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180章 初冬护民生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180章 初冬护民生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交道口派出所不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穿民警,每人嘴边都哈着白气,气氛肃然。十一月初的四九城,天气已经有些许寒冷。

张所长站在前面,手里捏着份文件,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朵里:“同志们,安静。今天例会,传达一个重要情况。”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原本还有些细碎声响的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

“刚接到上级通报,”张所长扬了扬手中的文件,“别的区,发现了印制假粮票的案件!”

“嗡……”底下立刻响起一片压抑的低语。粮票!在这定量供应的年月里,这小小的纸片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伪造粮票,无异于偷抢老百姓的口粮,掘大家的生存之本!

张所长用力敲了敲桌子,待议论声稍歇,继续说道:“初步来看,手法比较粗糙,但蒙蔽一些不细看或者心急的人,还是有可能的。目前假粮票的来源还在全力追查,咱们四九城,任何地方都不能掉以轻心!”

他语气愈发严肃:“所以,接下来,所有人在片区走访中,必须把这事当成重点!第一,多跟咱们的街坊邻居宣传,特别是——”他着重强调,“那些家里人口多、定量紧巴巴的,还有那些老人独居或者家里有困难的,比如亲属中没有定量、靠接济的家庭!这类人最容易着急,最容易被人钻空子。要告诉他们,发现异常粮票,千万别贪便宜,也别慌张,第一时间报告!”

“第二,”张所长目光如炬,“都给我把眼睛瞪大点!密切注意自己片区里,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有没有陌生人突然频繁出入某个院子?有没有私下里偷偷摸摸换粮票、谈粮食交易的?或者,有没有人突然出手阔绰,大手大脚买东西,来源不明的?这些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街道办那边我也会让他们行动起来,一起宣传。总之,咱们一定要把篱笆扎紧,绝不能让假票子祸害了咱们辖区的老百姓!”

“明白!”众民警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

“散会!”

李成钢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初冬的冷风一吹,让他精神更是一振。他推着自己的二八大杠出了派出所大门,心里琢磨着张所长的话。粮票造假,这案子非同小可,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饭碗安稳。他蹬上车,车轮碾过已经开始结霜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目标明确地驶向自己负责的片区深处。

天冷,街上行人不多。李成钢骑得不快,眼睛不时扫过两旁的院落门户。看到熟悉的街坊在门口收拾冬储白菜或者生炉子,他便捏住车闸,脚尖点地停下来。

“王大妈,忙着呢?”李成钢在菊儿胡同口,看到正用力拍打被褥的王大妈,笑着打招呼。

“呦,钢子啊!这么早就转悠开了?快进屋暖和暖和?”王大妈热情地招呼。

“不了不了,大妈,跟您说个要紧事儿。”李成钢推着车走近几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亲近,“刚所里开会,上面通报了,别的区发现有人印假粮票了!那些假票子要是流出来,坑的就是咱们自个儿啊!”

“哎哟我的老天爷!”王大妈惊得差点把鸡毛掸子扔了,“谁这么缺德冒烟啊!这不是要人命吗?咱老百姓这点口粮容易吗?”她拍着大腿,一脸愤慨。

“谁说不是呢!”李成钢附和道,“所以大妈,您跟街坊四邻都提个醒,特别是家里定量紧、或者有困难的,买粮换粮的时候千万仔细看看票子。真要是发现颜色不对、花纹模糊、或者纸张不对劲的,甭管是谁给的,千万别收!也别声张,悄悄记住那人模样,赶紧到所里找我或者找其他民警报告都行!咱不能让坏分子得逞,祸害了街坊们。”

“嗯嗯嗯!记下了记下了!你放心钢子,这话我待会儿就传开!”王大妈连连点头,神情严肃得像在领受什么重要任务。

告别王大妈,李成钢又骑到南锣鼓巷附近。正巧碰上陈大爷揣着手在胡同口晒太阳。

“陈大爷,晒太阳呢?跟您说个事儿……”李成钢照例停下车,把假粮票的事儿和防范要点又说了一遍。

陈大爷眯着眼听完,用烟袋锅子磕了磕鞋底:“哼!这帮坏种!旧社会粮食奸商囤积居奇,新社会了还敢玩这套阴的?李公安你放心,大爷我眼神还行!再说了,这粮票上的门道,街坊们谁不清楚点儿?想糊弄人?没门儿!回头我跟院里那几个老哥们儿也念叨念叨,盯着点儿那些生面孔!”

