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49章 钻石牌的新生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49章 钻石牌的新生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夕阳的金辉洒在南锣鼓巷斑驳的砖墙上,也照亮了李成钢额头的细汗和他脸上藏不住的笑意。他小心翼翼地推着那辆刚从灯市口宏远信托商店“淘”回来的钻石牌自行车,停在了熟悉的95号四合院门前。车身布满锈迹和尘土,轮胎瘪得像泄气的皮球,链条耷拉着蹭在车架上,一路推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在胡同的宁静里格外清晰。

“哟!成钢!这…这是你弄回来的?”三大爷阎埠贵端着搪瓷缸子,正站在门洞里跟人闲聊,眼尖的他立刻被这辆“铁家伙”吸引了。他几步迈出来,一双精明的眼睛像探照灯,围着自行车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扫描起来。

“是啊,三大爷。”李成钢停下脚步,用袖口抹了把汗,“信托商店买的,旧是旧了点,但架子看着还行。”

阎埠贵没答话,背着手绕着车足足转了两圈,嘴里“啧啧”有声:“嚯!这牌子…看着像外国货?匈牙利‘钻石’?有点年头了吧?”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敲了敲冰冷的车架三角梁,听着那沉闷厚实的回响,点点头:“嗯!这架子,真材实料!锰钢的?听着声儿就厚实!比现在某些新车的管子都强!”手指划过磨损露铁的车把、开裂的牛皮坐垫、锈迹斑斑的链条,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就是这成色…忒惨了点。花了多少?”

“八十块。”李成钢坦然道。

“八十?!”阎埠贵倒吸一口凉气,音量瞬间拔高,“就这?八十?成钢啊,你可真敢下手!”他随即狐疑起来,“不对啊,信托商店的旧车也要八十?百货大楼新车才一百五十多呢…”

“新车得要票啊,三大爷。”李成钢无奈地笑笑,“自行车票多金贵您也知道,托人弄也不好弄。信托商店的好处就是,它不要票,现钱就能拿走。贵是贵了点,但好歹是个正经的好架子,修修补补还能顶大用。”他拍了拍车座,“您别看它现在这样,收拾出来,未必比那些新出的杂牌子差。”

阎埠贵摸着下巴,眼神在车架上反复逡巡,特别是前叉和后轮轴的连接处,显然动了心思:“灯市口宏远信托…真不要票?车…多吗?”

“嗯,车不少,啥状况都有,得靠自己淘。但不要票是肯定的。”李成钢知道三大爷心里那把小算盘已经开始拨拉了。

“嘿!这倒是个路子!”阎埠贵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回头我也去踅摸踅摸!给解成淘换一辆上班骑也成啊!”他已经在盘算家里的积蓄和儿子的实际需求了。

正说着,许大茂推着他那辆保养得不错的“永久”二八加重车回来了。他那辆车是厂里给放映员配发的,专门用来下乡跑片,看着就结实耐用。看到李成钢推着的“古董”,许大茂乐了:“哟呵!成钢哥,你这…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刨出来的宝贝?这得算是咱胡同里的自行车祖宗了吧?”他把自己的车支在旁边,也凑过来围着自行车打转。

“去你的,信托商店买的。”李成钢笑骂一句,“别光看热闹,大茂。你这跑片专家,知道附近哪家修车铺手艺地道、配件全点儿?我这车除了架子,基本都得回炉重造。”

许大茂收起玩笑,仔细看了看车况,尤其捏了捏那软塌塌的轮胎:“要说配件全、手艺过硬,还就得数胡同口往东,过了副食店那家‘王记车铺’。老王头那手艺,绝对没得挑,就是人有点倔,认死理儿。不过他那儿存的老零件多,特别是这种老牌二八车的件儿,挺全乎。你推过去找他,就说我介绍的,他认识我。”

“行,谢了兄弟!明儿一早就去!”李成钢记下了这个关键信息。

推着沉重的“钻石”穿过门洞,回到前院自家的小天地。得益于前些日子的装修改造,原先的三间房打通分隔,变成了更实用的四间房,还隔出了一个小厨房和一个带简易蹲坑的小卫生间,这在四合院里算是相当“现代化”了。父亲李建国、母亲王秀兰和妹妹李雪姣听到动静,都从屋里迎了出来。

“哥!你买自行车啦!”李雪姣第一个尖叫着冲出来,像只欢快的小鹿蹦到车边,大眼睛里满是新奇和兴奋,伸出小手就去摸冰凉的车把和车铃,“哇!28大杆,我在供销社门口见过!”虽然车子破旧,但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拥有一辆自家自行车的憧憬足以抵消一切破败感。

父亲李建国围着车走了一圈,看着那斑驳的漆面和瘪瘪的轮胎,眉头习惯性地拧起:“成钢,这车…也太旧了吧?八十块花在这上头?值当吗?”语气里是当家人对儿子大手大脚花钱本能的担忧。

李成钢扶着车把,耐心解释:“爸,妈,您二位放心。这车看着破,但架子是正经锰钢的,特别扎实!关键是不要票啊!新车票实在弄不到,这信托商店是唯一的门路了。等拾掇好了,绝对是好东西,比那些新出的车都扛造!”

