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232章 经验”下的暗流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232章 经验”下的暗流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日子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和案卷审核中滑过。李成钢坐在法制二股的办公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光滑的笔身。窗外秋意渐浓,但他心头那点从基层带上来的“实感”,却仿佛隔着层雾,越来越远。这大半年来,他如履薄冰。法制一股那股子“衙门”习气,动不动就材料“格式不符”、“要件不全”打回去的气派,他学不来,也不愿学。都是下面所、队的兄弟熬更守夜整出来的东西,能提醒补正的,他顺手就批注了;原则性有问题必须退的,也尽量把问题说清楚,让人知道怎么改。时间一长,下面送材料来的同事,见了他,紧绷的脸都松快些,不像去一股,那是还没进门就先头疼。

六三年的十一月初,因为教员对诸暨县枫桥镇的基层治理经验做法作出批示“要各地仿效。搞政工出身的富治部长听到后。马上部里就下发大力推广“枫桥经验”的红头文件,像块沉重的石板,压在了整个分局心上,更是搅乱了李成钢那点好不容易建立的工作节奏。文件是富治部长亲自抓的,措辞严厉,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捕人少、治安好”成了硬指标。文件精神一层层传达下来,到了基层就完全变了味。基层所队的简报倒是好看了——纠纷数量骤减,拘留率直线下降。可李成钢翻看着汇总上来的简报,眉头拧成了疙瘩。数字是漂亮了,但他总觉得里头透着一股虚劲儿。

这天下午,法制科开了个内部通气会。一股的股长老王,嗓门洪亮,抖着手里一份简报,对着科长说:“科长您瞧,南城所这个月就报了俩治安拘留!搁以前?光打架斗殴的就不止这个数!这不正说明‘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效果显着嘛!群众觉悟高,矛盾化解在基层,大大减轻了我们工作负担!” 他语调上扬,带着点邀功的意味。

旁边坐着的小赵,是去年分来的高中生,也是法制二股的,平时挺佩服李成钢的务实。他忍不住小声嘀咕:“负担是减轻了,可我怎么听朝阳所的兄弟说,现在处理点事儿,都得先看居委会张主任、管事李大爷的脸色?明明是偷窃,证据确凿,人家大爷一句‘街里街坊的,批评教育为主,退赃就行了’,最后真就给调解了?这治安处罚条例……都快成摆设了。”

老王不满地瞪了小赵一眼:“小赵同志!你这思想可要不得!依靠群众是我们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威信高了,监督到位了,坏人坏事自然就少了!大方向要把握好!”他转头又对科长说,“谢部长的指示非常英明,我看啊,这股风还得吹得更深入些!”

科长没表态,只是敲了敲桌子:“都注意点,文件要学深悟透,具体执行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成钢,你怎么看?你从基层上来,下面实际啥情况?”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一直沉默的李成钢。

李成钢放下笔,清了清嗓子。他能感觉到老王那略带审视的目光和小赵眼底的困惑。他斟酌着词句:“科长,文件的精神我理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方向是对的。基层的同志,工作量确实暂时下来了,松快了些。”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但……权威这个东西,建立起来难,消下去快啊。现在街面上,老百姓看到穿制服的民警,眼神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有点怕,但也知道有问题找公安,咱们能做主。

现在呢?昨天我听安定门所的陈所打电话来诉苦,说处理个小纠纷,旁边看热闹的大爷直接插嘴:‘这算啥事儿啊,找他们不如找居委会胡主任说道说道。’民警站那儿,反倒像个外人……甚至,” 他声音低沉了些,“有些原本该我们依法处置的轻微违法,现在居委会那边一‘调解’,事儿是平了,可法律的边界也模糊了。长此以往,会不会让人觉得,‘法不责众’或者‘人情大于法’?这‘治安好’的根基,靠什么立住呢?”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老王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李成钢说的都是实实在在听到的情况,又一时不知从何驳起。科长眉头紧锁,手指在文件上划拉着,半晌才说:“成钢提的这个情况……值得注意。依靠群众不等于放弃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更不能丢了法律的严肃性。老王,你这股劲儿要用对地方,督促下面执行政策要把握好度,别走极端!枫桥经验是‘就地解决’,但前提是依法依规!都散了吧,再琢磨琢磨。”

走出会议室,李成钢觉得胸口那股闷气并没有散。老王走过他身边,低声甩下一句:“成钢,你这调子……有点右啊!现在是什么风向,心里得有数!” 李成钢没接话,只是默默走回自己办公室。

