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176章 国庆前夕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176章 国庆前夕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秋风带着一丝提前渗入的凉意,卷过交道口派出所灰扑扑的院墙。墙上的标语新刷过,“保卫国庆,确保安全”几个大红字分外醒目,映衬着院子里步履匆匆、面带疲惫的身影。一九五九年的九月底,整个四九城像一张拉满的弓,紧绷着,为即将到来的共和国十周岁生日——那场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蓄力。一股无形的、高压的、却又充满自豪感的忙碌气氛,笼罩着这座古老又焕发新生的都城。

公安,无疑是这张巨弓上最坚韧的弦。从市局到各分局,再到最基层的派出所,一道道指令雪花般下达,层层分解,最终压在每个基层民警的肩头。交道口派出所的张所长,这些日子嗓子就没清亮过,大会小会开个不停,布置的工作一项紧挨着一项:重点区域巡逻密度加倍、可疑人员排查、社会面治安管控、消防隐患清查、重点对象稳控、游行路线周边环境整治……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八瓣使。

所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汗味、烟味和脚臭的味道。民警们身上的制服,好些地方都被汗水浸出盐碱圈,又沾了尘土,显得灰蒙蒙的。大家伙儿走路都带着风,脚步急促,说话也快,连喝口水都是仰着脖子灌几口就放下。最要命的是,这节骨眼上,肚子却越来越瘪了。上面配给的定量粮本就不宽裕,高强度的工作消耗又大,肚子里缺油水,人更容易疲惫。食堂那点棒子面粥加窝头,喝下去没一会儿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可即便如此,没人撂挑子,也没人抱怨活儿重。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都知道这“十一”庆典的分量——这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面貌的关键时刻,决不能在他们负责的地界上出半点岔子!

李成钢就是这忙碌奔波的民警队伍里最普通也最典型的一员。他从一个治安警点跑到另一个调解现场,又从户籍档案室出来直奔辖区的居民大院排查。原先下班回家还能抱抱才一个多月的小闺女李思瑾,看看她粉嫩嫩的小脸,听听她细弱的呼吸或是偶尔的哼唧,是他一天里最解乏的慰藉。可最近这大半个月,他能安安稳稳看看闺女的时间都少了。往往是天擦黑,甚至月亮都挂老高了,李成钢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迈进家门。

家里点着昏黄的灯。简宁正抱着襁褓里的李思瑾,在屋里轻轻踱步,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哄睡。才一个多月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偶尔醒来也是饿了或是拉了尿了,简宁一个人带着,也很是辛苦。听见门响,简宁抬起头,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看到丈夫回来,才勉强露出一点笑容。

“思瑾睡了?”李成钢压低声音,凑过去看了看女儿。小家伙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呼吸均匀,睡得正香。一股浓浓的奶娃娃味儿混合着尿布的皂角清香钻进鼻孔,让李成钢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瞬。

“刚睡着没多久。看你这一身……”简宁心疼地看着丈夫胡子拉碴、眼窝深陷、嘴唇都有些干裂的模样,“渴坏了吧?壶里有温水,快喝点。”她下巴朝桌上的暖水瓶点了点。

李成钢嗓子干得冒烟,赶紧倒了满满一瓷缸子温水,“咕咚咕咚”灌下去大半缸,才感觉缓过来点劲儿。“饿是真饿了,肚子里跟打鼓似的。不过所里忙,食堂下午蒸了点杂合面窝头,一人分了俩个,顶了一阵儿。”他声音嘶哑,透着浓浓的倦意,在简陋的木桌旁坐下。

简宁看着丈夫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和明显瘦了一圈的脸颊,心尖儿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抱着孩子不方便动,只能小声叮嘱:“再忙也得顾点身子骨啊。你看你都瘦成啥样了?这工作强度太大了,还得吃不饱……成钢,你可千万别硬撑,该歇口气的时候就歇口气。安全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记住了没?”

这时,里屋的门被敲开,李建国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走了出来。父亲也是厂里的骨干,腰板挺直,但此刻眉头紧锁,看着儿子憔悴的样子,心疼之情溢于言表。他后面跟着老伴儿王秀兰,手里拿着个针线笸箩。

“回来了?”李建国声音低沉,走到桌边坐下,拿起卷烟,却没点,“你这天天早出晚归,铁打的汉子也熬不住啊!瞧瞧这脸色,煞白煞白的。”他用手指点了点李成钢,“秀兰,看看锅里温的玉米粥还热乎不?给成钢端出来。”

王秀兰应了一声,放下笸箩,麻利地转身去了厨房。李建国叹了口气,对儿子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你们这基层的活儿,我知道有多重。我和你妈帮不上别的,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们。”

王秀兰端着一大碗熬得稠稠的玉米粥和一碟咸菜疙瘩出来,放在李成钢面前。她又转身回厨房,小心翼翼地从碗柜深处拿出一个小碗,里面赫然是一个剥了壳、白生生的煮鸡蛋。她把这鸡蛋也放在粥碗旁边。

“快趁热吃吧。”王秀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慈爱,“简宁坐月子,按老礼儿,一天给她煮一个鸡蛋补身子,雷打不动。你爸今儿跟我合计了,”她看了一眼老伴,“这节骨眼上,你干的活儿最累人,咱家攒的鸡蛋,从今儿起,每天再多煮一个,紧着你吃!家里这点存粮,细水长流,紧着你顶梁柱的身子骨要紧!”

