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的黄昏,余国京城以北三百里,黑风峡。
此地是连接南北官道的咽喉要冲,两侧山崖陡峭如刀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峡谷深处常年有黑风呼啸而过,故而得名。也是宰相李辅国南巡返京的必经之路。
此刻,峡谷上方一处极为隐蔽的天然石洞内,数道身影如同磐石般静立。洞口被巧妙地用藤蔓和幻阵遮掩,从外部看去,与周围山壁融为一体,难辨真伪。
为首一人,身着不起眼的灰色劲装,脸上戴着一副毫无特色的玄铁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寒星的眼眸。正是伪装后的靖王世子萧景渊。他此刻散发出的气息沉稳内敛,与平日那个温文尔雅的世子判若两人,更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江湖枭雄。
他身后,站着以黄禹为首的六名黄家核心子弟。人人面色凝重,眼神中压抑着刻骨的仇恨与决绝。他们早已在此潜伏了三日,布下了天罗地网。
“世子,一切准备就绪。”黄禹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连续布设大型阵法,即便对于黄家而言,消耗也是极大。
萧景渊(面具下)微微颔首,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蜿蜒的峡谷官道。他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网,早已将方圆数里的风吹草动尽数掌握。
“黄长老,再确认一遍阵眼和触发时机。”萧景渊的声音透过面具,显得有些沉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是他第一次与黄家实战配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黄禹不敢怠慢,指着下方几个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弱能量节点,详细解释道:
“世子请看,峡谷入口处,我们布下了第一重 ‘迷踪幻雾阵’ 。此阵并非强攻,而是扰乱。待宰相仪仗前锋进入峡谷约百丈,由我黄家弟子黄岩(一位擅长幻术的年轻子弟)远程激发。阵起时,峡谷内会瞬间升起浓密雾气,并非普通水汽,而是能干扰修行者灵觉感知的幻雾,足以让队伍阵型出现片刻混乱,延缓其行进速度,为后续阵法启动争取时间。”
萧景渊点头:“幻雾可持续多久?对‘影’和法河这等高手效果如何?”
黄禹答道:“全力维持约一炷香(五分钟)。对‘影’和法河,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能只能干扰其灵觉探查数个呼吸,但足以影响其判断。主要目标是那些禁军和普通影卫。”
“足够。”萧景渊言简意赅,“继续。”
黄禹指向峡谷中段一片相对开阔、乱石林立的地带:“此处是第二重,也是核心杀阵——‘九幽锁灵大阵’的主阵眼所在。我们以三件至阴宝物(阴魄石、玄冥真水、万年寒玉)为基,勾连地脉阴气。届时,将由老夫亲自主持,另两位长老辅佐。阵起之时,阴气爆发,会形成一个覆盖方圆五十丈的绝对灵域,域内天地灵气将被极大压制甚至冻结!”
他语气加重:“此阵一旦成功启动,域内所有修行者,其罡气、法力运转将变得极其滞涩,实力骤降。即便是‘影’的暗影规则,也难在锁灵域内自如施展!这将是我们发动致命一击的最佳窗口!”
萧景渊眼中精光一闪:“此阵能维持多久?反噬如何?”
黄禹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全力施为,至多半炷香(两分半钟)。过后,主阵之人必遭阴气反噬,经脉受损,修为至少跌落一个小境界,且需调养数月。”这是拼命的代价。
萧景渊沉默片刻,道:“辛苦长老了。半炷香,足以定乾坤。”他目光转向峡谷出口方向,“第三重呢?”
黄禹指向出口处一侧看似普通的山壁:“那里埋下了最后一重 ‘庚金裂山阵’ 。此阵并非针对人,而是断其退路!待宰相核心队伍完全进入锁灵阵范围,由黄灵(一位专精金系阵法的女弟子)引爆。届时山石崩裂,堵塞出口,将他们彻底困在峡谷中段,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三重阵法,环环相扣。”萧景渊总结道,“幻雾扰敌,锁灵压制,裂山断后。很好。”但他随即话锋一转,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宰相的座驾,一定会进入锁灵阵的核心范围?李辅国生性多疑,其车驾位置未必固定。”
黄禹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枚巴掌大小、刻画着复杂符文的玉盘,解释道:“世子考虑周全。此为‘引灵盘’,与我黄家一件秘宝气息相连。我们已设法将那件秘宝的气息,悄然附在了宰相最信任的一名贴身内侍的配饰上。只要那名内侍在队伍中,引灵盘便能大致感知宰相车驾的方位。届时,我们会根据引灵盘的指示,微调锁灵阵的激发范围和重心,尽可能将宰相笼罩其中。”
萧景渊深深看了黄禹一眼。黄家为了此次复仇,准备之充分、心思之缜密,确实超乎他的预料。这种追踪手段,防不胜防。
“还有一个变数,”萧景渊再次开口,声音凝重,“影。他若不在车驾旁护卫,而是潜行在侧,或提前探查,该如何应对?”
提到“影”,所有黄家子弟的脸色都更加阴沉。黄山血战中,影那神出鬼没、一击必杀的身影,给他们留下了太大的阴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