他看着桌上摊开的、一份来自基层所的提请治安拘留的案件报告——案情清楚,证据充分,按以往标准,批拘留没问题。但现在,“捕人少”是硬指标,送这份报告上来的同志,怕是也顶着压力,心里没底吧?他拿起钢笔,笔尖悬在审批栏上,久久没有落下。窗外秋风掠过树梢,发出呜呜的低鸣,像一声模糊不清的叹息,更像是远处酝酿着的一声闷雷。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李成钢抬头一看是交道口派出所的刘副所长,老领导了来了,李成钢连忙起身相迎。刘副所长把警帽往李成钢堆满文件的办公桌角一搁,一屁股坐在对面藤椅上,解开风纪扣,长长吁了口气:“哎呀妈呀,可算是透口气了!这趟送材料,比在所里调解十户邻居纠纷还累心!”

李成钢推过一杯刚沏好的茉莉花茶,热气腾腾,笑道:“刘所,快润润嗓子,你这动静,楼道里都听见了。怎么,所里又碰上硬茬了?”

“硬茬?”刘副所长吹着茶沫,嗓门还是没收住,“现在是啥都不敢碰!你瞅瞅现在这架势,‘枫桥经验’一铺开,好家伙,咱们派出所那点活儿,快让居委会大妈、大爷包圆儿了!今儿上午,就为两家鸡毛蒜皮争地界的事儿,那管事王大爷拍着胸脯说‘按老规矩调解’,我俩片警戳边上倒像给他站岗的了!这还不算完,前两天处理个偷摸儿的小贼,人赃并获带回去了,你猜怎么着?隔天居委会大妈找所长‘反映情况’,说那家‘确有困难’,‘要照顾群众情绪’,让我们‘慎重考虑’!嘿,这以后办案子,是不是还得出个‘群众同意书’啊?”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飞到茶杯里,“这法律法规,不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了?再这么搞几年,成钢,你说咱腰里这枪,趁早交上去算了,别挂着占地方!”

李成钢听着,心里门儿清,基层这股子憋屈劲儿他太懂了。他赶紧咳嗽几声,清嗓子的声音格外响,眼神往虚掩的办公室门瞟了瞟:“咳咳…咳咳…刘哥,你这嗓门,赶上咱们分局开大会做报告了!坐办公室可听不得这个,当心隔墙有耳。”他站起来,佯装去拿暖水瓶续水,顺势走到门边,轻轻把门掩严实了些。

刘副所长是老油条,李成钢这几声干咳和关门的动作像盆冷水浇下来,他猛地刹住话头,端起茶碗咕咚灌了一大口,烫得直咧嘴。他放下茶杯,讪讪一笑,拍了拍额头:“瞧瞧我这嘴!在所里跟那帮小子吆喝惯了,到了你这清贵地方,还当是自己办公室呢!忘了忘了,兄弟你现在是机关里的笔杆子喽!”他赶紧转了话头,带着点调侃,“哎,说点高兴的。你现在好了,跟弟妹都在分局上班,出家门进厂门……哦不,进局门,那工资条儿,是不是直接由弟妹签收了?这财政大权移交得够彻底的啊!”

李成钢见他转了话题,心里松了口气,也顺着台阶下来,坐回椅子上,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刘哥,你可别提了!工资袋儿我倒是能摸一下,也就那么一下,钱还没焐热乎呢,就得老老实实上交。我这兜里啊,比脸还干净!一到月底那几天,在所里混惯了的老毛病就犯,烟瘾上来别提多难受,全靠办公室几个老烟枪救济,抽‘伸手牌’呗!”他做了个夹烟的手势,一脸无奈,“这日子过得,比在所里那会儿还紧巴!”

“哈哈哈!”刘副所长拍着大腿笑起来,刚才的郁闷一扫而光,“行啊成钢!你这觉悟,这才叫真正的上交国家、上交媳妇儿!‘伸手牌’好,‘伸手牌’还不花钱!回头我让老王他们多备点,咱基层的老传统,不能断了根儿!”笑声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回荡,冲淡了之前那点紧绷的空气。

办公室里那点轻松气氛随着刘副所长一句“工资上交”的玩笑话,很快又沉了下去。他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眼神飘向窗外分局院子里那棵落了叶的老槐树,沉默了半晌,才像是闲聊家常似的,又絮叨了几句所里的人和事:老搭档张所长最近血压又高了,新分来的小民警小陈挺机灵但还有点毛躁,南街那片的李大妈调解是真热心但也真有点“管得宽”……

他声音不高,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特意说给李成钢听,让办公室里不至于太安静。李成钢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保温杯的杯壁,偶尔应和一声“张所是该注意身体了”或者“小马是个好苗子,得多摔打摔打”。