李成钢看着碗里的鸡蛋,心里暖烘烘的,又有点发酸。他知道家里的鸡蛋有多金贵,平时都是留给简宁的。父母是老工人,说话实在,这决定背后是老两口对儿子实实在在的心疼和支撑。

“爸,妈……”李成钢嗓子有点哽,“我年轻,扛得住。这鸡蛋……”

“让你吃你就吃!”李建国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带着老父亲的威严,“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别跟我犟。简宁和孩子这边,有我和你妈搭把手呢,饿不着。”

简宁也轻声劝道:“是啊,成钢,快吃吧。爸妈一片心意。”她看着丈夫,怀里的李思瑾似乎被说话声惊扰,小嘴蠕动了一下,简宁赶紧轻轻拍了拍。

李成钢不再推辞,拿起温热的鸡蛋,两口就吞了下去,又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喝起玉米粥,就着咸菜疙瘩。那蛋白质和热腾腾的食物下肚,给疲惫的身体注入了些许能量。

李建国和王秀兰看着儿子吃得香,脸上的忧虑才稍微淡了些。王秀兰又从锅里拿出个馒头掰开,放在李成钢碗边:“慢点吃,别噎着。这半个馒头也吃了,抗饿。”

李成钢点点头,继续埋头吃饭。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他喝粥的轻微声响,以及简宁哄孩子的低低哼唱。李建国默默地搓着烟,王秀兰拿起针线,继续缝补。他们都明白,儿子这工作,过了“十一”也未必能轻松,但此刻能为他多补充一分体力,就是老两口能做到的最实际的关爱了。

李成钢刚把最后一口粥喝完,碗底刮得干干净净,院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自行车铃声,伴随着熟悉的吆喝声:“李哥!李成钢!在屋没?快!所里有情况,张所长叫所有人马上集合!”

是搭档小王的声音。

李成钢心里“咯噔”一下,刚放松一丝的神经瞬间又绷紧到了极点。“来了!”他应了一声,猛地站起身。刚补充的那点食物带来的暖意,顷刻间被紧急召唤的紧张感驱散殆尽。

他歉疚地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儿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弱的妻子,又看了看满脸担忧的父母。“爸、妈,宁宁,所里有事,我得走了!”

“成钢!千万注意安全!听见没?”简宁抱着孩子追了一步,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急促。李建国也站起身,沉声道:“去吧!小心点儿!”

“知道了!你们睡吧,别等我!”李成钢头也不回地应着,抓起桌上的帽子就冲出了门,脚步声迅速消失在院子里。

胡同里,昏黄的路灯下,两道骑着自行车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向派出所方向,疾驰而去。

当李成钢再次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推开家门时,已是凌晨两点多。

王秀兰和李建国年纪大了,终究没能熬住,早已睡下。只有简宁,抱着刚喂过奶、再次熟睡的李思瑾,靠在床头,手里还攥着为丈夫缝补了一半的袜子,头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宁宁……”李成钢的声音沙哑得几乎不成调,带着浓重的疲惫。他轻手轻脚地关上门,生怕惊醒了父母和女儿。

简宁一个激灵醒过来,看清是丈夫,悬着的心才放下,随即又被他的憔悴模样揪紧。“回来了?快洗洗,锅里温着热水。”她压低声音,把女儿轻轻放好在摇篮里,起身下床。

李成钢点点头,用毛巾胡乱擦了把脸和脖子,他脱下沾满尘土汗渍的制服,换上干净的背心和裤衩,这才感觉身上松快了些。坐到床沿,看着简宁递过来的半杯温水,他一口饮尽,仿佛干涸的土地终于得到些许滋润。

两人并排躺下,狭窄的木板床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屋子里静得只剩下摇篮里李思瑾细微均匀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李成钢却毫无睡意。父母睡前给他留的那碗稀粥和小半个馒头早已消耗殆尽,此刻胃里空空如也,但更沉甸甸的是心头那份愧疚。黑暗中,他侧过身,面向简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肩膀上薄薄的衣衫。

“宁宁……”他又唤了一声,声音低沉。

“嗯?”简宁也没睡着,侧耳听着。

“我……我刚才回来,看到妈放灶台上的鸡蛋壳了。”李成钢的声音带着涩意,“那个多出来的鸡蛋……爸妈省下来给我的。”他停顿了一下,想起父亲不容置疑的命令和母亲小心翼翼捧出鸡蛋的样子,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咱们家的情况,思瑾还小,你身子也亏着,本来就该紧着你吃……爸和妈……他们自己都舍不得……”