母亲王秀兰没吱声,她更实际。她围着车走了一圈,重点摸了摸冰冷的金属后衣架毫无舒适性可言。她二话不说,转身进了房。不一会儿,她拿着几块洗得发白但厚实耐磨的旧劳动布(像是李建国淘汰的旧工装裤改的)和针线笸箩出来了。

“这大铁疙瘩,后座这么硬,硌着人可受不了。”王秀兰嘴里念叨着,手上动作飞快。她比划着后衣架的形状,熟练地用剪刀裁剪布料,然后飞针走线,密密实实地把厚实的劳动布缝制成一个贴合后衣架的保护套。“给你做个车衣,把这后架子包起来。以后带点东西,或者…带雪姣(她看了眼女儿,又意味深长地瞥了眼儿子),坐着也软和点。”她甚至还用旧棉花在坐垫裂口的位置巧妙地絮了一层,再用结实的布盖住缝好,虽然不美观,但大大提升了舒适度。

看着母亲用旧物改造出的这份细心和关爱,李成钢心头一热:“妈,您真能干!这下可太舒服了!谢谢妈!”

“哥!哥!现在能让我骑一下吗?就一下下!”李雪姣迫不及待地扶着车把,一只脚已经试图跨过横梁。

“哎呦我的小姑奶奶!”李成钢眼疾手快地扶稳晃晃悠悠的车子,赶紧拦住她,“现在可不行!你看这车胎都扁了,骑上去立马报废!刹车也不灵,链条都快掉了,骑出去多危险!必须得先大修!”他指了指前院门,“明天一早就送王记车行去。”

李雪姣撅起红润的小嘴,满脸失望:“啊?还要修啊?那什么时候才能骑上嘛…”

“快了快了,修好了第一个让你试!”李成钢笑着保证,“修好了它就归你管,每天擦车!”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四合院还沉浸在睡梦中,李成钢就推着他的“钻石”出了门。胡同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车轮干涩的滚动声。不多时,他就找到了许大茂说的“王记车行”。铺面不大,门口挂满了各种型号的轮胎、链条、闸线,地上摊着几辆待修的自行车,浓重的机油和橡胶味弥漫在空气里。王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精瘦干练的老头,穿着洗得发白、沾满油渍的蓝色工装,正蹲在地上给一辆车的轮子上黄油。

“王师傅,早!许大茂介绍我来的。”李成钢把车小心地推到铺子门口。

王师傅抬起头,眼神锐利地扫了一眼李成钢和那辆“钻石”,点了点头,没说话。他放下手里的黄油枪,在旁边的破布上擦了擦手,径直走过来。他没接李成钢递上的“大生产”烟,直接蹲下身开始全面“诊断”。

他用力捏了捏毫无弹性的内外胎,又使劲转动前轮、后轮,听着轴承干涩刺耳的“咕噜”声。他检查了几乎磨秃了的刹车皮和锈蚀松弛的闸线,扳了扳松动的脚蹬子。最后,他重点检查了那磨损严重的飞轮和链条——用手一拉,链条松松垮垮,飞轮的齿牙早已磨平了不少。他甚至还仔细查看了车圈是否有变形。

整个过程沉默而专注,持续了好几分钟。老王头站起身,又拍了拍手上的浮灰,这才指着车,用他那略带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嗓音开口:

“这车,架子,好东西!”他用手指关节重重敲了下三角梁,“锰钢的,地道!老匈牙利‘钻石’,正经进口货。这架子,再骑二十年都散不了架!钢圈没啥事,用的少,存废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不容置疑:“但是!毛病海了去了!”

“内外胎,全完了,必须换新。”他指了指轮胎。

“前后轴碗、滚珠,锈蚀磨损严重,得换新,黄油也得重新上足。”

“刹车皮磨没了,闸线锈了还松,得全套换。”

“脚蹬子轴承旷了,得换轴承珠子。”

“车铃、车锁这些零碎,也都锈死了,估计修不好,不如换。”

他一口气说完,看着李成钢:“这些都还好说,我这铺子里基本都有件儿,能换上。”

老王头最后蹲下,指着飞轮和链条,眉头紧锁:“最麻烦的是这个——齿轮(飞轮)和链条!磨损太厉害了,松松垮垮,得整套换掉。这东西现在不好找。”他摇了摇头,“这东西现在,钢铁制品都紧俏,就算能找到配对合适的旧件儿,价钱也便宜不了。”

李成钢一听,心顿时提了起来:“王师傅,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别的地方能淘换到吗?比如废品站或者别的信托商店?”

老王头叹了口气:“小伙子,难啊。现在到处都缺钢铁,新件儿少,旧件儿抢手。去废品站碰运气?大海捞针!价钱嘛,肯定比新件便宜不了多少,可能还更贵,因为稀罕。你要是公安系统里有路子,说不定能找找内部处理的报废车配件?”他抬眼看了看李成钢身上的警服,意有所指,“不然,真不好弄。”

李成钢听了这话,眼神闪了闪,瞬间有了主意。他当机立断:“王师傅,这样,您把手头能换的件儿都先给我换上。齿轮和链条……我自己再想想办法。您看行不?”

