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276章 名册内外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276章 名册内外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尽管初期出现了林副指导员撂挑子的意外,但在张所长的坐镇和李成钢的全力协助下,派出所协助分局开展的改编前置工作艰难推进。刘指导员虽然满腹怨气,但终究是老政工,带着两年轻的干警咬牙扛起了所有相关的政工准备任务。这次改编与以往不同,涉及到的人员本就是穿着警服、享有公安编制的“人民经济警察”,他们的诉求核心是希望继续留在公安系统内,而非被分流到其他岗位,因此矛盾更为集中和尖锐。

轧钢厂的老经警赵德顺是典型代表。他从解放军士兵转隶到经济警察干了十多年,听说改编后部分人员可能要被划归厂里保卫系统(保卫系统不再属于公安序列),甚至分流到车间,他彻底急了。“我老赵参加革命起就扛枪,穿了这么多年警服!抓过贼,护过厂,立过功!现在我老了,就不要我了?把我往厂里一推就算了?我不服!我生是公安的人,死是公安的鬼!让我脱了这身衣服去看仓库?除非我死了!”他在座谈会上情绪异常激动,拳头砸得桌子砰砰响,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他的诉求非常明确:必须留在公安系统内,哪怕去看守所看大门也行。刘指导员的大道理完全听不进去。李成钢不得不再次出面,他私下找到老赵,坦诚沟通:“老赵大哥,你的心情我百分之百理解!没人想让你离开公安队伍。

但这次改编,最终的政策和编制名额都掌握在市局手里,我们和分局都无权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你的情况、意愿和实际困难,如实、详细地整理上报给分局,再由分局汇总上报市局。我们会尽力把你的强烈意愿和贡献反映上去,供市局决策参考。但最终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市局的统筹安排。

即使……万一市局决定你转岗到厂里保卫处的重要岗位,同样是在为公安工作提供支持,你看……” 李成钢的坦诚和说明实际情况的态度,让老赵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他依然坚持:“李同志,我信你!但我只认公安这条线!请一定把我的话报上去!”

年轻经警王卫国则是另一番光景。他是高中毕业去参军的,本人能写会画,在厂里混的八面玲珑。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留下,更是希望借这次改编,在厂里保卫科混上一官半职,实现梦想。“刘指导员,李所长,我各项能力在公安内都是一般!我就想留在保卫科好了,说句不好听的工作这么几年对公安这块的巡逻、办案业务,我都不怎么熟悉!让我回公安或转为现役,我怕我不能胜任,我真怕到时候丢人现眼啊!”

小王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焦虑。 李成钢认真记录了他的情况和诉求,并告诉他:“卫国,你的愿望、优势和家庭特殊情况,我们都会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在案,作为基础材料如实上报分局和市局。但你要明白,最终的岗位分配决定权在市局。我们会客观反映你的想法和条件,但政策是硬杠杠,结果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如何,安心等待市局的最终通知,不要自己先乱了阵脚。” 李成钢的这番话给了小王一丝希望,也让他稳定了下来,表示服从上级最终安排,但内心依然期盼能留下。

刘指导员面对的工作更加棘手。他需要反复向这些经警们解释,改编是GJ的统一部署,是为了优化整体公安力量布局,即使划归厂保卫处,依然是在公安业务指导下工作(试图模糊序列界限,缓解焦虑),并极力宣传留在公安系统内的与留在保卫科,或者整编入现役都是为GJ作贡献。他得逐个做工作,化解他们的被抛弃感,同时又要面对市局编制名额有限的残酷现实。他私下对李成钢抱怨:“这帮老伙计,心都在公安上,现在我们只能做信息统计和安抚工作,连建议权都没有!让做工作劝他们‘安心离开’,这工作简直没法做!林雨昕溜得真是时候!”