简宁在黑暗中轻轻叹了口气,反手握住了丈夫粗糙的手掌。“爸那是心疼你。全家就属你干的活最重,顶风冒雨,没日没夜的。他们……是怕你熬垮了身子。”她理解公婆的苦心,更心疼丈夫此刻内心的煎熬。

“我知道。”李成钢的声音闷闷的,“可看着爸妈这样舍不得吃,我这心里……不是滋味。”他翻了个身,仰面躺着,望着黑暗中的房梁,“我刚才……在回来的路上,就在想……”

他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简宁静静地等着,没有催促。

“……我想……晚上找个时间,去趟黑市。”李成钢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打算,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贴着简宁的耳朵,“看能不能……淘换点东西回来。粮食肯定难弄,但……想法子弄点营养品,实在不行……多弄几个鸡蛋回来也好。”

“黑市?”简宁的心猛地一紧。那地方鱼龙混杂,风险极大,稍有不慎被抓到,轻则没收罚款,重则……她下意识地攥紧了丈夫的手腕,“太危险了!现在风声这么紧,为了国庆,到处都查得严!”

“我知道危险。”李成钢安抚地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语气却异常坚定,“可我不能光看着,思瑾和你需要营养,爸妈年纪大了,更需要。我年轻力壮,还能扛,但我不想……。”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你别担心,我有数。我会非常小心,快去快回,就这一回。”

黑暗中,简宁沉默了片刻。她能感受到丈夫的决心,也明白这份决心背后对家人的责任和愧疚远超了对自身风险的考量。她知道自己拦不住他,也明白这或许是眼下他能想到的、唯一能为这个家做点“额外”事情的办法了。

“……那你千万小心!”最终,她只能用力回握了一下丈夫的手,声音带着浓浓的担忧嘱咐道,“一定要万分小心!挑人最少的时候去,别贪多,换到一点是一点,安全第一!宁可空手回来,也别出事!记住没?”

“记住了。”李成钢用力捏了捏她的手,像是在给她,也给自己保证,“放心,我会机灵点。睡吧,等明天晚上……”

两人不再说话,但彼此都知道对方没有睡着。窗外的风声似乎更清晰了,带着秋夜的寒意。

……

第三天晚上(即国庆前夜,10月1日),李成钢特意找了个借口,说所里有临时任务,会比平时晚些回来,让简宁和父母别等。在父母担忧的目光和简宁无声的叮嘱中,他顶着浓重的夜色出了门。

他没有直奔常被提及的黑市地点,而是在几条僻静的小巷里七拐八绕,确认无人跟踪后,找了个废弃院落的背风角落。深吸一口气,他通过“老金”选择了塑料梳子、还有一些小圆镜。这些东西体积小,不起眼,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总有些追求时髦或需要“门路”的人愿意冒险一试。

他小心地将这些东西揣进旧挎包的内袋,用布裹好,戴上帽子和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才朝着黑市摸去。

黑市的气氛比他想象的还要压抑紧张。昏暗中人影幢幢,交易都在极低的耳语中进行,稍有风吹草动,人群便如鸟兽散。空气中弥漫着警惕、饥饿和一种铤而走险的孤注一掷。李成钢压低了帽檐,学着其他人的样子蹲在一个角落,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然后才从挎包里谨慎地摸出几把色彩鲜艳的塑料小梳子和几面边缘光滑的小圆镜。

他的“货”在这个灰暗匮乏的年代显得格外扎眼。塑料梳子轻薄剔透,颜色鲜艳;小镜子照人异常清晰,边缘圆润精巧,绝非供销社里那些又小又模糊的铁皮镜可比。 很快,就有两个裹着头巾、看不清面容的人凑过来,目光被这些新奇的小物件牢牢吸引。一番极其快速的、几乎只靠眼神和手势完成的讨价还价后,李成钢用十来把梳子和七八面小镜子,换回了快一百来块钱。

李成钢逛遍了黑市才买到十一个鸡蛋!看着手里那十一个珍贵的鸡蛋,李成钢的心情异常复杂,这更让他深刻体会到物资的极度匮乏。十一个鸡蛋,远远不够!

他迅速离开了黑市,像融入夜色的影子,在空寂无人的胡同里快速穿行。

走到离家还有两条胡同、一个废弃煤堆旁的角落时,李成钢停下了脚步。这里绝对僻静,远离住户,只有风声在破败的墙头呜咽。

他再次使用“老金”,买了三十个鸡蛋,一起放在一个旧布口袋,然后把袋子口扎紧。他再次警惕地观察四周,确认无人,这才抱着这袋足以引起巨大麻烦的“宝藏”,快步向家中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