“哎,有您老几位把关,我们可就放心多了!”李成钢笑着给陈大爷戴了顶“高帽”。

转到帽儿胡同,碰到小学赵老师出门倒炉灰。李成钢又停下了车。

“赵老师,忙着呢?跟您说个要紧事……”宣传词再次熟练地出口。

赵老师推了推眼镜,神情忧虑:“假粮票?这可太恶劣了!李同志,光口头宣传怕是不够,咱能不能在胡同口的黑板报上也写上一段提醒?图文并茂,教大家怎么识别真假粮票的关键点?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哎!赵老师您这提议好啊!”李成钢眼睛一亮,“我这就去找街道王主任商量,黑板报这块还得麻烦您多费心了!”

一圈走访下来,李成钢的车把手上沾了些霜气,嘴唇也有些发干,但他的心和腿一样没闲着。他不断地停下来,和买菜的张大婶、打水的刘师傅、修自行车的孙大哥……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贴近邻里家常的话语,把那份关乎饭碗的警惕,像播种一样,一点点撒进群众中间。

李成钢骑着车,车轮碾过沾着霜花的石板路,清脆的铃声在清冷的胡同里回响。宣传了一圈,该提醒的都提醒到了,他心里踏实了些。路过南锣鼓巷附近的粮站时,他习惯性地减缓了车速,目光扫过排队的人群和粮站周边的小巷道。

就在粮站后身那条避风又相对僻静的窄胡同口,李成钢敏锐地捕捉到两个身影正凑在一起,低声嘀咕着什么。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佝偻着背的老大爷,手里紧紧捏着个小布包。另一位是头发花白、围着旧头巾的老大妈,正警惕地四下张望,手飞快地从自己棉袄内兜里掏出几张薄纸片,塞向老大爷。

这动作,李成钢太熟悉了。私下交易小额粮票,在这定量紧张的年月,并不鲜见。大多是邻里之间,你家孩子定量高点匀点儿给我家老人,或者谁家实在接不上顿了,找宽裕点的街坊换点救急,用钱或者物抵。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李成钢深知这种民间自发的、小额的“调剂”行为,某种程度上是特殊时期下底层百姓无奈的生存智慧。只要数额不大,不是投机倒把,性质没那么恶劣。他基本都是教育为主。

他轻轻捏了下车闸,自行车稳稳停在离两人几步远的地方。他没立刻呵斥,只是提高了点音量,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职业感:“咳,这位大爷,这位大婶,你们这是?”

声音不大,却像炸雷一样惊到了正专心交易的两人。

老大爷和老大妈身体同时一僵,猛地抬头,看到是穿着警服、戴着大檐帽的民警,老大妈脸“唰”地白了,手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去,那几张粮票飘落在地上。老大爷也慌了神,下意识想把手里的小布包往身后藏,布包口松开,露出里面几张皱巴巴的毛票。

“公…公安同志……”老大爷声音发颤,带着浓浓的窘迫和畏惧。

“哎呦……公安同志……”老大妈嘴唇哆嗦着,想弯腰捡地上的粮票又不敢。

李成钢推着车走过去几步,脸上没有严厉的训斥,保持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平静,但眼神里带着点洞察的了然。他先弯腰,帮老大妈把掉在地上的几张粮票捡了起来,也没细看,只是随手拍了拍灰,递还给她。这个动作让紧张的氛围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也拉开了合乎身份的距离感。

“大爷,大婶,”李成钢的声音不高,平静得就像例行询问,“这粮站边上,您二位这是在……做什么呢?”他用了更中性的问法,给对方留了余地。

两人低着头,都不敢看他。老大爷嗫嚅着:“公安同志,我…我这不是…家里实在…老伴儿病着,想买点细粮给她熬点粥补补…定量不够了……”声音里满是心酸。

老大妈也赶紧解释:“警察同志,真不是想干啥坏事!是这位老大哥求到我这儿,他家实在艰难,我家小子这个月厂里发了点补助粮票,我省下点…就匀他几斤,他给我点钱…就…就一斤!我真没多要!”她生怕李成钢不信,反复强调着“一斤”。

李成钢心里叹了口气。虽然不认识这两位,但从穿着打扮和神态语气,他能判断出都是普通老实巴交的群众。这点交易,在他们看来就是解决燃眉之急。

“您二位先别慌,”李成钢语气依旧平和,但话里的法律界限很清晰,“按咱们国家的规定,私下交易粮票,这确实是不允许的,是违反政策的。”

他顿了顿,看着两人瞬间又紧张起来的神情,话锋一转,带上了更严肃的关切:“我今天重点想跟您二位说的,不只是这个交易的事儿。是另外一件更要命、更要紧的事!”

