事便在两家之间悄悄进行着,她虽不多问,但也从爹娘偶尔的低声商议和媒人的再次登门中,知道事情进展顺利。

想到那个只见过一面、却印象沉稳的李向学,想到即将到来的未知生活,她心里又是羞涩,又有些许茫然。

这日下学,陈青文带回了一个用干净厚纸包着的东西,径直递给秀荷:“姐,给你的。”

陈秀荷疑惑地接过打开,里面是一方叠得整齐的淡青色手帕,帕子一角用同色丝线绣着几竿疏竹,清雅别致。另有一本簇新的、纸张却略显粗糙的描红字帖和一支小楷毛笔。

“这是……”秀荷愣住了。

陈青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向学兄托我带给你的。他说……听说你喜欢识字,这字帖给你平日练手,帕子……是他娘绣的,给你添个生辰礼。”

陈秀荷的脸“唰”地红了,手捏着那方触感柔滑的帕子,心头像被羽毛轻轻拂过。这礼物不算贵重,却透着用心。

那疏竹的图案,不似寻常花草,正合了李向学曾是读书人的身份,也隐含着一份对她识字的尊重和期许。这份细腻,让她对那个即将成为她夫君的男子,又多了几分模糊的好感。

王桂花在一旁瞧见了,没多说什么,只眼神复杂地看了那帕子和字帖一眼,心里对李家的满意又添了一分。肯花这样的心思,说明是真心看重她闺女。

没过几日,李家正式下了聘礼。挑了个吉日,李顺和夫妇带着李向学,请了媒人和几位体面的族人,抬着聘礼来到了陈家小院。

聘礼算得上丰厚体面:四匹颜色扎实的棉布(两匹青蓝,一匹姜黄,一匹茜红),一对沉甸甸的银镯子,两坛子好酒,四条肥瘦相间的猪肉,还有用红纸封着的八两聘金。这排场在小河湾村算是顶顶有面子,引得左邻右舍都探头张望,议论着陈家大闺女找了个好婆家。

王桂花和陈满仓脸上有光,热情地招待着亲家。赵春燕挺着大肚子,也在一旁帮着倒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陈秀荷则早早被王桂花赶回了自己屋里,不许出来,只听得见外间的热闹,心跳得像揣了只小兔子。

亲事既定,王桂花便开始抓紧时间“教女”。今夜她陪着秀荷睡,至于秀兰,被撵到了赵春燕屋里。

王桂花像孩子小时候似的一边拍打着秀荷哄睡,一边絮絮叨叨:“到了婆家,不比在自己家。眼里要有活,手脚要勤快。公婆面前要恭敬,妯娌之间要和睦,少说话,多做事。”

“向学那孩子是读过书的,心里有主意,你凡事要多听他的,但也不能没自己的章程,该拿主意的时候也得拿得起来。”

“过日子要精打细算,李家虽殷实,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针头线脑能省则省,但该花的钱也不能小气,尤其在人情往来上。你是小儿媳,有什么拿不定的,将来多问你婆婆和长嫂,都是一家人……”

陈秀荷躺在母亲怀里,一句句认真听着,将这些话牢牢刻在心底。

隔天,赵春燕也寻了空,拉着陈秀荷在院里的枣树下说体己话。

她摸着隆起的肚子,语气温柔:“妹子,别怕。李家都是和善人,妹夫也是个知冷知热的。这女人嫁人啊,就像重新活一回,开头难免不适应,慢慢就好了。夫妻相处,贵在体谅,他在地里累了一天,你递碗热水,说句暖心话,比什么都强……”

陈秀荷听着嫂子温言软语,看着她圆润脸上洋溢的即将为人母的幸福光辉,心里那份对未来的隐隐不安,渐渐被一种朦胧的期待所取代。

收了聘礼,陈家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王桂花请亲爹和亲弟找好料子,给秀荷打了一对结实的雕花木箱。又忙着买棉花、弹棉花给秀荷打两床厚实的棉被。

原本计划给秀荷买银镯子的钱,去县上银楼买了一个简单素雅的银簪子和一对银丁香。

又用李家送来的布料给秀荷赶了两身新衣服。秀荷也给未来公婆,丈夫,妯娌都做了针线。

陈青文心里记挂着长姐,省吃俭用,在镇上书铺挑了一套价格实惠却齐全的笔墨纸砚,用红纸仔细包好,送给秀荷:“姐,你留着,以后自己用……或是教外甥识字也好。” 他知道姐姐珍惜识字的机会,这份礼物既实用,又饱含着弟弟的支持和祝福。

远在县城的陈青山听家里捎信说了妹妹定亲的事,心里也为秀荷高兴。他特意抽空,在县里集市上转悠半天,挑了几朵颜色鲜亮、价格实惠的绢布头花,又给春燕选了两朵素雅些的。

托人带回来的包裹里,除了头花,还有一小包县里时兴的桂花糖。他另偷偷包了几十个铜钱,塞在给秀荷的信封里,信上只简单写着:“妹子,哥离得远,这点钱你留着,买点喜欢的,压箱底,应急。” 这份来自兄长的体贴,让秀荷湿了眼眶。

嫁妆一样样备齐,堆放在堂屋一角,散发着新木和棉布的气息。王桂花看着这些,心里既欣慰又不舍。欣慰的是女儿终身有靠,嫁妆体面;不舍的是养了十几年的闺女,转眼就要成为别家的人。

夜晚,小院安静下来。陈秀荷在灯下仔细地将青文送的笔墨纸砚和青山给的头花、铜钱,爹娘给的压箱底的碎银子,一样样收进那个崭新的雕花木箱的最底层。

这些都是娘家人给的底气和疼爱。陈秀荷对未来的生活,少了几分紧张畏惧,多了几分勇气。

窗外,夏虫啁啾,月光如水,静静地照耀着这个农家小院。只待秋日,便将送女出阁,开启另一段人生旅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