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167章 夏至将至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167章 夏至将至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时间进入六月下旬,四九城的天亮得更早了些,阳光也愈发炽烈李成钢的日子依旧规律而忙碌。派出所的工作因为天气转热,人们的火气似乎也大了些,邻里间鸡毛蒜皮的摩擦多了起来。他每天蹬着那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在管片儿的胡同里穿梭,白色的警服后背常常洇出一片深色的汗渍。简宁的肚子愈发显怀,行动也迟缓了些,但精神头尚好,依旧坚持着去分局上班,只是李成钢看得更紧,接送更加风雨无阻。父亲李建国依旧沉迷于他那堆钟表零件,屋里滴滴答答的声音成了固定背景音。

这天是周六,下午派出所事情不多,李成钢难得提前一会儿下了班。他特意绕到副食店,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给简宁改善伙食。店里人头攒动,柜台里的货物却显得有些单调匮乏。肉摊子前排着长队,案板上只剩下些碎骨和下水。蔬菜柜台里,应季的黄瓜、西红柿倒是有,但品相一般,数量也有限。花色品种就别指望了。

李成钢挤在人堆里,目光扫过柜台。他看到靠里一点还剩几块豆腐,白生生的,看着就喜人。他知道简宁最近胃口不太好,就爱吃点清淡的豆腐。他赶紧往前凑了凑,对售货员喊道:“同志,麻烦来块豆腐!”

“四分钱,半斤豆票!”售货员头也不抬,麻利地用刀切下一块,用秤盘托着。

李成钢掏出钱和豆票递过去。就在这时,旁边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焦躁和不耐烦:“哎我说同志!我这排半天了,怎么还没轮到我?你看那豆腐都快没了!”

李成钢侧头一看,果然是中院的贾张氏。她手里攥着个搪瓷盆,正伸着脖子往豆腐那边瞧,脸上写满了急切和不满。

“排队!都排队!没规矩了?”售货员板着脸,声音提高了八度,“这位公安同志排你前头的!你急什么?没了再等下一锅!”

贾张氏被噎了一下,这才看到穿着警服的李成钢,脸上挤出点讪讪的笑:“哟,是成钢啊。下班了?你看我这眼神儿……”

李成钢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张大妈,买东西都得排队,耐心点。”他没多说,接过售货员递来的豆腐,用油纸包好小心放进网兜里。他瞥了一眼贾张氏空着的盆,心里明白,贾家日子紧巴,贾东旭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大家子,贾张氏这是想抢块豆腐给自己改善下。他拿着豆腐挤出人群,没再理会身后贾张氏低声的嘟囔和售货员的呵斥声。

回到四合院家中“回来了?”简宁正坐在桌边,慢慢地摇着蒲扇……

“嗯,提前了点。给你带了豆腐。”李成钢把网兜放桌上……

“好啊,看着就清爽。”简宁笑了笑……

“妈呢?”

“妈去中院了,”简宁接过水喝了一口,“一大妈下午过来喊妈,说有点事儿商量,这会儿应该在一大爷家说话呢。”

正说着,门帘一掀,王秀兰回来了。她的脸色不像平常那样轻松,眉头微蹙着,似乎带着点心事,手里也没拿着平时串门可能带回来的针线。

“妈回来了?”李成钢注意到母亲的神色,“一大妈找您什么事儿?聊这么久。”

王秀兰走到桌边坐下,接过儿子递过来的蒲扇,缓缓摇着,没立刻回答。她看了看桌上的豆腐,又看了看捧着水杯的简宁,像是在斟酌词句。

“是……关于雨水那孩子的事儿。”王秀兰开口了,语气有点迟疑,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不满。

“雨水?” 李成钢和简宁都有些意外。何雨水是傻柱的亲妹妹,目前在李家,和李雪姣一起复习功课准备中考,目标是考高中。 李家上下,包括李建国和王秀兰,都非常支持她这个决定。

“一大妈她怎么说?”简宁轻声问道。

王秀兰叹了口气,扇子摇得稍快了些:“一大妈呢,她是受人所托,过来传话的。托她说话的,是傻柱。”

