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 第25章 分头努力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第25章 分头努力

作者:未陶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7 06:02:28

晚霞恋恋不舍地沉入西山背后,深蓝色的天幕上,星子已经眨起了眼。晚风稀释了白日的燥热,带来一丝丝清凉。

王桂花拎着水瓢,将井水均匀地洒在院子的泥土地上,激起一股带着土腥味的凉气。很快,一家人便搬着各式矮凳、马扎,聚到了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枣树下,开始了一天中最闲适的纳凉时光。

青山坐在门槛上,身子微微前倾,他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根狗尾巴草,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打破了宁静:“娘,舅舅说,悦来酒楼光是那口熬高汤的大锅,就够我在里面洗个澡了!说是用整副的猪大骨、老母鸡,从天不亮就开始熬,那香味能飘满半条街呢!”他顿了顿,眼神在月光下闪烁着憧憬的光芒,“还有‘红案’的李师傅,舅舅说他炒菜时,勺子颠得飞快,火苗‘呼’地一下能窜得老高,锅里哐当哐当响几下,一道油光锃亮的菜就成了!”

王桂花坐在枣树下,手里慢悠悠地摇着一把边缘已经破损的蒲扇,给依偎在她身旁的秀兰扇着风。看着长子谈起未来时眉飞色舞的样子,她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既为儿子找到奔头而欣慰,又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酸楚。

“我们青山,是真的长大了,”她声音轻柔,带着母亲特有的温存,“这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等翻了年就十七……”她的话语在这里微妙地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被月光牵引,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安静坐在稍暗处的秀荷身上,语气里多了些岁月流逝的感慨,“秀荷,过了年也十四了,都长大了。”

秀荷抬起眼,眸子里映着月光,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与懂事,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娘,我还小呢……”

王桂花看着眼前的温馨场景,心里仿佛被一股暖流浸润着。她转过头,望向一直沉默的丈夫,声音放得更轻了些,带着商量的口吻:“他爹,等青山在县里安定下来,站稳了脚跟,青山的亲事……咱们也该慢慢相看相看了。”

“他娘,你这几天多在村里走动走动,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姑娘。现在家里攒了些钱,你过几天去找有根,有空时给青山打些结婚用的家具。”

夜渐渐深了,月光愈发澄澈通透,如同水洗过一般。蟋蟀的鸣叫愈发响亮清晰。秀兰开始一下一下地打着小哈欠,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着。秀荷温柔地笑了笑,伸手将妹妹揽过来,让她的小脑袋靠在自己肩上。青山望着满天钻石般闪烁的星斗,眼神里的憧憬渐渐沉淀,融入了对家人、对这片院落的深深眷恋。窗下的青文终于合上了书本,小心地吹熄了那盏耗费灯油的灯火,就着明亮的月光,开始一丝不苟地收拾笔墨纸砚。

一家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溶溶的月色里,谁也没有再说话,也无需再多言。离别的愁绪与团聚的温馨,生活的重压与萌发的希望,过往的艰辛与未来的期许,都在这个平凡而珍贵的夏夜里,交织、融合,谱写成一首属于农家人的、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夜曲。

鸡叫三遍,天光还未大亮,。陈家的灶房里却早已透出暖黄的光,飘出小米粥滚沸的香气。今日,是青山启程去县城的日子。

院子里,青山穿着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短褂,这是王桂花熬了两夜赶制出来的。他背上背着个沉甸甸的包袱,里面装着换洗衣物、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以及陈满仓悄悄塞给他的一串铜钱。

王桂花替他整理本已十分平整的衣领,眼圈有些泛红,想再叮嘱些什么,嘴唇动了动,却只化作一句:“在外头……万事当心,吃饱饭。”

秀兰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不舍:“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过些天就回。”青山揉了揉妹妹的头发。

陈满仓挑着货郎担催道:“行了,该走了。青山又不是不回来了,掌柜的心善,每月能回来两天呢。早去早收拾,去的晚了不好。”

“爹,我送你们到村口。”青文走上前,轻声说道。父子三人一同迈出了院门。

清晨的村庄尚未完全苏醒,只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父子三人沉默地走在熟悉的土路上,脚步声清晰可闻。离情别绪像这清晨的雾气,弥漫在三人之间。

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青山停住了脚步。“就送到这儿吧。爹,你去忙你的吧!青文,你也好好读书。”他转过身,向着县城的方向大步走去。

“哥,”青文喊到,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他顿了顿,像是在下一个郑重的承诺,“我们一起努力。”

青山不回头的摆了摆手,一切尽在不言中。“好,一起努力!”他咧嘴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那笑容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畏与期盼,踏着渐亮的晨光,大步流星地朝着通往县城的官道走去。背影在薄雾中渐渐模糊,最终化成了一个移动的小点。

陈满仓目送着长子的背影走远,摸了摸青文的脑袋,“你好好读书就行,家里现在有我,以后有你大哥。咱们一家人一起,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把陈青文送到学堂的巷子口,陈满仓挑着破旧的货郎担又开始了自己的走街串巷。

学堂里,周秀才看着下面坐得端正的学子们,缓缓开口道:“《三字经》蒙学以启心智,尔等既已通读,今日起,我们便开始学习《百家姓》。”他拿起一本纸张泛黄的书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下姓氏,汇聚于此,虽是识字之基,亦可见人伦渊源,地域流转。”

新的书籍,新的知识,像一扇正在徐徐打开的新世界的大门。青文小心地抚摸着书页上陌生的姓氏,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分,但心中的道路,却愈发清晰明亮。

周秀才布置了熟读并抄写《百家姓》前十六姓的课业。散学后,青文没有像其他同窗那样嬉闹着离开,他独自留在书斋里,将笔墨纸砚在略显陈旧的书桌上摆放整齐。他研墨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一种庄严的仪式。

墨成,他铺开一张略显粗糙的毛边纸,提起那杆用了许久、笔毫已有些开岔的毛笔。他回想起大哥离家时坚实的背影,父亲在田垄间佝偻的身躯,母亲在灯下缝补的侧影,姐姐们默默操劳的模样,还有那粮税官斛前令人心碎的画面……所有的艰辛、期盼与温暖,此刻都沉淀下来,化作他腕底的力量。

他蘸饱了墨,凝神静气,在那张素白的纸上,郑重地写下了一个“赵”字。笔锋虽还稚嫩,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与决心。

为了这个家,他必须,也一定能够读出个前程。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他专注的眉眼和那渐渐铺满字迹的纸张上,明亮而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