刘副所长似乎终于把该铺垫的闲话都说完了,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门口,咔哒一声,很轻但很清晰地,把门锁的旋钮拧上了。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重了几分。

他转回身,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在不大的空间里踱了小半步,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剩气声,凑近了李成钢的办公桌:“成钢,这儿就咱俩,关起门来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李成钢,“这么搞下去,真不行!上面看着是‘捕人少’、‘纠纷没上交’,数字是好看了。可底下呢?底下的民警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李成钢心头一紧,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没接话,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这帮老家伙,干了这么多年公安,骨头缝里都刻着‘法’字怎么写!现在可好,眼看着该管的事不敢管,该亮出来的态度不敢亮!为啥?动不动就有‘群众意见’,动不动就有‘调解为主’的帽子扣下来!

处理个小偷小摸,都得先掂量掂量居委会大爷大妈的态度,生怕动作大了又落个‘不依靠群众’的罪名!这叫怎么回事?”刘副所长的声音因为压抑着激动而微微发颤,“成钢啊,这‘枫桥经验’,听着挺好,群众路线嘛,咱们d员最讲这个。可上面的人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哪知道下面执行的味儿都变了?这不是变相地鼓励我们……不作为吗?”

他把“不作为”三个字咬得极重,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今天敢对个小案子缩手缩脚,明天碰到硬茬子、真敢玩命的,你让下面的兄弟怎么办?骨头都软了,腰杆还怎么挺得直?”他猛地吸了口气,像是要把下面更重的话压回去,换了一种更沉痛也更无奈的语气,“这风气一旦扎根,想再把它扭过来,那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了!到时候,老百姓眼里,咱们这身制服,还有几分斤两?法律的威严,又还剩下几成?”

他不再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李成钢,那眼神里有焦灼,有不解,有憋屈,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深刻忧虑。小小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压抑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那杯刚刚还冒着热气的茉莉花茶,此刻袅袅的白气也显得格外凝重。

李成钢喉结滚动了一下,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压在胸口。刘副所长这番话,就像一把尖刀,把他这段时间隐隐约约感觉到却一直不敢深想、更不敢说出口的忧虑,血淋淋地挑开了。他明白刘哥的担心绝非空穴来风,基层的困境正沿着这个轨迹滑向一个危险的境地。他拿起茶杯,想喝口水润润发干的喉咙,却发现杯沿有点烫手。

“刘哥……”他开口,声音也有些发涩,同样压得很低,“你说的……我都明白。老陈(安定门所长)也跟我倒过类似的苦水。这事儿……”他看着刘副所长布满血丝却异常锐利的眼睛,斟酌着词句,“就像一把新磨的刀,总得有个适应的过程。用得猛了怕伤着自己人,搁久了不用,就容易生锈啊。上面现在这股风刮得正劲,咱们……也只能先在夹缝里把该做的事情做扎实。该依法办的事,材料该审的审,该提的意见还得提。至于下面兄弟的手脚……唉,只能提醒他们,调解归调解,底线归底线。规矩里的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当柳树枝条给弯折喽!”

这番话,李成钢既是说给刘副所长听,也是在说服自己。他没有直接附和刘副所长那尖锐的批判,甚至避开了“不作为”这个刺耳的词,但话里的意思,刘副所长听懂了。那“生锈的刀”和“不能弯折的红线”,就是他对现状最深沉的担忧和对原则最隐晦的坚持。

刘副所长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一点。他知道,李成钢现在的位置,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易了。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那个沉重的话题:“行,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多少有点底了。成钢,你在上面……也多留点心。”他站起身,走到门边,轻轻打开了门锁,外面的声音重新涌了进来。

“走了!还得去趟后勤。”他拿起桌上的警帽戴上,又恢复了那副风风火火的样子,仿佛刚才那番沉重的谈话从未发生过。“对了,下回再找你要烟抽,可别光给伸手牌啊,好歹也得是‘牡丹’起步!”他故作轻松地丢下一句玩笑。

李成钢也扯出一个笑容:“那得看我们家财政部长批不批预算了!”

看着刘副所长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李成钢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他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案头那份等待批阅的提请拘留报告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刘副所长那句“不作为”和“再想扭转就难了”,像沉重的鼓点,反复敲打在他的心上。他拿起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迟迟未能落下。窗外,秋日的阳光斜射进来,暖意融融,却丝毫驱不散他眉宇间凝结的忧虑。这“枫桥经验”的风,究竟会把基层吹向何方?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