“啥?傻柱?他托一大妈跟您说什么雨水的事儿?雨水可是他亲妹妹!以前在他那儿住的时候……” 李成钢话没说完,意思很明显,傻柱以前对亲妹妹可没这么“上心”。

“傻柱他呀,自己抹不开面儿,觉得这话不好直接跟雨水说,更不好直接跟咱们开这个口。这不,就求到他一大爷那儿了。易中海那人你们也知道,最讲究个规矩体面,也觉得这事儿让傻柱直接说容易兄妹闹僵,就……就支使了一大妈来找我。”王秀兰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了然和一丝无奈。

“具体说什么?”李成钢追问道,心里已经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王秀兰放下蒲扇,正了正神色:“一大妈的话,听着委婉,但那意思……其实是傻柱的意思,只怕也是易中海撺掇的。他们说觉得吧,雨水这孩子,一个女孩子家,初中眼看就要毕业了,文化够用了,识文断字能算账就挺好。再往上读高中……意义不大。又花钱,又耽误时间,不如早点出来找个工作赚钱实在。”

她顿了顿,观察着儿子儿媳的脸色,继续道:“一大妈的原话是,‘傻柱这孩子现在也懂事了,知道替妹妹长远打算了。他说女孩子嘛,早晚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干啥?初中文凭在街道小厂找个轻松活儿完全够格了。现在读高中还得三年,学费生活费,再加上将来万一考大学,那得多少年?花多少钱?这负担……傻柱他一个厨子,虽说在食堂干着,可要养活自己,还得攒钱娶媳妇呢,再说雨水也这么大了……他觉得有点吃不消,也觉得替妹子考虑,早点工作安顿下来最好。’ 一大妈还说,易中海也觉得傻柱这话‘在理’,‘是为雨水将来过日子着想’,劝咱们也‘考虑考虑实际情况’,别让孩子‘心太高’,‘耽误了正事儿’。”

王秀兰说完,屋子里安静了片刻。窗外的蝉鸣似乎叫得更响了。

简宁忍不住先开了口,语气带着惊讶和不解:“这叫什么话?雨水才多大?她成绩不错,自己有志气考高中,这是好事啊!怎么能因为是个女孩子就不让继续读书?现在新社会了,男女都一样,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读书明理多重要!再说了,雨水在我们这儿补习,是我们李家愿意,没花他傻柱一分钱!他怎么就‘吃不消’了?”她对傻柱和易中海这种陈腐的观念感到气愤。

李成钢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明白傻柱那点小心思:无非是潜意识里觉得妹妹是“外人”(迟早嫁出去),读书花钱,出息了可能“不好管”,或者就是单纯的老观念作祟。易中海的想法更保守,可能还夹杂着对李家“过于热心”插手别人家事的不以为然。他没想到,傻柱自己不好意思出面,竟然托一大妈来给他母亲施压,想让他们夫妻俩去“劝说”雨水放弃读高中!

“妈,您怎么回的?”李成钢沉声问。

王秀兰拿起蒲扇,又摇了起来,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甚至带着点锋利:“我怎么回?我说:‘一大妈,您这话是替傻柱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雨水这孩子现在我们李家复习,喊我一声婶子,我们就把她当自家孩子一样待。读书是正经事,孩子自己有这个志气肯用功,我们家建国、成钢、简宁都支持,觉得该供她念下去。至于说外以后嫁出去、负担不负担的,还早着了”

王秀兰声音提高了一点,斩钉截铁:“‘雨水在我们学习,是我们李家乐意!不用他傻柱操心!他要真有心,就多想想怎么把自己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她看着儿子和儿媳,眼神坚定:“我还格外跟一大妈强调了:‘您回去也跟傻柱带个话,雨水是叫他一声哥,可她自己的前程自己选!只要走的是正道,我们李家就支持到底!现在不是旧社会了,女孩子读书学本事是天大的好事!让他别老抱着他那套老黄历不放,更别吃饱了撑的瞎琢磨!有那闲功夫,不如多钻研钻研他那点儿厨艺!’”