他把自行车靠墙停稳,神色凝重起来:“我是这片区的民警,姓李。刚在所里开完会,上级通报了,别的区发现了假粮票!印得跟真的一样,要是流到咱们这儿,谁收到谁倒霉!那真是吃大亏都没地方说理去!”

“假粮票?!”老大爷和老大妈同时惊呼出声,比刚才被发现交易时还要震惊和恐惧。对他们来说,粮票就是实实在在的口粮,是命根子,造假粮票,简直是往他们心窝子里捅刀子。

“对!假的!”李成钢肯定地点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人,“所以啊,大爷,大婶,你们想想,你们这样私下里换粮票,最怕遇到啥?”

老大妈心直口快:“那还用说?!就怕换到假票子啊!那可真是哭都没眼泪!”

“没错!”李成钢接过话茬,“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您二位想想,万一,我是说万一,今天您这交易的不是熟人,是个不知根底的外人,换给您几张假粮票,您当时没看出来,回头去粮站买粮让人给扣下了,说是假的,您怎么办?”

李成钢的问题直击核心。老大爷和老大妈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茫然和后怕的神色。

“我…我……”老大爷急得说不出话。

老大妈声音弱了下去:“那我…我肯定得揪住那人啊!”

“揪住谁?”李成钢追问,语气带着现实的冰冷,“那人是生是熟?住哪儿?姓甚名谁?您说得清吗?就算您知道是谁,人家咬死了不认,说他给你的就是真票,是您自己弄丢了赖他,或者倒打一耙说您诬赖,您咋办?您私下交易这事儿,本身就站不住理啊!”

一连串的现实拷问像冷水一样浇在两位老人头上。是啊,私下交易,没凭没据,遇到骗子,有理也说不清,只能吃哑巴亏!

李成钢放缓了语气,带着语重心长:“所以啊,您二位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私下交易,风险太大!尤其现在市面上发现了假票子,那心思不正的人,就等着钻这个空子呢!就想着坑你们这些私下里着急换票的老实人!您二位这事儿,我今天看见了,念在是困难情况,数额也不大,这次就不做处理了。但下不为例!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记住我刚才的话!”

他盯着两位老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不管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拿到的粮票,特别是来历不明的、看着眼生的,千万千万要仔细看清楚!颜色对不对?花纹清不清晰?纸张手感有没有问题?稍微感觉不对劲,哪怕再便宜,再着急,也别要!真要是糊里糊涂收了假票,损失了粮食不说——”

李成钢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您敢去报案吗?报案怎么说?说您私下交易买了假票?这行为本身就有问题,您有理也矮三分!”

老大爷和老大妈被李成钢这一番话彻底点醒了。刚才那点因为被抓包的羞愧,瞬间被巨大的后怕和一种“幸亏公安同志提醒”的感激取代。他们明白了,这位李公安看似“抓”了他们,实际上是在保护他们,是把那看不见的巨大风险和隐患,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老大爷眼眶有些发红,对着李成钢微微鞠了一躬:“李…李公安…谢谢您!谢谢您不罚我们,还给我们讲这些实在话!我…我明白了!真明白了!是我糊涂了…光想着眼前这点难处…”

老大妈也连连点头,声音带着感激和后怕:“是啊,李公安,您是好人!您这话说得在理!在理!以后说啥也不能瞎换了!真要是换到假票,被人坑了,我…我哪还敢去报案啊…那真是打掉牙往肚里咽!听您的,我们都听您的!”

看着两位陌生的老人真心实意地道谢和理解,李成钢心里也踏实了些。他摆摆手:“行了,快回去吧,天冷。记住我的话,多留点心眼,特别是粮票!

“哎!哎!谢谢李公安!谢谢!”老大爷和老大妈连连道谢,像得了重要的警示,又像是被解了围,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的东西,带着满心的感激和后怕,匆匆离开了这条窄胡同。

李成钢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拐角,轻轻呼出一口白气。他知道,生存的压力下,这种小额的民间调剂很难完全禁绝。他能做的,就是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底层百姓一线生存缝隙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