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2章 吃懂政策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2章 吃懂政策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今年李成刚刚刚初中毕业,成绩不是很好,考高中没考上,中专更不想了。要是能早穿越几个月天,还能努力一把,考个中专,以后也不用为了工作的事发愁。

现在一切都晚了,等街道分配工作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轧钢厂扩建还要到1958年。难道堂堂穿越者与西红柿小说里面众多作品里面的阎解成一样每天去街上打零工,扛大包当窝脖,被傻柱等人笑话!

就在李成刚胡思乱想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当兵去?前世当过兵,现在半岛的战争已经停了,炮击金门那时候估计退伍了,等打阿三的时候估计娃都有了。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猛地跳了出来!现在是城镇兵可以分配工作的年代呀!

原主的记忆里,街道上确实张贴过征兵宣传的告示。参军!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在首都,这几乎是像他这样城市青年最好的出路之一!三年义务兵,熬过去,退伍回来,再加上父母在轧钢厂工作攒下来的人脉,运作一下,找个像样的工作,比如……公安或者保卫科?可比不知道猴年马月分到某个小厂里当个学徒工或者当个街道临时工强太多了!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瞬间占据了他的整个思维。对!当兵!必须去!前世当兵混补贴,魂穿当兵混工作,为了前途,不寒碜!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快、最稳妥的破局之道!

就在他心潮澎湃,为这个“完美计划”激动不已时,母亲王秀兰已经端着一个大碗进来了,里面是香喷喷的鸡汤。

一阵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他家门口。接着,是几声压低声音的呼唤:

“钢子?钢子?醒着没?”

是许大茂!那带着讨好的声音,李成钢立刻从原主的记忆里对上了号。

“是大茂啊?”王秀兰朝门口应了一声,把碗递给李成钢,“钢子刚醒,还虚着呢。”

“婶儿,我就跟钢子说两句话,不耽误他休息!”许大茂的声音透着股热乎劲儿。

王秀兰看了看儿子,见李成钢微微点了点头,这才过去开了门。

门一开,许大茂那张瘦长脸就挤了进来。他穿着件半旧的蓝色衣服,梳着时兴的小分头,脸上堆着笑,眼睛却习惯性地滴溜溜转着,落在他苍白的脸上。

“哎哟我的钢子兄弟!你可算醒了!昨儿听说你病倒了,可把我急得够呛!”许大茂几步凑到炕沿边,满脸关心的模样,“咋样?好点没?瞧这小脸白的!”

李成钢没说话,只是慢慢喝着那碗鸡汤,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表演。许大茂这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果然,许大茂见他反应平淡,也不恼火,直接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初三课本摊开发愁,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说到:“哎哟钢子!你可帮帮我!快快快,这破代数题快把我脑子搅成浆糊了!你脑子活络,帮我瞅瞅?”

李成钢笑着走过去,瞥了一眼那几道题的原主来说可能如同天书般的题目。他前世好歹也是警校大专生,这点基础代数还在能力范围内。他拿起铅笔,随手在草稿纸上刷刷写了几行清晰的步骤和答案,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迟滞。

许大茂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我滴个乖乖!钢子,你…你这啥时候变这么厉害了?!这解法比我们老师讲的还清楚!”他看向李成钢的眼神充满了惊奇和崇拜。

李成钢心里暗笑,嘴上却故意装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一拳轻轻捶在许大茂肩膀上:“少废话!哥们儿这叫开窍了!懂不懂?以后有不会的,尽管来找我!不过嘛…”他压低声音,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哥们儿帮你解题,你爹下次去乡下放电影,有好东西…嘿嘿,懂的?”

“懂!懂!必须懂!”许大茂眼睛放光,拍着胸脯打包票,“苟富贵,勿相忘!哥们儿讲义气!”他根本没深究李成钢这“开窍”从何而来,只觉得有个聪明厉害的哥们儿罩着,倍儿有面子。

许大茂说到“钢子,你初中毕业有啥打算吗,傻柱这家伙都转正了,每天嘚瑟的不行。现在好多厂又不招人,有点难搞哦,我爸爸帮我找了找关系,先去读个高中再说。”

“我先跟着我爸厂里学习学习电工技术,厂里那边说好了不算学徒工,不拿工资。就是在我爸身边熟悉熟悉。等征兵了就去报名,等当兵回来听说有工作安排。”

“参……参军?!兄弟当兵多危险呀,半岛打战回来的好多缺胳膊少腿的,回不来的更多。”许大茂有点担忧的说道。

李成钢没再解释。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自己摊开的手掌心。那手机形状的烙印,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微微地、不易察觉地,灼热了一下。

1954年11月的四九城,空气里已透着初冬的凛冽,但一股热潮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涌动——新中国首次义务兵役制的征兵工作开始了。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进了李成钢家的门。

跟着父亲在学习电路知识的李成钢,听到广播里一遍遍播送着“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的号召,眼神坚定地对父母说:“爸,我要去报名!”

街道办事处的报名点人头攒动,挤满了和他一样心怀热血的年轻人。李成钢挤到桌前,郑重地递上户口簿和那张早已在心里默写过无数遍的报名表。街道的王主任扶了扶眼镜,看着眼前这个身材结实、眼神清亮的小伙子,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小子,有觉悟!叫李成钢?名字硬气!” 李成钢挺直了腰板,响亮地应了声:“是!”

接下来的几天,等待仿佛被拉长了。李成钢在家帮父亲干活时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门口,耳朵竖起来捕捉着街道干部可能到来的脚步声。终于,一个戴着红袖章的街道干事来了,脸上带着喜气:“李成钢!初步审查通过了,明天去区武装部参加复审!”

武装部的大院里气氛更加庄重肃穆。复审比街道初审严格得多,一项项细致地盘问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紧接着就是政审,工作人员翻查档案,走访邻居,一丝不苟地审查着李成钢和他家庭的历史,确认政治上的清白可靠。李成钢心里坦荡,却也难免有些紧张,直到听到“政审通过”四个字,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最让他难忘的是体格检查。一间间敞亮的屋子里,穿着白大褂的军医神情严肃。量身高、称体重、测视力、听心肺、查四肢……小伙子们被要求脱得只剩裤衩,在一系列检查和医生的手下轮流转。“小伙子,身体底子不错!”一位军医拍拍他结实的胸脯,李成钢的心这才真正踏实落地。

日子在紧张的期待中滑到1954年12月。一个飘着细雪的早晨,街道干事再次敲开了李成钢家的门,带来了最终的好消息:“李成钢同志,你光荣地被批准入伍了!准备行装,接到通知就出发!”

出发那天,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亲人和街坊邻居。李成钢穿着一身崭新的、略显宽大的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朵硕大鲜艳的红花,红绸带在寒风中轻轻飘动,映得他年轻的脸庞格外精神焕发。母亲王秀兰含着泪,一遍遍地替他整理着衣领,父亲李建国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到了部队,好好干!听首长的话!” 他用力地点着头。

“呜——!” 汽笛长鸣,绿色的列车缓缓启动。李成钢站在车厢门口,向着越来越模糊的父母和乡亲们用力挥手,胸前的红花随着列车的节奏微微颤动。站台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横幅在视野里渐渐远去,前方,是崭新的军营生活,是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车头喷出的白烟模糊了站台,也模糊了少年离家时眼中那一点不舍的湿意,只剩下心中澎湃的热血和胸前那朵在1954年寒冬里,象征着光荣与梦想的、火红的花。载着新兵的列车,朝着未知的军营,坚定地驶向了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