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 第5章 心中的田与手中的锄

接连几日,青文在学堂里都有些心神不宁。周秀才讲解“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时,他眼前晃动的却是大哥青山在月光下,用树枝在地上划出切菜线条的执拗侧脸;默写“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时,他鼻尖仿佛又嗅到了那晚清冷空气中,混合着泥土与淡淡憧憬的复杂气息。这“四民”与“五常”的道理,似乎与他家中的现实,产生着微妙的碰撞与交织。

这个休沐日,天还墨黑,青文就被院子里比往日更嘈杂的动静惊醒了。不仅有父亲磨锄头的“嚯嚯”声,还有母亲和大姐压低嗓音的说话声、以及更频繁的脚步声。他利落地套上那身破旧短打,推门出去。只见父亲陈满仓依旧在磨锄头,大哥青山在收拾板车,而母亲王氏和大姐秀荷,也换上了下地的旧衣裳,正在往另一个篮子里装水壶和干净的布巾。

“醒了?快去洗漱吃饭,今天都下地,秀兰留家里看门、做饭、喂鸡。”王氏语速很快,带着农忙特有的紧迫感。

青文心里一凛,意识到今天的劳作规模非同一般。他读书为了跨越“士”的阶级,而今日,他更要亲身参与到“农”的本分之中。

去田里的队伍比平时壮大了许多。陈满仓拉着装满农具和水的板车走在最前,王氏和秀荷挎着篮子跟在后面,青山和青文断后。路上,遇到的也多是一家老小齐出动的景象,真正的“四民”之中,此刻唯有“农”字当先。

来到自家麦田边,陈满仓迅速分配了活计:“我和青山在前头薅草,他娘,你和秀荷跟在后面,把薅下来的草捡干净,堆到田埂上,晒干了还能当柴火。青文,你还是老样子,细发点,捡漏、敲土块。”

“知道了爹。”

劳作开始了。两个姐姐和母亲加入后,田里的气氛更加火热。陈满仓和青山依旧是主力,锄头挥舞,汗水很快浸透后背。王氏和秀荷则弯着腰,快速地将刨倒的杂草归拢、抱起,运到田埂。她们的动作麻利而熟练,显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劳作。秀荷甚至比母亲更快,不时还回头帮母亲抱上一捧。

青文蹲在地上,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腰背的酸涩,腿脚的麻木,日头的毒辣,麦芒的刺痒……种种辛苦一如预期地袭来。汗水流进眼睛,他抬起胳膊去擦,粗布的摩擦让被麦芒划出的红痕一阵刺痛。

就在他呲牙咧嘴时,一把锄头在他旁边的垄沟里利落地一刮,一片他刚才没拔干净的顽固杂草应声而倒。

“细发点,”青山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带着劳作中的粗重呼吸,却并无责备,“这种草,根扎得深,你得捏住了,晃着劲儿拔。”他边说,边用脚把刨松的土往青文负责的这边拨了拨,“土松点,好干活。”

“嗯,知道了,哥。”青文心里一暖,手下更仔细了些。他注意到,大哥干农活时,有一种与教授厨艺时不同的、更近乎本能的熟练和力量,但眼神里,却少了那份在月光下谈起“火候”、“刀工”时的光亮。大哥向往的,或许是“工”乃至“商”的道路,而非纯粹的“农”。

中午,留在家的秀兰提着大大的食篮送来了午饭。一家人就在田边的树荫下席地而坐。饭菜比往日简单,但分量十足。秀兰看着家人狼吞虎咽,小声说:“娘,鸡喂了,院子扫了,晚上的粥我也泡上米了。”

王氏赞许地点点头,把自己碗里一块咸菜夹给秀兰:“辛苦了,在家也不轻省。”

陈满仓照例指点着田里的麦子,说些“人勤地不懒”的道理。青山啃着饼子,看着远处通往镇上的小路,忽然没头没尾地低声对坐在旁边的青文说:“等这茬麦子收了,空了场……我再去县里探探路。”

青文心里一紧,下意识地看向父亲。陈满仓正低头喝着水,仿佛没听见。但青文分明看到,父亲握着水碗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

一场关乎“四民”道路选择的无声拉锯,在这片孕育着希望与口粮的麦田边,在全家劳作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真切。父亲坚守着“农”的本分,大哥向往着“工”或“商”的技艺,而青文自己,则被寄望于“学而优则仕”。这“国之良”的四民,在一个小小的农家,展现了其内在的张力。

下午的劳作更加难熬。青文感觉身体的每一处都在尖叫着抗议。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父亲那只粗糙的大手再次按上了他的头顶。

“行了,到那边树底下歇歇去。”

这一次,青文没有逞强。他拖着几乎失去知觉的腿走到田埂边,靠着老槐树坐下,贪婪地享受着荫凉。他看着父亲和大哥在前方挥锄,母亲和大姐秀荷在后面忙碌,甚至连二姐秀兰也穿梭其间帮忙递水。全家人的身影在麦浪中起伏,如同一个紧密运转的整体。一个如山般沉稳,守护着“农”的根基;一个如躁动的火,试图开辟“工”或“商”的路径;而女眷们,则是这土地上最坚韧的蔓草,无声却有力地支撑着一切。而他自己,则像是生长在这山、火与蔓草之间的一株幼苗,既需要大山的滋养,也被那火焰的光芒所吸引,更离不开蔓草的庇护。他此刻亲身践行的“农”事艰辛,正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五常”中的“勤”与“义”,以及为何需要“读”来寻找更多的可能。

傍晚归家,浑身酸痛的青文在院子里洗漱时,提前回家的秀兰已经利落地做好了简单的晚饭。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虽然疲惫,但看着彼此被晒红的脸庞,看着院子里堆放的、从田里带回的、预备晒干当柴火的杂草,一种共同的成就感在默默流淌。这便是“家”之“仁”与“和”的体现。

夜里,青文躺在炕上,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但他的脑子却异常清醒。他回想起白天的烈日、汗水、父亲沉默的坚韧(义)、大哥暗藏的渴望(智?)、母亲与大姐默默的辛劳(仁)、二姐在家做事的担当(勤)……这一切,都远比书本上“四民五常”的字句更加复杂,也更加深刻。他再次摸出枕边的《三字经》,手指划过“曰士农,曰工商”和“曰仁义,礼智信”的字样,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读”,不仅仅是读懂书本,更是要读懂这生活本身,读懂每一个家人为这片土地、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读懂这“四民”分工与“五常”伦理在现实中的具体模样。

他心中的“田”,不再仅仅是那二十五亩麦地,更包括了大哥向往的灶台(工),父亲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子(商),以及他自己那条需要用汗水和智慧一步步去丈量的、漫长的耕读(士)之路。这条路,注定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这个小小的院落、与每一个家人都息息相关,也将在未来,孕育出超越此刻想象的、更为广阔的可能。这“四民”之业,或许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农家里,以一种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方式,交织、融合,共同支撑起一个家族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