李成钢则一边要确保治安防范万无一失,一边要严格按照分局要求,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所有需要改编的经济警察进行详尽的情况摸底、信息核实和个人意愿登记,确保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将像赵德顺、王卫国这样有代表性或特殊情况的人员材料专门整理、重点标注,希望通过详实的基础信息,为分局向上汇报和市局的最终决策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依据。

他多次跑分局,不是为了“争取名额”(因为知道分局也无权决定),而是为了确保信息上报到位、格式规范,并了解上级对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领导,轧钢厂的老赵,情况确实特殊,贡献也大,情绪非常激动,材料里我们做了详细说明……”、“王科长,小王的情况和他的个人意愿,也在重点人员汇总表里了……”

但分局的回复往往是政策解释和催促按时完成统计上报。这个过程让他深感无奈,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基层信息采集与高层决策执行之间的巨大鸿沟。他能做的,就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信息统计任务,在报告中客观充分地反映基层实情和个人诉求,并在政策解读和心理疏导上竭尽全力。

经过近一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反复的信息核对确认和大量的解释沟通,摸底调查和信息统计工作终于完成并上报。最终,市局根据全市统筹下达了改编名单。像赵德顺这样的老同志,有一部分经市局核准留在了公安系统(分配到分局下属单位),另一部分则不得不接受现实,带着极大的遗憾转入厂保卫处。而王卫国,文化过硬,本身又比较优秀,虽然本人更倾向保卫科,但政策要求下,最终还是被上级决定整编为现役人员。

虽然仍有遗憾和泪水,但大局已定,且没有引发严重的稳定问题。当市局的最终名单确定并下达时,李成钢和张所长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场以信息收集和人员安抚为核心的考验的难度,远超他们的预期。

经过近一个月艰苦卓绝的梳理、协调和在上级文件精神框架内的反复争取,这场波及广泛的人民经济警察改编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新的体制和职责划分得以明确。

最终,在上级“精简队伍、明确职责、提高效能”的总体精神指导下,形成了新的格局:

第一,各厂矿企业的保卫科(处)得以保留和加强,但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保卫科的人事任免、经费开支、日常管理完全划归各厂党委和行政负责,不再属于公安编制序列。其保卫业务工作,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即便是以前,派出所对厂里的经警队也只有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的关系,并无直接的指挥管辖权。 改编后,这种关系变得更加清晰——公安机关负责培训保卫干部的业务技能,检查指导安保措施的落实,在发生涉及厂内外的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事件时进行案事件移交和协作配合。日常的厂内秩序维护、员工纠纷调解、初级盗窃案件的查处等,主要依靠保卫科自身力量。

第二,原来“人民经济警察”的番号正式撤销,其武装保卫职能和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与县、市武装部管理的部分内卫力量整合,整编为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隶属军事系统管理。 这支武装力量不再负责一般厂矿企业的日常巡逻和门卫工作,其职责聚焦于两个方面:

1. 对大型企业、重要科研单位、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要害部位(如炸药库、核心实验室、总控制室等)进行武装守卫。

2. 承担特别重要物资、武器装备、现金钞券等的武装押运和途中保卫任务。

这种安排,使得武装保卫力量更加精锐和专业,但其调动和使用权限完全上收,与地方公安更是分属两个系统,公安局与其只有工作对接和情报通报的关系,同样不存在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对于李成钢所在的派出所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作模式需要做出调整。他们失去了一个可以随时协调、联动起来力量也不错的“准专业”支援力量(经警队),转而需要与人事财政归厂里管、业务能力可能参差不齐的厂保卫科,以及完全独立、专司要害守卫和押运的军事化公安部队打交道。工作的挑战性更大了,更需要讲究沟通艺术和协作机制。

李成钢对张所长说:“所长,看来以后跟厂子里打交道得更注意方式方法了。指挥是肯定不行了,得靠‘协调’和‘指导’这两个法宝。厂保卫科的业务能力能不能跟上,愿不愿意配合,直接关系到咱们这片儿的治安好坏。得赶紧和他们坐下来,把联席会议、情报互通、应急联动这些新机制建起来,光靠以前的老交情和面子恐怕不够用了。”

张所长深以为然:“是啊,这又是新课题。先把总结报告写好上报。然后,咱们得挨个厂子再跑一趟,和他们的保卫科长们好好聊聊,不是去下命令,而是去交朋友、建机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