王秀兰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软硬兼施,直接戳破了傻柱的借口,怼回了易中海的“道理”,扞卫了何雨水继续求学的权利,也表明了李家无怨无悔支持的态度。

李成钢和简宁听完,脸上都露出了赞同和释然的表情。李成钢点头:“妈,您说得对!就该这么回他们。雨水读书的事,她自己决定,我们支持,傻柱没资格指手画脚,易中海那套‘长远打算’纯粹是扯淡!” 他冷笑一声,“他那点‘打算’,无非是怕雨水心气高了,将来不‘听话’,或者就是抠搜那点根本不用他出的钱!这事咱知道了就行,对雨水该怎样还怎样,别影响她复习。”

简宁也道:“妈,您处理得太好了。雨水心思细,可别让她知道傻柱背后这么算计,寒了孩子的心。”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王秀兰摆摆手,站起身,“行了,天也不早了,我去把豆腐拾掇了,晚上拌个豆腐,清清火气!”正好,简宁想吃清淡的,再蒸个鸡蛋羹?”后面这句是问简宁。

“好,妈做的我都爱吃。”简宁乖巧地回答。

王秀兰心情不错,一边往厨房走一边说:“刚跟三大妈说了,街道这次给的活儿是糊火柴盒,材料送到院门口,糊好一筐给五分钱。活儿不难,就是费工夫。我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挣几个是几个,给咱家小的添点东西也好。”她说着,声音里带着一种当家主妇精打细算的韧劲儿。虽然李家日子比院里大部分人家要好些,但王秀兰深知未雨绸缪的道理,何况家里马上就要添丁进口。

李成钢听了,心里有些酸涩又有些暖:“妈,您也别太累着。咱家不缺那几个钱。”

“累不着,坐着就能干。”王秀兰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锅碗瓢盆的轻响,“再说了,现在啥东西不金贵?多攒点没坏处。”

晚饭的气氛温馨而平静。葱拌豆腐清爽可口,鸡蛋羹滑嫩,配着玉米面粥和咸菜丝,是普通人家夏日里最寻常也最熨帖的饭菜。李建国也放下了他的放大镜和镊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李成钢主动给简宁和李雪姣挖了几勺鸡蛋羹。

吃着饭,李成钢想起了下午在副食店看到贾张氏的情景,顺口提了一句。

王秀兰筷子顿了顿,叹了口气:“贾家那日子是真难。贾东旭在厂里听说也不容易,挣那几个钱,上有老下有小,就他一个人有定量。棒梗那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贾张氏能不着急上火吗?下午我还看见她又在院里指桑骂槐数落淮茹呢,嫌她农村户口、没定量。”

李成钢皱了皱眉:“秦淮茹也不容易。贾张氏那脾气……”

“谁说不是呢。”王秀兰摇头,“可摊上这么个婆婆,能有什么办法?淮茹性子也软。唉,可怜了孩子。”她说着,给简宁碗里又添了点鸡蛋羹,“咱家简宁啊,可得把身子养好,到时候顺顺当当地把孩子生下来比什么都强。别的都不用操心。”

简宁低头喝粥,心里暖暖的,也暗暗庆幸自己有个明事理又疼人的婆婆和丈夫。她知道,在四合院这个看似平静的小世界里,每一家的酸甜苦辣都藏在屋檐下。自家这份安宁,是李成钢踏实工作和她与婆婆共同操持的结果。

吃完饭,李成钢主动收拾碗筷让简宁歇着。王秀兰则拿出从三大妈那儿领来的糊火柴盒的材料:一沓裁好的硬纸片、浆糊、刷子。就着昏黄的灯光,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熟练地刷浆糊、折叠、粘贴。李成钢忙完也坐在旁边,笨拙地学着帮忙。父子俩相对无言,只有李建国那屋偶尔传来的滴答钟表声,和王秀兰手中纸片翻折的轻微声响交织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