老王头看他语气笃定,又想到对方是公安,估计真有门路,便也不再多问,点点头:“成。那你先把车放这儿,我把能弄的都弄了。等你把链条齿轮弄来,我立马装上。”

李成钢谢过王师傅,转身快步离开。他没有回四合院,而是直奔派出所。到了所里,他先找到老吴师傅,真诚地道谢:“吴师傅,太感谢您了!信托商店消息真准,车买着了!就是旧得厉害,现在送修车铺大修去了!”

老吴咧嘴一笑:“买着了就好!旧不怕,架子好就行。修好了又是一条好汉!”

李成钢处理完上午的日常工作,中午在食堂匆匆扒了几口饭,跟同事交代了一声:“老吴,我先去取车了啊!”

李成钢出了派出所,没有直接去车行,而是七拐八拐,走进一条僻静无人的小胡同深处。他警惕地四下张望,确认绝对安全后,心念微动,启动了意识深处的“金手指”。熟悉的某音商城界面在脑海中浮现。

他迅速搜索关键词:“28自行车飞轮链条套装”。琳琅满目的商品瞬间出现。他仔细挑选了一套标注着“经典老式28加重自行车通用耐磨飞轮链条套装”的商品,查看详情,确认尺寸兼容性强,材质描述也不错。价格居然比这时期的还便宜,他又顺手加购了一瓶标注有“特惠”字样的自行车链条专用润滑油。支付后,他把东西取出来放到手中提着的帆布挎包里。

李成钢暗暗松了口气,提着包快步走向王记车铺。到了车行,王师傅正在给“钻石”换新轮胎。李成钢从挎包里掏出崭新的飞轮、链条和那罐链条油:“王师傅,您看,东西我弄来了!”

王师傅惊讶地抬头,接过东西仔细看了看。飞轮锃亮,链条结实紧密,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质量上乘的新货。那罐链条油也透着专业。他心里虽然诧异这小伙子效率如此之高、门路如此之硬,但作为老手艺人,深知有些事不该多问。他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竖起大拇指:“嘿!成!好东西!公安同志就是有路子!您稍等,马上装上!”

只见王师傅动作麻利,手法娴熟。他先用专用工具卸下磨损得不成样子的旧飞轮,仔细清理了塔基上的污垢,然后将崭新的飞轮严丝合缝地拧上去。接着取下废链条,将闪亮的新链条穿过牙盘、飞轮,用截链器准确截取长度,装上魔术扣。最后,他拿出那罐链条油,仔细地滴在链条的每一节滚子上,用手转动脚蹬子让链条均匀润滑。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齐活!”王师傅拍拍手,把卸下来的旧飞轮和链条用麻绳捆扎好,递给李成钢,“喏,旧的给你,这废钢也能卖点钱或者留着当备用件儿。试试吧!”

李成钢激动地跨上车座。用力一蹬脚蹬子,车子轻快地滑了出去!前后轮转动顺畅无声,刹车捏下去反应灵敏有力,链条传动精准,发出轻微的、悦耳的“沙沙”声。这辆沉睡多年的“钻石”,在王师傅的巧手和全新的“心脏”驱动下,彻底焕发了新生!

痛快地骑了两圈,李成钢满意地停下来。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钱——换内外胎、刹车系统、轴承、脚蹬等配件的工钱加材料费,一共二十块钱整,郑重地递给王师傅:“王师傅,手艺绝了!真是太感谢您了!这是修车钱,您收好!”

王师傅也没客气,接过钱点点头:“这车修得不亏!好好骑吧!”

李成钢骑着脱胎换骨的“钻石牌”,感觉轻快又稳当。他骑回了派出所。下午上班时间一到,他立刻找到内勤的祝大姐。

“祝大姐,麻烦您,办个自行车执照砸个钢印!”李成钢笑着把车推到办公室门口。

“哟!成钢买车啦?还是钻石牌?稀罕啊!”祝大姐放下手上的账本,走出来围着车看了看,“看着可真精神!修过了吧?信托买的?”

“您眼真尖!刚修好,信托买的,花了我八十呢!”李成钢笑道。

祝大姐拿出登记簿、发票本和沉重的钢印戳:“行,交钱吧。登记费、钢印费、年度税牌钱,一共一块八。”

李成钢爽快地交钱。祝大姐在本子上登记好车主姓名、住址(南锣鼓巷95号)、车型(钻石牌二八男车)、颜色(墨绿,虽然多处掉漆)、车架号等信息,开了发票,然后拿起那沉重的钢印戳。

“扶稳了啊!”祝大姐说着,将钢印对准车架前叉内侧一个平整的位置,举起小锤,“当!当!当!”三下清脆有力的敲击。一个清晰的、带有派出所编码和登记年份的数字钢印,永久地烙印在了这辆重获新生的“钻石牌”自行车上。从此,它在法律上也有了正式的身份,成为了李成钢家在南锣鼓巷95号前院的一份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